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问题的探讨论文_赵粉花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问题的探讨论文_赵粉花

云南省宣威市虹桥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劳动保障工作也在不断完善、进步。与此同时,受相关因素制约,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在推进工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联系实际,立足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提几点针对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就业;完善对策

近年来,我国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小政府,大社会”成为转型的主要方向。而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型,街道社区管理中也出现较多问题,如许多企业人员失业、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缺乏、办公条件差等,导致该项工作的功能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下面联系实际,首先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中的问题做简要分析。

1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问题

1.1劳务保障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利益矛盾

街道社区劳务保障部门与城市中环卫、公安等部门普遍存在一些利益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如,公安部门、环卫部门与劳动保障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工资、社会保险等发放标准,因此保洁、治安、社区绿化等岗位很难被劳动保障部门充分利用起来,并因此造成资源闲置浪费、人员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等,不利于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创新与利用【1】。

1.2基础设施欠缺落后

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以及软硬件设施做基础、做保障。但当前,国内多地街道社区劳务保障部门缺乏相应的外部条件支持,在软硬件设施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如办公场所狭小,基础设施缺乏,很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不具备建立台账的条件,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另外,部分地区至今缺乏网络等技术的支持,无法实现信息联网,也导致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无法顺利、有效开展【2】。

1.3经费缺乏,机制机构不完善

资金是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开展的基础,但当前,多个地方普遍存在工作经费缺乏的问题,在基层部门中,有大部分单位、事务所基本没有经费保障,经费基本满足的事务所在当地只有少数几个。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各项工作根本难以开展,甚至会导致街道社区劳务保障部门形同虚设,无法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到位、更有效的就业指导与帮助。

当前,我国农村和城市社区机构建设仍不十分完善,在一些位置偏远的乡镇地区未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一些地区尽管设立了劳动事务保障所,但却缺少专门机构,缺乏专业的规章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也有较大的随意性,且在人员、资金、设施配置等方面有所欠缺,许多工作职能履行的不到位【3】。

1.4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缺乏

高素质人才是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但当前,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缺乏、责任意识不足、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导致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实效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具体如,在当前的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队伍中,有大部分工作人员为高中、甚至是初中毕业,文化水平低,自身工作能力也相对有限,无法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除此之外,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队伍中还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4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占据多数,这部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相对传统,对先进技术、先进理念接触的较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新时期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

2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完善对策

针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开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2.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新时期背景下,街道社区劳务保障部门在促进群众就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能结合时代、国家、政府要求,积极抓工作理念、服务观念,推进劳务保障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具体而言,新时期背景下,街道社区劳务保障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能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耐心解答群众问题、用心办理群众事务,真正关心群众利益,做到热心服务。此外,在市场经济时期,相关人员还需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时刻关注、掌握市场发展动向、了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劳务保障工作计划,最大程度提升劳务保障工作的有效性【4】。

2.2完善工作机制建设

新时期背景下,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体制机制做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新时期背景下,政府部门应立足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开展现状、工作特点与工作需求,不断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制建设,包括统一、规范劳动保障业务服务标准、工作流程等,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与服务规则,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为各项劳务保障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以推动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顺利有效开展【5】。此外,新时期背景下,相关部门还需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建立面向社会的监督管理平台,让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以此提升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的透明性、规范性,防止不作为或以权谋私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2.3政府不断加强监督与管理

针对当前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工作秩序混乱、标准不统一、劳务保障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与监督职能,让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在其管理与监督下开展,以此提升劳务保障服务水平、提升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效率。具体而言,在劳务保障平台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人力、财力,为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之需。此外,要从宏观角度、把握整体战略对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进行指导与规划,防止各要素、各部门之间出现冲突与矛盾,从根本上提升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水平与效率,确保基层服务部门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如,针对绿化、环卫以及其他一些公益性岗位与劳务部门工资、福利待遇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政府可从宏观角度对其做必要调整,也可考虑将所有公益性岗位划归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管理,以保障整体工作效率。

2.4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任何服务工作的开展均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做保障、做基础。新时期背景下,政府部门应当适当增加对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劳动保障事务所给予资金扶持与补贴,同时将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为基层部门减轻负担,确保其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有用之处,真正解决群众就业问题、生存生活问题。

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社区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建立配套完善的工作设施,将包括工作场地、工作设备等在内的各项软硬件设施设备进行优化,为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提供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同时在办公系统中引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设备,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6】。

2.5加强人员培训

人才是推进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为此,针对当前街道社区劳务保障部门内部存在的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职业素养、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相关部门应立足落实对机构内部各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并辅之以相应的检测、验收手段,督促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与工作水平。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对街道社区劳务保障机构的人员培养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使基层部门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积极引导、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因此提高各岗位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为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最后,相关部门也可通过提高人员招聘、任用标准的方法有效优化部门内部人才结构,从根本上提升街道社区劳务工作队伍文化素质与业务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在促进群众就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资金匮乏、高素质人才缺失等问题。鉴于此,政府部门、基层事务所以及其他有关部门需共同努力,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立足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特点,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统一工作标准,并加大对街道社区劳务保障工作的资金、政策支持等,从各个方面推动劳务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让群众就业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参考文献:

[1]龚斯喜.贴心服务 细心为民——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头堰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纪略[J].职业,2015(22):82-83.

[2]张瑞宏.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14(12):81.

[3]许卫闽.平凡的基层 出色的服务——江苏省南通市学田街道劳动保障平台特色服务[J].中国就业,2012(06):46-47.

[4]周桂兰.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政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8):111-112.

[5]王健.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保证[A]. .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2003:5.

[6]陈训贤,曾奇勇.明确目标 落实任务——我省召开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暨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工作会议[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01):13.

论文作者:赵粉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问题的探讨论文_赵粉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