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芭比
□荆棘
风靡60年,作为流行文化符号的芭比一直备受争议。
1959年3月,芭比娃娃在纽约首次亮相,至今风靡全球60年。美泰(Mattel)玩具公司不久前发布了迄今为止芭比娃娃最大的女性榜样阵容,这一阵容包括处于各个行业顶端的女性,如女性网球选手、自行车冠军、摄影师和记者等。一项研究显示,仅仅5岁时,女孩就会对自己的潜力与能力开始产生质疑,甚至认为自己不能取得任何成就。美泰公司希望通过这一系列芭比娃娃,让更多的女孩知道,自己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并无需被陈腐的性别价值观而束缚。
经济学家迈尔·麦科姆比在《芭比:我们是玩具?》里指出了芭比的资本意义:“芭比的身体就是消费对象本身,是展示少年丰富的梦幻生活中的盛装和壮观场景的载体。她的非凡身体不仅是供给男人注视和迷恋的那种典型的女性体形,而且是一种以其形式引诱观者并卖出附属品的商品载体,是公司利润的真正来源。”
凭借这个29厘米高的塑料娃娃,美泰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玩具商之一。2002年《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称,3岁到11岁的美国女孩,平均每人拥有10个芭比娃娃,意大利与英国女孩平均拥有7个,而在香港,女生也平均每人拥有3个芭比娃娃。
采集数据的评定,即可在检验时进行评定,也在采集后进行评定,也可共第三方凭定。如图2和图3所示,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此焊口存在密集型夹渣渣缺陷。然后利用对缺陷进行测量(包括长度,宽度和深度),出具报告。
同时期,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呼声席卷了整个社会。正如创始人露丝·汉德勒所宣称的,“通过芭比娃娃,女孩们可以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一部分人则将芭比娃娃视作被解放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美国梦的脸孔:芭比娃娃(1959-1971)》一书就认为芭比不仅只是个玩具,更是美国女性独立自主、自我表现精神的代表,她以自己的精彩人生演绎着女性所拥有的诸多可能。在1960年代早期,仅有22%的美国女性有工作,而芭比已经成为公司总裁了。
“芭比代表了我们不想成为却被要求成为的一切模样。”事实上,作为文化符号的芭比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少女们渴望在她的完美外形中进行自我投射,而另一方面,许多人担心这样的女性“榜样”控制了年轻女孩的审美和自我认识。研究表明,正常人中出现芭比娃娃这种身体条件的概率小于十万分之一,而且这样的身材将意味着她不可能拥有生理期,甚至头都抬不起来。但小女孩们还是想要“变得像芭比娃娃一样瘦”。
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大多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未进行过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及山西省教育厅的要求,要对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加固改造,以提高校舍的安全性能。
而在2015年,这个玩具公司巨头却遇到了罕见的危机。它的销量在全球范围内下降了21%,品牌影响力也受到了新一轮的冲击。
2015年,设计总监Kim Culmone带领着整个设计团队开发芭比娃娃的新产品线。为了摆脱“男性凝视下的女性形象”的污名,新系列芭比娃娃的种族和体型都变得更加多样化。
除了她带来的畸形审美观,妈妈们对芭比娃娃警惕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她们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变成肤浅的、消费主义至上的“性感美女”。芭比娃娃的形象似乎在暗示少女们,变美=幸福=成功。美国其时正处于二战后的经济繁荣中,通过个人努力实现物质富裕的“美国梦”成为了每个人的生活信条。芭比所拥有的光鲜亮丽的生活,正是美国中产生活方式的一种缩影。《商业周刊》在“2001年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如此评价芭比:“她不仅是个玩具娃娃,她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我们与我们自身女性气质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不是个人化的问题。整个社会,对于女性在今天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确切的想法。而这个玩具娃娃是这一切的缩影,她小小的肩膀上承担了太多。”
无论如何,芭比娃娃已经成为了美国乃至世界流行文化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笔。如果没有意外,在玩具货架上、女孩的房间里、互联网的图像世界中,外形各异的芭比们会继续作为时代的注解而存在。在需要她改头换面的时候,她可以变成任何样子。
处理措施:钢板桩施工前须对钢板桩施打轴线两侧80cm范围内杂物碎石清理干净,有混凝土结构的须破除原护岸混凝土结构并清理干净,待干板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恢复。钢板桩在振动打入土层时遇有地下杂物、小石块及堤防混凝土残块等障碍物,若障碍物较小,可将钢板桩振动起拔然后再打入,这样反复来回振动打入多次,直至打进为止,起拔打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钢板桩垂直度。
▲芭比娃娃在纽约国际玩具博览会着品牌时装。
▲1965年,百万芭比娃娃抵达德国。芭比热销全球。
▲1987年2月12日,芭比娃娃的创立者露丝·汉德勒与丈夫在获得《玩偶读者》杂志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前,各手持一个芭比,向镜头微笑。芭比娃娃诞生于1959年,由夫妇二人的美泰玩具公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