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是怎样进行的——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社会心态的健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论文,是怎样论文,心态论文,民族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92(2014)11-0016-04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建设团结、平等、互助、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探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社会心态的健全关系,认为中国各少数民族有两个根,一个根是自己的民族,一个根是自己的国家。民族和国家就是各少数民族的归属。仅仅归属自己的民族还不够,还要归属自己的国家。仅仅有民族的归属,仅仅是民族认同,还必须有第二个归属,这就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需要社会心态的健全为其基本条件。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形成于个人自我的社会本性和社会需求。人生来是社会动物。自我的社会本性和社会需求表明所有的人都希望获得安全、爱和尊严直至自我实现。这些基本需要和高级需求以个体自身的能力和活动范围很难成功获取。因此,自我必须归属一个更大、更强的群体,才能满足和实现自我的愿望,获得心理的依靠。自我归属到某个民族就是民族认同,自我归属到某个国家就是国家认同。 (一)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国内各个民族的内部认同,即通常所说的族群认同。”[1]民族认同就是对“我是谁”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问题的回答。每个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不是孤立和单一的存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等关系之中的存在。人和人结成的各种关系使人形成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群体。民族就是这个群体的共同体存在形式。如果离开了人与人的关系谈我是谁,就会离开人的社会性和社会需求去研究人,导致费尔巴哈的把人看成孤立的、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的错误结论。民族认同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是现实的人。正因为人是现实的人,人才能表现自己的社会性和社会需求,产生归属的愿望。我们也才能就此来谈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性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像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的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现实的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对这些社会关系需要认同。对所在的民族关系的认同,表现为对自己生活的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因此产生民族认同。 现实的人的民族认同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对民族族源的认同。所谓的族源指这个民族的起源,包括民族起源的地理环境、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其二,对民族族体的认同。所谓的族体指这个民族形成后作为一个民族的整体存在和发展情况,包括这个民族发展的程度、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规模。族体的标志是民族形象,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水平。其三,对族际的认同,所谓族际就是这个民族与别的民族相处的关系中的位置。一个民族的族际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地位和影响。跨越族际的民族如果不仅在族体的构成方面拥有世界性的人口分布,而且能够代表世界文明的方向和潮流,或者依靠自己民族的努力跻身世界强大民族之林。那么,这个民族在族际方面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其四,族神。所谓族神就是这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和不信仰什么对于各个民族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宗教信仰所具有的功能对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宗教具有五大功能: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宗教的社会调节功能、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宗教就是通过这五个功能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使民族共同体产生凝聚力和吸引力。 民族认同的族源、族体、族际和族神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致的,就会使这个人产生完整的民族意识。这个人与其它民族相处和交往就会设定族际边界,划定族际界限,区分自己所在民族与别人所在民族的不同,产生社会认同理论提出的“内群”与“外群”的意识。如果民族认同的四个方面出现不一致,其中的某个因素缺失或者没有达到一定要求,这个人的民族意识相对就会淡薄。与其它民族相处和交往就不大注重表现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对于某个民族来说自身的一致性就是族源、族体、族际和族神的一致性。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各个民族的一致性不仅要突破一个民族自身的一致性,还要在各个民族的大家庭之间达到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就是在保持自身民族一致性的同时,承认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各个民族在这个大家庭之中不仅能够团结和谐相处和交流,也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的不可分割性表明,各个民族从古至今具有同种、同根和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特点。藏族与其它民族的关系就是证明。人类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西藏人与其他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源于北京的以山顶洞人为代表的中国北部的晚期智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骨、现代西藏人骨特征以及对西藏现代藏族体征的连续研究发现,藏族的体质特征与中国的华北、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最接近。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振彪副研究员通过对西藏发现的细石器文化及1957年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汇流处的林芝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骨研究推论,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劳动、生活于西藏地区。林芝人颅骨属于蒙古人种的现代类型。张振彪研究员说:“西藏藏族是由新石器时代的古代居民为主体发展而来的。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群的迁移,北部地区古代蒙古人种逐渐向南部和西南部扩展,其中有一部分进入西藏,并与当地居民不断混血,最后形成今日藏族。[3]2005年复旦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对咸阳西藏民族学院的1542名学员进行了体质测量。这些学员来自西藏各地,代表了西藏藏族的基本体质特征。经过这次体质测量分析表明,藏族应该属于蒙古人种,其体质特征如下:身材中等,肤色较深,为黄褐色,发型多为直发,眼色一般呈褐色,眼裂较宽,眼裂倾斜度外角略高于内角,具有蒙古褶。额倾斜度多直立,男性略较倾斜。眉脊略显,面宽中等,属中面型,女性稍阔。鼻根高度介于低与中等之间,女性偏低。鼻梁直,而鼻尖鼻基略向上翘,鼻孔大多为卵圆形,鼻型属中鼻型。唇厚中等,但大多为凸唇。头型属中等型。根据以上体质特征来看,现代藏族的体质特征与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最接近。袼勒认为:中国、朝鲜、日本的绝大多数人口都属于东亚种族类型。因此,藏族在种族上与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属于同一个种族类型。[4] (二)国家认同 “每个人都一定属于某个民族,从而形成自己的民族认同,而国内各民族的整体认同,可以称其为国家认同。”[5]国家认同就是在回答了第一个“我是谁”之后,还要继续回答第二个“我们最谁”。第一个“我是谁”是民族认同的回答,第二个“我们是谁”是国家认同的回答。这就是说,中国的各少数民族有两个根,一个根是自己的民族,一个根是自己的国家。民族和国家就是少数民族的归属。仅仅归属自己的民族还不够,还要归属自己的国家。仅仅有民族的归属,仅仅是第一个归属,还必须有第二个归属,这就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是自我的归属的开始,国家认同是自我认同的归宿。 国家认同指对于国家的四个方面的认同。其一,对国家的历史的认同。其二,对国家疆域的认同。其三,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其三,对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关于国家认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国家认同是通过比较实现的。也就是说,对国家的认同要通过国家与国家的比较而定,如果通过比较,产生了国家认同,那就表明自己所在的国家有凝聚力和吸引力。通常来说,这样的国家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且国力强盛,发展迅速,前程光明。如果看不到自己国家的优势就会产生对国家的疏离,乃至产生对国家的反感和厌恶,就会希望脱离这个国家,谋求另外的出路。二是要注意“相对剥夺”产生的问题。这个概念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托佛等人在1949年提出“相对剥夺理论”。“相对剥夺理论”一方面指“个人相对剥夺”,即:个人与另一个与他条件相似之人比较产生被剥夺感。“集体相对剥夺”,指个人与另一个与他条件不相似之人比较产生所在集体被剥夺感。相对剥夺理论”是强调平等的理论。如果每个人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生活中,都能够享受平等的权利,就不会出现相对剥夺的问题。对于我国各个民族来说,总体看来,平等的民族关系受到宪法的保护,但是,实际上存在的不平等会导致相对剥夺问题的出现。 二、社会心态的健全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通过社会心态的健全实现的。社会心态的健全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和条件。 (一)社会心态健全的含义 1.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20世纪初叶由法国年鉴学派所创立的心态史学提出的用来概括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精神、情感状态的概念。社会心态的意思是指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构成的心理反映机制,是心理活动中的没有表现出来的判断是非曲直的立场和观点。 2.社会心态的健全。社会心态的健全包括四个方面。其一,认知表现为许可、认可。通过正确判断和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认知给行动以正确的指导。其二,情感表现为爱憎分明。一个人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既是认知的认同,也是情感的认同,更是认知和情感的双重统一。这个双重统一就是社会心态的健全。社会心态的健全不仅仅指认知的正确,即对现实反映的客观和真实,而且指情感的体验的正确,情感来自社会实践并且正确反映社会实践的规律和特点。这个意义上的社会心态就能够通过整合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构建完整的心理反应机制,产生感觉和感受的一致性。 (二)社会心态的健全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 社会心态的健全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表现为自我的四个新变化和新进展,即:其一,自我开始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历程。其二,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需求。其三,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社会需求、其四。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完善自我的需求。 1.社会心态的健全是自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开端。社会心态是人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态度形式作出的心理反应,是行为的开始。人从反应开始就进入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链。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态度是行为的开端的观点,他写道“:人们必须坚持的是,可以客观地观察的行为在个体内部得到表达,其含义并非指它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一个主观世界,而是指它存在于该个体的有机内部。这种行为的某些成分通过我们可以称之为‘态度’——即行为的开端——的东西表现出来。现在我们如果回过头看这些态度,我们就会发现,是它引起各种反映。”[6]社会心态的健全意味着从态度开始民族认同的历程。 当社会心态健全开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之时,也意味着社会心态开始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表现过程。这个过程分为社会分类心态、社会比较心态、民族和国家归属心态三个阶段。通过社会分类心态可以进行民族和国家的心理识别,从心理上区别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与他人所在的民族和国家。其结果常常对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情有独钟,赞誉有加。久而久之,这种心态就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的固定标准,导致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赞美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看低别人所在的民族和国家。通过社会比较心态会产生所谓的“内群”和“外群”的区别,即: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是内群,自己之外的民族和国家是外群。通过社会分类和社会比较,人们的群体归属心态将强化“内群”和“外群”的意识。进一步确立自我对所在民族和国家的归属。 2.社会心态的健全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自我心理需求。“某个人心态”和“其他人心态”是英国哲学家艾耶尔提出的社会心态健全的表现,原意是这个结合可以产生自我的道德感。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方面,这个结合产生了自我的主动和积极的需求。这就是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对自我来说不是外在的强迫和引诱的结果,而是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强烈愿望,是自我的主动性、自觉性产生的结果。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社会心态的构成要素的组合产生新的变化。“某个人的心态”和“其他人心态”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构成。当这两个方面结合时,认知就不以个人的认知为转移,情感也会走出个人的限制。自我不仅在认知和情感方面注意了他人的认知和情感,不在固执己见,而且认知和情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出现较好结合。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方面的自我心理需求的“其他人心态”和“某个人心态”的结合标志着个人已经把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内化为自我的需求。相比较之下,个人的自我的价值不如民族的价值,民族的价值低于国家价值。所以,黑格尔认为国家就是地上行走的神。 3.社会心态的健全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自我社会需求。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的统一构成。按照米德的看法,“主我是当共体的态度出现在个体的自己的经验之中对个体这种态度所作的反应。”[6]“客我本质上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因而代表该群体的价值观,代表该群体是指成为可能的那种经验,它的价值观是该社会所有的价值观。”[7]在米德看来,“主我”仅仅代表个人,“客我”才代表社会。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自我。“主我”对“客我”的适应、接受和改造。“客我”对“主我”的约束和控制构成的社会心态的健全,也产生自我的社会需求。只有“主我”的社会心态是缺乏实际内容、不完整的、片面的社会心态,就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自私的社会心态,就是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批判的“人的恶根”的本源。只有“客我”的社会心态,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同样是社会心态的不健全,是外在于人的马克思批判的“虚幻的共同体”、“不真实的共同体”。社会心态健全的两个方面的统一意味着个人能够正确处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过程中的问题,坚持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成长之路。一个人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这个人的社会需求的表现。一个人的社会需求的产生需要“主我”与“客我”的结合。 4.社会心态的健全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自我完善需求。社会心态形成的自我的心理反应机制借助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一体化做出反应和进行感受。这些反应和感受归根结底表现了自我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态度,决定着个人的归属是否能够实现。当一个人社会心态健全,就能够自觉自愿产生归属需求,归属民族和国家。 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认为:“仪式是一种相互关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的关注现实,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符号。”[8]社会心态的健全就是“自我的关注机制”与“社会的关注机制”的统一。“自我的关注机制”只是产生民族认同,与“社会关注机制”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国家认同。“自我关注机制”与“社会关注机制”统一起来,自我才可以在多种多样的事物中选择大家认可的、赞赏的、接受的事物,抛弃大家讨厌的、争议的、无法容忍的事物。由众人决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就是“关注机制”的社会心态健全的含义。“最大多数的人总是正确的、是代表社会进步趋势的”作为一个定势构成“关注机制”的社会心态健全的支撑点。“关注机制”中的社会心态的健全建立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的基础之上。所以,“关注机制”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因为,只要一个人关注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就会产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与民族和国家共进退的感情。这种意识和感情就是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 三、结语 自我对民族和国家认同的表现就是承认自己是所在民族的一员、所在国家的一员。各少数民族通过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留住了两个根,一个根是民族之根,一个根是国家之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都需要以社会心态的健全为条件。社会心态的健全就是各民族的精神健全、文化健全,是通向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必经之途径、必由之路线。如何实现社会认同--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心理的完善_社会认同论文
如何实现社会认同--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心理的完善_社会认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