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是一位著名教育学家阐述的教育理论,其理论核心在于教学生活化。因此,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当根据相关的教材内容,将其生活化,使得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趣味,以此为学生打造出不一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17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当注重生活教育理论的融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以此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呢?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1.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延伸课堂教学空间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简单,其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大多数都以学校和家庭为主。为此,教师应当加强对校园英语环境的创造,让校园英语的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学习资源,并不断挖掘校园英语资源,合理运用,使得学生从校园英语环境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以此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能够在班级和校园内布置双语化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如在校园各个设施上,写上英语,即教室门,写上“class room”,校园办公室,“office”,桌子“table”,椅子“chair”,计算机教室“computer classroom”等等,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用性。并且,教师还能够鼓励学生在校园中,尽可能用英文表达一些简单短语。如清晨,学生A对学生B说:“Good morning!”学生B回答说:“Good morning!Did you sleep well last night?”学生A回答说:“I'm fine,and you?”学生B说:“Me too。”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生活环境,以此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立足于教材,使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根据教材分析得知,教材大部分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且内容描述多源于生活中的某些情景,如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What’s he like?等等,都是描述生活中的场景。为此,教师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当立足于教材,结合生活化的真实情景,与学生共同探究相关的英语知识。比如,学生在课间谈论喜欢的物品,动物,食物等等,或者学生之间日常的礼貌用语等,教师能够鼓励学生用全程英语的交流方式进行交谈。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教学中,教师能够让学生将此次文章的主题,当成一次课间交流的话题,如某学生说:“I like spring。”有学生说:“I like winter. I can make snowmen.”有学生说:“I like autumn.”等等,然后,教师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性的课堂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教材中分别展示了四幅图,第一幅图画的是两个鸭子水中游,第二幅图片则展示了烈日炎炎下,一对鸳鸯在荷花池中游玩。第三幅图是描述树叶落地的场景。第四幅图则是一个雪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先不讲解图片中的词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生活中哪些场景与图片相似,以此猜测这些词汇的意思,然后,分析此次主题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并对相关的章节内容进行有效探究和学习。
3.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充实教学活动的内容
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以此使得学生能够迅速掌握相关词汇,句型和语法等等,从而深入理解此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比如,在“My day?”教学中,教师能够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了解此章节知识中的相关内容应当如何应用。如相关句型:What time is it?It’s......;接着,教师能够根据插图引入生活情景中的内容。如教师问学生:“When do you go to school?”学生回答说:“I go to school at 7:20.”教师接着问:“What time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during the weekend?”有学生回答说:“I do morning exercises for 8:00.”有学生说:“I do morning exercises for 8:30.”紧接着教师问,如果生活中你们想要知道别人几点做什么,应当怎么问,这时,有学生说:“When do you...?”那么,如果别人问你做什么呢?学生回答说:“I have a/an...;I do morning exercises......”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内容,以此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真实,有意义。
4.合理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巩固相关知识
课后作业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以此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为此,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合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课后作业当成学习中的一种探索活动,以此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完成相关的作业,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比如,在“When is Easter?”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能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下我国与西方的节日,甚至可以将两个国家的节日对比分析,分别是几月几号,以及节日活动有什么样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此次章节的学习内容,从而巩固相关的知识点。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结合生活化的教育理论,实施新的教学局面。并根据相关的教材内容,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并立足于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注重后期作业布置方面的生活化,让学生针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效延伸和拓展,以此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领域的英语知识和西方文化。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莉.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33):33.
[2]毕叶.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98-99.
[3]吴继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19(13):174.
[4]汪雨.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60.
论文作者:孙会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生活化论文; 教师论文; 作业论文; 内容论文; 环境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