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分时度假在我国发展的条件
分时度假概念和其产品于90年代末由英美企业导入我国。笔者认为,分时度假是我国旅游业与房地产业产业扩张的产物。当前我国分时度假业处于产业的萌芽时期和产品导入期。从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条件分析,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目前都已基本具备了发展旅游分时度假的条件:
(一)我国国内旅游休闲度假消费逐步成熟,旅游市场日益庞大。我国每年的节假日总天数已达115天,占了全年总天数的近三分之一,加上不远的将来带薪休假的实行,休闲度假已成为多数人的消费需求。根据中国旅游网资料,自1999年至2001年,假日黄金周旅游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占全年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重从1999年的5.60%和5.0%升至2001年的23.3%和20.90%。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5566亿元。2002年中,游客人次:春节5158万,劳动节8710万;旅游收入:春节228亿元,劳动节330亿元;人均花费:春节442元,劳动节380元。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虽然还不高,但是高收入阶层已是一个数量较大的群体。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2002年上海人均GDP已突破4500美元;无锡人均GDP达到4200美元;苏州人均GDP达到43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要突破8000美元;广州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估标准,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上数据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已进入“休闲度假”消费阶段。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至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6亿人次,旅游收入2.9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4%和11.8%,为分时度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据美国运通统计,我国每年商务旅游支出约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的17%,仅次于日本。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开工分时度假项目超过30个,以高尔夫、山地、滑雪等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别墅超过50个。
(二)国内大量房产资源闲置。据报道,2000年,我国星级酒店6000多家,酒店平均出租率55.85%,约一半的酒店客房处于闲置状态,闲置资产达数千亿元。而到2002年7月止,中国商品房空置总量在120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空置一年以上的超过50%,积压资金超过2500亿元,居中国各行业不良资产之首。专家估计,中国当前的商品房空置率已在26%左右。而美国商品房的空置率约为7%,香港约为3%至4%。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空置率界限是10%。在这些积压的房产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位于度假地和旅游城市。推行分时度假形式是盘活这部分房地产的有效措施。
(三)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分时度假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空间。经国家统计局确认的统计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快速增长,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高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3个多百分点。其中入境旅游人数达97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9%。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达36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6%。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8.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1%。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3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1%。
(四)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促使国内旅游企业介入旅游新兴领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旅游主要有两种类型:观光型和休闲度假型。我国目前的国内旅游基本上是观光型,而发达国家现在已是以休闲度假为主。发展休闲度假型的旅游是国内旅游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分时度假的发展为我国休闲度假旅游找到了一种极好的形式,也为我国积压的大量房地产创造一种变现的有效形式,是解决我国饭店业供求失衡的良好对策,是旅游业应对入世的积极出路。因此,在我国发展分时度假有广阔的前景。
二、分时度假本土化面临的问题
我国分时度假本土化面临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信用制度问题。信用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分时度假发展的“瓶颈”。我们最近发放了“分时度假需求方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40份,回收509份,有效问卷505份)。利用SPSS软件统计问卷分析结果得知,被调查者对分时度假的担忧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的信用方面,其次才是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见表1)
(二)法律法规制度几乎空白。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使不法分子借此“乱集资”,导致强迫性和欺骗性销售问题。
表1 消费者担心的问题
(三)调查统计表明,产品价格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度假次数、学历、度假天数显著相关(见表2),而当前分时度假产品价格与国内消费水平脱节。分时度假产品所能产生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可以降低费用。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约有4亿个家庭,20%的高收入也不过800万家庭。而分时度假产品在引入我国时,许多开发商并未对消费市场做细致的分析,使得分时度假产品可以降低度假费用的功能体现不出来,反而使其在消费者眼中形成了奢侈品的印象,限制了分时度假产品的推广和发展。
(四)尚未形成具有规模、有影响的国内分时度假交换网络。这是由于我国体制和传统文化因素导致了分时度假企业的小、弱、散。
(五)需求方对分时度假概念了解甚少,消费理念尚待培育。由本次统计问卷分析结果可知,在被调查人群中仅有2.4%的人自认为对分时度假非常了解,而回答不了解或者一般的人群占总被调查人数比例分别高达33.7%,47.1%,说明分时度假概念在民众中有待于宣传和普及。对是否购买过分时度假产品这一问题,在被调查人群中仅有9.5%的人声称曾经购买过分时度假产品。
表2 分时度假产品价格相关因素分析
Correlations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六)相关制度尚未实施(分时度假交换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分时度假产品所具有的可交换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可交换性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时间的可交换性。时间的可交换性可以分散客流量,减轻旅游淡旺季差别的压力。但是我国带薪休假制度并未普遍实施,一般居民无法自由安排度假时间。二是空间的可交换性。空间的可交换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到不同地区旅游的需求。对国外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正是国际性的交换机会大大促进了分时度假业的发展。但据我国相关规定,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只有24个。目前尚不允许组织公民到这24个国家和地区之外的地方旅游。此外,自费出境旅游按规定需要到旅行社报名组团,并采取团进团出的方式,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分时度假产品的国际化交换魅力,也妨碍了国内分时度假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
(七)企业管理问题。房地产公司对这种主要具有旅游性质的分时度假产品管理和运营机制尚在探索中,难免使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八)人力资源问题。对于新型的分时度假产品,其开发、经营和管理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是一项新兴的行业。当前专业人才缺乏,素质有待提高。
此外,企业对市场消费需求的了解、市场定位以及对分时度假产品概念的理解、宣传产品导向、产品推销模式等问题的存在均影响了分时度假理念的推广宣传,使得消费者逐渐失去了对产品的兴趣。
三、分时度假本土化发展的对策
(一)尽快出台具有中国特色的分时度假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于2000年9月18日召开了“抓紧政策制定,促进分时度假健康发展”的研讨会,并形成文件报请中央批示。市场在呼唤分时度假法尽快出台,已迫在眉睫。本文认为,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形的手——政府干预并营造市场环境。
(二)分时度假产品规制对策。一是建立“冷静期”制度,防止强迫性销售最有效的措施。现有法律规定一般在2-7天之间。即明确规定分时度假产品的购买者享有在“冷静期”内无条件退回产品的权利。“冷静期”制度是制止强迫性销售的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许多销售行为都是在销售人员采取各种销售手段的影响下现场进行的,因此,通过允许消费者在一定期限内无条件退回产品的条款规定,就可以有效防止强迫性销售在市场上蔓延,从而规范销售。二是提供退款保障,这是与“冷静期”制度相配套的措施。目的是当顾客在规定的“冷静期”内提出退款要求之后,保证消费者能够得到自己所支付的款项。部分国家规定销售商在“冷静期”内不得收款,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退款的风险,但这样规定的同时,也会比较大地影响分时度假产品的销售。有些国家规定采取专用账户的方式来进行分时度假产品款项的特殊管理,在顾客把购买分时度假产品款项缴入专用账户之后,销售方不得立刻提款,必须过了“冷静期”之后方能动用这笔款项。此外,由第三方担保、信托公司监管等也是常见的管理办法。三是保证会员对设施的使用权,以防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时能够保证会员按约定使用设施的权利。如果在实际经营中开发商出现经营危机,会员的权益就会受到影响。部分分时度假开发商采取先销售后开发的经营方法是不可取的,一旦未能按原定计划完成度假村的建设,会员的利益便无法得到保障。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在法律中规定采用信托公司监管制度,即要求房产开发商在销售产品之前,将分时度假房产的使用权交付信誉度高的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代表消费者对分时度假房产的使用权加以监管。这样的方法除能有效地消除销售商欺骗性销售的风险之外,还能避免因开发商经营困难引发的系列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四是信息公开制度,防止欺骗性销售。信息公开制度是专门针对欺骗性销售所规定的条款。在这方面的规定中,要求销售分时度假产品的公司在其制作的宣传手册中,按法律所规定的要求充分地发布有关信息,也就是使会员在购买产品之前,在信息较为完全的情况下做出购买决策。有些国家甚至规定必须将规定的项目内容印在合同文本里,从而使购买者更为便利地获取有关产品的详细信息,同时避免了双方产生是否看到宣传册中内容的争议。
(三)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设立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度,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经营分时度假的企业向政府主管部门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可效仿国内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制度,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加强对分时度假公司和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查,公布分时度假企业名单。通过媒体定期公布违法经营的企业名单。建立分时度假企业战略联盟,形成一定的分时度假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和制定分时度假产品硬件和软件质量标准,可效仿星级饭店的评定标准。
设立分时度假消费者投诉专线,建立由国家批准指定的银行、保险公司、资信调查机构、信托公司等来保障消费者权益,以此来约束企业提供良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与管理。建立分时度假业主联合会。购买了同一处分时度假产品的消费者按照法律规定成立的保护自身利益的团体。目前一些分时度假业较成熟的国家已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分时度假消费者联合会。
(四)加强分时度假相关产业链的规制。建立售前—售中—售后相关产业链的衔接与规制(应有相配套的法律、经济和行政规制)。建立行业自律组织。目前欧美均已建立其有效的行业自律组织,如美国的ARDA和欧洲的OTE。
(五)培育适合我国市场的分时度假产品和营造经营环境。1.导入期营销策略:应大力宣传和培育休闲度假理念,从而培育分时度假消费理念和市场。2.缩短一次性购买年限的使用时段,降低消费者的心理风险和功能风险。与国外分时度假消费者不同,本次我国被调查者所表现出的对产品年限的偏好明显集中于较短期间。5年期选择比例最高,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2.3%,其次是10年、20年、40年。3.直接向分数制发展,增强产品的灵活性。国外的分时度假产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分数制俱乐部的组织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消费者可以不受住房面积、停留时间和消费项目等因素的限制,具有购买方便、使用灵活和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等优点。我国分度假业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回避漫长的变革过程,直接向分数制的最终方向发展,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数制的实施,也会有利于旅游分时度假产品的销售与经营。4.充分利用现有房产资源,降低开发成本。5.尽快推出带薪休假制度。6.根据当前我国国情宜首先实现国内分时度假交换为主,随着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经营环境的改善,逐步向国际交换网络推进。7.开发相应的网络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是用文字形式对网络交易中各项安全要求所做的规定,它是保证企业网络营销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工作。这些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保密制度、跟踪审计制度、系统维护制度、数据备份制度、病毒定期清理制度等。8.进一步放开出境旅游市场,提高分时度假产品的魅力。
(六)培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力以及应变各种风险和危机的能力。这包括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保持高盈利能力;形成组织学习能力(学习型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积极的公关和应付危机能力,正视“非典”事件以及2003年3月15日中央台公布的消费者对分时度假投诉所带来的影响。
(七)加强分时度假企业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分时度假业涉及的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伦理学、法律、计算机、旅游学、不动产经济、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英语、公共关系学等。因此,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这有利于提高分时度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美誉度以及产品的服务质量。
(八)培养顾客导向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加强对分时度假消费市场调研,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合现实消费者的产品。通过细分市场开发多元化的主题分时度假产品,满足家庭旅游者、奖励旅游者、银发旅游者、休闲度假旅游者、会议旅游者等对分时度假产品的需求,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宜做精、做细。
(九)本文最后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分时度假产品可以将产权式与时权式两者结合起来,是比较符合当前我国消费者的观念和消费模式,这可同时满足消费者投资和休闲度假需求。目前,我国消费者对产权式酒店的青睐说明如果将两者相结合必将提高分时度假产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