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点古人的会话技巧

学一点古人的会话技巧

一、学一点古人谈话的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王翕民[1](2021)在《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历史题材作品。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家书信及回忆录等,解读分析主流意图与作家创作这些作品的主客观条件,探析创作主体当时的创作思考和情感投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界定本文语境下“知识分子”和“历史题材书写”的概念,继而通过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说明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出本文所需要讨论的论题。第一章从创作主体和权威话语两个视角,考察历史题材书写中蕴含的权威话语和时代主潮与创作主体意愿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历史题材的隐喻性和多义性的论述印证历史题材书写中文本、创作主体与权威话语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第二章借用“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从创作主体过往创作经验的梳理,考量作者必须具备丰富史学知识的事实,论述创作主体通过历史题材的表现尽可能地接续了各自曾经的创作风格,并使已有的通俗文学和民间经验也在其中有迹可循。第三章通过细致描述知识分子借历史人物为自己“代言”的心态、历史题材书写中“人”与“自我”的情感回归,以及知识分子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隐喻性表达,在肯定和歌颂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进谏”式的批评,为现实中受挫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自我言说与认同的渠道。

答光明[2](2020)在《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文中认为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油画家,蔡亮创作了《延安火炬》、《我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蔡亮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影响了国内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在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作为新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共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视觉系统。在以事件所标记的历史时空来看,这一代画家经历过建国前的战火;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的“特殊时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文化的表征,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作为“经典图像”的输出者,时代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这一代人集体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思想,同时,他们以其艺术图像又引导了时代的文化走向。对于蔡亮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于其自身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独特艺术价值的剥离以及艺术线索的梳理;其次,通过蔡亮的个案研究得以“照见”那个时代的画家群体,以作品的转向追溯社会的文化导向,进而投射出时代的美术史叙事,乃至历史叙事的逻辑,而将作品、作者、时代三者关联下的整体性分析是本文对于蔡亮以及其所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语境研究的初衷。本文的章节设置是基于研究对象具体历史时空下的三段划分:中央美术学院时期、陕西时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时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构将以艺术社会学“场域”存在铺垫之上的作品分析同时涉及这三个场景先后转换的逻辑连续。第一部分“中央美院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蔡亮自身艺术语言体系以及创作思想的脉络承袭,同时,对于建国初期中央美院的学术体系组成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蔡亮自身的影响将作为观察对象所存在的“场”而展开;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陕西时期”蔡亮的个人化造型语言以及历史画创作的风格形成研究,这一部分将作为论文重点展开,涉及蔡亮代表作的深入分析。其次,对于陕西美协生态的构成研究作为蔡亮艺术语言及自身存在的具体历史情境,这种关联还涉及到蔡亮对于陕西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浙江美院时期”重点关注于蔡亮艺术转型的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这其中同样存在着艺术体系的场景转换。这三个章节均以作品本身及变化为线索和切入点,同时关联各时期具体“艺术场”内力量构成与存在,这种平行结构基本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此外,对于蔡亮自身或者说蔡亮的艺术成就来说,美术史叙事对其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蔡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各自体系构建的现实遭遇同样将在蔡亮所处不同时期具体“场”的研究中加以解释。最后一章将以国家叙事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前文所涉及到的蔡亮作品及部分同时代艺术家创作中图像文本和艺术特征的观念存在,这一部分研究构筑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权力话语下的历史语境,并将个案的研究归置于一个大的“权力视角”以及“信仰空间”来观察,权力视角下的叙事逻辑以及具体的历史叙事逻辑将是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的基本把握和事实存在,同时这也是以个案照见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具体反映。

池莉[3](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稂建中[4](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杨海霞[5](2019)在《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生教育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展开学术与科研训练并学会如何做研究的过程。探讨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互动的影响因素既可以为硕士研究生自身发展提供反思,也可以为高校研究生管理研究政策提供参考。本研究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型大学25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半结构化访谈,借助类属分析方法对转录的文字材料进行编码,总结出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主要内容、类型与模式,并着重对影响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硕士生与导师互动主要围绕学术与科研活动展开,导师关注学生培养的全部环节,人际或社交互动状况因人而异。第二、硕士生与导师的互动可以分为三种互动模式以及五种互动类型,三种互动模式分别是:“单个指导”互动模式、“小组指导”互动模式以及“团队合作”互动模式。人文学科的导师更可能采用“单个指导”互动模式;社会学科的导生互动更偏好“小组指导”互动模式,而理学和工学的学生与导师的互动则更多采用“团队合作”互动模式。五种互动类型分别是:全面型互动、纯学术型互动、目标/传统型互动、放任自流型互动和疏离型互动。在本研究访谈到的25名研究对象中,在互动的类型分布里,目标/传统型互动和全面型互动居多,占所有被访对象的多半。放任自流型、疏离型和纯学术型互动比例相当。理学和工学导生多为全面型互动、目标/传统型互动以及纯学术型互动;社会学科导生互动多为全面型和目标/传统型;而人文学科的大部分导生互动为目标/传统型,人文学科疏离型和放任自流型互动的概率高于理工类学科,社科导生疏离型和放任自流型互动的比例最小。第三、导师的态度与表现、学术水平、可获得性,硕士生的学习态度、专业能力、对互动效果的感知;导师与硕士生的个性特征、性别与年龄差异、硕士生是否参与导师项目是影响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主要因素。

屈鹏飞[6](2018)在《多语者之路:语言爱好者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语现象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十分常见且历史悠久的现象。自然地,拥有多种语言能力的个人(亦即“多语人”)古往今来亦不鲜见。尤其在全球化、人口的跨国流动与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等因素的推动下,多语人的数量较之过往还在大幅增加。近年来,“多语现象”与“多语人”吸引了大量学术关注,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巨细靡遗。尽管如此,该领域仍然留有一块尚待深入开发的处女地一一“多语者”。与传统观念中打小即习得多门语言的多语人不同的是,多语者不仅拥有多语能力,而且还以语言学习为爱好,甚至将之作为毕生追求。常人视为畏途的外语学习,他们却乐在其中。甚至一门接一门地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嗜好,同时学习多门语言的人比比皆是。这样一群人在国际上有一个统一的称呼——“polyglot”,直译为中文即“多语者”。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是这一多语人中的特殊群体。本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想了解多语者个体的生活经历、多语学习历程与学习方法,以便回答“是什么造就了多语者”这一核心议题,其次是由有限的个体例证出发,尝试分析、验证并充实二语习得领域的经典理论,并对多语者群体的形成过程、社会属性、社会边界与文化特征加以探讨。本研究采取的是深度访谈法,访谈对象主要是来自五个国家的七位多语者,其中四位为关键报道人。对关键报道人的访谈内容最终会以“访谈式自传”的形式呈现在正文中,以便为结论部分的撰写奠定资料基础。在访谈式自传中,报道人将在研究者的问题引导下以多语学习为主题做自传式陈述,以便其丰富而细腻的主观感受与内心体验得以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的学术笔调对报道人主体性的侵蚀。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三个方面:(1)增加了人们对多语者的了解;(2)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并丰富了 S.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输入假说”);(3)就多语者的个体成因与多语者群体的边界问题得出了如下结论:天性与机运是造就多语者的两大根本原因;“语言极客文化”与“语言学习哲学”等文化特征是多语者群体借以廓清并强化其社会边界、表现群体认同、维系群体存续的工具和手段。

夏远生[7](2016)在《“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毛泽东十评屈原》文中指出引子1961年的秋天。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反华势力合唱,国内严重困难,台湾当局企图"反攻大陆",毛泽东再次读《楚辞》,写了一首《七绝·屈原》。诗曰:"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1]毛泽东曾把马列主义比作无产阶级的"刀子",说:"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

史玉辉[8](2016)在《朱光潜诗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文中认为本文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理论活动整体结构中观照朱光潜诗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角色定位问题,不单纯以“中西融通”或“借西释中”来为传统文化划定身份,而是从理论主体、理论文本、理论建构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重新评估,以期发掘朱光潜诗学思想的理论诉求和价值取向。本文力图以文化诗学、心理学为主要方法,在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化辨析立场、个性趣味与深层文化心理等方面剖析朱光潜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情感态度;继而将文本细读与历史语境结合,阐发朱光潜诗学文本蕴含的文化精神与传统的内在关联;进一步在中西交流的文化语境中探寻传统文化之于朱光潜诗学建构的意义。基于事实的存在与逻辑的可能,分六章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朱光潜诗学思想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推动朱光潜诗学思想研究的发展,启发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第一章与第二章从理论主体角度探讨朱光潜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情感态度。朱光潜视传统文化为创造的根基。他细致反思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以文化辨析立场纠正“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做法的偏颇。朱光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爱不仅是他个人一生的兴趣喜好,传统文化对其人格生成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也体现出集体无意识的民族根性。朱光潜既在理智上认同、也在情感上珍爱传统,超越两难、情理相融。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阐释朱光潜诗学文本蕴含的核心文化精神。“作诗决不如说话”的主张与格律研究确立旧诗格律传统的根基地位,坚持新诗语言的民族性,继承抒情本位的中国诗歌传统,对传统艺术精神作出现代诠释。言意关系研究强调“无言之美”与“诗以有限寓无限”,继承传统的美学追求,张扬中国诗特有的含蓄美,包蕴了诗性超越等中国文化精神。“静穆”以东方哲学为基础,深蕴着儒家礼乐、道家虚静、佛家的止观禅定相融的中国哲学精神和以诗提升人格的理想。朱光潜诗学文本所蕴含的核心文化精神是中国诗的抒情、含蓄的艺术精神,是儒、道、释融和的中国哲学精神,是“兴于诗”的诗教精神。第六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朱光潜诗学建构以及中西融通特质的重要意义。儒家哲学思想是朱光潜诗学思想的基础。真善美统一与礼乐精神是其诗学建构的原则。朱光潜诗学中西融通的特质体现在话语方式、科学精神是西方的,但对诗审美价值的追求却是中国传统的。中国人文精神是朱光潜诗学思想的核心。

刘曦林[9](2016)在《20世纪中国画学之理论建构与价值取向》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重读近百年画论,愈觉这一思想具有

王婉秋[10](2014)在《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文中认为本论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的译介、传播、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与西方文学批评的融汇、碰撞、交流中表现出的特征,以及在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论文第一章探讨华兹华斯、雪莱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吸纳,以及对一系列诗歌问题的争论。第二章在梳理佩特、王尔德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的同时,梳理唯美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兼及现代中国纯艺术论的缘起、发展和特征。第三章以文学的外部研究为论述的核心,探讨西方的科学主义、历史主义观念如何加剧了中国文学批评对“真实”的追求,并以批评家泰纳的个案分析为支撑,说明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趋向。第四章以批评家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的诗论在中国的接受为依托,阐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象征主义文论的接受和以此为基础的诗歌理论探索。本论文以个案分析为依托,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理论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进行吸纳的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题的梳理与解读,不仅是对历史的发掘与回顾,也是理解现今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的基础,可以为当今学界争论的一些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二、学一点古人谈话的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一点古人谈话的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辨析
    (二)选题的缘起、目的以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历史题材书写中创作主体对于权威话语的共谋
    第一节 历史题材书写的多义和隐喻性特征
    第二节 创作主体与权威话语的双向互动
第二章 知识分子专业认知的永恒在场
    第一节 对相关领域知识的运用与发扬
    第二节 对过往创作模式的承继
第三章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显现
    第一节 个体主体意识和人性的表达和凸显
    第二节 知识分子批判性立场的回归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框架
        (一)、蔡亮造型语言研究
        (二)、创作理念分析
        (三)、历史语境的建构
        (四)、历史叙事的逻辑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图像学结合风格学分析
        (二)、文化社会学概念对于“场域”的构建
第一章 历史画的前言(1932-1949)
    第一节 “美育”的历史情境
    第二节 西画东渐
    第三节 抗战美术
    第四节 蔡亮绘画蒙学
第二章 学派与体系(1950-1955)
    第一节 学派与体系
    第二节 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
    第三节 建国初期素描教学改革
    第四节 由《人民空军》看“艺术”与“技术”
    第五节 从“天才”谈起
第三章 自我的构建(1955-1981)
    第一节 “年连宣”的现实职能
    第二节 《延安火炬》及“变体”
    第三节 蔡亮素描
    第四节 “特殊时期”时期的陕西美术
    第五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草图遗存
第四章 观念和风格的转向(1981-1995)
    第一节 “新时期”的艺术处境
    第二节 “江南”与“西北”的距离
    第三节 再次面对历史
第五章 历史的维度
    第一节 在场与缺席
    第二节 语言的惯习与遮蔽
    第三节 革命美术中的观念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历史化
    第五节 国家叙事与历史重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译着
    二,专着
    三,期刊文章
    四,报纸文章
附录1 :蔡亮信件
附录2 :蔡亮手稿
附录3 :“文革”材料
附录4 :蔡亮复查结论
附录5 :蔡亮年表
致谢

(3)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1.俞思语
    2.钟鑫涛
    3.钟欣婷
    4.格瑞丝
    5.钟永胜
    6.高红
    7.俞亚洲任菲菲
    8.俞爷爷俞奶奶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1.2015年1月没怀上
    2.2015年2月没怀上
    3.2015年3月没怀上
    4.2015年4月没怀上
    5.2015年5月没怀上
    6.2015年6月没怀上
    7.2015年7月没怀上
    8.2015年8月没怀上
    9.2015年9月没怀上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4)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话语理论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二、中世纪英语
        三、现代英语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5)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问题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硕士研究生
        1.4.2 导师
        1.4.3 师生互动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2.2 研究的实施过程
        2.2.1 设计访谈提纲
        2.2.2 访谈对象的选取
        2.2.3 建立访谈关系
        2.2.4 签署知情同意书
        2.2.5 访谈时间和地点的确定
        2.2.6 访谈的实施过程
        2.2.7 资料分析过程
        2.2.8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3 研究伦理
    2.4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现状
    3.1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互动的内容
        3.1.1 学术与科研是重中之重
        3.1.2 导师关注学生培养的全部环节
        3.1.3 人际与社交互动状况因人而异
    3.2 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模式
        3.2.1 “单个指导”互动模式
        3.2.2 “小组指导”互动模式
        3.2.3 “团队合作”互动模式
    3.3 硕士生与导生互动的类型
        3.3.1 全面型互动
        3.3.2 纯学术型互动
        3.3.3 目标/传统型互动
        3.3.4 放任自流型互动
        3.3.5 疏离型互动
第4章 影响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因素
    4.1 导师的态度与表现
    4.2 导师的学术水平
    4.3 导师的可获得性
    4.4 硕士生的学习态度
    4.5 硕士生的专业能力
    4.6 硕士生对互动效果的感知
    4.7 师生的个性特征
    4.8 师生的性别与年龄差异
    4.9 硕士生参与导师项目
第5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5.1 研究设计与访谈技巧
    5.2 访谈对象的选取与思考
    5.3 访谈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5.4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6)多语者之路:语言爱好者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方式
第二章 相关研究与理论回顾
    第一节 多语现象、多语人与多语者
        一、多语现象的多个维度
        二、多语现象的研究主题
        三、多语者、《消逝的巴别塔》及其“超多语者”研究
    第二节 人类学的族群理论
    第三节 社会学的群体理论
        一、群体的结构水平
        二、群体的亲密程度
        三、群体边界
        四、群体的功能
        五、线上社群:新型社会群体
第三章 “如何成为多语者”:Alex的三个步骤
第四章 从阅读到听力:Alex的“技巧”
第五章 “为啥学”与“怎么学”:Alex的海外学习经验
第六章 环境、心智与多语学习:Moses的非裔美国人经验
第七章 从顺到逆:Vladimir的多语学习之路
第八章 “汉语,一门真正的外语”:Vladimir的汉语学习经验
第九章 “靠自己学语言”:Lydia的自主学习之路
第十章 S.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与多语者的例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背景
    第二节 输入假说及其例证分析
        一、习得与学习假说
        二、自然之序假说
        三、监视器假说
        四、输入假说
        五、情感过滤假说
    第三节 结语
第十一章 多语者的个体成因与多语者社群的边界
    第一节 多语者的个体成因
        一、天性
        二、机运
    第二节 多语者社群的形成
    第三节 多语者社群的社会属性
    第四节 多语者社群的群体边界与文化特征
        一、语言极客文化
        二、语言学习哲学
    第五节 结语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7)“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毛泽东十评屈原(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说“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
2.毛泽东说“屈原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
3.毛泽东说屈原是“天才诗人”
4.毛泽东说屈原是“天才歌手”
5.毛泽东说屈原“首屈一指”
6.毛泽东说屈原“勇敢高尚”
7.毛泽东说屈原“生命长存”
8.毛泽东说“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
9.毛泽东敬重屈原“哀民生之多艰”
10.毛泽东说屈原“《天问》了不起”
11.毛泽东诗赞屈原“年少峥嵘屈贾才”
12.毛泽东和屈原擅于描绘自然美中抒写精神美
13.毛泽东和屈原“属于浪漫主义流派”
14.毛泽东诗赞“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15.毛泽东说屈原是“敢讲真话,敢于斗争”

(8)朱光潜诗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朱光潜与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二、研究对象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反思“五四”:朱光潜对传统的理性认同
    第一节 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对工具理性的反思
        二、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反思
        三、对传统与西方关系的反思
    第二节 对策:文化辨析立场
        一、历史意识与演化观
        二、分析:文化的可分性与逻辑解析
        三、多元化视野与坚持民族个性
第二章 朱光潜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第一节 朱光潜珍爱传统文化
        一、自幼形成的个人兴趣到一生的信仰
        二、广博的读诗趣味
    第二节 传统文化是朱光潜人格形成的基石
        一、以儒家为主导儒道互补的人格结构
        二、朱光潜的人格正是诗的教化的写照
    第三节 情理相融超越两难
        一、情感上的珍爱与理性上的认同相融
        二、超越两难的原因
    第四节 集体无意识的文化遵从
        一、传统文化情结
        二、集体无意识
        三、文化的原动力
第三章 作诗决不如说话:新诗本体与民族性的坚持
    第一节 朱光潜格律研究概说
        一、两大诗学问题聚焦格律的探究
        二、关于格律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确立旧诗格律传统的根基地位以维护新诗的本体性
        一、将旧诗纳入新诗研究的领域
        二、新诗格律建设必须以旧诗传统为根基
        三、做诗决不如说话:格律之于新诗的本体意义
    第三节 格律研究坚持新诗的民族性
        一、强调语言本体与注重中国语言的民族性
        二、文字本身见出音乐:彰显中国诗的抒情传统与审美特质
        三、坚持诗的音乐性、抒情性与抵制西化
第四章 诗以有限寓无限:言意研究在传承中创新
    第一节 朱光潜的言意观
        一、无言之美
        二、语言与思想情感平行一致
        三、诗以有限寓无限
    第二节 “无言之美”与传统“无言”的观点
        一、继承:承传“大美不言”的美学追求
        二、运用:孔子“无言”与审美经验的创造性
        三、回归:“无言之美”的内在超越精神与传统一脉相承
    第三节 “诗以有限寓无限”与中国古代诗歌言意之辨
        一、探讨“含蓄”
        二、强调心理活动
        三、“诗以有限寓无限”的文化内蕴
第五章 朱光潜“静穆”诗学观念的东方哲学基础
    第一节 研究“静穆”东方哲学基础的理由
        一、有关“静穆”的观点
        二、寻“静穆”东方之根的理由
    第二节 “静穆”与儒的“和”、道的“心斋”和佛的“禅定”
        一、“静穆”与儒家的“和”
        二、“静穆”与道家的“心斋”“虚静”
        三、“静穆”与佛家的“止观”“禅定”
    第三节 “静穆”的核心是人格
        一、“静穆”与“怡情养性”
        二、“静穆”与人格
        三、“静穆”与人生理想
        四、“静穆”的文化价值
第六章 传统文化对朱光潜诗学建构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儒家哲学思想是朱光潜诗学研究的基础
        一、真善美合一的诗学研究
        二、以儒家礼乐精神建构诗学思想
    第二节 传统文化决定朱光潜中西融通的特质
        一、传统文化是朱光潜理解西方的“前结构”
        二、中国人文精神是朱光潜中西融通的核心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反思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20世纪中国画学之理论建构与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百年中国画学的文化背景
二、中国画艺术体系的确认
三、中国画综合性特点之研究
四、“六法论”与品评标准
五、进入中国画本身
六、“不似之似”与“写生”、“写意”
七、善学者学而化之
八、变则通, 通则久

(10)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影响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浪漫主义诗论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二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浪漫主义倾向
        一、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
        二、 诗是情感的表达
        三、 诗歌与散文的区分
        四、 “情感”与文学批评标准
        五、 想象
        六、 自然、田园生活、儿童
    第二节 华兹华斯
        一、 关于诗歌语言的讨论
        二、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 “自然流露”与诗歌创作过程的讨论
        四、 华兹华斯诗论与郭沫若的文学评论
        五、 被忽略的华兹华斯诗歌理论
    第三节 雪莱
        一、 诗歌功用
        二、 诗歌的“写”与“做”
        三、 雪莱译介的尾声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一、 “自我”与作为自我表现的作品
        二、 文学创作:自我抒写还是社会要求?
        三、 文学作为严肃、独立、崇高的事业
第二章 唯美主义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
        一、 背景与渊源
        二、 唯美主义在中国
        三、 杂糅:“为艺术而艺术”的团体及个人
        四、 中国化的唯美主义批评
    第二节 佩特
        一、 佩特理论的译介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三、 “一切艺术不断朝着音乐境界追求”
        四、 艺术的“刹那”
        五、 “艺术与人生”
        六、 享乐主义
    第三节 王尔德
        一、 王尔德作品的译介
        二、 王尔德的错位解读
        三、 王尔德的“享乐主义”
        四、 生活艺术化——关于王尔德泛唯美主义的几种观点
        五、 梁实秋的王尔德评论
        六、 中国现代文学评论中的王尔德
    第四节 唯美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一、 艺术自主论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三、 “为艺术而艺术”之后
第三章 科学主义、历史主义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第一节 总论
        一、 历史主义观念与文学研究中的“环境”、“时代”
        二、 科学主义的兴盛
        三、 科学方法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第二节 泰纳
        一、 种族、环境、时代与天才的产生
        二、 泰纳理论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启示
        三、 对泰纳批评方法的反思
        四、 泰纳学说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倾向与“真实”诉求
        一、 文学传统的影响
        二、 科学主义的影响
        三、 当代环境、社会责任与俄国文艺理论
第四章 象征主义诗学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波德莱尔
        一、 波德莱尔作品的介绍、评论及翻译
        二、 波德莱尔诗论在中国
        三、 波德莱尔与徐志摩、王独清、穆木天、梁宗岱
    第三节 马拉美、瓦雷里和中国的“纯诗”历程
        一、 马拉美诗学在中国
        二、 瓦雷里诗学在中国
        三、 中国新诗的“纯诗”历程
    第四节 象征主义的中国化
        一、 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二、 混杂着功利的“非功利性”追求与中国象征主义的分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学一点古人谈话的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初论1958-1962年间历史题材书写中知识分子心态与权威话语的动态关系[D]. 王翕民.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D]. 答光明.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3]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4]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硕士生与导师互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杨海霞. 湖南大学, 2019(07)
  • [6]多语者之路:语言爱好者的人类学研究[D]. 屈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7)
  • [7]“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毛泽东十评屈原[J]. 夏远生. 湘潮(下半月), 2016(07)
  • [8]朱光潜诗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D]. 史玉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20世纪中国画学之理论建构与价值取向[J]. 刘曦林. 中国文艺评论, 2016(01)
  • [10]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 王婉秋.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学一点古人的会话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