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保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儿保科门诊就诊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给予非语言沟通。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配合度和沟通效果,并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儿童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沟通效果以及护理配合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 非语言沟通在儿保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明显提高儿童的临床护理配合度以及沟通效果,并且还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我院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儿保门诊;护理工作;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Method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7 in our hospital son beaufoy clinics of 150 cases of childr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by using random Numbers a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75 cases of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hildren,observation group of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additional giv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nursing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and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of children's parents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f home-made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coordination of th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0%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is clinic nursing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cooperation degree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children,and it also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hildren's parents care satisfaction,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nursing 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Child care clinic;Nursing work;apply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使得临床新生儿的数量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儿童保健工作获得了重视和关注[1]。但由于前来儿保科就诊的儿童大多属于婴幼儿,而且因为疾病或进行预防免疫接种的痛苦以及畏惧心理使得此类儿童的情绪极不稳定,造成临床相关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为此我科室于2017年1月开展了非语言沟通在儿保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观察,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前来我院儿保科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选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儿童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15d~38个月,平均(20.7±3.1)个月;观察组儿童中男47例,女28例;年龄18d~39个月,平均(21.1±2.8)个月。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在接受儿保相关检查环节中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儿童则额外给予非语言沟通护理,具体实施细节如下[2]:
1.2.1 保持接诊室环境的温馨与舒适
我们专门建立了非语言沟通儿保门诊室,首先确保一对一的接诊秩序并且最多只允许2名患儿的直系亲属进入接诊室;其次确保接诊室的温度和湿度都在儿童最适宜的范围内;在接诊室内放置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彩球、壁画、展板以及带有声响的玩具等;所有设备都经严格消毒并确保对儿童不会造成伤害。
1.2.2 护理人员衣着得体和面容祥和
为避免部分患儿经历过检查或免疫接种的患儿对白大褂的恐惧感,我们要求护理人员穿着粉色的护士服。同时护理人员要全程对患儿保持微笑,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目光需要热情,且饱含赞许、鼓励和关爱之意,确保患儿能够情绪稳定。
1.2.3 护理操作过程中轻柔耐心
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时,需要耐心细致而且温柔体贴,在患儿哭闹时通过适当得体的抚摸,或借助彩色绘本或发生声响的玩具来转移和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必要时可与儿童父母共同来完成相关护理操作。
1.2.4 护理业务能力娴熟和扎实
我们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在进行一些护理操作时如预防免疫接种工作的注射工作时,在确保动作轻柔的同时,还要准、快和稳,既减少了儿童的疼痛感,也提高了儿童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与崇拜。
1.3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护理配合度主要以儿童对护理操作的配合程度来进行评价,其中配合为儿童能够主动配合护理相关操作;一般配合为儿童在护理人员或(和)其家长的鼓励下,勉强接受护理相关操作;不配合为儿童极力抗拒,使得护理相关操作无法正常如期进行。其中护理配合度=(配合+一般配合)/各组总例数×100%。
沟通效果以儿童在一定时间内是否能够正确表达其意愿和需求为标准,其中儿童能够在5min内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并表达出正确意图者为有效;否则视为无效。其中沟通有效率=有效/各组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针对儿童家长而制定,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的评价、治疗效果的评价、儿童反应程度的评价以及护理工作的评价。该表满分100分,其中90分以上者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少于80分则为不满意,其中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各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 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儿童护理配合度和沟通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儿童的护理配合度和沟通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和4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护理配合度和沟通有效率的比较 [例,n(%)]
2.2 两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n(%)]
3讨论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对疼痛或陌生人的畏惧感使得其在儿保门诊接受相关检查或护理操作时容易出现哭闹和抗拒行为,严重影响诊室正常有序的工作开展,同时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医患以及医护矛盾的发生,影响医院的社会影响和造成不必要的恶性事件[3]。而此类儿童由于缺乏语言能力,因此非语言沟通在儿保门诊的应用符合临床实际需要,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本研究首先通过温馨安静的环境来减少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利用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使得儿童的不适反应进一步缓解,有利于接下来的诊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其次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进行积极友善的非语言沟通,该举措一方面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利用物体、色彩、声响等分散或引起其注意力,降低了其防备心理,拉近了儿童与医护人员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安抚等缓和儿童的紧张情绪,提高了其诊疗和护理配合度,也有助于儿童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4]。因此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的护理配合度和沟通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和44.0%,这与王丹[5]等的研究结果相近,充分说明了非语言沟通的有效性。并且由于配合度和沟通率的达成,使得儿童在整个儿保检查工作中获得了较为良好的体验,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达到了100.0%。
综上所述,非语言沟通在儿保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明显提高儿童的临床护理配合度以及沟通效果,并且还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我院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霞. 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6):694-695.
[2]汪林玲. 非语言沟通在儿保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17,7(8):373-374.
[3]刘丽,李华.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中医,2015,37(10):1576-1578.
[4]陈怡. 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应用观察[J]. 心理医生,2016,22(31):196-198.
[5]王丹.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86-187.
论文作者:戚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儿童论文; 语言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满意度论文; 门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操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