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增压系统状态测试仪的研制

便携式增压系统状态测试仪的研制

一、便携式增压系统状态检测仪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杨桑宇[1](2021)在《超临界石化碱渣废水氧化处理装置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炼制工业的飞速发展,碱渣废水总量不断增多。传统的处理技术(如生物法、湿式氧法)无法彻底降解这些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甚至还会产生二次污染。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有着适用范围广、反应速率快、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在碱渣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该技术存在的腐蚀、盐沉淀以及高运行成本问题使其无法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因此,本文以碱渣废水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实验室现有的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对燕山石化的汽油碱渣废水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实验,反应器为连续管式,氧化剂为空气,反应温度范围500~600℃,压力范围24~28MPa,停留时间范围10~30s,过氧系数超过400%。实验采用正交分析的形式,探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与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碱渣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在综合考虑产物COD以及装置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后,在氧化剂充足的情况下实验最佳条件可选择反应温度550℃、反应压力24MPa、停留时间30s。为解决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存在腐蚀、盐沉淀以及高运行成本问题,提出一种带有能量回收系统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工艺和一种内燃式透壁自动排盐及集反应与分离功能一体的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采用不同氧化剂(空气、氧气、液氧)的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能耗与能量回收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最后得出三种方案均可有效降低超临界水氧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减小系统运行成本,但在工厂有空分站的情况下,方案三为最优方案。根据Aspen Plus软件的模拟结果,对系统中反应装置的结构进行设计,包括多孔管、反应斜管、分离器以及设备封头,还对系统中的余热回收装置以及气液分离器进行选型与设计,最后对各方案所需的辅助设备包括增压设备、阀门、测量装置以及加热装置进行选型。

车凯凯[2](2020)在《近海捕捞渔船排放测试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相较于标准排放测试系统,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的测量精度与稳定性饱受质疑。本文通过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PEMS与标准排放分析仪在柴油机瞬态工况和稳态工况下的测试差异性。台架试验基于一台非道路四冲程直喷式增压柴油机(国三阶段)展开,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采用AVL M.O.V.E PEMS,标准排放分析仪采用HORIBA MEXA系统。在台架试验中,PEMS与HORIBA系统同步采集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的瞬时浓度,并结合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参数(转速、功率等),计算发动机基于功率的加权排放因子(g/kWh)。试验结果表明,在瞬态工况下,各组分测试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CO、CO2、THC、NOx、PN,分别为12.78%、11.31%、8.06%、6.44%、2.02%;在稳态工况下,各组分测试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PN、CO、CO2、THC、NOx,分别为36.91%、15.69%、10.62%、10.35%、6.85%。不同测试设备对于气态组分的测试差异较小且比较稳定,对于PN的测试差异较大且不稳定。发动机的负荷也对设备的测试差异存在较大影响,在低负荷工况下,CO、THC、CO2的测试差异较大,在高负荷工况下,NOx和PN的测试差异较大。基于PEMS对比测试的结果,本文利用PEMS对广西北海地区6艘具有代表性的近海捕捞渔船进行了典型工况的实际排放测试,获得了近海捕捞渔船的排放因子,其CO2、CO、NOx、THC、PM基于燃油消耗的排放因子为3400.93 g/kg燃油、44.59 g/kg燃油、84.82 g/kg燃油、19.69 g/kg燃油、10.23 g/kg燃油。由于我国海洋捕捞渔船主要以近海捕捞渔船为主,故可根据近海捕捞渔船的排放因子,结合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燃油消耗总量,计算可得海洋捕捞渔船的排放清单。2018年,我国海洋捕捞渔船CO2、CO、NOx、THC、PM的排放总量为305.15万吨、4.01万吨、7.61万吨、1.77万吨、0.92万吨。为探究生物柴油对于船舶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本文开展了B0(石化柴油)、B50(石化柴油与生物柴油体积各占50%)、B100(生物柴油)的PEMS测试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50可使船舶CO、THC、PM、CO2的排放因子分别降低45.60%、47.48%、28.30%、0.88%,但NOx的排放因子上升了20.12%。

王柯[3](2020)在《多级消毒对城乡统筹供水管网中DBPs及水质生物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截至2018年,江苏省已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乡镇全覆盖,传统单级消毒方式无法保障长距离、长水龄输配水条件下镇村管网水质持续稳定,镇村段管网水有可能发生余氯不达标和微生物检出现象,因此需要研究多级消毒技术以进一步保障城乡统筹区域供水管网的水质稳定。本文研究了多级消毒对城乡统筹供水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及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多级消毒策略以保障镇村供水管网末梢水质生物稳定。针对省域内不同原水、不同处理工艺典型城市城乡供水管网水质进行调研,分析管网水质变化规律,考察多级消毒对管网水质的影响,重点关注多级消毒前后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与水质生物稳定性变化。同时,基于管网数学模型对实际供水管网进行的模拟结果,对多级消毒策略进行优化研究。在冬、夏两季分别对江苏省内三大水系(长江、淮河、太湖)代表性城乡供水管网的水质进行跟踪调研,结果显示,不同流域城市的供水管网水质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以长江水为原水的管网水质优于以太湖水、淮河水为原水的管网水质。三大流域管网水质指标中,浊度均表现出随管线延长而上升的趋势,长江、淮河流域调研管线末段出现余氯不达标和菌落总数检出现象,管网水中三氯甲烷(Trichloromethane,TCM)呈现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的趋势。此外,管网水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iodegradativ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BDOC)和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均表现出随管线延长而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沿程含量受原水季节性波动影响较小。对净水厂而言,经过深度处理工艺后出厂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明显降低,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的生成量减少,表明采用深度处理工艺有助于提升出厂水水质。在采用多级消毒的镇村供水管网中,随着管线延长,管网水中CODMn和UV254逐渐下降,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含量先上升后保持稳定,而卤乙酸(Haloacetic Acids,HAAs)含量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多级消毒管线沿程管网水中BDOC和AOC沿程先升高后降低,且管线沿程含量高于出厂水。沿程管网水中微生物检出频率较低,末梢段水中余氯含量满足标准要求,表明多级消毒可以有效保障镇村管网水中余氯浓度,但也存在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增多和水质生物稳定性变差的风险。此外,多级消毒前后管网水中有机物特性发生改变,分子量<1 k Da的小分子有机物占比上升,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多级消毒后5个区域荧光强度均下降,以富里酸为代表性有机物的Ⅲ区相对荧光强度下降幅度最大,表明该区域内有较多可以与氯发生反应的活性物质,因此该类有机物对该多级消毒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贡献较大,需要重点控制。使用EPANET2.0软件构建Y镇实际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调整管道初始海曾-威廉C值进行水力模型校核,控制节点压力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0.02 MPa以内。基于准确的水力模型进一步构建管网余氯衰减和三卤甲烷生成的水质模型,控制水质监测点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30%以内。通过模拟多级消毒方案的调整,以保障管网末梢余氯达标和减少三卤甲烷生成为目标,优化多级消毒的点位设置和分级消毒剂投加量,提出适合Y镇供水管网的最佳多级消毒方案。

杜修东[4](2020)在《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的成膜条件及存放条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规范行为,导致地下水被氨氮、锰污染的现象越发严重。为了满足和保障国家与居民的用水安全,因此需要开发能够高效去除水中氨氮、锰的工艺方法。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发现,铁锰催化氧化滤池具有同步去除水中氨氮和锰的能力,并且具有高效、经济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在课题组对催化氧化滤池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通过活性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制备阶段铁/锰比优化研究、成熟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存放条件优化研究及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处理突发性氨氮/锰污染的中试试验研究对催化氧化滤池进行更深入地研究。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发现成膜初期时投加有FeCl2的滤柱在相同滤层段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未投加滤柱,其中铁/锰比例为1:1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由于三个挂膜滤柱中的氨氮均能在投加高锰酸钾阶段去除,表明实验设置的三组铁锰比例挂膜对滤柱去除氨氮的能力影响较小。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滤料进一步成熟,不同铁/锰比例挂膜的滤柱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趋于一致。停止投加高锰酸钾后,进水铁/锰比例为1:1的滤柱挂膜形成的氧化膜对锰的去除效果最好,进水铁/锰比例为1.65:0.5的滤柱最差。实验结果显示滤柱去除锰的能力受生成的锰氧化物量的影响,锰氧化物量越多,滤柱去除锰的效果越好。因此,可在挂膜时适当地延长投加高锰酸钾的时间,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快速生成更多的铁锰复合氧化物,缩短催化氧化滤池的成熟时间。(2)研究发现存放时间对滤料去除氨氮的能力影响较大,对滤料去除锰的能力影响较小,湿式存放比干式存放对滤料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影响较小。存放10d时,滤柱启动初期对氨氮具有70%以上的去除率,存放100 d时滤柱对氨氮的去除率降低至35.57%以下,干式存放滤料的氨氮去除率甚至降低至12.73%;存放时间在40 d以内时,滤料去除锰能力和滤料初始去除锰能力基本一致,当存放时间延长至70 d时,干式/湿式存放滤料启动运行时锰的去除率分别降为60.36%,80.08%;存放100 d时,干式/湿式存放滤料启动运行时锰的去除率进一步下降至54.74%,69.90%。湿式存放滤料各个滤层段启动运行时的氨氮/锰去除效果均优于干式存放滤料,干式存放的滤料相较湿式存放滤料恢复至初始氨氮/锰去除能力的周期更长。(3)研究发现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对地下水突发性氨氮/锰污染具有很好的处理能力。运用该滤料处理浓度为1.5 mg/L的含氨氮地下水时,运行2-3 d就能使滤柱出水达标,4-6 d基本完全去除水中的氨氮,对氨氮的负荷能力约为2mg/L;处理浓度为2 mg/L的含锰地下水时,运行2 d基本完全去除水中的锰,对锰的负荷能力约为4.6 mg/L。

黄月明[5](2019)在《高压煤油泵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航空、水下航行器等设备制造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它们动力源的燃油泵站控制系统同样需要不断满足使用要求。高压、高流量防静电以及防爆等高要求就是燃油泵站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本论文根据项目测试台模拟发动机给伺服机构提供高压、大流量煤油介质的要求,对高压煤油燃油泵站系统开展理论研究和设计验证工作。研究和设计一种高压大流量煤油介质的燃烧泵站系统装置,能够满足工作压力为0-35 Mpa(可调)、流量达100L/Min,并适合高等级防爆的工作环境要求。在研究液压流体力学、高压泵结构与工作原理、液压传动与控制等理论基础上,开展高压煤油泵站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和关键元件参数计算校核;根据设备使用环境要求对系统各组成单元进行架构和控制方法研究,对相关的液压元件、防爆电机、高精度检测仪器等进行选择;提出有效的防爆、防静电措施;开发PLC组态模块、Labview界面设计实现试验系统状态监控和试验数据的采集,根据监控的试验系统状态和采集的流量、压力、温度等数据选择试验方案;最终完成整个煤油高压泵站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和开发。高压煤油泵站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按功能分为视频监控系统、泵站液压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三部分。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为了可以随时监控泵站工作情况,在液压站现场安装有可变焦高清可转向防爆摄像头组成的视频监控系统,泵站一旦出现故障都可以从视频上观察到。视频监控用一个独立的操作台监控高压煤油泵站内的实际情况。煤油泵站是为测试台提供动力源的专用设备,其中泵站液压系统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该泵站液压系统由增压油箱,高压泵组,蓄能器组,检测及控制部分,温控及旁路清洗回路以及联接管路组成。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包括接线箱、电控柜、远程控制操作系统等,其中电控柜主要为“高压煤油泵站”提供电器硬件元件接线、安装、操作控制、信息采集及处理元件的安装。通过试验操作控制和试验数据的采集,证明供油压力、压力调节范围、额定流量、防爆、防静等主要技术参数均满足设备要求。最后经现场调试,该高压煤油泵站满足项目要求,设备实现了较高的综合性和自动化操作功能,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所用元器件及测试元件精度和可靠性高,能够满足项目技术参数要求和试验要求。

王勇[6](2019)在《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往复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化肥等石油化工行业,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关键设备。往复式压缩机输送的介质大都为氢气、天然气、瓦斯气、乙烯等易燃易爆气体,压缩机一旦发生严重故障,危险气体极易外泄,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发生,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装置的安全与平稳生产。据统计,往复式压缩机有60%以上的故障发生在气阀上,气阀故障引起的停机次数占总停机次数85%以上,因此研究气阀的故障诊断方法对往复式压缩机的故障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某炼油厂加氢联合车间6台进口往复式压缩机,从加氢联合车间开工后这6台进口往复式压缩机的气阀就一直故障频发,根本达不到厂家承诺的12000小时的使用寿命。因为现场没有针对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的监测仪器,所以从2013年开始利用现场已有的旋转设备监测仪器对往复式压缩机的气阀进行监测,借鉴旋转机械状态监测的经验,对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初期故障进行诊断。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将不同类型的特征信号相互结合,通过统计分析包络图、加速度值、GIE值、温度值的方法找出气阀产生故障时的特征参数,现场采用先监测后判断再检修验证反复循环方式,对往复式压缩机的气阀故障尤其是对气阀的初期故障进行诊断研究,总结出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特征提取与智能故障诊断的方法,为以后现场气阀监测判断和检修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德伟[7](2019)在《船舶脱硫塔结构小型化的数值试验和设计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船舶SOx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严格标准,若无法达标将导致我国生产和运营的船舶被禁止在公海上航行,因此开发船舶SOx排放控制技术迫在眉睫。尾气脱硫技术因具有适用范围广和运行成本低的优点得到船舶行业的广泛关注,但船舶有限的空间对脱硫系统核心部件脱硫塔的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依据陆用工程经验设计的脱硫塔难以适应船舶狭小空间,因此需要对脱硫塔进行小型化设计。本文在广州广船国际有限公司77000kg/h船舶尾气脱硫项目的支持下,对船舶脱硫塔小型化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广船依据陆上设计准则初步设计的船舶脱硫塔为原型,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船舶脱硫塔的结构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脱硫塔小型化为目标,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SVM-GA)的结构参数小型化方法,并对小型化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形成了完整的工程设计方案。本文构建了船舶脱硫塔的三维结构模型,采用CFD-DPM和化学反应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气相场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喷淋液滴采用颗粒轨道模型,在双膜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塔内SO2吸收传质模型。在求解过程中,气相场在欧拉坐标系下进行求解,离散相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求解。获得了塔内的液滴轨迹、气相流动和SO2浓度分布等特性,并探究了不同塔径、吸收区高度、入口烟气角度、喷淋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规律:脱硫塔脱硫效率随着塔径D1的减小而减小,随着吸收区高度H2的降低而减小,随着入口烟气角度θ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喷淋层数N的增大而增大。以数值模拟数据为基础,采用SVM构建了脱硫塔结构和工况参数与脱硫效率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的均方误差仅为2.9×10-6。之后将GA算法与SVM相模型结合,以脱硫效率达标为前提、脱硫塔尺寸最小为目标,对脱硫塔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了满足脱硫效率要求条件下的最小脱硫塔尺寸,与现有设计相比脱硫塔体积降低了30%,最终实现了喷淋塔的高效与小型化设计。同时,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处理脱硫塔小型化问题,还能够解决不同约束条件下其他复杂的优化问题。此外,为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研究成果,采用实验的方式对小型化方法进行验证。最后,根据前文研究结果并结合项目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烟气处理量为77000kg/h的脱硫系统,确定了工艺路线以及各分系统的实施方案,并完成了核心部件的设计计算和选型。

刘杰夫[8](2019)在《煤直接液化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及风险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庞大,煤炭资源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占到70%左右。煤化工是我国石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煤制油装置可以实现煤炭清洁的利用,该装置所产石脑油芳烃潜含量高,液化油的杂原子少,硫含量低,经重整及加氢改制后可作为优质油品供军方使用,具有重要的能源、军事战略意义。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在处于标准状态时有较高的饱和蒸汽压、常温状态下易挥发的、低沸点、小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它具有光化学活性,是形成大气中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同时工业上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对工人及附近居民有较大伤害。除此之外,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因为聚集或逐渐扩大泄漏孔径而发生燃烧或爆炸,而产生很大的潜在安全风险。煤直接液化技术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煤化工过程中排放的VOCs组分与传统化工过程存在较大差异,且目前国内并没有用于核算的相关方程系数。基于此,本文开展了煤化工过程VOCs检测方法研究,并修正了相关方程系数,得到了密封点VOCs核算方程。首先对煤制油装置进行LDAR检测,得到了煤制油装置密封点的VOCs泄漏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改进了包袋法采样方法,对煤直接液化装置进行了密封点的采样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EPA相关方程的修正系数,首次提出了适用于国内煤制油装置VOCs泄漏核算的相关方程。然后,考虑了移动距离、温度、压力及多处泄漏等参数对相关方程的影响,校准了EPA特异性相关方程,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了逼近结果较好的相关函数。最后,基于包袋采样得到的检测数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煤制油重点装置区域的VOCs浓度分布,分析了泄漏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阮俊勇[9](2019)在《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特殊,对人体影响较大的主要气候特征表现为低气温、强紫外线辐射、低大气压和低氧分压等,其中低氧分压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急进高原早期,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习服机制尚未建立,极易引发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在人体所有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对低氧环境最为敏感。目前研究发现,高原急性低氧环境几乎能影响机体所有的功能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的改变往往在低氧刺激初期就会出现。结合时间因素,轻微的低氧刺激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严重的低氧刺激会导致神经元细胞产生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且急性低氧引发的认知功能损伤严重威胁着急进高原人群的作业效能和身心健康,更有甚者会危及生命。随着我国高原医学的发展,高原抗缺氧技术和装备研究随之不断进步,目前已有研究证实了高原富氧干预对急进高原人群的心、肺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结构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但是有关高原富氧干预是如何影响机体的认知功能和脑部结构目前仍鲜有研究报道。因此,探索富氧干预对高原急性低氧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及脑部结构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在保障急进高原人群生理健康和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平原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以及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实验平台,并分别对三种平台的氧气浓度、海拔、温度等参数进行了连续测试,结果表明上述三套系统均可连续运行12 h以上,且氧气浓度和温度能够保持稳定;同时建立了急性缺氧大鼠模型,通过对其自发协调性活动检测,验证了三种环境能影响大鼠的自发协调性活动和认知功能,为后续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验平台保障。其次,本实验使用便携式膜法氧气机对急性缺氧动物模型进行了有效富氧干预,探索了在模拟高原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的富氧干预对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形态和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富氧干预能显着降低急性低压低氧环境造成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结构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该研究为弥散富氧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续抗缺氧系列装备在高原地区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使用方法与实验依据。本实验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和急性缺氧动物模型的建立背景:大量研究表明高原低氧环境会严重影响急进高原人群的神经、呼吸、消化、泌尿、循环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系统研究低氧对机体损伤的机制并探寻科学有效的富氧干预方法,对于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急性缺氧动物模型并构建与其相对应的弥散富氧环境对于研究急进高原机体损伤机制并探索相关干预方法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首先,通过将便携式膜法氧气机的出气端与大鼠独立通气笼具(individual ventilated cages,IVC)笼具的进气口相接,构建弥散富氧环境,以模拟高原富氧室;随后,将富氧笼置于低压舱内,协同运行低压舱及膜法氧气机。至此,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构建完毕。随后在各海拔高度下对富氧笼内的氧气浓度和温度进行测试。随后建立急性缺氧大鼠模型,并对其在富氧干预后的自发协调性活动进行检测。结果:氧气浓度测试结果显示,在平原条件下,富氧笼内氧浓度于20 min内即可达到30.72%,且稳定性较好。模拟高原环境时,低压舱内氧浓度始终保持在20.9%,与平原状态一致,但压力值显着降低。而富氧笼内氧浓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略呈下降趋势,但是在模拟海拔6000 m时仍能维持在28.41%,且在固定海拔高度时富氧笼内氧浓度基本能够保持稳定在12 h以上。此外,富氧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缺氧对大鼠体重以及水平和垂直活跃度的影响。结论:本部分实验分别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平原弥散富氧环境、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以及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三种氧环境,并建立了相对应的急性缺氧动物模型,为后续深入研究富氧干预对和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相关的认知功能及脑部结构的影响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学保障。第二部分: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的影响背景:目前针对富氧环境对机体影响的基础研究大都集中在心肺功能方向,而有关富氧干预能否改善因急性低氧引发的脑部结构损伤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尤其是富氧干预对其作用机制迄今仍未见研究报道。方法:通过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训练后,对大鼠进行急性低压低氧处理和富氧干预,随后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分别观察急性低氧与富氧干预对于大鼠海马组织结构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对于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Tau蛋白在四个重要位点的磷酸化表达水平进行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结果:空间探索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急性低氧处理会显着降低大鼠穿越Morris水迷宫水下平台的次数,而富氧干预则会扭转这种负向影响。HE染色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会导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散乱,胞核体积缩小,染色加深,与胞质界线不清,出现大量空泡样变,且变性锥体细胞数量显着增多,而富氧干预组大鼠相关结构损伤明显减轻。透射电镜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会显着破坏神经元细胞结构和线粒体形态,而富氧干预能有效缓解低氧引发的神经细胞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进行低氧和富氧干预对于海马组织内总Tau蛋白的表达无显着影响,但急性低压低氧处理会造成Tau蛋白在不同位点的异常磷酸化表达,而有效富氧干预则会显着降低其在不同位点的磷酸化表达水平。结论:采用膜法氧气机进行富氧干预能够显着减轻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导致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海马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的损伤,并且对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

任博[10](2019)在《树脂吸收法在黄原酸盐生产尾气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原酸盐其生产过程主要污染产物为废气,废气中主要成分为二硫化碳(CS2)和非甲烷总烃(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一般情况下,国内众多黄原酸盐生产企业,将其工艺废气通过集气设施把尾气通往冷凝器、精馏塔、活性炭吸附设施、低温等离子、UA光解等设施处理后排放,能基本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排放要求,该标准主要针对污染物的排放速率有要求。但是国内及相关省份相继出台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开始对有机特征污染物的种类及排放浓度限值进行要求,固定排放源的二硫化碳排放浓度为不超过20mg/m3,因此对黄原酸盐生产过程的尾气治理回收工作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以国内黄原酸盐生产企业尾气回收工作为研究课题,对国内现有各类生产企业以尾气中主要成分为有机溶剂的回收工艺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调研,就树脂吸附法回收二硫化碳的技术在黄原酸盐生产过程的尾气回收治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次研究深入国内一家专门生产黄原酸盐的企业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对不同生产黄原酸盐的工艺进行分析,确定在密闭的条件下生产黄原酸盐是从源头解决现有生产企业无组织排放的根本途径;根据现行有机废气处理工艺路线分析,确定以尾气回收利用为目标作为尾气处理的研究主线;通过对该企业实际建设情况的考察调研,明确冷凝回收尾气的效率在99.95%以上,是尾气从气态到液态之间的转变,转换思路将剩余的不凝气体溶解至水中,确定再生树脂法对黄原酸盐生产尾气提标改造应该具有极佳的适用性。结合研究内容,对再生树脂法回收黄原酸盐生产尾气中的二硫化碳工艺进行设计开发,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工业实验,确定了“喷淋-吸附-再生”工艺的可行性,确定了二硫化碳在通过水洗后检测指标达到了甚至优于《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的排放要求。

二、便携式增压系统状态检测仪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便携式增压系统状态检测仪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石化碱渣废水氧化处理装置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炼油碱渣废水概述
        1.1.1 炼油碱渣废水的来源
        1.1.2 碱渣废水的组成及危害
        1.1.3 碱渣废水常用的处理技术
    1.2 超临界水的性质
    1.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原理及特点
        1.3.1 超临界水氧化的原理及反应机理
        1.3.2 超临界水氧化的特点
        1.3.3 超临界水氧化工艺流程
    1.4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1.6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1.7 研究内容
2 实验设计与分析
    2.1 实验装置及对象
        2.1.1 实验装置
        2.1.2 实验对象
    2.2 实验条件及控制手段
        2.2.1 实验条件
        2.2.2 实验影响因素
        2.2.3 实验条件的控制
    2.3 实验流程及步骤
        2.3.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3.2 实验步骤
    2.4 分析仪器与测定方法
    2.5 实验优化与分析
        2.5.1 正交实验设计
        2.5.2 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超临界水氧化碱渣废水处理工艺优化设计
    3.1 超临界水氧化碱渣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3.1.1 进料系统
        3.1.2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
        3.1.3 能量回收系统
        3.1.4 工艺流程及反应装置
    3.2 基于Aspen Plus的超临界水氧化碱渣废水处理工艺模拟
        3.2.1 废水组分选择
        3.2.2 物性方程以及反应条件
        3.2.3 流程模拟中各模块的选择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水氧化碱渣废水处理工艺装置的设计计算
    4.1 关键设备的设计计算
        4.1.1 反应装置
        4.1.2 余热回收装置
        4.1.3 气液分离器
        4.1.4 缓冲罐
    4.2 辅助设备的选型
        4.2.1 增压装置
        4.2.2 阀门
        4.2.3 测量装置
        4.2.4 加热装置
        4.2.5 射流混合器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近海捕捞渔船排放测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海洋捕捞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1.2 国内外船舶尾气排放控制法规概述
        1.2.1 国际海事组织(IMO)排放法规概述
        1.2.2 美国船舶排放法规概述
        1.2.3 欧盟船舶排放法规概述
        1.2.4 中国船舶排放法规概述
    1.3 国内外船舶排放研究现状
        1.3.1 国外船舶排放研究现状
        1.3.2 国内船舶排放研究现状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PEMS与标准排放分析仪台架对比试验
    2.1 试验目的
    2.2 测试设备及测试内容
        2.2.1 测试设备
        2.2.2 测试内容
    2.3 数据处理方法
        2.3.1 数据时间对齐
        2.3.2 数据一致性检验
        2.3.3 瞬时排放强度计算
    2.4 WHTC循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2.4.1 数据一致性检验
        2.4.2 发动机排气原始浓度对比分析
        2.4.3 各组分瞬时排放强度对比分析
        2.4.4 各组分加权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2.5 ETC循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2.5.1 数据一致性检验
        2.5.2 发动机排气原始浓度对比分析
        2.5.3 各组分瞬时排放强度对比分析
        2.5.4 各组分加权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2.5.5 瞬态循环测试差异
    2.6 WHSC循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2.6.1 不同负荷下测试设备的差异性研究
        2.6.2 各组分加权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近海捕捞渔船实际航行排放测试的研究
    3.1 排放测试的目的
    3.2 近海捕捞渔船测试方案
    3.3 测试仪器介绍
    3.4 船舶排放因子影响因素分析
    3.5 不同类型船舶的瞬时排放特性对比分析
        3.5.1 小型船舶瞬时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3.5.2 中型船舶瞬时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3.5.3 大型船舶瞬时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3.6 近海捕捞渔船排放清单计算
        3.6.1 近海捕捞渔船排放因子计算
        3.6.2 海洋捕捞渔船排放清单计算
    3.7 本章小结
4 船用生物柴油排放特性的研究
    4.1 生物柴油特性简介
    4.2 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排放特性对比分析
        4.2.1 CO2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4.2.2 CO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4.2.3 NOX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4.2.4 HC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4.2.5 PM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多级消毒对城乡统筹供水管网中DBPs及水质生物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发展现状
        1.2.2 供水管网中消毒副产物研究现状
        1.2.3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现状
        1.2.4 消毒对供水管网水质影响
        1.2.5 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
    1.3 选题来源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模型软件及水质分析方法
    2.1 管网模型软件
        2.1.1 水力模拟
        2.1.2 水质模拟
    2.2 水样采集与保存
    2.3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2.3.1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
        2.3.2 消毒副产物及其生成势检测
        2.3.3 生物稳定性指标测定
        2.3.4 天然有机物分子量分级测定
    2.4 检测仪器与试剂
第三章 典型城乡统筹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江苏省域城乡统筹供水管网水质调研概要
    3.2 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3.3 淮河流域典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3.4 太湖流域典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3.5 同一流域典型城市不同处理工艺对供水管网水质的影响
        3.5.1 浊度
        3.5.2 总溶解性有机碳
        3.5.3 余氯与菌落总数
        3.5.4 三氯甲烷生成量
        3.5.5 生物稳定性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级消毒对实际管网水质影响研究
    4.1 多级消毒供水管线及各监测点位基本情况
    4.2 多级消毒供水管网中常规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4.2.1 浊度变化规律
        4.2.2 余氯衰减情况
        4.2.3 COD_(Mn)变化规律
        4.2.4 UV_(254)变化规律
    4.3 多级消毒供水管网水中DBPs水平分析
        4.3.1 THMs和HAAs变化规律
        4.3.2 DBPs最大生成势变化规律
    4.4 多级消毒供水管网中水质生物稳定性分析
        4.4.1 DOC浓度水平
        4.4.2 BDOC和AOC浓度水平
        4.4.3 菌落总数及大肠杆菌水平
        4.4.4 多级消毒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5 多级消毒对管网水中有机物特性影响研究
        4.5.1 多级消毒对管网水中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影响
        4.5.2 多级消毒对管网水中有机物三维荧光特性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管网水力水质模型的多级消毒策略优化研究
    5.1 供水管网模型搭建
        5.1.1 管网水力模型搭建
        5.1.2 管网水质模型搭建
    5.2 多级消毒投加位置优化
        5.2.1 投加位置对管网余氯分布影响
        5.2.2 投加位置对管网三卤甲烷生成影响
    5.3 多级消毒投加配比优化研究
        5.3.1 投加配比对管网余氯分布影响
        5.3.2 投加配比对管网三卤甲烷生成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的成膜条件及存放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地下水资源概况
        1.1.1 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现状
        1.1.2 氨氮和锰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1.2 地下水中的氨氮
        1.2.1 地下水中氨氮的危害
        1.2.2 地下水中氨氮的常用去除技术
    1.3 地下水中的锰
        1.3.1 地下水中锰的危害
        1.3.2 地下水中锰的常用去除技术
    1.4 复合锰氧化膜同步去除水中氨氮、锰
    1.5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5.4 研究技术路线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基地概况
    2.2 中试实验装置介绍
    2.3 实验用水水质
    2.4 实验器材与试剂
    2.5 实验方法
        2.5.1 活性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制备阶段铁/锰比优化研究
        2.5.2 成熟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存放条件优化研究
        2.5.3 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处理突发性氨氮/锰污染的中试试验研究
    2.6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3.活性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制备阶段铁/锰比优化研究
    3.1 不同铁/锰比例挂膜对滤料除氨氮活性形成的影响
        3.1.1 成膜阶段滤料去除氨氮效果
        3.1.2 滤料成熟后对氨氮去除效果
    3.2 不同铁/锰比例挂膜对滤料除锰活性形成的影响
        3.2.1 成膜阶段滤料去除锰效果
        3.2.2 滤料成熟后对锰去除效果
    3.3 挂膜阶段铁锰复合氧化膜的微观表征分析
        3.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4 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最优铁/锰比挂膜方案
    3.5 本章小结
4.成熟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存放条件优化研究
    4.1 存放条件对成熟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除氨氮活性的影响
        4.1.1 存放时间的影响
        4.1.2 存放方式的影响
    4.2 存放条件对成熟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除锰活性的影响
        4.2.1 存放时间的影响
        4.2.2 存放方式的影响
    4.3 铁锰复合氧化膜的微观表征分析
        4.3.1 扫描电镜分析(SEM)
        4.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4.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4.4 成熟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最优存放方案
    4.5 本章小结
5.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处理突发性氨氮/锰污染的中试试验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期间水质情况
    5.3 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处理地下水突发性氨氮污染
    5.4 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处理地下水突发性锰污染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建议
        6.2.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5)高压煤油泵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方面
        1.2.2 国内方面
    1.3 论文来源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压煤油泵站系统方案设计
    2.1 高压煤油泵站系统概述
    2.2 高压煤油泵站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2.3 泵站液压系统结构及原理
        2.3.1 泵站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2.4 电气控制系统
        2.4.1 电气接线原理
        2.4.2 接线箱
        2.4.3 电控柜
        2.4.4 远程控制操作系统
        2.4.5 试验系统状态及监控
        2.4.6 试验操作控制和试验数据的采集
    2.5 视频监控系统
    2.6 主要技术指标保证
    2.7 防爆防静电安全保障措施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压煤油泵站硬软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3.1 相关元件参数计算及选择
        3.1.1 油泵及电机功率的计算与选择
        3.1.2 油箱容积的选择
        3.1.3 液压泵的选择
        3.1.4 蓄能器的选择
        3.1.5 传感器的选择
        3.1.6 冷冻机的选择
        3.1.7 油管通径的选择
        3.1.8 高压煤油泵站系统主要元件清单
        3.1.9 视频监控系统
    3.2 高压煤油泵站硬件系统的组装
        3.2.1 .增压油箱
        3.2.2 高压泵组
        3.2.3 蓄能器组
        3.2.4 电气控制系统
        3.2.5 视频监控系统
        3.2.6 防爆防静电安全保障措施的实现
        3.2.7 高压煤油泵站
    3.3 高压煤油泵站软件系统的研发
        3.3.1 仪表显示模块
        3.3.2 控制操作模块
        3.3.3 工况显示模块
        3.3.4 数据处理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压煤油泵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4.1 泵站操控系统设计及工作过程
    4.2 泵站流量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建模
        4.2.1 主要组成部件的数学模型
        4.2.2 流量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4.3 泵站流量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4.3.1 常规PID控制
        4.3.2 模糊PID控制
        4.3.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4 控制器性能仿真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压煤油泵站系统测试
    5.1 高压煤油泵站测试系统操作界面
    5.2 高压煤油泵站测试系统操作过程
    5.3 高压煤油泵站测试报告与技术要求对比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PLC部分程序
附录2 Laview界面设计

(6)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发展现状
        1.2.1 往复式压缩机故障诊断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2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3SVL往复式压缩机的组成及性能参数
        2.1.1 3SVL往复式压缩机结构组成
        2.1.2 3SVL往复式压缩机性能参数
    2.2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结构及组成
        2.2.2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工作原理
    2.3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常见的失效形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气阀振动及温度信号的采集
    3.1 诊断仪器及测点选择
        3.1.1 气阀振动信号测点选择
        3.1.2 选择诊断仪器原则
        3.1.3 现场诊断仪器的介绍
    3.2 确定测量参数
    3.3 数据采集
        3.3.1 压缩机组态及测点信息录入
        3.3.2 压缩机气阀数据采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测数据特征参数的提取
    4.1 故障气阀包络图特征分析
        4.1.1 包络图原理
        4.1.2 包络图图谱分析
        4.1.3 包络图特征参数的提取
    4.2 数据监控及状态趋势分析
        4.2.1 加速度值分析
        4.2.2 GIE值分析
        4.2.3 温度值分析
    4.3 检查验证
    4.4 设备维修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件

(7)船舶脱硫塔结构小型化的数值试验和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现有船舶硫排放控制技术
        1.1.2 船舶湿法脱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3 本课题针对的工程技术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脱硫塔运行特性研究现状
        1.2.2 脱硫塔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目标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船舶脱硫塔结构小型化的数值试验
    2.1 引言
    2.2 数理模型
        2.2.1 数值模拟方法
        2.2.2 模型假设
        2.2.3 连续相控制方程
        2.2.4 离散相控制方程
        2.2.5 两相间的耦合
        2.2.6 吸收模型
    2.3 物理模型
        2.3.1 边界条件
        2.3.2 网格划分
    2.4 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
        2.4.1 数理模型验证
        2.4.2 气液流动和SO_2浓度分布
        2.4.3 塔径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2.4.4 吸收区高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2.4.5 入口烟气角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2.4.6 喷淋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VM-GA的船舶脱硫塔小型化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
    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脱硫效率预测
        3.3.1 模型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3.3.2 核函数的选择
        3.3.3 参数选择
        3.3.4 SVM训练
        3.3.5 结果测试及分析
    3.4 遗传优化算法基本理论
        3.4.1 基本思想
        3.4.2 算法特点
        3.4.3 基本构成
        3.4.4 操作流程
    3.5 基于遗传算法的脱硫塔小型化
        3.4.1 小型化问题的本质
        3.4.2 目标函数
        3.4.3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船舶脱硫塔小型化方案的实验验证
    4.1 引言
    4.2 实验系统
        4.2.1 烟气供应系统
        4.2.2 海水吸收系统
        4.2.3 检测和数据采集系统
        4.2.4 海水供给和废水处理系统
    4.3 实验步骤
    4.4 实验工况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优化前脱硫塔的脱硫特性
        4.5.2 优化后脱硫塔的脱硫特性
        4.5.3 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小型脱硫塔的船舶脱硫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设计原则与指标
        5.2.1 工程原始资料
        5.2.2 设计依据和标准
        5.2.3 主要技术指标
    5.3 工艺描述
        5.3.1 烟气系统
        5.3.2 吸收液系统
        5.3.3 工艺水系统
        5.3.4 脱硫塔系统
        5.3.5 控制系统
    5.4 计算说明书
        5.4.1 脱硫塔
        5.4.2 泵与风机
    5.5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资助项目/基金

(8)煤直接液化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及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VOCs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及危害
        1.2.2 VOCs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煤化工行业现状
    1.4 设备阀门管阀件泄漏检测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检测方案设计及合理化分析
    2.1 检测方案设计
        2.1.1 LDAR技术检测筛选值方法
        2.1.2 包袋采样流程及方法
        2.1.3 包袋取样点选取
        2.1.4 密封点包袋方法
    2.2 检测设备
        2.2.1 包袋法采样材料准备
        2.2.2 便携式检测仪TVA2020
        2.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直接液化VOCs检测分析
    3.1 煤直接液化装置
        3.1.1 煤直接液化工艺
        3.1.2 煤直接液化原料及产品
        3.1.3 煤直接液化主要设备
    3.2 煤直接液化LDAR检测与结果分析
        3.2.1 工作流程
        3.2.2 煤直接液化LDAR结果
        3.2.3 石化装置LDAR数据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直接液化装置泄漏核算方程研究
    4.1 相关方程修正
        4.1.1 相关方程法计算
        4.1.2 特殊相关方程法的计算
        4.1.3 煤直接液化装置采样数据处理
    4.2 BP神经网络处理数据
        4.2.1 BP神经网络应用于数据分析
        4.2.2 BP神经网络与特殊相关方程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液化VOCs风险分析与控制
    5.1 煤直接液化VOCs泄漏风险分级
    5.2 重点区域VOCs泄漏风险分析
        5.2.1 通风条件对泵房内有机物浓度影响
        5.2.2 职业危害风险分析
        5.2.3 泄漏风险分析
    5.3 VOCs泄漏风险控制措施
        5.3.1 密封点泄漏量降低措施
        5.3.2 泄漏风险控制措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9)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我国高原地理环境及人群现状
    二、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及大脑结构的影响
        1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1 对动物认知功能的影响
        1.2 对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
        2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3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及大脑结构影响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
    三、我国高原抗缺氧装备的研制及应用
        1 加压增氧
        1.1 高压氧舱
        1.2 增压舱
        1.3 增压帐篷
        1.4 单兵高压氧衣
        1.5 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
        2 富氧增氧
        2.1 富氧室
        2.2 富氧帐篷
        2.3 高原便携式单兵/车载富氧机
课题总体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和急性缺氧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与测试
        2.1.1 平原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1.2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1.3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2 实验分组与富氧干预
        2.3 大鼠自发协调性活动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及弥散富氧环境数据测试
        3.2 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及富氧干预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3 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及富氧干预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部分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试剂
        1.3 实验主要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定位航行训练
        2.3 分组干预
        2.4 空间探索能力测试
        2.5 大鼠海马组织结构观察
        2.5.1 大鼠海马组织CA1 区形态结构观察
        2.5.2 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2.6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Tau蛋白表达水平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认知功能测试
        3.1.1 定位航行训练
        3.1.2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3.2 大鼠海马组织结构观察
        3.2.1 大鼠海马组织CA1 区形态结构观察
        3.2.2 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3.3 大鼠海马组织Tau蛋白表达分析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树脂吸收法在黄原酸盐生产尾气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际及国内选矿药剂行业市场分析
    1.2 黄原酸盐行业发展状况
    1.3 黄原酸盐行业的环保现状问题
    1.4 研究背景和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 黄原酸盐生产工艺研究及尾气中CS_2来源
    2.1 黄原酸盐的生产现状
        2.1.1 黄原酸盐的生产工艺
        2.1.2 工艺方案比较分析
        2.1.3 工艺流程简介
    2.2 黄原酸盐生产过程中的尾气说明
        2.2.1 黄原酸盐生产的主要产污环节
        2.2.2 黄原酸盐生产的主要工艺尾气说明
    2.3 本章小结
3 二硫化碳治理研究及吸附分离技术
    3.1 二硫化碳治理研究现状
        3.1.1 二硫化碳的性质
        3.1.2 二硫化碳的危害
        3.1.3 二硫化碳的治理方法
    3.2 吸附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3.2.1 典型吸附剂及其性质
        3.2.2 常用吸附法处理工艺原理
    3.3 再生树脂法处理尾气工艺
        3.3.1 再生树脂法简介
        3.3.2 再生树脂法工艺特色
        3.3.3 工艺流程
    3.4 本章小结
4 再生树脂法处理CS_2尾气性能考察
    4.1 黄原酸盐工业生产过程
        4.1.1 工业生产方案
        4.1.2 工业生产过程
    4.2 生产尾气理化性质
        4.2.1 尾气理化性质
        4.2.2 处理指标
    4.3 主要试剂
    4.4 仪器设备
    4.5 实验方法
        4.5.1 CS_2尾气处理工艺
        4.5.2 树脂柱再生工艺
        4.5.3 二硫化碳的分析方法
        4.5.4 去除率的定义
5 吸附及树脂再生实验研究
    5.1 吸附原理
    5.2 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
        5.2.1 树脂种类的选择
        5.2.2 不同曝气量对二硫化碳浓度的影响
        5.2.3 气液比对二硫化碳吸附效果的影响
        5.2.4 喷淋塔塔板数量对二硫化碳吸附效果的影响
        5.2.5 小结
    5.3 工业实验研究
        5.3.1 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
        5.3.2 喷淋塔填料对二硫化碳吸附效果的影响
        5.3.3 气液比对二硫化碳吸附效果的影响
        5.3.4 喷淋水温度对二硫化碳吸附效果的影响
        5.3.5 小结
    5.4 脱附再生实验研究
        5.4.1 脱附再生方法对比
        5.4.2 蒸汽温度对树脂再生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便携式增压系统状态检测仪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石化碱渣废水氧化处理装置优化设计[D]. 杨桑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近海捕捞渔船排放测试初探[D]. 车凯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多级消毒对城乡统筹供水管网中DBPs及水质生物稳定性影响研究[D]. 王柯. 东南大学, 2020(01)
  • [4]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的成膜条件及存放条件优化研究[D]. 杜修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5]高压煤油泵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黄月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6]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王勇.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7]船舶脱硫塔结构小型化的数值试验和设计优化[D]. 杨德伟. 东南大学, 2019(01)
  • [8]煤直接液化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及风险管控研究[D]. 刘杰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D]. 阮俊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10]树脂吸收法在黄原酸盐生产尾气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任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便携式增压系统状态测试仪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