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企业为从事社会基础性产业和国计民生行业,其资产规模大、资金使用额度大、人事任用频繁、利益团体层次复杂、所辖单位点多线长面广,同时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等,使得国企的纪检部门监督执纪问责的难度较大。因此更好的发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作用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对此进行相关阐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作用
作为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从“学、严、实”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使自己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中的一员,成为依规严管新常态的排头兵。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
从当前国有企业在纪检监察部门的设置方面来看,并未立足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个功能本质,反而从很大程度上照搬国家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的设置方式,只重视执纪相关职能,并把这些职能与国有企业其他重要职能彻底剥离出来,仅仅作为一个专职的纪检监察部门或机构。这种设置形式是十分不合理的,不能将“量需而行”真正体现出来,从而造成纪检监察干部在执行纪检职能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一些必要手段难以有效实施,对国有企业相关合同与财务等方面的纪检工作造成很大影响,进而难以有效发挥其自身职能,严重违背纪检监察部门设置目的。
(二)内部监督不到位
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方面,还存在监督混乱状况。部分纪检监察干部不愿招惹人、害怕遭到报复,对于具体监督工作不能尽心尽力去做。同时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部门,监督人员不足,并且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也通常是兼职办公,很难发挥纪检监察人员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资金使用以及干部选拔等各个方面的监督作用。其中,不少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还存在主动监督少、被动监督多问题,常常都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介入监督和调查工作,严重缺乏事前防范和事中约束,最终造成一些企业领导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等各种违法乱纪问题,给国有企业带来经济与形象带大不小的损失。
(三)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不少企业管理人员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企业党委和纪委是纪检监察工作责任制的主要执行部门,与其相关的制度由他们来制定,相关工作也由他们来做,进而导致行政管理层责任不明确,相对忽视了纪检监察工作,最终导致纪检监察与生产经营两个方面互不相干,而责任到人,一岗两责等制度成为了一纸空文。
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纪检监察干部作用的措施
(一)强化业务学习和实践,提高监督执纪能力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政治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工作难度大,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知识是难以胜任的,而理想信念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缺失或者动摇,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来自政治理论的清醒,政治理论的清醒来自不间断的学习积累。首先要坚持自学和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要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邓小平理、“三个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政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学习贯彻党章提供了基本遵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保持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先进性,通过认真学习,对党章要有更新更高的认识,对党的性质、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义务、权利要有更深的理解。通过学习,使自己更加深刻理解党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其次要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善于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吸取失败的教训。同时,要借鉴别人的成功做法,把握问题实质,创新工作思路,勇于探索求真,做到长期坚持,点滴积累,厚积薄发,为履行好监督执纪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权力监督和约束,把纪律挺在前面
国有企业大到整个企业的经营决策、重大投资、资产调配、资金管控、人事任用、利益分配等权力的运用,小到各基层单位的经营管理、公务活动、内部管理、岗位调整、资金使用等权力的运,都涉及规范和监督的问题。重大事务多、重点环节多、监督对象多和监督事项多等特点,对纪检干部的监督职责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就要求纪委和纪检干部要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和反腐倡廉实际,认真梳理影响国企单位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腐败易发领域,深入研究监督的途径、方法和举措,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紧盯决策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要建立健全董事会和党委会议事规则,切实解决好决策层的权力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党内监督、舆论监督、专责监督和群众监督,把监督引入正常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确保各项权力在阳光下操作。其次要紧盯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监督,严防非领导层面“微权力大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发生。国企中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人员较多,极易发生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国企各级纪委要在扎紧笼子的同时,主动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始终保持监督执纪问责的高压态势。
(三)增强独立行使权力的能力
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国有企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权力,必须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效把控:第一要将监管部门的权力合理确定下来,第二要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对于实际工作中权力划分不明确并且受限制等相关现象,国有企业可以给予纪检监察部门相应的监察、调查以及建议的权力,使其对关乎企业运营的重大事项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寻找和发现工作漏洞或相关违法违纪行为,并进行充分调查,有效发挥其独立监督职能,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同时汇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以避免出现错误决策,在第一时间内将问题解决掉。此外,国有企业还应给予纪检监察部门一定的行政与经济方面处罚的权力,使其运用自身权力主动参到企业正常运营中来。
(四)充分发挥群众力量
第一,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国有企业应积极拓宽监管举报途径,促使广大职工主动参与,依靠集体力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监察工作,以实现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对于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发挥良好作用的群众应给其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基层职工参与监管工作的积极性。第二,加强纪检监察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以促使基层职工群众对自身参与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认知,同时鼓励职工们积极献言献策,走真正的群众路线。第三,对于职权方面,国有企业应保证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将其权力行使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纪检监察干部要对来访职工及其来信要做出积极的回复,对于报复职工与隐瞒事实的行为要严厉打击,以确保全体职工参与监管的安全,将纪检监察与群众工作实现有效结合。
总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反腐卫士、战士和传道士,肩负特殊的使命,亦直面艰巨的考验。因此要求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提升自身思想理念意识,严于律己,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同时积极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到企业监管中来,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惠勤.关于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建设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7(S2)
[2]李千友.国企纪检干部如何履行好监督执纪之责的几点思考[J].老区建设,2017(14)
[3]方雷.对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以中国石化监察局北京分局为例[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7,30(02)
论文作者:冀钰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纪检监察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权力论文; 干部论文; 工作论文; 国企论文; 部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