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03)02-0019-0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把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列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2000年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根本性转变还未完成,应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

1.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效率,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经济增长数量增加通常用GDP或GNP的增加来表示,反映其变化程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即经济增长速度来表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集中体现为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经济增长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所以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经济效益是指宏观经济效益或地区经济效益,而不是指企业经济效益。这里指的提高经济效益包含着目前的经济效益与长远的经济效益、经济的效益与社会、生态的效益的统一,要求经济增长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经济效益就是投入与产出之比。生产要素投入少而产出多,经济效益好;反之,则经济效益差。投入与产出之比的差异,首先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质量(素质),如原材料、机器设备质量好,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经营管理者素质高,则投入产出的效益就好。其次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效率,包括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提高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等,这对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重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即生产要素从效益低的企业或部门、地区向效益高的企业或部门、地区流动,重新配置,这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或再配置所产生的效率,也被称为结构效率。(注:参见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经济增长数量的增加,可以是生产要素数量投入增加的结果,也可以是生产要素质量、效率的提高,即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结果。实际上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以何者为主导地位,从而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特征,是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效率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

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来增加GDP或GNP的数量,保持一定的速度。

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经济增长数量增加是用GDP或GNP的增加来表示的,而GDP或GNP一般是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组成,因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就在于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即一、二、三产业中生产要素素质的提高和在各产业内部的优化组合、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组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基础。产业是由行业组成的,行业则由产品(或服务项目)组成,只有大部分产品或起主导地位的产品优化升级,才能使行业优化升级;只有新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能构成新的行业,从而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为载体。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都要体现在生产(服务)组织中,生产(服务)组织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根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要求,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从产业结构优化组合的角度看,就是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相配合,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规模效应;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是技术结构升级。这不仅要提高单位产品(服务项目)的技术含量,而且要以高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这都必须以劳动者包括经营管理者素质提高为必要条件。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遵循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都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具有客观规律性。在三次产业比重关系上一般是第一产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比重从最大转为最小;第二产业比重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始终成为三产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在工业内部各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上,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再到以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内部,一般是种植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畜牧业、林业的比重逐步提高;在种植业中,粮食生产的比重适度降低,经济作物的比重逐步提高;在渔业中日益从单纯的依靠捕捞转向适度捕捞,注重养殖,养殖比重稳步上升。

1.3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经济体制的转变相配合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经济体制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要素的素质、效率的提高要求产权制度改革。要提高生产要素素质、效率,其前提是要明确生产要素的产权。只有明晰产权,使产权具有相对独立性,才能发挥生产要素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去促进要素素质和效率的提高;才能把产权作为资本进行运作,使其能在要素市场进行交易,促进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企业、行业、地区向效率高的企业、行业、地区转移,实现资产结构重组,达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2)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求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也即生产要素的配置,具有比较高的效率,能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的作用,因此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主要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为此,不仅要使生产要素价格在市场供求中形成,而且要有发育健全的要素市场、竞争有序的市场规则、良好的信用制度。这都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变。

3)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求改革政府对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管理体制。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求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受所有制、地区、部门的束缚,为此就要求放宽非国有经济特别是私营、个人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改革投融资体制、外资体制、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等等,尽量减少政府对生产要素的直接配置,即使必须由政府直接配置的生产要素,也要改革管理办法,使生产要素配置科学合理,实现优化配置。

因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经济体制转变相配合,而经济体制转变也要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扫除体制障碍,把促进发展作为改革内容,从而使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相辅相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2.1 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单纯的数量扩张、以高投入低产出来支撑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难以持久的。首先是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升级的要求,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制约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在1996年实现“软着陆”后,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经济总量的供求矛盾缓解了,而结构性矛盾突出了。一方面,传统产业的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导致价格下跌,失业下岗人数增多,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呈现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新型消费品仍需进口,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从1996年起到1999年,几乎每年GDP增幅下降1个百分点。其次是国内资源难以维持粗放式经济增长的需求。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浪费大,国内资源供给已难以为继。我国人均耕地1.46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7%。现所掌握的矿产储量中经济可利用的只占1/3,45种主要矿产中有一半以上的资源储量消耗速度大于增长速度,找矿难度加大,勘探成本越来越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时空分布不均,目前600多个城市中一半左右缺水,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缺水300亿立方米,全国有2300万人需解决饮水问题。再次,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低水平的数量扩张,使我国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生态恶化趋势继续发展。1998年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了7个,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1/3,七大水系1/3以上河段被严重污染,水土流失面积已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不仅影响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引起国际严重关注,使我国在世界开展“环境外交”的形势下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演变为社会问题、国际化问题。治理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需采取多方面措施,而最根本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治理、遏制。

2.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求城镇居民、发达地区居民提高生活水平,而且要求农村居民、欠发达地区居民提高生活水平;不仅要求城乡居民消费量增加,达到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而且要求消费结构升级,拓宽消费领域,改善住行条件,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生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要满足这些要求,只有在适度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着力于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型也即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行第三步战略的阶段性目标。根据十六大的要求,要在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同时,基本实现工业化。因此,必须加快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在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上取得根本性的进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到日程上来,不仅进一步要求经济增长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而且进一步要求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人的技能、智能上,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而使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战略成为发展的第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这都决定了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3 国际竞争加剧,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首先,以数量取胜的外贸出口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市场的需求,必须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转变为以质取胜。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为国家争得了可贵的外汇,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可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今国际市场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与我们雷同,竞相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少产品的市场需求已饱和或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单位产品的创汇额下降。而一些发达国家又以反倾销来阻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再以数量取胜的做法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出口中有一半是加工贸易,中国仅靠很少的工序赚取很少一部分加工费。早在1996年,美国《洛杉矾时报》就披露,在美国国内市场上售价为近10美元一个的芭比娃娃玩具,从中国进口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其中原料、半成品、包装材料等由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共计1.65美元,中国靠最后加工组装仅得0.35美元。因此,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已十分迫切,而这要求尽快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其次,为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争得有利地位,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形成了制造业生产基地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的重要历史趋向。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想在这新一轮制造业生产基地转移中争得有利的地位,竞争十分激烈。我国已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已是世界第四位制造业大国,制造业规模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我国发展制造业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较雄厚的工业基础设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当数量的科技,人员等等,有条件来迎接制造业转移。可是也应看到,我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从总体上讲还处于垂直分工而不是水平分工的地位,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相差15~20年,制造业的许多核心技术还未掌握,只能从发达国家引进设备、技术。因此,应该说对这次具有新科技革命时代特征的制造业转移在不少方面还准备不足,而能否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和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的重大问题。我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除了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外,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到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提高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也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竞争已遍布世界角落。在我国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世界500强企业加快进入我国,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已交织在一起,使我国进一步直接面对“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形势。毫无疑义,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国际竞争的进一步展开会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存在着被跨国公司夺去市场份额、国内某些产业受到国际竞争一定的冲击甚至有的会萎缩的压力,从而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不利于社会稳定。而要防止这种可能的产生,重要的应对措施就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与跨国公司既合作又竞争中培育一批自己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这就势必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综上所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涉及到许多方面,已有不少文章作了分析评述,笔者认为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发展主线不动摇,才能真正落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才实现了2000年比198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使我国生产力上了新的台阶。从当前情况看,搞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经济,因此,应做到两个不动摇,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搞经济建设必须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经济不动摇。

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经济。首先,要更新发展观念。尽管中央文件及中央领导同志一再讲发展经济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不要单纯追求数量扩张,上项目、铺摊子,可是片面追求增长速度仍是当前的突出问题。不少地方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单纯理解为生产力数量的跳跃式增长;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理解为GDP实现翻两番,在速度上攀比,要求尽快使本地区的增长速度超过周边地区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前实现本地区GDP翻两番。在这种发展观念指导下,片面追求增长速度,争上项目,大铺摊子,不少地方还大搞什么形象工程、标志性建设等等,脱离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建设项目上片面追求高标准,而不把主要财力、精力用于调整产业结构,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否认加快本地区发展有其合理因素,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存在着资金、技术等一些实际困难,但是不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经济,只求数量扩张,会受到市场制约而导致产品找不到销路,缺乏后劲,迟早会使本地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最终导致增长速度减缓的结局。所以,要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尽快更新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其次,把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以工业结构调整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还未实现工业化,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产品过剩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工业领域;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成为新兴产业,大都属于工业领域;农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农产品的加工来进行的;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主要对象是工业,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目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职工的需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工业利税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等等。所以,一定要着力于工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优化升级,以工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离开工业结构调整来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第三产业是难以取得成效的。而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又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着力点,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正确处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再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遇到两大突出问题,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其中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更为尖锐。“十五”时期不仅有“九五”末期1000多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转入,又恰逢21世纪初期劳动力资源进入增长高峰期,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人,而且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还会增加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安排2000多万人就业,而新增劳动岗位只有800万个,需求缺口很大,如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1.2~1.5亿人,则需求缺口更大。因此,如何处理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再就业的关系是“十五”时期甚至是更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当前是就业优先还是增长优先的问题,不少学者主张就业优先。笔者认为对就业优先的涵义要明确,如果说在发展中要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传统产业改造,这是有道理的。如果说就业优先就是不要结构调整为主线,这是值得推敲的。就业、再就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是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如何处理国内就业压力与国外竞争压力的关系问题。从方向上讲,从原则上讲,必须坚持结构调整为主线,在结构调整中逐步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一是只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会产生新的增长点,如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可以为中西部地区改造传统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发展汽车、房地产、电子、生物制药等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劳动岗位。二是为安排就业而去发展已饱和的传统产业,那么受市场制约;产品缺乏销路,就业也难以扩大,相当一部分职工迟早要下岗、失业。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到提高国际竞争力,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否则,丢掉了国内外市场,会使国内失掉更多的劳动岗位。

3.2 加快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深度市场化改革,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涉及生产要素的各个领域都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首先是把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因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又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实际情况也表明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问题突出,是深化体制改革需要攻坚的核心问题。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在明晰产权、构造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职责和权益,建立和完善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分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而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其次,逐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推进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有偿、自愿、依法流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解决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城乡的集体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目前大都已改制,基本上明确了产权关系,进一步改革主要是把产权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股份制和法人治理结构。

第三,必须维护私营、个人企业的产权和劳动者对自身劳动能力的产权。私营、个人企业的产权制度相对讲是明确的,主要问题是其产权是否真正得到法律保护,不受侵犯,真正享有与公有制产权同等权益,不受歧视。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最基本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愈显重要。要尊重和维护劳动者对自身劳动能力(包括体能、技能、智能)的产权和使用权。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为城乡劳动者自由择业、迁移、居住创造制度条件,为城乡劳动者享有教育、社会保障的权利和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者才能等要素取得应有的报酬提供前提。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主要是资本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鼓励和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产权运作的资本化、产权交易的市场化;着力推进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改革,使要素价格逐步在市场供求中形成,如推进利率市场化,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开拍卖等;还要加快实施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使产权主体能得到相应的利益,在利益驱动下促使生产要素配置优化。

3.3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主要是由生产要素产权主体通过市场运作来进行的,但又需要政府强力地推动、引导、协调和调控,所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配置作用的同时,需要政府的干预。保罗·萨谬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在《经济学》第16版中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的运作,如果没有市场或政府,就都会孤掌难鸣。”而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是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高度统一。

当前,我们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划分市场和政府的合理界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解决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直接干预,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产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必须由政府来投资或审批的建设项目,也要提高透明度,采用招投标、特许权公开拍卖等市场化方式进行操作,健全监督机制,防止以权谋私,消除寻租的体制根源。

要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法律保障,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要完善有关规范和调整产权关系、规范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依法切实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类市场主体对生产要素的产权,保障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通过竞争实现优化配置;调整、修改与国际经贸规则不协调、不衔接的国内法,为各类市场主体“走出去”,到国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供方便,有效维护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在国际竞争中的正当权益和国内经济安全;完善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法制制度,从法律上界定政府对生产要素配置的干预,既要防止过多的干预,又要保障政府依法进行必要的干预。

标签:;  ;  ;  ;  ;  ;  ;  ;  ;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