青少年“无聊综合征组”问题的探讨_显著性差异论文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症候群论文,无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近几年来,“无聊”“没劲”“讨厌”等词语经常被许多青少年所提及。部分家长抱怨说他们的孩子成天无所事事,一门心思只想玩——玩电子游戏、看电视、看卡通等,却不会主动去学习文化课。若不让他们玩,则满口“无聊”的抱怨与耍脾气。一些教师反映,部分学生“对学业不感兴趣”、“做什么事都嫌麻烦”等。诸多类似现象并非表面的、偶发的,它们反映了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该问题已成为高比例且影响很大的青少年问题。早在1961年,美国的华特博士(W alters,P A)就发表了学生淡漠症(student apathy)的报告。在他辅导的学生中,有一群人呈现意欲明显减退的现象,显示部分退缩反应,对上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还拒绝上学。1970年,日本的笠原嘉教授在他辅导的学生个案中,也发现不少有这种症状的学生,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以淡漠症候群为主要表现形态的“退却性精神官能症”[1]。

赖圣洋、林宪等台湾学者将这一青少年发展问题命名为“无聊症候群”。“症候群”最初是马斯洛(Maslow,A H)依据其整体动力学的观点借用过来的一个医学术语,它指的是“多种症状的复合体”[2]。这里的“无聊症候群”指的是一个人显出倦怠感、没力气、无聊、空虚等心理特征,在一定期间内呈现逃避现实、无精打采、对课业或工作不关心、无法发现自己的存在价值而为认同问题感到苦恼、社会退缩、对异性保持距离等症状[1]。赖圣洋认为“无聊症候群”的特征主要有:(1)常觉无聊、空虚,内心空洞、不知要做什么;(2)渴望朋友,但关系粗浅;(3)过度自我中心,常有抱怨及负向言语;(4)缺乏责任感及工作(如做功课、做家务)的动力;(5)物质需求多,沉溺于感官刺激的满足;(6)缺乏自信,主观因素多,常拒绝成人的建议;(7)投机取巧缺乏深度思维及价值观,缺乏精神生活;(8)行为模式原始或退化,话题常围绕在性与暴力上;(9)对自己缺乏洞察力,常感无力,成长停滞在童年期;(10)缺乏有意义的休闲及兴趣[3]。

现有资料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很少有学者对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展开研究。然而,正如文章开头所述,在走访家长、教师以及在青少年辅导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反映该症状的诸多现象,为此,在认真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在浙江省的7所中学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有关现状,并尝试作相应的分析探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宁波、温州、台州、金华4个地区7所中学680名中学生为研究样本。共发放调查量表680份,回收有效量表613份,有效率达90.1%。其中男生289名,女生324名;城区中学学生173名,乡镇中学学生440名;独生子女299名,非独生子女314名;初一79名,初二81名,初三59名,高一154名,高二141名,高三99名。

2.2 研究工具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共由24个项目组成,其中前21个项目为客观性项目(第21题仅要求独生子女作答),采用五级记分方法,每个项目共有五个选项,即“完全不符合、大部分不符合、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大部分符合、完全符合”,分别以1、2、3、4、5记分(负向题3作了相应统计处理);后3项为开放性项目。得分愈高表明无聊症状愈明显、严重。整份量表由5个维度构成,其含义分别是:认知面,表现为物质需求多、自我中心、缺乏深度思维等;情绪面,表现为感官取向、缺乏自信、常感空虚、多负向情绪等;意志面,表现为缺乏理想志向与责任感、回避难题、浅尝辄止等;学习行为面,表现为“学习淡漠症”,对学习不感兴趣、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等;闲暇生活行为面,表现为缺乏有意义的休闲及兴趣、缺乏精神生活、行为模式退化等。区分维度的主要依据是按照心理学上惯用的“知、情、意、行”划分方法,同时结合因素分析结果再将行为维度区分为学习行为与闲暇生活行为两个维度。

2.3 研究过程

2.3.1 量表编制

研究的测量工具在参照台湾心理学者赖圣洋提出的“无聊症候群”10点特征基础上自编而成。初步确定的量表共由29个项目组成,其中客观性项目27个,主观性项目2个。预试选取了浙江省天台县白鹤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两所中学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每个年级发放了40份问卷,回收问卷共计229份,其中男生127名,女生102名)。对预试所得数据作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之后,删减了因素荷重低于0.4的项目,最终形成《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

2.3.2 效度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该量表的结构效度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在理论上构思的假设是合理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首先采用主成分因素抽取法提取公因子,共提取五个因素。抽取因素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1。

表1 抽取因素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

项目特征值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1

4.612

23.062

 23.062

2 

 1.529

7.644 

30.706

3

1.231

6.157

  36.863

4 

 1.1825.908

  42.771

5

1.078

   5.388

  48.159

进一步用正交最大旋转法对提取的五个因素的因素荷重矩阵进行分析,并根据量化的信息分别将五个因素命名为学习行为面、意志面、情绪面、闲暇生活行为面、认知面。

2.3.3 信度分析

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0.812;学习行为面、意志面、情绪面、闲暇生活行为面、认知面五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33、0.823、0.824、0.833、0.827;对99名浙江省天台县某中学被试间隔25天进行重测,得到重测信度γ=0.861。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2.3.4 量表施测

经过量表的编制、试测和信度、效度分析后,最后形成《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于2002年4月对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完成全部调查。

2.4 数据管理

本研究采用SPSS/PC10.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总体水平

调查发现,青少年在《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上总体平均得分不高,但“无聊症候群”某些方面的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

(1)总体平均得分为48.48分,学习行为面、意志面、情绪面、闲暇生活行为面、认知面五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9.67、13.82、9.03、7.66、8.30;

(2)总体平均得分在60分以上的中学生占12.1%,最高分达96分;

(3)21.5%的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感觉无聊,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项目上选择了“大部分符合”或“完全符合”;

(4)28.5%的中学生认为大部分符合或完全符合“我经常会因无所事事而感到烦躁”。

3.2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性别差异比较

表2结果表明:(1)男女生总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总体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女生,也就是说在“无聊症候群”问题上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2)在意志面、认知面,男生平均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女生;(3)在情绪面,女生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4)在学习行为面和闲暇生活行为面,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2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性别差异比较结果

3.3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地区差异比较

表3表明:(1)城区中学与乡镇中学学生总体上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城区中学学生在“无聊症候群”问题上明显较乡镇中学学生严重;(2)除了情绪面,在其他各个维度上,乡镇中学学生均显著地优于城区中学学生。

表3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地区差异比较结果

3.4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表4结果表明:(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2)除了在意志面,非独生子女极其显著地优于独生子女之外,其他各个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4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结果

3.5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年级差异比较

对量表进行One-Way 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六个年级间除了在意志面、认知面上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表5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年级差异比较结果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F

P

学习行为面 9.291 9.568 10.068 9.961 9.681 9.323 0.862 0.506

意志面

12.359 13.333 14.203 13.981 14.206 14.364 2.594 0.025

情绪面

9.152 9.148  9.848 8.799 8.801 9.040 1.421 0.215

闲暇生活行为面 7.633 7.444  7.475 7.981 7.674 7.455 0.675 0.643

认知面

9.165 8.025  8.051 8.351 8.404 7.778 2.291 0.044

总体

47.570 47.519 49.644 49.071 48.766 47.960 0.480 0.791

4 讨论

4.1 较高比例的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不容忽视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有关现状。调查发现,浙江省青少年在《青少年“无聊症候群”评定量表》上总体平均得分不高,但总体平均得分在60分以上的中学生(高“无聊”感组)占12.1%,而且21.5%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觉“无聊”,28.5%的青少年会经常因无所事事而感到烦躁。这表明浙江省青少年在“无聊症候群”问题上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有“无聊症候群”问题表现的青少年群体。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CCMD-3(2001)上并未将“无聊症候群”问题列为单一的精神障碍,但已有研究指出,对青少年而言,日常生活的烦恼(daily hassles)比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4]。另外,Iso-Ahola和Crowley[5]、Caldwell和Smith[6]等多项实证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无聊”“烦躁”感受和酗酒(drinking)、吸毒(substance abuse)等有害健康的行为及其他偏差行为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可见,该调查显示的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质量以及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4.2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相关因素

4.2.1 性别因素

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性别差异上,男女生总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研究还发现,在意志面、认知面,男生平均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女生,在情绪面,女生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这些可能与男女生在认知、思维发展等心理特点上的性别差异以及社会对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观念有关。如Larson和Richards[7]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无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对成人世界权威和控制的反抗,亦即青少年以“无聊”、“没劲”等心理感受抗议成人世界的社会控制,表现出来的行为包括情绪上的反应(愤怒),偏差和暴力行为。而由于社会对男性特质中独立性的强化作用,男孩似乎比女孩在独立发展方面经历的冲突和痛苦要多一些,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认为她们父母订下的规则是公平的、正确的、温和的,而不易出现她们大胆维护自身价值与父母冲突的局面。与此同时,从生物学角度看,男孩有更多的侵犯冲动,而由此导致的对父母的公然反抗也加深了男孩的独立性冲突[8]。

4.2.2 地区因素

调查显示,城区中学与乡镇中学学生总体上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城区中学学生在“无聊症候群”问题上明显较乡镇中学学生严重。这可能与城区学生与乡镇学生的成长环境、闲暇生活质量有关。结合开放性调查研究还发现,与乡镇中学相比,城区中学学生在闲暇时间里更多地选择了看电视、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睡觉等生活方式,而乡镇中学的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看电视、看课外书、帮父母干杂活、野外游玩等生活方式。较之生活在都市化狭小空间里的城区学生,乡镇中学学生可能由于所处环境、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相对来说他们的闲暇生活质量似乎更胜一筹。

4.2.3 其他因素

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这与近几年来的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上海社会科学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通过对上海市15~29岁的青少年的调查发现,进入青春期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需要、人格特征、社会交往等方面不存在本质差异[9]。风笑天对独生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的研究也表明,从总体上看,独生青少年的社会化状况与同龄非独生青少年基本一致,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远远多于不同之处[10]。同时发现,中学生6个年级间总体上也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年级(年龄)变量并不是青少年“无聊症候群”的重要影响因素。

5 建议

5.1 重视青少年的需求和感受,鼓励自主性的休闲

既然“无聊”的感受有一部分是为了表达青少年(尤其是男生)对成人的反抗,因此任何从成人角度出发安排的闲暇活动,都无法真正满足青少年的休闲需求,无法缓解他们的“无聊”情绪,也无法引导青少年远离偏差行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唯有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倾听他们的声音,重视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才能真正协助他们脱离“无聊”的困境,重返健康之路。在具体做法上,关于对青少年的休闲需求与感受的调查研究应该是闲暇活动设计的根本依据,同时应鼓励青少年及早进行休闲的自我探索,亦即鼓励青少年从多样化的尝试中培养休闲的兴趣,一旦他们能从自发性的休闲行为中体验到成就与满足,“无聊”“没劲”的感受也就得到了有效缓解[11]。

5.2 积极开展学校心理辅导与家庭心理辅导

针对少数患有“无聊症”“学习淡漠”的青少年,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我们不妨借鉴日本松原达哉倡导的生活分析咨询方法(Life Analytic Counseling,简称LAC法)。这种方法是为了让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的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反省现在的生活行为,以达到有目的、有积极性地生活而开发的一种新的心理咨询方法[12]。LAC法是一种综合的咨询过程,它通过将来访者的学习、生活目标量化、明确化,结合及时的评价反馈,最终使得来访者学习、生活变得有条理,自立并走出低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的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因此,应该把家庭心理辅导看作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并与家庭心理辅导相结合。家庭心理辅导的内容有:辅导家长改进与子女的沟通;辅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辅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等。

标签:;  ;  ;  

青少年“无聊综合征组”问题的探讨_显著性差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