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现状及融资体系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融资论文,文化产业论文,现状及论文,体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14]04-0108-05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国与国之间的综合竞争力加强,推动发展体现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与资源、资本相等的重要地位。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到6%,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增加就业。中国文化产业虽经历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其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3.48%。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产业建设,必须有资本的注入和金融的全方位介入,才能使其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本文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融资渠道、融资瓶颈为切入点以探究文化产业融资体系构建。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融资概况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2001年文化产业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2007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其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自2004年至2012年逐年上升,从2004年的3440亿元升至2012年的1807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总体趋势也呈现增长势态。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3.77%。文化产业已初步显现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自2004年至2012年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相对全国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上涨,足以显现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民众文化生活有很强的相关度,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就业率和文化产品购买力等方面。仅以就业人数来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至2012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数统计,就业人数的增幅并不大(见表3)。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三次产业的推进过程,应同时伴随着从事该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增加。只有该产业就业人员的大规模提升,才能证明该产业的结构提升。我国目前就业人数的现状足以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准,但同时也说明其上升空间很大。 (二)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概况 2004年至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对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国有控股企业(见表4),而集体、私人控股多属于民营企业。由于受传统文化体制的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些细分领域虽已经打破传统桎梏,民间资本已介入其中,但总体来看,对行政与政策推进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导致国有控股投资比重居高不下。另外,在现有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下,国有控股对文化产业投资规模较大的原因之一,是其拥有较为便利的融资环境。相对民营文化企业而言,其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困难重重。尤其在文化产业链前端的多为集约化程度较低且分散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工作室,融资渠道更为狭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文化产业主要融资渠道现状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应采取扩张型的融资政策,以满足文化企业发展中持续不断的资本需求,因此,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与融资渠道及适应客观需求的融资体系的构筑,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企业融资的角度分析,能够形成文化企业融资渠道的有以下方面。 (一)财政资金 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基本为财政拨款,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财政资金的支持功不可没。在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财政资金仍是重要融资渠道之一。自2006年至2011年,我国文化事业费逐年递增累计总额达1613.03亿元,年均增长19.43%。虽增速不低,但文化事业费投入仍相对很低。据《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全国平均仅为0.42%,从全国来看18省市低于平均水平。显然仅依靠国家与地方政府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必然导致为数不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因资金匮乏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二)证券融资 截至2012年,在沪深两市公开上市的文化企业已达近百家。以2011年在境内外上市的文化企业为例,其中光线传媒等7家公司通过境内上市共募集资金79亿元,土豆网等5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共募集资金12亿美元。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为企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如果以净资产收益率(2009-2011)作为盈利能力的替代变量,已上市传播与文化行业的盈利能力在行业排行榜中排名第四(见表5)。但对于多数没有上市的文化企业而言,不能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发行短期融资券也可解决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并且我国对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主体资格要求并非一定是上市公司。但从2010年文化产业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占市场整体规模的比重来看占比很小仅为0.49%和0.19%,集合类信托产品的发行占比也仅为0.16%。由此可见,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程度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当不匹配,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应大力扶持文化产业使更多的企业达到上市的条件的同时,还应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三)信贷融资 由于文化企业在我国发展较晚,加之文化企业自身轻资产比重过大等原因,导致进入文化产业的信贷资金远低于信贷资金的传统投放领域。从新增贷款情况看,2010年文化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额仅276亿元,而在2012年该指标突破千亿元。近两年文化产业信贷融资虽有所好转,但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四)投资基金 2009年,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至2010年10月,有24个省宣布设立省级文化产业投资专项基金,总规模超过270亿人民币。以国家资本为主的中国产业文化投资基金共10支,募集资金规模427.5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项文化投资基金,如:电影专项投资基金、艺术品专项投资基金、动漫专项投资基金等。2012年,文化产业基金设立增速,张艺谋文化产业基金、乐视星云影视文化基金、中诚腾龙旅游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西部分化旅游产业基金和西安曲江影视投资基金等相继设立。这些文化产业基金的设立无疑会极大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基金相对于国内其他产业基金其总体规模仍偏弱小。多数基金在资金使用方式上是以项目补助为主,投资引导效应发挥不显著,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示范效应与鼓励力度不足。 (五)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主要包括民营企业流动资金及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民间资本应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至2013年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46.1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有利于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整合各种资源,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使文化产品呈现多样化,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六)海外资本 大量海外资本因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云集中国,但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很长一段时期,该领域是完全禁止海外资本进入。2005年,政府制定了《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允许海外资本适度进入国家允许的文化领域。使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得以拓宽。但表6数据显示,2005年是外资投资占比最高的一年,为4.13%。纵观2004年至2012年,外资投资份额占比极低,年均不足3%。说明海外资本在目前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中,其资本支持率很低,故应进一步放宽限制,鼓励海外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文化企业。国内文化企业亦应探索利用海外资本的方式、经营模式,提升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融资瓶颈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自身相比近年有长足发展,与国外文化产业特别是美、英、韩、日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尚处于政策哺育期和成长发展初期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仅靠自身积累,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没有资本的介入是不可行的。制约文化产业融资的瓶颈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一)文化产业的轻资产特性 1.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文化产品是复杂的劳动成果,它有着一般商品具有的劳动成果又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精神果实,因而具有更多的独创性和自主性,但它的价值却很难直接计量。文化产业的特点是在资产构成中无形资产占比较大。由于无形资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其价值的评估难度很大。目前,我国缺乏对文化产权内在价值的市场评估,也没有建立对其无形资产科学评价机制。在其资产构成中固定资产权重偏小,用以贷款的担保财产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对其惜贷。 2.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资源 在文化产业中,人力资源在企业各种资源中的作用与一般企业相比更重要。掌握着特殊专业知识、才能和技能的核心人才与创意团队在人员管理上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有些在生产中具有随意性和任意性。且多数文化产品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如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人员的稳定性将会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失去核心人力资源,加剧文化企业的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必然影响企业的融资效果。 3.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的生产周期较长的居多,如动漫、影视制作等,其前期资金投入较多,市场培育期、生产周期均较长,其最终收益又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使对其投资、放贷的风险很大。 4.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的总体发育程度较低且不均衡。文化产业的结构可为三层:“核心产业、相关产业和延伸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即主导产业,主要以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为主构成,包括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化艺术。而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则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为主构成包括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和会展。文化产业的延伸产业则是那些具有文化附加值的产业主要包括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装饰、文化咨询、旅游业等”。目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多依赖文化产业中的延伸产业和相关产业。而核心层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与科学水准较高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科技。在此方面,我国相对落后,加之核心层产业多涉及意识形态领域,制度方面的准入限制也是导致其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因素之一。而此现状使资本进入的风险加大。 (二)文化产业外部影响因素 1.政府主导、引领和助推作用是关键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处于政策哺育期和成长发展初期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政府在文化产业融资中,其主导、引领和助推的作用发挥是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相继推出扶持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明显助推作用。但文化企业融资缺乏相应科学的、相对稳定的配套措施。因此,政府应通过集合财政、金融、税收以及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等手段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建立扶持文化企业上市机制,助推优质文化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在政策引领下拓宽筹资渠道,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2.无形资产价值计量评估体系滞后 文化企业资产构成中,其无形资产多以品牌价值、自主知识产权及人力资源等为资产表现形式。而社会资本的介入,特别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介入更多地是以担保的方式。文化产业的资产不适用担保方式筹资。这是因为文化产业在其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偏小,无形资产的评估特别是对自有知识产权的评估计量,因其影响因素甚多,目前尚未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而实践中对无形资产评估所采用的市价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其价值,是制约文化产业融资的重要瓶颈之一。 3.针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创新不足 由于文化产业资产构成的特殊性,导致运用一般的资产评估的方法不完全适用,而现有的财务报表又不能体现出其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客户资源与受众价值,也不能很好反映其核心竞争力与业绩预测。商业银行又自身缺乏文化产业专业人员和相应的评估系统,为保证金融资本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而惜贷。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这在客观上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商机。因此,金融机构应针对文化产业特征,深入了解文化产业资产及产品的特点并对文化企业实施信用评级。在提供金融支持中,贷款条件应与一般行业差异化。金融机构应了解、熟悉直至掌握文化产业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四、文化产业融资体系的构建设想 (一)美国文化产业融资体系的借鉴 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文化产业大国,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后,美国开始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其文化产业已占GDP的25%,成为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之相比差距巨大。审视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其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一方面,美国政府非常注重通过法律法规杠杆激励各州、和经济实体(包括各大财团)以及全社会实施赞助;其次,对与文化公益事业相关的单位或群体一律享有免税待遇;对公益性文化领域实施资助,但该资助一般不超过所需资金的20%,其余部分必须由申请者自行筹措。由此形成了美国多元的混合资助方式。伴随着美国文化产业近百年的发展,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较为完善。一些传统的融资方式在结合了文化产业生产特点和流程后,同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另外,美国文化产业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利用不仅在数量上最多,且在运用方面也是最为成功。在美国好莱坞投资的世界知名集团有索尼公司、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福克斯电影制片厂)、德国BMG、英国Thorn-EMI等。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就是由7个国家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由于美国文化产业的持续性的大投入不但使其成为美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且也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先优势。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构建设想 本课题组在对欧美文化产业融资方面做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融资瓶颈现状后,提出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解决文化产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融资瓶颈。 图1 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渠道构成图 1.政府在融资平台主导的作用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推动,结合我国文化企业现状及现有管理模式,在融资平台的构建中政府的主导更是责无旁贷。政府在平台构建中不但是扶持文化企业融资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融资平台构筑者及管理者。在本平台中,政府所制定的融资政策,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创新、针对不同业态文化企业设计不同的金融衍生品和不同信用条件的信贷产品。另一方面,政府应更多地运用税收、金融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社会资本、海外资本的进入,倡导设立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满足文化产业发展之需。 2.设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 在本融资平台的框架中,为解决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资金持有者因对文化企业资产及生产特性的不了解而持币惜贷现象,政府组织设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该组织由从事不同业态的文化企业专业人员构成,对涉及文化企业投融资等事项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则由“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组织承办。以解决文化产业自身因知识密集需专业人士对其资产评估问题。本平台目前所涉及的融资渠道是:财政投入、金融机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民间资本以及海外资本。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及金融、法律等投融资环境的变化,融资渠道将会有所增多。 3.资产评估是实现该融资平台功能的关键。 制约文化企业融资瓶颈因素较多,资产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对文化企业而言,是解决其轻资产占比过大导致资金持有人不敢轻易放款的有效措施。文化企业轻资产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的创意性;2.产品预计收益的强波动性;3.特殊创意人的资本性及不可或缺性。故对文化企业实施资产评估,需要对文化企业的资产结构、资产特性、管理模式、经营模式、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掌握有较高的专业水准方可实施,文化产业协会可组织实施此项工作。该环节解决了投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也解决了文化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本融资平台中唯有捐赠资金可直接进入文化企业。 4.本融资平台的衍生功能 该融资平台建立后,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化产品的不同特点设计、创新不同的筹资模式,使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有动力为了自己的利益积极参与进来,具有很强的利益兼容性,以达到活跃文化产业的融资市场,最终也必然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总体来看,由于该投融资平台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可在税收、金融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扶持下推动金融及非金融机构在文化产业内金融创新,借鉴欧美成功经验,开发与文化产业相适应、多层面的金融产品及衍生品,推动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对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政府可适度进行财政投入。引导鼓励海外资本、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企业,同时,通过“设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解决投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五、结论 纵观文化产业融资其影响因素很多,从外部来看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是政府职能的作用与角色问题;二是政府主导下制定与文化产业配套的相关融资政策。中国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政府适度介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某些文化产业项目而言,政府既是投资者,又是监管者,同时又是政策的制定者,因而,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应顺应文化产业自身及发展特性。另外,政府应制定鼓励投资文化产业目录、相关配套政策,以引导、协调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抓住这两个主线并使之完善,相信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能具有可持续性。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现状与融资体系构建研究_投资论文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现状与融资体系构建研究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