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信息高速公路对文献信息工作的影响_情报机构论文

信息产业信息高速公路对文献信息工作的影响_情报机构论文

信息产业 信息高速公路对文献情报工作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产业论文,情报论文,文献论文,信息高速公路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站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制高点上,全面审视了它带给文献情报工作的诸多影响,并就如何适应这一状况出谋划策,以期摆脱不利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信息高速公路 文献情报工作 影响

信息高速公路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是许多国家为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全面实现信息社会化,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措施。

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特点是:a.它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递人们所需要的各种媒体的信息;b.它能以高速、高准确度传递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c.它能以新的方式存贮大量数据;d.它是一个开放型交互式的大系统。通过双向交互式的网络,用户不仅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一个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因此,信息高速公路极大地满足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缩小了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限制。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将给人类社会和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亦给文献情报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和变化表现在10个方面。

1 文献情报观念信息化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作为信息事业组成部分之一的文献情报工作,如果要跟上信息时代,充分利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这个大好时机,必须在观念上信息化。

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社会共享的资源,是人类的知识、学问、智慧以及客观现象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的组和。信息观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特征,即实用性、知识性、传递性、时效性和商品性。

1.1 实用性 信息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谓实用性主要就是说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据美国政府估计,信息高速公路开通后,信息作为资源的效益将越来越明显。预计到2007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因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而增加3210亿美元,生产率增加20%—40%。文献情报机构是文献信息最重要的集散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大力开展文献信息的深加工,生产出为科研、教学、生产,市场所需的信息产品,形成信息产业,进入信息市场,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知识性 知识性是信息的生命所在。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研究、生产建设和教学实践中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多,信息内容的知识性也将越来越强。据报导,未来的高速信息网络的传输速率达到每秒10亿比特以上,比目前实用化的数字信息网络的传输速度快1000—10000倍。一个汉字只有16比特的信息量,10亿比特相当于6000 多万汉字的信息量,如果用这个网络传递每天8版的《人民日报》,只需1秒钟即可发送完毕。所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文献情报机构可以快速、大量地向读者、用户传播各种各样的有用知识。读者、用户也可通过信息网络阅览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文献情报机构的图书资料和情报。

1.3 传递性 信息本身对社会不产生影响, 只有通过传递才起作用。信息本身不显示价值,只能通过传递才产生价值。由于信息高速公路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递人们所需要的各种媒体的信息,这就给文献情报机构开展快速主动服务开拓了新路。文献情报机构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极快地向全社会用户提供教育、科研、卫生、生产、商务、金融、交通、文化、娱乐等各领域的信息服务。

1.4 时效性 现实生活告诉人们,“信息就是时间”, “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就是力量”。这就是说,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后,如何节省人们有限的时间,已成为人们加快工作速度、节省精力和增加财富的重要技能。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开始建设以来,国内外兴起“信息热”,各行各业都懂得了信息的重要。江泽民说:“四个现代化,那一化都离不开信息化”。有了信息,科研就可以出成果;有了信息,政府就可以决策;有了信息,企业就可以搞活;有了信息,专业户就可以致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作为文献情报工作者,对信息的时效性,必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调查研究用户的需求,同时抓好信息服务工作,要千方百计地迅速、准确地为各行各业提供有实效的信息,更好地为科研、为教学和为经济建设服务。

1.5 商品性 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格局下, 信息发挥的作用不大。因为信息本身的价值和能量被计划性的指令掩盖了。但当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以后,经济的客观规律这只无形的手开始快速拨动信息这根指针,而市场活动的主体则注视它的指向。从此意义上看,信息已具有商品性,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另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刺激社会的信息需求和提高信息的价值,为文献情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条件。为此,文献情报人员首先要树立信息是商品的观念,充分利用文献情报机构蕴藏的多种文献信息资源,诸如藏书资源、目录资源、人力资源、数据资源、场地资源、设备资源等,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劳动,使其成为信息商品,投放信息市场,充分体现信息的价值。

2 文献情报结构网络化

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利用网络技术发展文献情报的自动化系统是今后的一个重点问题。

文献情报机构在过去一个一个的单独存在,以致形成了许多平行建设的文献情报部门。有时,在同一地区、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系统,也在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且在思想认识上,各文献情报单位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不求人”等小农经济思想影响较深,文献信息资源布局很难进行,文献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自动化管理系统不够协调,情报研究和信息咨询的整体效益较差,很不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

近几年来,由于书刊价格猛涨以及各文献情报单位经费的紧张,造成订购新书刊的数量大量下降,严重影响了科研、教学和生产建设。加之社会上各种信息服务机构的兴起,对传统的文献情报部门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些都迫使各文献情报部门之间急需加强合作,进行网络化的建设。

信息高速公路正好提供文献情报部门从结构上进行网络化的道路,即是说共同建设信息网络。每个文献情报部门只要有了计算机,就算有了一个点;通过通信设备,就可以进入局域网,联成了一条线;如果再进入地区网、国家网、世界网,就可以达到面。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就构成文献情报系统的信息网络,进入信息网络后,就可以大大减轻各个文献情报部门的许多重复劳动,使文献情报人员从繁重的日常业务中解放出来;还可以改进工作方法,加快作业的处理,提高文献情报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更令人高兴的是,信息网络将使文献情报部门创造一种新的合作方式——资源共建共享。例如“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建成就可以开展下列业务:a.馆际间的文献采购协调。各个文献情报部门通过信息网络均能及时、准确地获得其他单位的采购书刊情况和各种文献利用率等信息。这样,各个文献情报部门可以参照其他单位的订购书刊情况,来制订本部门的采购政策,相互协调,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订购,力争以现有的经费多订购一些新的品种。b.进行联机编目。各文献情报部门在编目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查询其他单位的编目数据,如果其他单位已有此编目数据,则无需再重新编目,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编目的工作效率。c.公共检索服务。各个文献情报部门可以通过一个一致的用户查询界面,为读者或用户提供查询方式多样、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操作简便的公共检索系统,其中包括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题录数据库、引文数据库等。此外该系统还可通过X·25方式加入中国公用数据交换网, 与该网上其他书目数据库、商业数据库等多种信息数据库相联;通过国际上的Internet网,给读者或用户获取国外的多种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的信息,国外亦可通过这个系统,查找我国的有关信息。d.现代化的馆际互借管理。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克服了传统的手工式的馆际互借的弊端。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预约功能、公告栏、电子邮件,请求传递以及实时的馆际互借等管理,创造出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新的合作方式——代查、代借、代复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给广大读者或用户很大的方便。

所以,信息高速公路开通后,读者或用户就自然而然地要求地区的、部门的、单兵作战的各级文献情报机构逐步脱离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打破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封闭式格局,形成系统的、开放的网络结构。

3 文献情报系统建设整体化

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巨型工程中,文献情报系统也担负着极其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一般说来,信息高速公路由信息资源、信息设施、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和信息主体(指人员教育、国家政策和法律道德等)要素组成。其中除了大型的、综合的、全局的项目由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建设外,很多项目或课题都由文献情报系统负担。要搞好这些项目或课题必须采用整体化的方式。也就是说,运用系统思想,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对文献情报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机构建设、体制改革、业务工作等进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形成综合优势,发挥整体功能。

从组织结构上来说,必须加强全国文献情报系统的整体化建设,建议国家建立权威性的文献情报职能管理机构,实行行业管理,具体负责全国文献情报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并通过有关的制度、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建设,对全国文献情报事业实现宏观调控。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图书情报工作部际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各级、各类文献情报机构均按照全国文献情报系统的分工组织和开展活动,不断发展相互间的协作、协调,逐步建立各种类型的信息网络,提高全国信息网络的总体效能。

从业务建设上来说,全国文献情报系统必须重点建设下列体系:

3.1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文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全国应按照“文献配套、协调布局、资源共享、方便用户”的原则,建立起一个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全国文献情报系统的文献资源布局,建议分为国家级、专业系统级和地区级。

——国家级文献情报机构,主要包括北京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专利局文献馆和中国技术监督局情报研究所。收藏文献要按照自己的任务有所分工和侧重,并与国家计划引进的磁带、光盘和电子出版物等基本相匹配。

——专业系统级文献情报机构,主要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专业信息中心和全国性的重点高等院校图书馆,收藏以同本专业关系密切的文献为主,并负责组织协调本系统文献的搜集、布局、加工与传递,为本系统和全国提供文献服务。

——地区级文献情报机构,主要包括各省、市、自治区、单列市和地、市、县的图书馆和情报研究所。原则分工建议:图书馆为文献中心,情报研究所为信息中心。文献收藏范围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本身的历史传统、藏书特色和加工服务能力来确定。

3.2 数据库体系

数据库是控制、处理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现代化手段,其发展水平日益被视作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上联机网络的数据库发展非常快,平均年增长率为50%,其中美国发展最快,它为科研、教育、公共服务等提供了广泛的服务。我国数据库建设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开始步入集成化系统的实用阶段,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必须认真重视数据库的建设。

——重点建设中国信息源数据库(中国生产的信息)。这些数据库应作为国家的基础建设和促进文化、教育、科学发展的公益事业。

——大力发展中文文献数据库,其中包括书目库、文摘库、题录库、引文库和全文库等。这些数据库应以国家级文献情报机构和专业性文献情报机构为主,从文献源和行业方面进行分工协调。

——从实际出发抓好事实数据库和数值数据库的建设。

——充分利用国外数据库资源,建成联机检索数据库。

——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国际联机检索终端。

3.3 文献服务体系

文献服务是文献情报系统最基本的服务。今后,除了继续做好传统的文献服务外,更要大力加强电子文献服务。为此,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努力提供文献阵地服务的质量,扩大用户的范围,提高文献资源的保障率,加快文献供应的速度。

——建立目录查询中心。国家级、专业系统级和地方级文献情报机构都应建立目录查询中心。全国级和地方级文献情报机构建立查询全国文献资源的目录中心,专业系统级建立查询本专业文献资源的目录中心。

——建立馆际互借中心。国家级文献情报机构应设立国家级互借中心,向国内外开放,做好代查、代借、代复制等工作。各专业文献情报机构和各地区文献情报机构也应设立本系统或地区的馆际互借中心,主要为本系统或本地区开放,做好馆际代查、代借、代复制工作。

3.4 信息咨询体系

信息咨询业是知识生产者和应用者之间专门从事信息和知识产品的传递和流通,并推动知识物化的一种产业,是文献情报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文献情报工作向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方向。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以后,信息资源更为丰富。为了达到主动、及时、准确满足用户的咨询要求,全国必须建立信息咨询体系,其中包括国家级信息咨询中心、专业系统信息咨询中心和地区级信息咨询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咨询、研究咨询、情报咨询等活动以及科技项目、科技成果查新等服务。

3.5 情报研究体系

情报研究是对信息的深加工,属思想库范畴。情报研究体系要按国家、地方、企业、事业、学校等不同范围组织,注意同国家经济、计划、市场、金融、科研、教育等各种机构联系,进行长期的或短期的、本地区或跨地区的、本行业的或跨行业的研究,要对国内外、宏观微观、战略战术进行系统研究。各级文献情报机构应努力做好为决策、科研、教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还应加强情报研究的基础工作。

4 文献情报用户社会化

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通过信息网络将使位于天涯海角的信息群体彼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将使文献情报系统,特别是现代文献情报机构与传统文献情报机构相比,在用户上发生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文献情报机构,除了公共系统图书馆外,大部分都强调为本单位用户服务。但现代文献情报机构,由于将现有文献信息,包括图书、期刊、资料、图片、图表,都可以数字化的形式植入到信息高速公路中去了。这样,就可以使全社会的所有居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利用计算机终端和通信软件从信息网络中接收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也就是说文献情报用户社会化了。文献情报用户社会化后,所有的文献情报机构都是全民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泉,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文献情报机构也将实行它的新宗旨:

a.每个文献情报机构都有义务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读者或用户进行服务。

b.每个文献情报机构都要建立电子信息检索系统,向公众提供图书、期刊、资料等信息。

c.每个文献情报机构都要与社会上的公民或社会团体、政府机构、事业、企业通力合作,提供他们需求的文献和信息。

d.每个文献情报机构都应该有一定的公共空间,平等地接待读者,任他们自由出入。

e.每个文献情报机构都应该把握信息技术的车轮,尽量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f.每个文献情报机构都应该开展有偿服务或部分有偿服务,大力筹措资金,不断增加自我发展能力。

5 文献情报联系国际化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信息量的猛增,传统的国内文献情报服务方式和手段已不能满足于用户的需求,而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文献情报联系国际化提供了条件,使文献情报的功能和服务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国外情况看,美国到90年代初,图书馆的局域网已冲破围墙,发展到与Internet大互联,通过地区网和Internet网,各图书馆的资源得以共享,同时各图书馆也从Internet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上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间接地扩大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容量,将图书馆推向无墙、无缝的电子化图书馆时代。

Inter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人们称之为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也称之为国际网。它是一个汇集了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可以供网上用户共享的数据资源网。至1994年10月,全世界共有90个国家或地区正式加入Internet。连入Internet的网络已达41520个用户,计算机达3864000台。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设施NCFC代表中国于1994年4月连入。至今中国已有23个用户。 每个用户都是它的一个子网,各个子网上都会有许许多多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如OCLC系统就在网上,该系统包含有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世界各地17000 个图书馆的馆藏书目记录。不仅使联机编目和馆际互借成为现实,而且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参考咨询,提供各类电子信息服务,如电子目录产品、全文电子出版物、电子档案和管理信息等。这些资源都可通过网上的终端检索获取,十分方便。

所以,将来通过Internet检索获取文献信息是各文献情报机构的重要手段。因为一旦你的计算机联入Internet, 就意味着与世界各地380多万台计算机联接起来了,在你的面前呈现出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全球性电子图书馆。因此我们国家的文献情报部门如何利用这些国际上最新、最丰富的智力资源来开阔我们的眼界,促进科研、教育、经济、社会与国际接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使更多的人能了解、认识Internet,能使用Internet网上的资源,改变人们对文献情报工作狭隘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放开眼界,展望全球,充分利用Internet,实现文献情报联系国际化,真正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6 文献情报服务多样化

过去,我们的文献情报服务,由于处于传统的、封闭的、手工化的环境中,服务方式仅是有限的几种。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以后,将提供现代化的、开放的、网络化的环境,服务方式将越来越多样化。其表现为,除了继续加强传统的文献服务、情报服务和咨询服务以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a.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是通过计算机联网方式与其他用户进行联络的高效、快速、简便的通信手段。用户通过租用通信节点计算机上的一个“电子邮箱”,当需要给网上的某一个用户发送信件时,发信人只需将发送的信件内容和收信人的地址送入自己租用的信箱。电子邮件系统便自动将信件通过网络一站一站地送到目的地。其中通信节点起到了“邮局”的作用。当信件送到目的地后,不论用户是否使用计算机,信件都会存入收集的信箱中。用户可随时以计算机联机方式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读取自己的信件,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b.文件传输(FTP)。文献情报部门通过FTP可传递任何类型的文件,也可以获取众多领域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服务。还可以通过FTP 接受用户委托复印、联机借阅等。

c.网络化信息检索(NIRS)。文献情报部门可利用服务器与用户发生联系。一个服务器可以被多个用户访问,一个用户亦可访问多个服务器。利用率最高的网络信息检索包括实时信息(股票、行情等)、新闻信息、科技信息检索等。

d.电子公告(BBS)。文献情报部门可用BPS向广大用户发布新书公告、快讯、快报等。

e.信息服务查询台(Resource Discovery System)。 用户通过信息服务查询台可以读取世界上大量的数据库;以便从中获得数据和资料。

f.联机公共目录查询(OPAC)。用户可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的馆藏目录或联合目录。

g.电子图书馆(Eleetronic Libraries)。文献情报部门收藏以数字化信息和电子出版物为主,以电子方式为读者或用户服务。读者坐在家中,通过终端可随意选择、查询、翻阅文献情报部门的任何图书、资料和信息。

h.数据广播(Radio Data Broadcasting)。 文献情报部门可通过广播台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就是说利用调频广播副频信道进行文字、数据、图象信息传播,每小时可广播约10万汉字信息。用户只要具备一个转接器,就可用普通调频收音机接收信息广播并转入自己的计算机。

i.图文信息电视广播(Videotex)。文献情报部门亦可通过电视台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用户亦需要具备一个转接器,就可用家庭电视机接收图文信息。

j.电视远程会议(Teleconferencing)。文献情报部门可通过“电视远程会议”举办远程讲习班、学术报告会或研讨会等。

今后,随着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新的信息服务方式还会不断地增加。

7 文献情报手段现代化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实施,信息传递技术已经现代化。文献情报工作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加入网络后,其手段就应实现现代化。

全国文献情报系统应利用先进的实用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速技术以及信息介质和传播技术等,建设一个以NCFC网为核心的国家级、地区级、专业系统级文献情报计算机服务系统,全面开发数据库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文献情报工作中的作用。

各级文献情报系统应从实际出发,按照全国文献情报系统总体规划和设计的要求,配置相应规模和功能的计算机及其有关设备,形成一个由大、中、小型计算机和微机并存的文献情报服务网络系统。

还应积极与邮电部门配合,加速国家公用数据通信网的利用。凡在公用数据网覆盖内的单位,在条件成熟时都应尽量使用公用数据库。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话网、传真网、电传网、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尽快建设面向终端的联机服务系统。

具体到一个单位来说,应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有重点、成体系、分步骤地开发利用计算机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复制技术、声象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软件技术、机器翻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有关技术,逐步实现文献情报工作手段现代化。

8 文献情报经营产业化

过去,我们总谈如何搞好文献情报工作,但却没有使用经济学中的“经营”概念。原因是还没有把文献情报工作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文献情报部门从文献信息的保存者变为文献信息的传播者,从而进入了信息市场。在信息市场中,虽然文献情报部门之间存在着竞争,但更主要是文献情报部门与其他信息企业之间的剧烈竞争。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收入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15%—25%,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也在日益发展,落后了的文献情报部门要想在信息产业中存在和发展,没有科学的经营模式不行。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充分认识到文献情报部门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文献情报部门必须迅速转换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文献情报部门不应只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文化设施或某一系统的支撑结构,还应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要求文献情报部门由服务到参与,文献情报部门只有进入信息市场,了解信息市场,才能更好地以文献信息为手段服务于信息市场。同时,文献情报部门只有开办信息产业,走向信息市场,才能促使自己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有利于文献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拓宽筹集经费的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文献情报人员的信息观念和市场观念,充分发挥文献情报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综合技能,增加收入,稳定队伍。最终使文献情报部门传递信息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文献情报部门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文献开发和信息服务上。因为文献开发和信息服务是文献信息业的工作基础。文献情报部门这座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信息资源的矿泉,只有经过人们的开发与利用,才能将无形的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打破文献情报部门以原始文献作为第一服务手段的格局,要将注意力放在发展数据库、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情报研究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上,生产出更多、更好、更为实用的信息产品,进入信息市场。

再次是建立信息开发公司,与企业、商业、科研、教学单位挂钩,向他们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各种实用的信息产品。例如德国法兰克福图书馆改名为达姆特信息公司后,改变了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建立了大量的数据库,掌握了德国700家大型企业数据信息,每年更新4次,深受人们的欢迎,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是对文献情报部门进行结构性的改革,转换机制,实行“一馆两制”,对内部工作机构作大幅度调整,以便有可能将更多的工作人员投入信息产业,走向信息市场。

9 文献情报干部专家化

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以后,文献情报工作的内容丰富了,服务方式增多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服务水平提高了,因此在文献情报干部素质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但需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方面的专家,还需要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生产和服务以及各门学科或专业等方面的专家。要吸收和培养这方面的专家,是文献情报事业发展的关键。为此,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a.制定增强人才吸引力、凝聚力的政策。其中包括工资待遇、奖金制度、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责任制、成果评定与奖励、住房分配等整套政策和办法。要千方百计从学校、研究所、企业、事业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作为文献情报部门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积极支持各大学办好信息管理系。不断地改革教育制度,大量补充有关信息理论、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市场经济、公共关系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文献情报事业所需要的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等方面的信息人才。

c.努力做好在职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加强在职干部的培训,使其逐步成为新型的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专家。

d.加速年轻人才的培养。在人事制度的改革中,培养年轻专家,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和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是关系到全国文献情报系统的重要大事。因此希望各文献情报部门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定和住房分配等方面,制定向优秀中青年倾斜的政策,同时要千方百计地为中青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工作上压担子,设立青年科研基金,职称上破格提升,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批新一代的高级文献信息专家。

10 文献情报管理科学化

我国文献情报事业管理在过去是很不科学的,在体制上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分散的弊端,没有一个统一管理的部门,更缺少宏观调控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政策法规上也是不完整的;在业务结构上,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信息高速公路开通后,这些现象不应该再存在,而应该加强科学管理以及文献情报管理科学化。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

10.1 改革管理体制

加强全国文献情报系统的科学管理是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从管理体制上改革是不行的。改革管理体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集中统一管理。为了建设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信息产业,国务院已成立了信息化联席会议,由一位副总理主管。因此为了建设我们的文献情报系统,发展文献情报事业,建议由国家科委来统一管理,以便实行宏观调控,加强协作协调,促进文献情报系统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和产业化。

10.2 制定发展战略

当今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在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而且为迈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信息资源重要阵地的文献情报系统,所承受的使命和任务,其重要性更显得与日俱增。由于科技、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日趋迫切,文献情报系统已不能用传统的作业和服务方式,代之而起的是积极搞好整体化建设。为此,应制定文献情报系统的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前面所说的整体化建设目标。我们初步设想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即在2000年以前,加强协作协调,其主要任务是向国务院提出文献情报事业方针政策及发展规划的建设;研究和协调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和开发利用方案;研究和协调文献情报系统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方案。第二步,即2001—2030年,完善文献情报系统的整体化建设,全面开通文献情报系统的信息网络。

10.3 制定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发展事业的保证,为了规范全国文献情报系统的活动,需要全国制定出一些法律,如图书馆法、情报工作法,一方面规范人们的行动,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同时制定一些具体政策和法规。例如:《全国文献情报工作协作协调方案》、《全国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和共享方案》、《全国文献情报系统馆际互借规则》、《全国文献数据库管理办法》、《全国文献情报有偿服务管理办法》等等。另外,还必须制订一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例如:《全国数据库建设规范》、《全国信息网络服务规范》、《全国文献著录规范》、《全国文献标引规范》等。关于标准和规范,特别注意要与国际接轨。

10.4 建设信息网络

为了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文献情报系统应加快建设信息网络。首先要建设一个以北京NCFC网为核心的网络平台,其次要建设以上海、兰州、武汉、成都、广州、沈阳为网络中心节点,再次要建立以各个省会为网络中心分节点。中心节点,为地域网络,分节点为局域网络。最后建设以各个文献情报部门为网的节点。这些节点直接向各单位的读者或用户提供信息查询和原始文献的服务。全国信息网络建设好后,就可以把全国分布在各地的文献情报部门联接起来,实行科学管理。

总的说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给文献情报事业发展带来极珍贵的机遇,广大文献情报工作者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开创文献情报事业的新局面。

标签:;  ;  ;  ;  ;  ;  ;  ;  

信息产业信息高速公路对文献信息工作的影响_情报机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