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思想研究论文_任吉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思想研究论文_任吉芳

(淮南市洞山中学,232001)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越来越迅速。小学教育期间,数学属于一门十分关键的课程,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够提升他们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水平,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意义。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将数学思想融入学生思维之中,确保学生能够形成较好的独立思考意识,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文章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想的渗入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数学思想;研究

引言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编排得直观、简易、浅显,但这些数学知识中蕴涵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它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归纳、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小学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等。下面我就如何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分别举例说明。

1数学思想介绍

小学数学是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对小学生来说,因为年龄的制约,要掌握这一学科比较困难,数学思想的融入能够有效处理这个问题。针对数学实践状况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入数学思想,能有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数学老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更好解惑。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展开认真探讨,在教学环节有效融入数学思想,使学生可以准确了解数学思想,有效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题目的水平。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重点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在课程学习上属于一种引导文化,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有益。现阶段,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涉及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以及类似理念等,在处理数学难题上有显著作用,能指导小学生采取良好的方法解答数学题目,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准确认识各种数学文化,并采取科学的方法渗入数学思想,进而让数学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优化措施分析

2.1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想保障数学思想能够合理渗入学生思维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就必须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导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于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能够融入数学思想,确保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还能有效提高数学思想渗入的科学性。例如,在教学《除法》时,老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重点体现归纳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认识到除数属于小数的除法转变成除数为整数的除法概念,保证能够有效简化求解过程。采取这种方法,数学基础教学内容就能够和数学思想相结合,不但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更为熟练、准确地把握数学思想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更有助于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

2.2挖掘小学数学课本上的数学思想

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课本上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隐蔽。若想把数学思想融入学生大脑,老师就要认真分析与研究数学课本,把数学课本上的体系与脉络弄清,再整理归纳隐藏的数学思想。小学数学课本中,极限思想属于一种十分关键的思想,为此老师在教学环节能够科学地为学生渗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同学们在学习小数、分数、整数和百分数等各种数学概念时,能够感受数的无限性,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理解与认识“极限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讲述“面积公式推导”时,老师能指导同学们自主动手制作圆形,使他们将圆形分为多个小份后,拼为新的圆形,这时同学们会知道圆形有了改变,可是面积大小不变,反复拼接后,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处理问题的技能,保证数学思想得到更好的体现。

2.3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

针对小学生来说,年龄普遍较低,自我约束与自主学习意识尚未形成,为此,在把握数学思想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当然,在课堂教学阶段,老师也无法在短期内把全部的数学思想融进学生大脑。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要时刻向学生渗入数学思想,而且确保学生在了解数学思想的基础上,还具有灵活应用的技能。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在求解梯形面积大小时老师能够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指引学生剪出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梯形纸板,结合提问:看哪个小组能够利用手上的纸板,剪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同学们通过讨论与思考,有些会拼为长方形,有些会拼为平行四边形。当同学们拼完以后,老师能够让学生自主发言,表达自身的想法。接着老师能够向同学们提问:最后拼成的图形底、高及面积和其中的一个梯形三边是什么关系?通过同学们的思考与老师指导,就会掌握怎样求解梯形面积。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既有单独思考的空间,提高动手与实践水平,还可以把握数学思维办法,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2.4分类思想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分类讨论可以使学生思维互补深入。应用分类,可以把数学知识化整为零,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分类思想能更快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助于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把握数学学习的本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教师在学生已掌握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分类思想的渗透。教学中教师设置各种各样的购物活动,在活动时教师要求学生对准备好的人民币按1角、5角、1元、5元、10元分类,对购买的物品按照文具、玩具、水果等进行分类摆放。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购物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向学生渗透了分类的思想,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还利于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分类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内容进行分门别类,掌握好分类思想能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结语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深层次内容,渗透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学的真谛,在数学学习中收获快乐,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卫军.谈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5).

[2]朱丽霞.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3]李丕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渗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4]程岭.数学思想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情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

[5]邢纯晨.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6,(21).

论文作者:任吉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思想研究论文_任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