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概念的科学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概念论文,科学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对其科学内涵的阐释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形成的,而“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则是江泽民1989年以来经过长时期的概括和提炼逐渐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富于理论创造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并进行积极的理论探索。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这一理论探索的成果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十二个基本观点。但当时尚未把邓小平的名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联系在一起。
1989年6月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江泽民在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地位。1989年9月底,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十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注:《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67页。)。这是我们党首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它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紧紧地联系起来。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肯定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十四大报告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十四大还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1993年11月2日,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报告会上进一步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我们党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这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5-446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相比较,不只是简单地删去了“同志”二字,它更有利于人们既从邓小平个人智慧的角度又从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角度认识邓小平理论。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第一次正式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新概念,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注:《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党的十五大和1999年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还先后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用党章和宪法的形式肯定了下来。
从“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述,再到“邓小平理论”的概念,这一范畴的演变不仅使“邓小平理论”的概念越来越鲜明、简洁和规范,而且反映着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升华。
二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概念,而且揭示了这一科学概念的内涵。党的十四大报告和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的阐述表明,“邓小平理论”的涵义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看,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国情实际不同。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注:《十四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在这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过程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与现实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从邓小平形成的主观条件看,邓小平理论主要是由邓小平创立的,又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这同毛泽东思想主要是由毛泽东创立是一样的。邓小平多次明确指出:农村搞家庭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改革开放中许多东西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它们概括和加工,加以提倡,作为全国的指导(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江泽民深刻研究了邓小平和全党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注:《十四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在十五大报告中他又强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注:《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这就从邓小平个人贡献与党和人民集体智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涵义。
第三,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看,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的比较完备、又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根本任务、政治保证、外部条件、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上述九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注:《十四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主要着眼于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紧紧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而党的十五大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替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使得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内涵的认识突破了仅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揭示和规定。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注:《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江泽民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阐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这就标明了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内容构成上的继承性和对应性。另外,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的回答仅只是初步的和比较系统的,其理论体系也只是比较完备的,所以这一理论的内容仍在发展之中,属于开放型理论体系。
三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江泽民充分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从理论与实践的功能层面揭示了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深刻内涵。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揭示邓小平理论的内涵,江泽民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命题。我们党是把毛泽东思想称之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他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武器(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作重要讲话时进一步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15页。)。这是我们党首次作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评价。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从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四个方面,全面而精辟地回答了新阶段“新”在哪里的问题。如果说“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阐明的是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时空特点,那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论断,揭示的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性。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角度揭示邓小平理论的内涵,江泽民作出了“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的结论。1993年12月,江泽民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说:邓小平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精神支柱和科学指南(注:《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3页。)。
第三,从世纪跨越需要理论指导的角度揭示邓小平理论的内涵,江泽民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伟大旗帜”的论断。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在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之为“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1993年11月,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报告会上号召全党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艰苦创业,奋勇前进(注:《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指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愿望。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开宗明义地强调了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注:《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江泽民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且多角度阐释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世纪之交,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党的十五大展示的发展目标干下去,到了下世纪中叶,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就一定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江泽民论文; 邓小平论文; 实践报告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科学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 十四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