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龙井景区,该项目是在山地公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本文主要论述了项目的建设思路:通过梳理场地脉络,新建博物馆主体建筑群,保留改造部分原有建筑物,完善设施布局等,顺利完成场地功能的转换;借鉴传统的造园手法,凸显卡斯特地貌、溪水、茶园等优势景观,将博物馆与山地景色融为一体;采用雕塑、灯具等附属设施来强化茶文化主题,将场地连成整体,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关键词:山地博物馆、山地建筑、山地景观、茶文化
1、项目简介
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以下简称龙井馆区)建设项目为西湖综保工程茶博三期建设项目之一,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龙井景区,离茶博主馆双峰馆区约2.8KM,用地面积113亩。项目整体坐落在山坳之中,高差变化极大。龙井馆区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尊重场地、突出特色、赋予主题、最小干预的原则,把博物馆的功能、山地特征、茶文化、传统园林融汇在室内外环境中,形成独具特色山地体验博物馆。
图1 总平面图(摘自《山地景观建设中的“因”与“借”》)
2、项目的挑战
龙井馆区在功能上侧重茶文化展示、体验、宣教、培训等,针对这一功能定位,场地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如下:
(1)如何将博物馆展厅、活动广场、集散设施等体量较大的功能空间整合到整体景观中,使建筑格局与功能相匹配,建筑风格与场地相适应;
(2)如何保护和利用优势景观资源,将其与建筑、道路、环境相结合,变无序为有序,营造独特的山地景观;
(3)如何通过鲜明的主题对场地进行赋能,打破因场地限制导致建筑、景观布局的不均衡性,将场地整合成整体。
3、将博物馆的功能“揉”进整体的景观中
——建筑格局与功能相匹配,建筑风格与场地相适应
3.1利用地势高差将建筑体量置于山体中,做到“藏”:
3.1.1解决展厅体量过大的问题
博物馆周边皆为山地民居,建筑体量不大,且场地内可供建设的用地少而,这与大体量展厅空间产生了矛盾。因此,通过利用山坳处的高差将主展厅(755平方米,高约4.5米)藏于地下,同时在主展厅顶面之上构建起院落式的空间,错落有致的布置在形成山地民居特色的建筑群落的同时将展厅巧妙的藏于山体中。
3.1.2解决入口广场集散功能:
改造前的入口广场是利用山谷的洼地堆填而成,设置了部分停车位,因缺乏规划,导致场地不具备停靠大中型客车的条件,且车位数量也严重不足。在整理场地数据之后,发现场地两侧高差将近5米,这为解决集散功能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利用高差建设地下停车库。因此对入口广场进行统一梳理,地下车库的顶面即主入口的地面集散广场,借助屋顶绿化,形成疏密有致的广场空间。地下停车库采用机械车位,有效的解决了停车问题。巧妙的解决了入口广场的集散功能。
3.2建筑风格与场地属性相统一,做到“隐”:
场地原有的建筑风格凌乱,既不符合场地属性,也不符合博物馆的使用要求。因此,对无利用价值的建筑进行拆除,腾出建设空间;尚有利用价值的建筑进行立面整治,将整个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与场地周边的环境相协调。立面设计元素在白墙黑瓦的基础上更多的利用石、木等山地民居的元素,让建筑与场地的关系从原先的突兀转变为自洽,让建筑“隐”到整个环境体系中。
3.3 建筑的整体布局依山势而定,做到“散”:
原生态的山地村落皆是顺山势散置,呈现出无边界自然生长的状态,因此在新建建筑布置时参考原生态的山地民居特征,沿主园路依山势散置新建建筑,遇不利条件采用避让、调整体量、高度等方式进行调整,不刻意去设计形成的建筑群落,恰恰因为地势的起伏,散置在场地中,形成高低错落自然生长的状态,与场地融为一体。
图2 龙井馆区新建建筑群
4、去浮留真,营造山地特色景观
——系统梳理景观元素,变无序为有序
4.1因地制宜的设置道路及空间节点:
在山地景观设计中,空间的布局与流线的组织是紧密结合的动线设计。原道路在空间上缺少串联作用;在功能上无法满足博物馆运输等功能性的要求。因此在综合考虑场地高差、建筑布局之后,在东侧利用岩石间的落差迂回曲折开辟出主干道。在场地内设置两条主园路串联起整个场地的主要建筑及景点,其一是展厅参观路线:从主入口至次路口,串联起场地内的主要建筑群落,形成“茶街”;其二是山地景观及茶园风光的参观路线,将场地海拔160米以上部分景点连成整体。
山地地形多变,难以形成较大的建设场地,因此在结合主要动线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群落,形成几个较大的院落式广场空间,成为动线上的关键节点,既能为游客提供休憩的场所,也满足了室外展示体验活动的需要。
4.2山石景观的发掘利用
场地最突出的景观资源是自然发育形成的卡斯特地貌。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发掘和利用,形成场地特有的景观特色。
4.2.1蝴蝶谷岩石景观的挖掘:
此处岩石景观资源被冲刷的泥土所覆盖,在建设过程中,发现此处偶露在泥土之上的岩石形状别致,因此对部分地方进行了试探性的挖掘,发现其下的岩石形状别致,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将埋于泥土之下的岩石景观展现出来,并将周边原有建筑拆除改建成一观景平台,使游客可以驻足观景。
4.2.2顺势而建,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鸿渐阁的建造过程中,几次的现场放样,均无法规避周边的岩石景观,为保护岩石景观舍弃部分建筑面积,将岩石景观引入到建筑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原有水池,形成一处别致的景观。
图3 建筑与岩石景观融为一体
4.3山水的梳理
山园处于卡斯特地貌,雨水季节与非雨水季节地表径流落差极大,除去地表径流之外,还有不少潜藏的暗流,在雨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依旧有水涌出。因此在改造前,地表径流经常无序的在场地中流淌。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收集地表雨水,在新建建筑组团内新设水旱两用水系且与保留水池相连接,保证雨季地表径流突变时,山水围绕着建筑群落顺着山势缓缓流下,有山有水,犹如世外桃源。同时在溪底布置卵石在非雨水季也能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
图4 建筑、水系相得益彰
4.4 绿植设计做到“收放”自如
原有的山园因缺少维护整体处于荒废状态,山林植被密集,但其底子非常好,乔木生长茂盛且与周边山林融为一体,因此重点在于保持原有植被骨架的基础上,打开林下空间,打通视线通廊,突出林下景观;同时彩化林下空间,增加四季的色系变化,形成多层次的色彩景观。同时在建筑院落内,相对山林景观的“放”,结合建筑营造局部的园林景观效果,做到收放自如。
图5 龙井馆区主入口
4.5向外围景观借势
传统园林景观的一大设计策略就是巧于因借,龙井馆区位于龙井茶核心产区,周边人文资源丰富,外围则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山地园林的最大优势就是高度,能给体验者提供独特的视角体验。因此在龙井馆区的最高点设置望江楼和风来八面两处观景点,让一直游走在馆区内的参观者一下打开视野,可远眺西湖、可远观茶园风光,让龙井馆区的景观外延,借周边优质的景观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内涵。
图6 风来八面观景平台
5、茶,场所的精神图腾
——对场地赋能,茶文化让馆区融为一体
5.1 回归根本——茶园的设置
任何一个场地的精神属性都是由当地的人文社会背景所决定的,龙井馆区位于龙井茶产区,茶文化便是这个场地的精神属性,而茶文化的根本就是茶。因此在博物馆的入口处种植茶树,强化场地的属性。在维护原有茶园的前提下,利用整理出荒地种植新的茶树,设置茶树品种园(与主馆呼应)等。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可以处处见到茶树,可以时时接触到茶树,使茶园成为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2细节展现——附属设施茶元素的利用
在附属设施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茶元素,形成此地特有附属设施。如主入口起引导作用的灯具,外观设计采用了“茶”字这一元素,与茶博主馆双峰馆区的茶字步道形成呼应,展现了两个馆区的精神联系。博物馆的垃圾桶设计也充分利用了茶叶这一元素,将其与场地的属性联系在一起。
5.3点睛之笔——茶文化雕塑
为保护山体景观,建筑群落主要布置在用地的低海拔区域,与占用地大部分区域的自然山体和茶园形成了区分,场地重心失衡。借茶文化这一主题加以平衡和统一,因此在龙井馆区茶文化的营造过程中雕塑起到了特殊的作用。通过入口寻根溯源的浮雕,中部施茶、高廉人物雕塑以及山顶风来八面的茶魂抽象雕塑,构成场地的精神骨架将整个博物馆联成一个整体。山顶风来八面的茶魂雕塑以立意的高深呼应山势的高深,将茶文化通过茶魂这一个抽象概念加以提炼,天、人、茶合为一体,以高处来体现高义,使场地得以均衡统一,相得益彰。
图7 茶魂雕塑
6、结束语
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在营造过程中克服了诸多的挑战,是风景名胜区山地博物馆建设的探索案例。在建设过程中围绕保护利用,功能与景观相协调,突出山地特色,烘托茶主题这一总的目标,在山地建筑、山地景观、茶文化的营造等几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顺应山势,尊重场地最终完成了龙井馆区的建设任务,为世界遗产地的又添置了一座别致的茶文化博物馆和一处欣赏山地景色的佳处。
参考文献:
[1]罗晓莹、吴胜天、王建荣 主题博物馆环境的营造——谈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环境整治工程[J]中国园林、2005(9):61-64.
[2]高燕、顾力天 山地景观建设中的“因”与“借”——以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分馆建设为例 风景园林、2016(05):44-49.
[3]廖莎 肖键斌 山地园林景观设计的浅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 2016 (34).
[4]张益 山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高差处理问题探究《建材与装饰》, 2016 (46):57-59.
论文作者:施碧锋1,王群英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场地论文; 龙井论文; 山地论文; 景观论文; 建筑论文; 博物馆论文; 茶文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