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社会福利体系建设_佛教论文

佛教与社会福利体系建设_佛教论文

佛教与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佛教论文,社会福利论文,体系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福利事业是佛教作为宗教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任何时代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分析、总结社会福利事业的模式、路径与方法,除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借鉴意义之外,更有其理论价值:与社会的互动方式,恰体现了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的分野;社会福利实践的潜移默化转型,乃是佛教整体路向变化的端倪。

法鼓山前十年以“法布施”为核心的都市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主要切中了20世纪90年代台湾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语境——在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与金融危机持续加深的十年中,台湾社会的神圣性亟待重建;在快节奏、风险程度高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亟需宗教社会福利提供物质条件之外的精神慰藉。于是,“法布施”就成为与佛教社会福利方式转型相伴而生的关键表征。

在法鼓山“人间佛教”(engaged Buddhism)的基本语境中,社会福利已然通过“法布施”(教育)走出了传统佛教慈善观,而成为一种介入、干预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手段。它表现为圣严法师个人的卡里斯马形象,更表现为这一形象之后庞大的法鼓系统所形成的“互动”体系:社会福利理念与实践的互动、学术化倾向与社会生活需求的互动、入世意愿与出世修行的互动、僧团与信众的互动、宗教组织与政府部门的互动等等,不妨统称为“僧俗互动”关系。这典型地呈现出“人间”与“佛教”(净土)两组对立范畴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法鼓山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内语境”。韦伯认为,宗教对社会的意义在于赋予世俗事务以高度的道德意义。法鼓山通过“法布施”的理念倡导、多样化教育践行所构成的“僧俗互动”关系,让俗人的志愿服务与僧人的入世修行打成一片,完成了“佛教社会福利体系”内置为“人间佛教体系”核心的工作,这一过程在其初创时期并不明显,而在法鼓山成熟期的社会福利实践中则更为清晰。

法鼓山前十年的社会福利实践主要以“法布施”为核心。从空间上看,法鼓山的开山是圣严法师弘法利生由海外转向台湾,而其实践又是从台湾向海外的影响力扩展;从时间上看,法鼓山的“法布施”是由弘化实践转向理念归纳,又从理论整合落实为具体利生事业。这种互动互进的过程,是法鼓山前十年社会福利实践的重要经验:它通过海外弘法与具体的社会福利实践为台湾本土佛教弘法提供经验总结,进而提升为富有操作性与时代感的理念,再用以指导下一阶段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因此,法鼓山前十年的社会福利实践可视为其后大规模参与社会建设的准备阶段,它与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腾飞期相契合,与社会运动相呼应。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建设亟待提高,从社会语境上看,与台湾1990年代较为相似。因此,法鼓山的弘法利生实践正可以为大陆佛教,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从而使中国大陆佛教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路径。

原题《以“法布施”为核心的都市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以台湾法鼓山前十年为例(1989—1999)》

标签:;  ;  ;  

佛教与社会福利体系建设_佛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