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论文_王萍,郑雪梅

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论文_王萍,郑雪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6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案例研究。结果:通过术前和术后及时有效地护理干预,2~3周后均可度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术后治愈率为100%。结论:加强对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254-0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灾难性疾病。是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1]。我院对6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并经过主动干预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共收治62例患者,其中,53例为合并有高血压病史,2例合并有马方综合症病史,7例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男性49例,平均年龄55.5岁,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3岁。入院后经主动脉全程增强CT、心脏彩超、主动脉MRI明确诊断,经有效镇痛、降压、控制心室率后,择期在全麻下行覆膜支架植入,术后仅有3例出现局部伤口的感染,后经对症用药后感染治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干预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突然发病,使患者产生极度恐惧和焦虑。医护人员应在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下,适当增加陪伴与护理时间;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惑,主动向患者解释此病的发生、发展及治愈后可能的情况,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院和主治医生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

2.1.2术前对症处理 为避免患者激烈咳嗽、打喷嚏导致夹层动脉瘤破裂等情况发生,医护人员坚持尽可能多的进行临床陪伴,告诉患者需要尽可能地卧床休息,翻身等变换体位尽量避免幅度过大、动作过剧;为提高患者心肌含氧量,持续低流量吸氧2~4L/min;密切关注并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有效的镇静、镇痛、降压和控制心室率等处理;建立静脉通路,保证静脉用药及时执行。

2.1.3血压心室率监测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0%~90%伴有高血压症,当分离的内膜片损害到一侧或双侧肾动脉时极有可能会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因此,有效控制心率和血压,可预防血管进一步撕裂,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动态监测四肢血压变化,力争在15~30分钟内快速达到90~120/60~70mmHg范围内血压目标值。将心室率控制在60~70次/min。同时减少对患者的情绪刺激。

2.1.4疼痛观察 临床护理人员应通过患者疼痛缓解指标来判断夹层扩展控制程度。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关注疼痛持续时间、部位和伴随症状,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如疼痛反复出现,则表示夹层分离趋势在继续扩散;如疼痛忽然加重,则表示患者血肿可能破裂。遵医嘱给予患者及时的镇痛和镇静对症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2]。

2.2 术后护理

2.2.1基础护理 完善体位与活动护理,术后一周卧床休息,取平卧位,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并防止跌倒。卧床休息期间,需要持续关注患者的舒适度,注意皮肤护理,早晚对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勤换衣裤;对其骨突的部位避免长期受压,可进行局部按摩预防压疮发生。合理控制饮食,减少盐分、脂肪、胆固醇摄入量,注意补充水分。对患者进行排便指导,防止血压骤升导致瘤体破裂。

2.2.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血压、心率、神志、尿量及疼痛变化,尤其要积极控制血压防止夹层进一步撕裂。大多数患者术后表现为手术吸收热,体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少部分患者易发生感染。可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治疗,护理人员应主动配合物理降温,并动态观察体温变化。观察术后肢端皮肤颜色、体温变化及动脉搏动情况,判断有无血栓形成。护理人员应实时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和血肿,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监测患者尿量,掌握患者循环状况、液体补充、血管活性、肾功能状况、肾灌注情况等。

2.2.3用药护理 原有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抗血小板药物效果及副作用,定时查血以观察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本案中共有7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查凝血时间延长,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根据患者血压波动情况,仍可用降压药物扩张血管;部分患者如果脏器因血栓形成或夹层撕裂影响血供,可能会导致血压过低加重脏器缺血,需要升压治疗。

2.3 术后并发症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胸背部疼痛或腹胀、腹痛情况,必要时术后需要进行血管彩超检查,两周后行CT复查,检查是否有内漏发生。(2)当患者术后推至CCU病房,护理人员应立即测量四肢血压,每小时观察双下肢颜色、温度和肌张力并记录以便动态观察,预防肢体缺血,防止术后截瘫。(3)每隔一小时观察尿量、尿液颜色,及时复查肾功能,观察肌酐和尿素氮变化,防止急性功能衰竭。(4)术后前3天应每6小时测量体温1次。每日伤口换药,直至7天后拆线,并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的局部炎症反应,注意观察患者血像的变化,预防感染。

3.小结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少见且极其凶险的心血管疾病,起病急骤,具有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行覆膜支架置入方法是治疗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方法,而采用覆膜支架置入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对本病特征有充分了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镇痛、降压、控制心室率和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对于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手术愈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左玉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手术护理与配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263-264.

[2]李杰,杨晓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7):80+82.

论文作者:王萍,郑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干预论文_王萍,郑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