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汉祥 (福建省建阳市立医院外科 354200)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51-01
我院自2001- 2011年使用纤维胆适镜(CHF- T20型,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对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后的45例病人施行胆适镜检查,并取石、取虫,获得满意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24- 61岁;均为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型管引流术后患者。术后“T”管放置时间15天到半年。本组患者术后行“T”型管胆道造影34例,发现结石影18例,未发现明显结石影16例;行肝胆管B超检查39例,发现肝胆管结石22例。
1.2方法 在行胆道镜检查前先夹“T”型管2- 3天,如无明显胆道梗阻症状拔除“T”管后用胆道镜沿胆道造瘩管,分别检查胆总管上下端、胆总管开口和左右肝管及其分支。发现结石、蛔虫分别用取石网套或钳夹碎石冲洗、钳夹取虫。直至视野内未见结石、蛔虫,拨出胆道镜,镜检完毕。冲洗液选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造瘩口放置引流管1- 2天后拨除。
1.3结果 45例镜检中,10例未见结石(22.2%)35例取净结石或蛔虫(77.8%),2例取出蛔虫残体,其余每例取出结石1-13枚不等,结石直径0.2-1.2cm;9例未取净结石(20%)。术后均无并发症。
2 讨论
纤维胆道镜是一种可弯曲的光学镜。进入胆管不损伤管壁,术者能够在直视下取石、取异物、活检和冲洗,是术后处理胆管残余结石和异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1使用纤维胆道镜检查的病例选择⑴肝胆管多发结石、术中结石无法取净、术后由于胆管炎症水肿消退后结石又重新排入较大胆管者。⑵术后多次夹“T”管,病人有胆道梗阻表现,且排除胆总管开口炎症水肿及狭窄等原因,而考虑为残余结石和蛔虫等因素引起的病例。胆道镜检查前最好行“T”管造影或肝胆B超检查,这对判断残余结石均有意义。笔者认为B超对残余结石的判断准确率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2.2使用纤维胆道镜注意事项⑴镜检前需夹管2- 3天,了解有无明显的胆道梗阻。如出现梗阻症状,可能为结石和异物阻塞或胆总管开口仍有炎症水肿。治疗可加强消肿、利胆,并间断夹管,视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而拔管。若轻易拔管可能因明显的梗阻使胆管炎加重。⑵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前应保证胆道造瘩管壁形成牢固,防比在行纤维胆管镜时穿透瘩管壁而致内瘩。笔者认为,行胆道镜最好选择术后20天以上,患者病情稳定,体质恢复良好时。⑶笔者认为,结石无法取尽的原因与胆道瘩管和胆总管之间的民度及角度有关。如瘩管与胆总管形成斜角,将影响胆道镜的弯曲度,进而影响视野和取石。所以在术中行胆管造瘩时,应选择胆总管与腹壁之间最短、最直的位置,这样将有利于术后胆道镜的操作。⑷镜检时,手法应轻柔,顺着造瘩管有序进退,切忌强行进退,否则可能引起胆管和瘩管的撕裂或穿孔,导致腹膜炎。⑸镜检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及发热,造瘩口有无渗出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加以处理。
论文作者:宋汉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4
标签:胆道论文; 结石论文; 术后论文; 总管论文; 胆管论文; 蛔虫论文; 纤维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