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中坚持企业化经营的几个问题_社会教育论文

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中坚持企业化经营的几个问题_社会教育论文

关于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中坚持办好企业中小学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现代企业论文,几个问题论文,制度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未,要基本建立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

应当肯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这一点已经取得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我国经济也正在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所获得的成效也日益明显。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教育特别是企业基础教育应该怎么办?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众多说法中,有一种说法,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格局,国有企业的教育职能也要发生变化。它将只围绕商品生产和经营管理发挥作用。生产经营性教育,包括职工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要强化;而非生产经营性教育,包括中小学、学前教育,老年教育等将弱化,并逐步走向消亡,从企业分离出去。

在这种主张的影响下,一些单位或企业以减轻企业负担,或同国际接轨为由,对企业教育特别是企业基础教育,进行了机构裁并和人员精减,甚至“拆庙送神”、“断粮断奶”。有的厂长上任伊始,就宣布要在任期内停办中小学。有的经理甚至同学校职工讲“把学校搞垮,企业就省钱了。这是你们的功劳”。据笔者所知,当前企业撤并学校,紧缩编制,减少投入的现象已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比较严重。据有人在一些地方调查,有15%的企业中小学被压缩规模,30%的教职工被精减,有的学校处境艰难,有的学校已经自行解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尚在坚持办学的企业中小学,许多教职工在心理上也受到了影响。他们认为“早晚要剥离”、“前途无望,不如早谋出路”。因而干劲不足,人心思走,管理水平下降,教学质量滑坡,生源外流加剧。应当指出,这种情况大多不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出现的,不是按改革要求有序进行,确实存在着一种盲目性和无序状态。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不能把这个冲击波,看成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可以预料,其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若干年后会更加显现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企业教育特别是企业基础教育向何处去?

这是一个既值得重视,又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企业教育包括企业基础教育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功用

(一)企业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应当肯定,企业是需要教育的。因为教育具有生产性。即学校通过教育活动可以把自然的人转变为生产力要素——创造价值的人。这个功能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这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科学技术。因为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的技术水平。而在以科技为支柱的竞争中凭借的基础是教育。教育是多维结构,其功能自然是多维,但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对于推广运用新的科技成果,更新劳动者的知识,形成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迎接新技术的挑战,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教育的经济本质。教育是具有产业性的。所谓产业是以一定的人、财、物力的投入,导致更多的人、财、物力的产出。现代教育已经具备了这个产业的基本特征。因而,把教育投资当作纯消费性费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教育行为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教育凝聚了教职工的大量劳动,而且由于教育的产品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不仅能为其它行业增加生产总值,也成为社会和公民日益关注的消费热点。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1992年6月16日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所以,企业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二)企业教育是指企业的全方位教育。

在分析企业教育的时候,应当首先搞清它所涵盖的内容。

笔者以为,就现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企业教育的构成,可以分为四大块,两条线。

四大块是指企业职工教育(或称企业成人教育),企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两条线是指,职前一条线,包括企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这一条线是对企业接班人进行培养,是提高预备生产力素质的教育。

职后一条线,包括企业职工教育、岗位培训、脱产进修、业余学习和成人高等教育。这一条线是对企业当班人进行培养,是提高现实生产力素质的教育。这两条线构成了企业教育全方位的内容。

而就企业内所办各种教育的关系而言,笔者认为,应以职工教育为主体,以岗前岗后培训为重点,以中小学教育为基础。

那种只把职工教育称为企业教育的说法,不符合企业教育的现实。我国许多产业系统如铁路、有色金属、石油、煤炭、农垦、林业、电子、航空航天等都办有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大批的中小学。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就办有9所普通高校,24所普通中专;74所技工学校和858所中小学。这些学校,当然不能说不是企业举办的。笔者注意到一些专家一直是只把职工教育说成是企业教育,其它几大块教育(尽管活生生的在企业大量存在着)却不算企业教育。这种提法不单是和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相悖,而且,它在心理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视。因此,这种提法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是消极的。所以,应当给企业教育正名。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企业的基础教育?

(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基础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基础教育的半壁河山。

我国企业的基础教育,是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繁荣,工矿企业的激增和新兴城市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它起步于建国之初,兴盛于大跃进年代。文革受到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全面恢复,长足发展。

据1993年统计,国有企业所办中小学有2.5万所,学生817万,教师90万。这个规模相当于我国城市中小学的二分之一,学生的近二分之一,教师的二分之一强。可以说是我国城市基础教育的半壁河山。

举几个城市的情况为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石家庄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办有中小学79所,占全市区中小学总数的40.37%。在校生4万人,占全市区中小学生总数的27.5%。

太原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办有中小学207所,占全市区中小学总数的61.97%,在校生10.06万人,占全市区中小学生总数的53.55%。

南昌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办有中小学141所,在校生7.8万人。学校和学生数也都占市区的一半。

再举几个非省会城市为例:河南省洛阳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办有中小学109所,占市区中小学总数的54.22%,在校生5.13万人占全市区中小学生总数的47.5%。陕西省咸阳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办有中小学42所,竟达全市区中小学总数的77.8%。

有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所办基础教育规模已经很大,如大庆油田办有中小学189所,在校生达9.5万人。胜利油田办有中小学116所,在校生达6.1万人。我们吉林油田是一个有6万职工的企业,在全国石油企业中排第八位,还办有中小学36所,在校生2.4万人。

上面说的是企业基础教育的规模,下面再分析一下这一部分教育的投资。

据笔者所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91年,国有企业对中小学的投资是6,001.97万元,相当于全市公办中小学投资的46.8%。甘肃省兰州市,1989年国有企业对中小学的投资是3,275.80万元,比当年全市公办中小学投资总额还多出800万元。

据了解,1990年石油、铁路和有色金属三个产业系统全年共支出中小学教育经费8.78亿元。而1995年6月的最新统计,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18个大型油气田,1994年对中小学的投入就达6.3亿元。

据国家有关部门1993年统计,当年国有企业对企业中小学投资达50亿元。如果加上教育费附加,基建大修,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大约不低于70亿元。这个数字占当年全国普教经费的五分之一。

上述情况说明,国有企业的基础教育已经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国有企业对企办中小学的投资在全国教育总投资中已经占有相当可观的比重。

这个事实可不可以说明,我国企业基础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不可以说明,国有企业自办中小学的经费投入是我国教育投资的重要补充?可不可以说明,我国企业基础教育是我国城市基础教育的半壁河山?可不可以说明,我国企业基础教育还是具有生命力的?我看是没有疑义的。

(四)建国后的几十年,企业基础教育功不可没。

我国企业基础教育存在了几十年,而且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并且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很大的功劳,从大的方面看:

1.提高了生产预备队的素质,培养了上千万企业劳动者。企业基础教育虽然和地方中小学一样担负着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双重任务,但有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在本企业就业。据江西省1991年对一个中型企业的调查,本企业子弟学校毕业生的职工子女占35岁以下青年职工的60%。据河南省1991底对一个大型企业的调查,本企业高中、初中毕业生通过招工、技校或大中专学习后进本企业工作的,占毕业生总数的80%。所以,企业所办基础教育是为企业培养接班人,培养预备生产力的基础工程,关系到企业人才的素质,是发展企业的前提条件和超前的事业。把企业所办基础教育仅仅看作福利事业是不全面的。

2.稳定了职工队伍,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成为办好企业的重要条件。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工矿企业急剧增加,特别是许多新兴城市和大工业基地的出现,带来学龄职工子弟的相对集中。他们不能入学,职工就无法安心生产,而当地政府又难以承担教育任务。人是企业最重要的支撑点。于是兴办和办好企业基础教育就成为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条件。甚至可以说,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办学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应该低估的。

3.企业是现代化大生产,是产业工人高度集中的地方。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办学,会使职工子弟受到企业精神和工人形象的熏陶感染,有助于用工人阶级面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使工人阶级的下一代,从小就热爱父母所在的企业。使学生从小就把自己的前途和企业,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企业子弟学校的这种功能,是从政治上培养人才的天然条件。我们石油企业的中小学、多年来一直教育孩子从小立志做爱石油、懂石油、献身石油事业的人,所取得的教育成果是辉煌夺目的。一代接一代的石油工人的无私奉献和光辉成就证明了这一点。

4.补充了国家的教育投入。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经费紧缺,一直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据笔者手头的资料所示,从1949年到1983年的35年间,我国总计拨出教育事业费1350亿元,基本建设费160亿元。如果按历年全国人口平均,每人年均教育经费只有五、六元钱。改革开放后有所增加,但到1989年教育拨款才增加到380亿元。到了1994年教育拨款达到了883亿元。即使这样,初中生公用经费才50.86元,小学生才17.73元。这还是党和国家做了极大努力才达到的水平。所以,目前虽说从总体上实现了“三个增长”的要求,但仍然难以维持现有教育规模的日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办学投入,几十年间,总在千亿元左右。这个贡献也是不小的。

5.为普及义务教育付出了很大力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企办中小学这块阵地,适龄儿童和少年的入学率必然受到影响,我国要如期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将是困难的。1990年南昌的一位副市长讲“据统计,办中小学的企事业单位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超过97%,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法提出的要求,事实足以说明,企事业中小学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位市长的话,很能说明问题。

6.为上级学校提供了丰富的生源。据笔者了解,企办高中毕业生高考升学率大体都在30%左右,而办得好的重点高中高考升学率可达60%以上。这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也是有力的支持。

7.有利于企业所在地的稳定和“两个文明”的建设。企办中小学在校址选择上接近工业区,毗邻家属聚居地。便于学校和企业沟通情况;便于学校和家长联系;便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学习工人阶级;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学校作为文明窗口,它所辐射的精神影响也有利于企业所在地的稳定和文明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活跃力量,起着培养、强化、传递企业精神的作用。

综上所述,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办学已经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基础教育的责任。也为企业发展出了力。其贡献是应当肯定的。对企业办学的理解,不能完全认为是因为国家经济困难,教育经费短缺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但是,笔者注意到一些专家学者甚至某些权威人士、一说到企业中小学便把它当成“包袱”、“严重后果”、“沉重负担”、“企业深化改革的障碍”……每见每闻及此,我们这些多年从事企业基础教育的人,总似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不以为然。我们意见,提法应当两点论。一是企业基础教育从建国至现今起了好作用;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基础教育也要随之进行改革。这样,似乎客观些。在我们看来,企业办学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总结,不能把几十年的实践简单地加以否定。

三、企业基础教育要不要同企业分离,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并不排斥基础教育。

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这种企业制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建立以有限责任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组织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笔者以为,从根本上说,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排斥基础教育。

应当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竞争主体,必须具有活力。那么,企业怎样具有活力?可供选择的答案很多。但无论是靠科技进步、靠转换经营机制。还是靠改革内部管理。归根到底都是靠人。因此,人的素质怎样,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立足点正是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而基础教育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所以,教育是企业振兴经济腾飞的翅膀。

企业办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把企业教育放在企业的大系统之内,将教育自身与整个企业紧紧结合在一起,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培养企业从业人员及其接班人服务。所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办基础教育不是同企业命运风马牛不相及的。

应当说,企业办学是办学社会化的主要内容,而办学社会化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没有根本矛盾。当然,如果按照股份经济的机制,作为同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性事业的基础教育,虽然其教育过程也可以看成是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从理论上说,也应该被排除在企业考虑的范畴之外。因为它不是资本金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由股东负担。然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观点,教育包括基础教育恰恰是整个社会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是企业、政府、社会所要致力解决的一种社会职能。

虽然股份制度被涵盖在现代企业制度之内,但国有大型企业大部分是国有独资企业,而不属于股份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虽然以盈利为重要目标,但决非唯一的目标。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目标是包括了诸多社会目标在内的多元化目标的。所以,《教育法》对企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义务,既有原则要求,又有明确规定。就是说即使不自办中小学也要捐资助学或者缴纳教育税费。笔者认为,所说社会积极参与兴办教育事业主要是企业参与。应该肯定,办学社会化是一种进步现象。而且企业办学并非有害无益,或者说并非只对社会有利,对企业本身不利。李鹏总理就明确指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部门办学,同本单位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不应视为不合理负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能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不办中小学的制度。

(二)要不要分离,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

企业基础教育要不要全部同企业分离,也应该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去衡量。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怎样办符合这个衡量标准,就应该怎样办。

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企业所办基础教育的实际看,可分为三种情况处理。

第一种是国有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所办的中小学,多为规模小,布点多,生源不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都比较差。这类学校由企业分离出去利大于弊。地方也便于承接。还有一些企业严重亏损,学校难以维持,实行分离,也属可行。

第二种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这类企业所办的中小学,多为历史长、规模大,教学设施齐全,教师队伍具有相当水平,教育质量较高,办学有特色。这类学校就要坚持办下去。如果强行分离,就要带来不良后果。即使分离,也要条件成熟,贸然行事就会自取其乱。

第三种就是大工业基地和远离城市的工矿企业。例如我国华北油田地跨城乡20几个县市,办有中小学70所,在校生4.1万人。且不论分离之后给企业带来多少后果。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地方和社会谁能力承接?即使集中在一地的大企业,如武汉钢铁公司在武汉市青山区办有中小学32所。要想分离出去也非易事。再如,成都铁路局地跨云、贵、川3省,5,700公里营业线路,绝大部分穿行在大凉山,秦巴山区和云贵高原,职工22万,办有中小学109所,在校生4.5万人。这样的大企业不办学能行吗?再举一个中等企业的例子。四川省雅砻江木材水运局,只有七千职工,却地处西南边陲3省11个地市州,43个县。职工分散在6千里江道上。他们硬是办学25年,实现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普及率100%。这样的企业不办学,生产能维持吗?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说他们造成了“严重后果”,能叫人心服吗?还有三线企业,数量也不小。据了解,四川省三线企业占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42.49%。这一部分企业几乎全无城市作为依托,要把中小学分离出云,更无现实性可言。综合上述三种情况,笔者认为,第一种情况宜于分离;第二种情况即使分离也要创造条件,而且不是短暂时期所能做到的;第三种情况则要做长期打算,继续办好。

把我们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企业基础教育要不要同企业分离,必须从实际出发,分别对待。建国后4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每一项事业都受着国情的深刻影响和制约。企业教育事业当然也不例外。

(三)在企业内部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是办好企业基础教育的有效举措。

吉林油田从1966年就办基础教育,虽然解决了职工子弟的入学困难,但教育质量一直上不去。1984年这个油田搞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把油田教育处由职能部门变为实体,将原由各二级生产厂处管理的几十所中小学,两万多名学生和两千多名教职工全部交由油田教育处统管。11年来,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学校越办越好,教育面貌大变。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企业内部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一个典型。原石油工业部教育司早在1986年就召开现场会,向全国石油系统介绍,肯定了这种“分而不离”的“吉林模式”。

我们分析,这种模式在机制上,有如下可取之处:

1.实现了生产主体轻装与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统一。把中小学从企业的二级生产厂处分出来,而又不离开企业。实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专业化管理和教育事业专业化管理。一方面减少了企业二级厂处的非生产经营性负担,不再设分管教育副厂长,撤销了教育科,便于钻井、勘探,采油、机械、运输等生产单位轻装前进;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单独组成教育体系,没有机构裁撤,经费划拨,人员进出,待遇变化的冲击,既保持了稳定,又增加了活力。稳定是改革的重要条件。这个油田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2.实现了管事与用人的统一。这种机制改变了以前由教育处管学校业务,而由二级生产厂处管学校人事,管事与用人脱节的矛盾。科校级干部任免、教职工调动、政绩考核、人员奖惩,均由教育处决定,这对启动内部活力,增强管理效度是重要的一着。

3.实现了决策与执行的统一。教育专业化管理后,教育处和各中小学都成为企业内部模拟法人,实行处长、校长负责制。扩大了办学自主权,改变了几十所学校归几十个“婆婆”管,财权与事权脱节,财务开支,学校建设,人事制度,生活待遇都不相统一的弊端。实现了企业内部教育系统的制度、政令、业务管理、经费标准、工作部署的统一。

4.实现了业务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教育统管后,组建了教育处党委,对各校党组织实行垂直领导,改变了业务由教育部门管,思想政治工作由二级生产厂处管的“两张皮”现象。建立起了统一的政治工作系统。

11年来,吉林油田实行企业内部的教育单位与生产单位分开,也就是“分而不离”,既做到了生产主体轻装,又稳定发展了企业基础教育事业。这个经验,基本上是成功的。虽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他们的改革还要深化,但是,既使生产主体轻装前进,又使中小学稳定提高,两方面兼顾的思路仍是可资借鉴的。

四、企业基础教育与企业分离要积极创造条件,稳妥实施

(一)把企业基础教育分离出去是事关企业发展,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应取慎重态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改革举措和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其艰巨性、复杂性是应该加以充分认识的,不可以想得太简单。特别是对事关企业发展,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更要三思而行,不能轻举妄动。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的教育改革包括企业基础教育怎样改革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当然要借鉴,但更重要的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出自己的路子。这里还需要企业家们注意的是,企业基础教育的改革,既要同企业改革相适应,又要注意教育自身的特点,教育的客观规律。一旦造成不良后果,纠正就要付出时间的代价。这是教育的迟效性决定的。而且在企业中,经营者除了应当追求盈利,还应当追求职工的安宁、幸福,这不仅是企业长治久安之策,也是企业中的一个热点。因之,必须注意,改革的结果,要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如果相反,就不应该自讨麻烦!

试想,在国家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不看条件,不顾后果地把中小学从企业甩出去。职工子弟上学就得求人。这费那费,这事那事都来了。社会上的许多学生家长都为这事心烦。一向“心净”惯了的职工还能安心生产吗?会不会给职工队伍的稳定带来冲击呢?此其一,再者,学校成了人家的,就可能三天两头向企业搞摊派,求“支援”,这样,想省心的企业领导会牵涉更多精力,甩出去的“包袱”,也会变成挡路的“山包”。所以,要慎重行事,谋定而动,如果简单操作,就会引起事与愿违的结局,欲速不达,反为其乱,为智者所不取。

所以,即使适宜把中小学分离出去的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先立后破,不搞一阵风,不搞大起落,取务实、温和、有序、渐进的态度。

(二)企业中小学要移交地方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

企业基础教育已经办了40多年,成为我国城市基础教育的半壁河山,如此巨大的规模,如此巨大的投入,如果一下子不办了,职工承受不了,社会承受不了,地方承受不了,国家也承受不了。

从总体上看,要使基础教育从企业分离出去,应该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一要有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地方的学校设置,管理能力,教师状况,教育水平,服务意识都能承接企业的近千万中小学生。据笔者所知,目前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我国有些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尚不能全部入学、义务教育目标难以按期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怎能再加重负。所以,首先,要未雨绸缪,大力营建社会服务体系。

二要有充足的资金力量。要把企业教育承接过去,地方每年要多担负近百亿资金。可以断言,目前地方财政承受能力、拖不动这么大的“包袱”。现今,资金不足仍然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突出矛盾。近年,教育事业费虽有增多,但扣除人头费和物价等各种因素,实际上目前公用经费所占比例由1985年的38%下降到27.9%。曾几何时,几乎是全国范围的拖欠教师工资。人们该不会忘记。据财政部的官员透露,目前的教育拨款,维持现有的教育规模还属独力难支。怎么能一下子再增加近百万企业中小学教职工的工资、住房负担和庞大的办学费用?

三要有配套措施。这个配套措施是指全社会的。不是单指地方教育部门一家。计划、财政、金融、人事、劳动、城建、环保、土地等部门都要涉及。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都要适应。政策和法规建设也要适应。这个条件,也要积极创造。

四要有正确的职能服务意识。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从业人员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和教职工,普遍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高尚的敬业精神,不受经济利益驱动,自觉防止教育行为失范。学生能受到悉心的教导,家长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企业中小学交出后企业职工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总起来说,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不可能让地方把企业中小学全盘承接下来,如果操之过急,强行剥离,必将误国误民。

(三)分离试点,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

首先,试点面不宜过大。应当严格控制在国务院批准的100家和省一级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中选定。不要轻率地向非试点单位推行。通过试点,探索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实行企业办学的新思路、新办法。决不能一哄而起搞分离。同时,既属试点就不能先定框子,搞先验主义,要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试验,可行则行,可止则上。

其次,对少数不属于试点单位的严重亏损企业,中小学实在不能办下去的,也要经地方、企业、学校妥为协调,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由政府统筹决策。

再者,对于既不属于试点单位,又不属于严重亏损,难以为计的企业中小学,则应由政府严控,不准停办,不准停止招生,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应减少投入,更不应调走校产。不如此就不能稳定企业办学的大局,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五、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认真贯彻国家教委文件精神,继续坚持办好企业基础教育

(一)提高认识,树立信心,把企业办学的局面稳住。

这里重要的是提高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也指出:“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继续办好所属中小学、幼儿园。”1995年9月起执行的《教育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了“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兴办学校”的原则。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认为,这实质上是对包括企业办学在内的社会力量办学体制给予肯定。应该用这些明确的论点,向企业的经营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职工做宣传。要让人们知道,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决不会顾此失彼。企业中小学的从业人员,也应该正确对待“剥离”的冲击波,一面探索改革,研究出路,一面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确保教育投入,实行公平负担。

首先,国家已经明确,企办基础教育经费可以从营业外项目和企业留利列支。但实行这种办法有许多企业仍然拿不出足够的钱来。可否请有关方面考虑允许把办学经费转为成本列支。这对于从根本上稳定企业办学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要认真解决教育费附加的返还问题。有的主张对办学企业返还50%,确属困难的要全部返还。此事议论多年,不见实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企业得不到返还,也影响了办学的积极性。现在到了见诸行动的时候了。

另外,要研究解决公平负担问题的办法。公平的基本概念是权利义务相等。现在的情况是谁办学谁出钱,不办学不出钱,鞭打快牛。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办学没有出路。随着市场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外资产业和股份制经济的比重还要上升,不办学的企业势必增多。应该建立教育投资的法规。对不办学的各类企业开征教育费,学校建设费或教育发展基金,存入教育银行,由国家指定机关按规定标准拨付办学企业使用,做为办学经费的补充。对于本企业以外生源较多的学校,则应按学生数增拨。这可能是一个办法。有的主张,搞社会资助办学。笔者以为,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既不能公平,也不能持久。还有的提出搞“以校养校”、“自负盈亏”。这也不妥,企业中小学是公办学校,基础教育又属于公益性事业。那样做会走偏方向。所以,仍应坚持以国家(和企业)拨款为主,多渠道投资办学的原则。

(三)实行多元化办学体制,提高办学效益。

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企业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如何坚持继续办好企业中小学,在体制上也不应该搞一个模式。

有条件的大企业,可以搞“分而不离”,“内部独立”,“教育专业化管理”。搞“双重兼容型”,对企业是职能部门,对办学是实体。成为实体就具有可经营性,它可以通过自主的经营活动来同社会(包括企业内和企业外)进行交换,从而发展和壮大自己。当然,这种交换就企业基础教育来说,不应当成为市场行为,不应当具有营利性。但是,企业中小学在有力量的情况下,对外开放,为社会服务,按政府规定的标准收取必需的费用,应当是可行的。

对于规模比较小的中小企业的学校,在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健全起来,政府和社会承接企业中小学还缺乏必要准备的情况下,可以打破行业归属,由邻近企业联办,可以政企合办,也可以搞企业与师范院校联姻,……总之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保持企业中小学的稳定。

(四)扩大办学自主权,启动学校的内部活力。

在办学的外部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稳定队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要采取各种措施,坚持正规办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决不可以在各种舆论面前摇摆不定,决不可以放松管理,放弃责任。

(五)要尽快进行企业办学的法规建设。

我国对企业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现行政策是明确的。但政策只是体现一种意向,回旋余地较大,具有较多的灵活性和弹性,在具体贯彻中常常因人、因事、因条件而异。而法律则不同,它是经过立法程序制定的,条文明确具体,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体现为一种规范,具有强制性的普遍约束力。就我国目前企业教育的情况看,迫切需要一部《企业教育法》或者先由国务院制定一个《企业教育管理条例》。明确企业在发展方面应担负的责任和应具有的权限。这是从根本上稳定企业办学的重要措施。

总而言之,当前,国有企业的中小学教育同企业自身一样,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困境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既要继续坚持把企业中小学办好,又要对国有企业的办学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在把握情况的基础上,审慎地研究出路,科学地比较对策,从而进行正确的抉择。这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利于长远的大计。

标签:;  ;  

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中坚持企业化经营的几个问题_社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