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溃疡在我国属于常见病,特别是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常常会听到亲戚朋友抱怨说道:“我的胃溃疡都十几年了,吃了好多药,怎么总也治不好呀?”事实上,对于一名消化内科医生来说,无论是胃溃疡的诊断,还是胃溃疡的治疗,都并不算难。
那为什么总有一部分患者的慢性胃溃疡老也治不好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过去曾有句口口相传的老话,叫做“无酸无溃疡”,就是认为消化道溃疡病的罪魁祸首是分泌过多的胃酸。胃酸分泌过多削弱了碳酸氢根离子对胃黏膜形成的保护性屏障,侵蚀损害了胃黏膜,引起了胃溃疡。但是近年来,这句话变成了“无酸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感谢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人们终于发现了溃疡病的又一大重要病因,就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幽门螺杆菌本质上是一种细菌,具体地讲,是革兰阴性杆菌,尾部具有长长的鞭毛。幽门螺杆菌的生存能力极强,能在胃里PH约为3的强酸环境下生存,也是目前人类唯一知道的一种能在强酸环境下生存的细菌。幽门螺杆菌生存于胃黏膜与胃黏膜表面覆盖的碳酸氢根离子屏障之间,能够通过物理机械作用直接破坏胃黏膜细胞,造成胃黏膜的溃疡。
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人的口腔唾液、胃壁和粪便中,与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吃饭、接吻,使用幽门螺杆菌携带者使用过的餐具等行为,都会造成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超级大国,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统计,中国约有超过半数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成为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
为什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传统的共餐制,大家同坐一桌,同吃一盘菜,也不使用公筷,很容易就把唾液里的幽门螺杆菌带进菜肴,导致一整桌上的用餐者全部感染。二还和某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对婴幼儿不正确的喂养习惯有关。在婴幼儿具有独立进食的能力之前,大人往往会先自己嚼碎食物,然后喂给婴幼儿,认为这样做可以帮助婴幼儿消化,从而获得更多的营养。但是,成人往往已感染多种不同的病毒和细菌,这种不正确的喂养方式极其容易导致成人给尚无免疫力的婴幼儿传染各种各样的病原体,不仅仅是幽门螺杆菌,还包括其他种类的细菌和病毒。
久而久之,幽门螺杆菌破坏胃黏膜细胞,导致胃黏膜无法分泌足够的碳酸氢根离子形成离子屏障,离子屏障的薄弱又导致大量分泌出的胃酸侵蚀加重损害胃粘膜细胞,碳酸氢根离子屏障更加薄弱,胃黏膜细胞受到的损害加重,循环往复,形成了消化性溃疡。
了解了病因之后,我们就能很容易地联想到治疗溃疡病的措施。事实上,针对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现代医学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那就是经典的三联治疗。
三联治疗即为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2种抗生素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或者胃粘膜保护剂(形成物理屏障保护胃黏膜,常有药物有铋剂、硫糖铝等)+2种抗生素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为2周。
那为什么总有一部分患者的慢性胃溃疡老也治不好呢?往往是由于这部分患者并没有服用整疗程的药物。
在三联治疗的初期,患者的症状常常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由于胃酸的分泌减少或铋剂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胃黏膜受到胃酸的刺激明显减少,患者感觉自己上腹疼痛的程度越来越轻,发作的频率也越来越低,往往认为自己已经痊愈,因此自行停药或没有按照医嘱严格服药。
由于2种抗生素使用的疗程并不足够,隐藏于胃黏膜与碳酸氢根离子屏障之间的幽门螺杆菌并未被完全杀灭,一旦停药,就会再次开始增殖。停药一段时间之后,胃溃疡就会卷土重来。患者自然感觉迁延不愈,自己的胃溃疡老是治不好。
一句话总结,溃疡病并不难治,只要能做到谨遵医嘱,大多数人都能够斩草除根。
论文作者:宋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胃溃疡论文; 胃黏膜论文; 胃酸论文; 屏障论文; 离子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