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徐观忠,麻永良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徐观忠,麻永良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 绍兴市 312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建设水平的飞速提升,装配式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机会和挑战,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的等级,全面优化其中的不足之处。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因素的识别方式与控制方法讨论与探究,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装配式建筑有着很多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不具备的优势,也是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我国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的施工工艺和现场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但国家对绿色建筑的鼓励和提高,建筑行业的装配式已经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的高质量建筑使用了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来建造施工,并取得了良好的质量和经济效果。

一、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设计形式多样化,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第二,功能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在外墙设有保温层,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夏季空调的使用,冬季采暖的能耗,在建筑梁柱节点上增设了复合材料抗震加固的作用,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达到抗震、防火、隔音的效果;第三,制造标准可以统一,传统的建筑工程仅仅依靠现场施工达到外观优美和保持色彩的持久性,非常困难,但装配式建筑能够很轻松做到这一点,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都是厂家定制生产的,无论是性能还是外观都能进行就紧密控制;第四,减少施工时间,相比传统的现浇施工,装配式建筑最大的优点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时间;第五,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大量采用工厂预制形式,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噪声污染;第六,操作流程比较简单,装配式工艺操作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即基础工程板块、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其质量主要有基础板块和施工工艺决定。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较高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预制配件是在工厂内专业化和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够节约建造成本,但是建筑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相应的生产基地,相对投入较大。从我国装配式建筑建造现状来看,我国建筑的装配率较低,预制构件产品产量较低,生产企业为回收成本并降低风险,会在短期内将生产基地的建设成本转移到预制构件上,从而使预制构件的价格上升。此外,相较于传统的现浇结构,装配式建筑还会产生额外的预制构件运输费用、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费用等,目前现状最终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要高于传统的现浇结构。

(二)机械方面因素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应用在还处在发展阶段,各项设施设备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构配件出模前还没有较为高效的质量检测工具,不能够全面地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所以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密实程度较难控制,还不能确保钢筋保护层不出现空鼓等的质量问题发生。其次,在使用坐浆-注浆的方式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湿式连接时,也并没有很有效的自检工具对坐浆的厚度和套筒注浆的饱和度进行检测,因此很容易就出现注浆机一有问题,注浆料的性能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墙板等结构构件在安装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精度控制工具,如果没有精度控制工具的检测,墙板等构件安装极易出现拼接缝隙误差过大和严重的错台现象,特别是体积较大和质量较重的构件安装,一旦没有控制好安装精度,就会导致安装失败。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提高,就要充分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只有在人才的支持下,才能保障施工的质量。但是从实际的施工现状能够发现,施工企业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的专业人才方面较为缺乏,这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发展的主要难题。还有就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设计施工中对3D打印技术以及BIM等新技术的应用需求比较大,缺乏这些新型技术人才的支持,就很难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快速发展。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发展建议

(一)完善装配式建筑激励机制

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尚未达到规模化,受到增量成本的负面影响,开发商建设装配式住宅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政府可以从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财政补助、税收政策、信用贷款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在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相关的技术研发、房屋建造等活动,进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体系

很多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施工人员造成的,而是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或者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中存在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完善质量监督体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控制在萌芽当中,进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以便更加全面的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监理工作。规范工程监理在施工方案审核、构建生产监督、构件出厂进场验收、样板房见证、灌浆防水等关键环节的旁站、安装风险点防护监督以及结构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工作。

(三)选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应当采用射频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这两种关键技术能够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向绿色建造发展的进程。其中射频技术能够将构件的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在组装和生产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在验收、安装、物流、仓储、生产等环节准确地辨识出构件的信息,防止出现信息孤岛问题,降低出现信息录入错误率,从而便于及时更新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技术,有效的防止了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在构建建筑信息模型时,模型的核心数据主要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数据,持续管理单个设备数据、装配体数据等,通过建模计算对构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分析其与整体的耦合度,判断出装配的合理性,提高建筑的工程质量。

(四)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企业必须使用经过培训上岗的人员,而且尽量在一些关键工作中例如接缝、搭接等过程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应该深入到现场,对关键过程进行现场监管,并且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制度,将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或者出过问题的关键环节,制定应急预案,在施工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尽量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将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应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各小组组长、组员都是从装配式施工中的成熟技术工人中选出,必须对一些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前,要对各环节的技术工人进行有效的培训,让他们充分的了解施工中需要的关键技术,特别要对施工中容易出问题的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注重装配式建筑施工发展,要能充分和实际的工程情况相结合,注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多方面措施的实施就能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提高。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建筑装配式施工的顺利实施能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袁林.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8):218~219.

[2]井长源,李开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35.

[3]李月霞.试析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7,(02):268.

[4]王进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09.

论文作者:徐观忠,麻永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6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徐观忠,麻永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