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一体化教学研究论文_米刚

高职一体化教学研究论文_米刚

摘要: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倡导多年,效果不佳。根本问题是对实训教师重视不够,地位低无话语权。而专家教授皆为理论教师出身,对实训课题吃不透,没有能力设计理实一体化融合的实用教学方案。所以提高实训教师在教学团队中的地位,激发出综合设计能力,是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一体化;实训;教学

如今高职学校招收的都是高考两三百的低分学生,很难教。按步就班上课发现,学生到课率不高,听课也不认真,对老师讲课爱听不听的,的确让教师没有自尊与成就感。在专业课上,教师卖力的讲述,学生睡倒一大片,这种场景已成常态。原因;一方面学生入学时基础差,学生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专业课实践性强,没有耐心的学生听不懂,全靠记忆与抽象思维,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很难激发出来。从这些表面现象折射出高职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学没有从知识型转向技术技能型。也就是说专业课,只要学生仍然是在教室里坐听老师讲,就是知识型教学,就没有转型;使用的教材不是行动导向的、不是教学做合一的,就没有转型成功;每一项技能没有找到典型工作任务,转型就是空谈。

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的推进,都依赖于专业课教师的双师教师素质建设。当下双师教师不少,绝大多数都是理论教师学习几天考个技能证,对教学没有实际意义。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倡导多年,效果不佳。根本问题是对实训教师重视不够,地位低无话语权,而专家教授皆为理论教师出身,对实训课题吃不透,没有能力设计理实一体化融合的实用教学方案。实训教师来自一线生产,虽有技术技能实践经历,但学历偏低,多年来他们一直得不到重视。教学工作中实训教师是想当然的主力,科研项目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动手操作者,且多数科研课题关键工作都是实训教师来完成。然而最终实训教师仅落得个教研课题参与者,也只是个陪衬,功劳都是专家教授的。实训教师往往职称低,工资低,科研工作积极性受影响。所以提高实训教师在教学团队中的地位,注重激发出实训教师的综合设计能力,是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高职一体化教学既要重视实训教师,还应该从理念上重视实训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实训教室应该占有一半以上的教室。高职学校,专业课教的是技术技能,它是行动教学体系,只有文化基础课、优秀传统文化课、通识课、思政课是学科体系。传统的教室是学生坐听,老师讲台讲授模式,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表格、手势、语气等表达方式,传授知识。而技术技能只能是行动导向教学,坐听是学不会的,只有边听边做、边做边学、反复练习才能学会。如汽车驾驶技术,靠在教室听讲,教师讲的再生动也不可能学会,只有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自驾驶,反复练习一个动作,才能慢慢学会,经长期驾驶,汽车驾校技能才能熟练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所以,高职专业课教学再也不能坐听了,必须在实训室边听边做、边做边学,高职专业课教室就是实训室,实训室与教室是二元一体的职业教学场所。当然,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技术技能项目的实训学习条件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当专业教学转型为技术技能教学时,两节一换的课表的确不能适应技术技能教学需要,有的专业实训课,一个月或半个月只上一门课都是正常的,最少也是半天或一天上一门课。尤其是第二学年,以专业课为主体时,半个月一个老师从早到晚都在上课,十分正常,一个学期两个月全部用于备课,不仅要备课怎么讲?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用什么练?另两个月,老师天天上课,这才是学习技术技能的常态教学。

在我们习惯的传统教育中,聪明的学生好教,自觉提前预习,一讲就懂,还能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这些聪明的孩子都是记忆力好,逻辑思维,理解力强。而高考低分学生大多不具备这些能力,但他们不善于抽象思维,却有可能具有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事物推理能力可能比聪明的孩子更强。既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就应该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办事,当然就应该按技术技能学习规律安排教学。具体到专业课上,就是转型为双师教师主导的、理实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2019年1月24日。

[2]国赛、省赛,即全国或一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8年,教育部等37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教职成函〔2018〕4号)。

作者简介:米刚,高级讲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建设。

论文作者:米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高职一体化教学研究论文_米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