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论文_杨小林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论文_杨小林

杨小林(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王家镇中心学校 四川 珙县 644500)

摘要:数学是小学基础教学阶段重要的科目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理解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而科学的掌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因此,加强学生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是该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是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必要操作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80-01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现 阶段,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不能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解题方法模式化和套路化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率较低。为此,要根据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一、教会学生如何审题

对于应用题来说,审题才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如果出现偏差,自然无法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但是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审题不清的问题,使得解题思路错误,或者产生审题恐惧,导致对题目无从下手,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关,但更大一部分原因却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就是对题目的理解,弄清楚题目的意思,这是分析和解答题目的基础。数学应用题的语言表达相对精确,有时候一字之差就会导致解题的错误,所以学生要从低年级开始就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在读题的过程中不能加减字数而且还要通过精读细读分析清楚解题需要的条件以及数量的关系。举个例子:小明和哥哥帮农场摘苹果,哥哥摘了5筐,小明摘了3筐,他们一共摘了几框?类似于这样的题目就很好理解,小学生一看就会明白把两个数字加起来就是问题的答案,但是在这个基础还会有稍微难一点的问题,例如:小明和哥哥帮农场摘苹果,哥哥摘了5筐,小明比哥哥少摘了2筐,小明和哥哥一共摘了几筐?这里的数量关系就有些复杂,如果有些学生不认真读题,就会混淆条件的关系,看到两个数字就惯性思维用加法来计算,最后得到的自然就是一个错误的答案。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利用这样的例子来深入分析,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1.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小学生抽象思维水平低,善于具体思维,尤其在低年级,这一点更突出。要让他们根据条件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數量关系列式,防止养成猜算法,拼凑数字等不良习惯。教师要根据题意进行直观演示或画示意图,使学生理解题意再列式,教会学生联系条件分析题意的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理解应用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部分学生不理解单位“1”,不会找单位“1”,但在生活中说话时经常用到单位“1”。教师要运用生活中常用的话来让学生理解单位“1”就是标准量,并学会找单位“1”。

3.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来理解新知识

迁移法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复习旧知识,自然过渡,引出新知识,学生感觉似复习,很容易掌握新知识。如通过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引出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根据已知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式,很容易列出方程,遂之掌握该类题的解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可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推导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的结论,从而掌握算术解法。

三、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还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学中,要让应用题的情节具有现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除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外,还要扩大联系实际的范围,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利息的计算,以及一些保险、纳税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三(1)班今天要进行植树活动,要求分两组进行植树,即男生、女生各一组,老师准备了40棵树苗,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提出两种意见: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树苗;二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树苗多,人少分到的树苗少。通过讨论、争议取得共识:按人数分较合理。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树苗?当然,题中还缺少男、女生人数的条件,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学校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时,让学生先摆出12只“白兔”,7只“黑兔”,使“白兔”和“黑兔”一一对应。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白兔跟黑兔相比;白兔多,黑兔少;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理解从 12只白兔中去掉和黑兔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要用减法计算。通过这样的操作和分析,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关于这种应用题中较大数与较小数的数量关系的表象,理解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在小学学习期间,数学应用题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为此,数学教学应成为能够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教学。虽然中国的国情使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举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但我们更应从提高全民的素质入手。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让不同的孩子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数学”、“大至天文、地理、环保问题、生态平衡问题,小至利率计算……均可在数学中找到其应用的踪影。”

总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培养的就是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这是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实课堂内容,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再进行课堂反思,最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杨小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论文_杨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