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 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①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效祯淮阴工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李前兵
摘 要: 人才竞争力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近年来江苏省13市的人才竞争力的排名以及《2017年中国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为源头,对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江苏省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点: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等。最后结合省内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发展阶段、城市定位等特点,针对性提出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 区域人才竞争力 影响因素 提升策略
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人才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2016年出台的《江苏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江苏建成全球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人才集聚中心,使科技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为此,本文针对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1 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1.1 高等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基础资源是人才竞争力的根本影响因素,它控制着人才的培养与产出。高等教育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高校数量、本专科生毕业人数、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以及专职教师人数这一类数据上。2017年,苏南地区普通高校数量为94所,苏中地区18所,苏北地区30所;在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方面,苏南地区为137.32万人,苏中地区为23.72万人,苏北地区则是33.41万人;同年统计,2017年苏南地区的专职教师人数为8.01万人,苏中地区为1.35万人,苏北地区是1.93万人。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江苏省各区域的高等教育资源数量分布不均衡,导致各区域人才资源竞争力参差不齐,低、中、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均。高校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毕业生和专职教师的数量,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各个地区的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密度。例如,南京地区的高校数量以及教育质量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占领先地位,才奠定了它人才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基础。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江苏省省辖市的高等教育资源设施排名和人才竞争力排名大相径庭,因此,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是人才资源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
1.2 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各方面都极大程度的影响着人才效能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了它是否有资本并且在特定时间内去实现既定目标。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技术市场输出吸纳成交金额以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人才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2017年苏南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75.20 亿元,苏中地区17544.10亿元,苏北地区20268.77亿元。其中,苏北五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是2109.73亿元,约为苏南、苏中地区的2倍,然而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不及苏南、苏中地区生产总值的1/2。苏南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为5099亿元,苏中地区2520.85亿元,苏北地区是2395.12亿元。近年来,人才竞争力排名基本保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名列前6。徐州和扬州上下第7和第8,同时2017年徐州和扬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也相差不多,往后依次是泰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从近年来人才竞争力排名可以发现,目前仍然遵循着经济越发达,人才竞争力越大的规律。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越高的城市,在人才吸引力上占有越强的优势。
1.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也是影响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人才环境竞争力的范畴很广,它包含创新创业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人才环境竞争力是影响人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江苏省城乡二元结构相对明显,苏南、苏中以及苏北三个地域之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中,交通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省内各个地区对人才的吸引。例如苏北地区人才竞争力较江苏其他地区而言较为弱势,横向比较交通设施,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苏北地区除了徐州,别的城市暂未开通高铁,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苏北地区的人才环境竞争力,使得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然而据近年来江苏省13市人才竞争力排名,徐州市的排名一直位列苏北地区榜首,甚至超越某些苏中地区的城市。研究发现,徐州市的人才环境竞争力较高,是连云港市的4倍。从城市绿化以及其余市内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而言,苏北五市差异不大,然而从市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方面看来,徐州的公路及铁路客运量以及货运量远远超过其他四个城市,外加上徐州是全国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其发达的高铁成为拉动经济、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1.4 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创业环境同属于人才效能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这两个大类。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人才竞争力而言,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意味着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而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作用,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顺利转换才是至关重要,人才作用更加凸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增长动力已经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推手,地位更加凸显。创新创业环境衔接了当今时代背景的经济基础和政策导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创新创业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确定城市定位,保证人才供需合理对接。根据每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产业,可以研究不同定位类型的城市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有目标性的改善从而达到提升整体人才竞争力的效果。对于宁、苏、锡而言,它们需要的是具备高学历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以及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高科技领军人才。第二类则是扬州、淮安、镇江、泰州等二、三线城市。这一类城市共有的特点在于它们都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也就意味着第二产业较为发达。因此,它们更需要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技术。这一类城市应该利用当地资源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带动人才竞争力,并根据各自重点产业的差异进行政策倾斜,吸引与各个地区产业相对应的技术型人才。
1.5 人才引进政策
张效祯(1995-),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工业工程方面的研究;
以上式中:i、j为节点编号;PGi和QGi分别为节点i的电源有功和无功注入;PLi和QLi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有功和无功;PSi和QSi分别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从节点i吸收的有功和无功;Ui表示节点的电压幅值;Gij、Bij、θij分别表示节点i、j之间的互电导、互电纳及相位差;k为输电通道编号;Dk表示输电通道k的有功潮流;符号和分别表示上下限。
2 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同时在大环境的驱使下,针对目前的省内发展阶段,政府必须大力推进地方的创新科技发展,培养各市的新兴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中心”和“创新基地”,鼓励支持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培养聚集“四支队伍”。这“四支队伍”包括: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处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高科技领军人才、能够突破发展关键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领军人才,这四类人才是目前江苏最看重也是最需要的人才类型。
2.1 加强经济建设,将教育设施与高新产业驱动相结合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可以保障人才生活质量,吸引外来人才。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加大城市绿化覆盖面积,保障人均道路占有面积,扩大城镇化都市圈,加强住宅附近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交通网络体系,构建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系统,强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导,完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系统及行人过街设施,鼓励有条件城市建设自行车专用道。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优先在中心城区及交通密集区形成连续、成网的公交专用道,推动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等的融合衔接和便利换乘。提升城市宜居度,吸引人才,提升人才环境竞争力,尤其是大力扶持苏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及铁路建设。吸引更多人才,为江苏社会经济做出卓越贡献。
根据人才竞争力影响因素,并结合江苏省各区域现状及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提升建议。
2.2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才居住环境
针对江苏的地域特点,要想提高全省整体人才竞争力,应当遵循保持苏南地区经济稳健发展的前提,重点推动其余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的产业转移与经济发展,从而带动人才竞争力指数的提升。例如可以在各市大力推动高新科技创业园区和小企业创业园区建设等。不仅如此,还应该大力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南京高校与苏北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对口扶持,增强苏中、苏北地区的人才吸引力和人才竞争力,将更多的人才输送给苏中以及苏北地区。
2.3 确定城市定位,针对性提出人才引进政策
江苏省内,以苏州市为例,是创新创业环境较好的城市之一。苏州在当地工业园区引进了十多家“国家队”科研院所,29所中外知名高等院校,聚集了近500家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了国家“千人计划”143人。而这些人才通过科研创新打破了许多产品的国际垄断,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从而反向带动了当地的人才竞争力,使得苏州的人才吸引力在省内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如此,本省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则重点围绕南京智能电网、无锡传感网、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盐城海上风电、泰州和连云港生物医药、常州智能制造等区域性特色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人才集群;高技能人才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进行培养,需要解决企业关键性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推动生产水平、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还要具有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 尹金来,倪一华,王礼鹏.苏北苏南人才环境差异何在[J].中国人才,2011(19).
[2] 李光全.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
[3] 柴剑峰,张红霞.“人才争夺战”:二三线城市如何留人?[J].四川省情,2017(9).
[4] 刘长平,李前兵.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1(33).
[5] 赵紫燕,于飞.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2017)[J].国家治理,2017(22).
[6] 人民论坛课题组,赵紫燕,于飞.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指数调查报告[J].人民论坛,2017(15).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19)05(b)-242-02
DOI: 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0.242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与评估体系研究(14GLD002)。
作者简介:
人才引进政策决定了人才保障环境,也是各类人才关注的重点以及各个市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江苏省内各省辖市均出台了各自的人才引进政策。例如南京地区调整优化落户政策,提供住房安居保障,降低创业运营成本。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周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最长可申领3年住房租赁补贴,其中学士(含高级工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无锡市对于顶尖人才或团队,依托本市企业、高校院所等研发平台,采取项目合作、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方式开展短期合作,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转化,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经评审认定的,按照实际给付劳动报酬的30%,给予引才单位最高100万元引才薪酬补贴。
大自然鬼斧神工,铸就了茅台独特的自然环境。勤劳的茅台人不断传承和坚守,形成了茅台酒独具特色的酿造工艺和质量品质,最终成就了茅台的辉煌。
其次,识字教学模式不够创新。根据部编新教材的识字教学安排,课本主要是由看图识字和课文识字相结合。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主要是依靠课文学习识字,把所有的生字总结到一起统一讲解,而忽视了图画的实际意义,也未深究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单一的落后于时代的学习方法,终究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也就不能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李前兵(1968-),男,汉族,江苏泗阳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何北掏出一玩具手铐“啪”就把何东和自己铐一块儿了:“走什么走,上爷爷家去!不带这么不仗义的,平常尽看我笑话,八百年才穿越出这么点事儿,还想逃?就愉悦愉悦我们这一次,啊?”
标签:区域人才竞争力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提升策略论文;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论文; 淮阴工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