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中长期供求趋势分析_小麦论文

全球中长期粮食供需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粮食论文,趋势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近50年时间里,世界粮食供需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受到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冲击,经历了几轮的扩张与收缩。世界粮食价格也随着供需变化发生相应波动,其波动幅度呈现出越来越剧烈的态势。1989-2001年玉米、小麦和大豆的实际价格降速为4.4%~5.0%;但从2002年开始上升,2009年比2001年分别高45%、49%和81%;2010-2012年继续上涨。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粮食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我国玉米从2009年开始出现净进口;1996年前净出口的大豆到2011年自给率只有20%;未来10年玉米进口预期占全球玉米贸易增量的1/2,大豆进口预期占全球大豆进口增量的80%[1]。

      由于中国粮食净进口量的不断扩大,对世界粮食供需波动所导致的价格波动也更为敏感。国内粮食耕种安排、粮食相关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及居民消费等,都会受到国际价格波动传导的重大影响。因此,对世界粮食供需趋势在总体上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估计,有利于我国形成合理的通胀预期,优化粮食产业安排,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粮食产业和贸易政策,进而更大程度地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一、文献回顾

      现有研究认为世界粮食供需基本会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可从需求预测、供给预测和预测方法等三方面进行归纳。

      1.需求预测

      (1)谷物需求继续增加,增速变慢。OECD/FAO[2]和Alexandratos等[3]对世界谷物的需求预测(不含生物能源)结果相近,2015年为22.87亿t和23.79亿t,2030年为26.77亿t和28.31亿t,2050年为30.1亿t[2]。而Nonhebel等预期全球谷物需求(含生物质能源)将从目前的28亿t增至2030年的55亿t;其中生物质原料需求增加11亿t,口粮和饲料粮需求各增加8亿t[4]。谷物需求增长率在未来将进一步降低①,预期未来10年内玉米需求年均增速为1.8%,小麦为1.9%,稻米为1.0%[1]。

      (2)人口增速放慢。全球人口增速在196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2%),过去10年约为1.2%,预计未来人口增速将减至1%;但未来10年全球人口仍要增至90亿人[4],致使粮食需求增加。

      (3)发展中国家将成为粮食需求主要增长点,但粮食安全前景堪忧。发展中国家饮食结构向肉类、鱼类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转化[1,5],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份额将于2021年超过82%,增加20亿人[1,4],未来10年谷物需求预期从目前的13.5亿t增加至20.5亿t(含生物能源),其谷物净进口预计2015年为1.9亿t,2030年将达2.65亿t[3]34。但2020年燃料乙醇生产将占美国玉米用量的1/3,生物柴油的生产预计占美国大豆油用量的1/5,意味着OECD国家很可能从谷物净出口者变为净进口者[3-4],致使目前谷物进口占世界市场75%~80%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前景堪忧。

      2.供给预测

      (1)世界整体有足够的生产潜力满足需求,但产量增速下降。OECD/FAO和Alexandratos等[3]对世界谷物的产量预测相近,2015年为24.16亿t和23.87亿t,2030年为26.79亿t和28.39亿t,2050年为30.12亿t[2]。世界粮食产量年均增速预期从1990-2010年的1.6%下降至2010-2021年的1.5%[6]。

      (2)全球粮食产量增速未来10年将少于1.0%[1]。

      (3)2010-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预期增速为0.6%[6],增加的主要区域是南美洲、前苏联和撒哈拉以南非洲[7]。

      (4)发展中国家粮食未来10年可能增产50%,但面临较大的资源约束,粮食产量未来10年有望增产50%(至18.75亿t)[4],2030年的可用耕地最多比1997-1999年增加13%(120百万

),灌溉用水预期比1997-1999年增加14%,但1/5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缺水[3]。

      3.预测方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世界粮食供需预测的研究范式基本上从最初的经验性分析、主观感受分析等定性分析为主[8-9],逐渐过渡到以时间序列模型[10-12]、单方程计量模型[13-15]、联立方程模型[16-17]等为主流的定量分析。在预测方法上的不断演变是基于数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方法主要是考虑到数据有限性、结构差异、周期变化、外部冲击、城乡差异等因素的情况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现有预测方法中,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预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经常遭到质疑;单方程计量模型难以对整个系统的复杂性进行总体分析,在对变量间的相互影响进行量化时,存在累积性误差;联立方程组虽有效地解决了单方程模型存在的不足,但对众多变量的数据完整性要求很高;时间序列模型也存在着理论支撑有限、对时间序列数据的结构问题不能有效应对等缺陷。但从研究方法的简单性和准确性角度而言,时间序列模型简单易行,且对原数列信息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在进行长期预测时没有累积性误差,在实际的预测运用中得到了较为精确的预测结果。本文选取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

      对于全球粮食中长期供需趋势,FAO和美国农业部等国际组织的研究较为系统而深入,并就某些看法形成了基本共识。但我国学者较少从全球视角对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做出预测,更多地关注中国未来粮食供需平衡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对贸易途径的倚重程度加大,仅就我国的粮食供需情况探讨粮食安全问题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未来全球粮食供需波动趋势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以便于更好的筹划粮食产业和贸易战略,确保未来粮食安全。

      二、世界粮食供需现状

      对历史趋势进行必要的回顾和总结,是确定预测方法、设定预测参数、比对预测结果的重要基础。本文对1961-2011年全球粮食供需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数据来自FAOstat和USDA数据库。

      1.全球粮食供需量

      以10年为间隔,选取1961-2011年全球粮食供需量进行比较,见下页表1。

      由表1可知,1961-2011年间,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粮,其供需数量增速显著高于主要作为口粮的小麦和稻米;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口粮和油料作物,供需绝对数量小于其他几种粮食,但相对增长速度较快。

      

      2.人均粮食需求

      人均粮食需求方面,玉米和大豆增加较快,小麦和稻米基本保持稳定(图1)。人均小麦需求由1961年的0.07t增至2011年的0.10t左右。人均玉米需求由0.065 t升至0.128 t。人均稻米需求从1961年的0.043 t上升为2011年的0.069 t左右。人均大豆需求从1961年的0.007 t增至2011年的0.038 t。

      

      3.粮食种植面积变化

      粮食种植面积方面,1961-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在2亿

和2.6亿

间徘徊,玉米种植面积由1亿

逐渐增加到1.7亿

,稻米种植面积由1.2亿

增至1.58亿

,大豆种植面积由0.22亿

增至1.02亿

(图2)。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在粮食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少,而玉米和大豆因在乙醇和生物柴油领域的使用日益增加,导致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被玉米和大豆所取代。在过去10年里,全球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37%,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18%,而小麦的种植面积则减少了8%。

      

      4.粮食收益率变化

      粮食收益率方面,1961-2011年玉米收益率最高,由1.95 t/

快速上升至5 t

以上;而小麦、稻米和大豆收益率1961-1980年都在2t/

以下,1981-2000年间都在2.8t/

以下,2000-2011年间,小麦和稻米在3 t/

左右,大豆约为2.5 t/

(图3)。全球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收益率上升较快,表明全球粮食产量的增加来源主要是收益率,而非种植面积。

      

      三、世界粮食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又相互联系与作用。为简化分析,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进行研究,未考虑自然因素。

      1.粮食需求影响因素

      粮食需求的宏观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城镇化进程、经济增长、工业化进程,微观影响因素包括粮食价格、收入增长、饮食结构、非食物商品价格、价格波动等[3,5]。本文以人口增速作为外生变量,对人均粮食需求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解释变量包含人均收入、粮食需求结构②、粮食价格和人口增速,运用OLS法进行估计。1961-2011年人均粮食需求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世界粮食人均需求影响因素估计见表3。

      

      

      由表3可知:(1)1961-2011年人均收入增加对玉米需求影响为正,对小麦、稻米和大豆需求影响为负;饲料和加工需求比重的增加,对玉米需求影响为正,对稻米需求影响为负;表明随着收入增加,饮食结构由口粮向着肉类和鱼类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转化,进而令饲料粮需求上升,口粮需求减少。世界银行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在2000-2015年间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上升为1.9%,高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1.2%。在此情况下贫困率的变化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世界银行认为,2015年绝对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按照每天1美元的标准)可能比1990年减半,贫困人口的数量将会从1990年的12.7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7.5亿人。贫困的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亚和南亚的发展。到2012年东亚已减少了大约4亿贫困人口。只有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预期收入增速变缓,其贫困人口预期将从1990年的2.4亿升至2015年的3.45亿,达到总人口的1/5。

      (2)人口增速对小麦人均需求影响为正。原因在于人口增速越快,导致人均收入增长越慢,令生活必需品口粮的需求增加。UN预测2000年的61亿人口将会增长为2015年的72亿人口,到2030年变为83亿人口,到2050年变为93亿人口;预期2010-2015年间增长率为1.1%,2025-2030年间为0.8%。因此,全球农产品需求的增长率也会相应变慢。FAO预测2020-2050年间,人口年均增量将达6700万,2045-2050年间降为4300万。人口增长几乎都源于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东亚人口以每年0.4%的速度增加,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口仍以2.1%速度增长;世界人口增量中的1/3会出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到2050年这个数字会上升至1/2。

      (3)小麦价格对小麦需求的影响为正。表明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小麦需求具有刚性;稻米和大豆价格对小麦需求影响为负,小麦和大豆价格对稻米需求影响为负,表明小麦、稻米和大豆互补性较强;大豆价格对玉米需求影响为负,玉米价格对大豆需求影响为正,表明二者间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玉米价格对玉米需求影响为负,表明玉米的必需程度较小。Westcott认为主要作物的名义价格在最近高点开始下跌之后,预期在未来10年上升,仍会停留在历史高位[1]。对于未来粮食实际价格变动路径,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一种观点认为未来粮食真实价格在未来10年将下行,但仍将高于1980-2000年和2002年的价格水平[1]6;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未来粮食真实价格下跌的时代已经结束,实际粮食价格将围绕持平或上涨的趋势上下波动[18]。Regmi等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非食物商品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食物支出的改变,要小于食物价格变动时所导致的非食物支出的调整[5]170。因此,持平的或递增的实际食物价格,将导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给许多被贫困和饥饿困扰的国家带来严重困难[18]。此外,近10年来国际油价的大幅攀升刺激了生物能源的发展,令粮食价格的变动轨迹越来越像工业品价格的变动。Tweeten等认为非食品的生物燃料需求会导致全球农产品需求每年额外增加0.1个百分点[18]。

      以上因素将导致未来农产品需求预期增速放慢,由1997-2015年间的1.6%,降至2015-2030年间的1.4%;发展中国家农产品需求增长率由过去30年的3.7%,降低为未来30年的2%[19]。

      2.粮食供给影响因素

      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Simelton等选取了土地、劳动力、资本、国家收入水平、政府治理类型、农业环境保护关键区域等6个变量,代表影响粮食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20]。其中,化肥消费量是关键的资本要素投入[21-22]。其他学者则研究了降雨量、温度、土壤湿度、灌溉水资源、全球变暖等自然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23-25]。

      全球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位面积粮食收益率上升较快,表明全球粮食产量的增加来源主要是收益率,而非种植面积。因此,本文对单位面积粮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单位面积粮食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化肥密集度、土地开发程度、机械化程度、其他资本密集度和灌溉比例作为解释变量,运用OLS估计法,估计各因素对粮食收益率的影响。1975-2007年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见表4,全球粮食收益率影响因素模型估计见表5。

      由表5可知:①1975-2007年间,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用量增加1%,小麦收益率提高0.23%,玉米收益率提高0.43%,稻米收益率提高0.11%。②单位面积耕地的土地开发资本密集度提高1%,小麦、玉米、稻米和大豆的收益率分别提高1.8%、2.6%、1.08%和2.59%。③单位面积耕地机械化资本密集度提高1%,小麦和稻米的收益率分别提高0.33%和0.53%;单位面积耕地机械化资本密集度提高1%,玉米和大豆的收益率反而降低1.28%和0.92%,原因在于机械化资本密集度与土地开发资本密集度存在多重共线性。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时间变量以消除时间趋势,并将机械化资本密集度与土地开发资本密集度的交叉项引入模型进行估计,发现交叉项系数显著且符号为正,说明土地开发的资本投入对机械化资本投入具有增强效应。④单位面积耕地的灌溉比例提高1%,小麦收益率提高0.53%,稻米收益率提高0.58%。

      

      

      发展中国家未来80%的粮食产量增加将来自于密集作业,即更高的收益率、更高的复种指数、更短的休耕期[20]。全球范围内在增加土地资源、水资源投入和提高收益率方面的生产潜能足以满足有效需求。但种植面积扩大和作物密集度提高会令环境成本增加;环境成本的非内部化会阻碍农业研发投资,抑制未来收益率增长的潜力;土地和水资源的稀缺性加剧,将对贫困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总体而言,未来全球范围内粮食产量将能满足需求,但粮食收益率增速将减缓,仍存在家庭和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问题。

      四、全球粮食供求趋势预测

      1.数据来源

      全球粮食总需求来自FAO食物平衡表,包括口粮、饲料粮、种子用粮、加工食品和其他(含生物能源)需求5类。全球人口数量趋势来自联合国人口司。全球粮食产量、粮食平均收益率、粮食种植面积都来自USDA数据库。对于未来人口增长趋势有3种可能性,分别是中速增长、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Tweeten的研究表明,如果粮食需求只与人口成比例,且低速人口增长成为事实的话,那么粮食需求到2025年和2050年将只会比2000年增加1/4;若在中速人口增长基础上进行预测,所有农产品需求(包含非食品需求)到2025年将是2000年产出的143%,2050年将会是2000年产出的179%。因此,采取中速人口增长假设更切合实际[18]。

      2.预测模型

      (1)粮食供给预测。本部分在分别预测收益率和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得到粮食供给预测。

      第一,粮食收益率预测。参考Tweeten[18]的研究方法③,本文构造的粮食供给预测趋势模型如下所示:

      

      式(1)中,

代表被解释变量。技术进步是粮食供给增加的重要来源;技术变量应包括教育、管理、研究、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变量,但这些变量数据无法获得,其变化轨迹都随时间变动[18],所以采用代理变量T来代表以上技术变量,采取年份减去1900的形式。解释变量形式包括一次、二次和对数形式。在此基础上对1961-2011年的全球粮食收益率进行估计,见表6。

      小麦收益率、玉米对数收益率、稻米收益率和大豆收益率的时间变量t的系数都为正,表明全球平均粮食收益率随着技术进步而增大;同时,小麦和稻米收益率的时间变量t的二次形式系数为负,表明小麦和稻米收益率的增速随时间增加而变慢。4个模型的修正可决系数都在94%以上,表明整体拟合较好。

      根据粮食收益率趋势外推模型,预测2015-2050全球粮食收益率(表7)。结果表明,玉米收益率预测增速为1.2%,大豆为0.89%,稻米和小麦分别为0.58%和0.56%。这与Tweeten[18]的预测结果一致④。2015年、2020年、2025年的收益率预测与USDA的预测非常接近⑤。

      

      

      

      第二,粮食种植面积预测。采用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和趋势外推法对全球粮食种植面积进行预测(表8)。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小麦面积的预测结果一致;趋势模型和一次指数平滑法得到的大豆面积预测结果一致,二次指数平滑法得到的大豆面积结果略高;3种方法预测的玉米和稻米种植面积结果差异较大。实际表明1961-2011年全球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平稳,1970-1990年年均增速为0.5%,1990-2011为0.4%;理论研究表明未来灌溉农业增长将主要来源于现有土地收益率的提高,而非种植面积的扩大[19],在预测长期粮食供应时假设净作物面积变化为0更切合实际[18]。因此将预测数量较低、增速较小的一次指数平滑法的结果,作为下文预测全球粮食产量的基础。与USDA的预测相比[27]2015-2023年小麦和大豆面积结果略低,玉米面积相近,稻米面积较高⑥。4种粮食种植面积2015-2020年预期增速为0.51%,2020-2030年为0.49%,2030-2050年为0.47%,接近USDA(2012)的预测[6],略高于Tweeten[18]的结论⑦。

      第三,粮食产量预测。在粮食收益预测和粮食种植面积预测的基础上,得到全球粮食产量预测(表9)。2015-2050年小麦产量预期增速为0.62%,玉米为1.50%,稻米为0.65%,大豆为1.04%。4类粮食总产量预期2015年为24.39亿t,2020年为25.69亿t,2030年为28.24亿t,2050年为33.08亿t。这与OECD/FAO[2]的预测相近⑧。与USDA预测结果相比[26]小麦和大豆产量略低,玉米产量接近,稻米产量略高⑨。

      (2)粮食需求预测。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人均小麦、稻米和大豆需求,采用Holt Winters非季节平滑法预测人均玉米需求(表10)。结果表明,2015-2050年小麦人均需求预期降速为0.19%,玉米、稻米和大豆的人均需求预期增速分别为0.67%、0.52%和1.23%。

      在人均需求预测和中等人口增速假设的基础上,得到全球小麦、玉米和稻米的需求量(表11)。结果表明,2015-2050年小麦需求预期增速为0.62%,玉米为1.74%,稻米为1.55%,大豆为2.48%;谷物需求预期增速将延续历史趋势降低⑩,2015-2020年为1.44%,2021-2030年为1.30%,2031-2050年为1.05%。4类粮食总需求预期2015年为22.78亿t,2020年为24.55亿t,2030年为28.00亿t,2050年为34.46亿t。这与FAO(2011)[20]对世界粮食总需求预测结果一致。与USDA预测结果相比[26],小麦和玉米的需求预测略低,稻米和大豆需求预测相近(11)。

      

      

      

      (3)供需平衡结果。在粮食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得到粮食供需平衡结果(表12)。

      

      ①全球粮食供需总量预期基本平衡,2050年预计出现1.37亿t总量缺口,与现有研究对未来全球粮食供需趋势的预测基本一致。OECD/FAO预测全球谷物(小麦、稻米和粗粮)2015年盈余1.29亿t,2030年盈余0.02亿t,2050年盈余0.02亿t[2];USDA预期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和大豆的总量2015/2016年盈余0.016亿t,2020/2021年供需平衡,2023/2024年缺口0.04亿t[26]。②未来全球小麦供需预期基本平衡,2015年和2020年供给盈余期望保持在0.32亿t,2030年为0.34亿t,2050年为0.40亿t,远远高于USDA的预测结论。USDA预期全球小麦2015/2016年盈余1.74百万t,2020/2021年缺口0.19百万t,2023/2024年缺口0.67百万t[26]。③玉米供需预期基本平衡,2015年供需盈余预计为0.82亿t,2020年为0.71亿t,2030年为0.55亿t,2050年为0.50亿t,与USDA的预测趋势相反。USDA预期全球玉米2015/2016年盈余12.66百万t,2020/2021年缺口1.37百万t,2023/2024年缺口6.3百万t[26]。④稻米供需预测在2015年和2020年基本平衡,2030年出现0.18亿t的缺口,2050年存在1.03亿t的缺口。与USDA的预测趋势相反。USDA预期全球稻米2015/2016年缺口1.33百万t,2020/2021年盈余1.58百万t、2023/2024年盈余0.97百万t[26]。⑤全球大豆供需预测在2015年基本平衡,预测缺口在2020年为0.09亿t,2030年为0.46亿t,2050年为1.25亿t。与USDA的预测趋势一致。USDA预期全球大豆2015/2016年盈余4.91百万t,2020/2021年盈余1.70百万t,2023/2024年盈余1.54百万t(12)。

      本文分析了粮食供需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趋势外推和指数平滑等方法,在预测人均粮食需求和粮食收益率的基础上,基于中等人口增速假设,预测了2015-2050年全球粮食供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收益率方面,未来玉米收益率预测增速为1.2%,大豆为0.89%,稻米和小麦分别为0.58%和0.56%;小麦收益率预期在3.16~3.84 t,玉米为5.49~8.37 t,稻米为3.00~3.68t,大豆为2.64~3.59 t。②种植面积方面,4种粮食种植面积2015-2020年预期增速为0.51%,2020-2030年为0.49%,2030-2050年为0.47%。小麦种植面积预期稳定在218.53百万

,玉米为176.97百万~216.92百万

,稻米为173.09百万~211.42百万

,大豆为106.61百万~147.00百万

。③人均需求方面,2015-2050年小麦人均需求预期降速为0.19%,玉米、稻米和大豆的人均需求预期增速分别为0.67%、0.52%和1.23%。小麦人均需求预期由0.089 t减少至0.083 t;稻米人均需求预期为0.065~0.076 t;玉米人均需求预期为0.114~0.147 t;大豆人均需求为0.036~0.052t。④产量方面,2015-2050年小麦产量预期增速为0.62%,玉米为1.50%,稻米为0.65%,大豆为1.04%。小麦产量预期为690.68百万~840.76百万t,玉米产量预期为959.14百万~1462.56百万t,稻米产量预期为513.88百万~630.02百万t,大豆产量预期为275.51百万~375.49百万t。⑤需求方面,2015-2050年小麦需求预期增速为0.62 %,玉米为1.74%,稻米为1.55%,大豆为2.48%。小麦需求预期为658.30百万~800.03百万t,玉米需求预期为876.97百万~1412.33百万t,稻米需求预期为475.02百万~733.38百万t,大豆需求预期为267.89百万~500.51百万t。⑥供需平衡方面,2015-2030年全球粮食供需总量预期基本平衡,2050年预计出现总量缺口;存在结构性生失衡,稻米和大豆将出现缺口。小麦供需盈余预期为0.32亿~0.40亿t;玉米预期盈余由0.82亿t减至0.50亿t,稻米预期由盈余0.38亿t转为1.03亿t缺口;大豆由盈余0.07亿t转为1.25亿t缺口。

      ①谷物需求增长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2.5%,20世纪80年代为1.9%,20世纪90年代后降为1%。

      ②饲料粮占粮食消费量比例越高,表明饮食结构由主食向肉类的转化程度越高;加工需求占粮食消费量比例越高,表明粮食的非食用需求越大。

      ③Tweeten采用自回归模型估计并将粮食价格确定后,将作物收益率

设定为期望价格P*、作物种植面积

、技术变量T和随机扰动项e的函数;发现该经验模型估计失效,时间趋势的影响完全覆盖了价格和种植面积的影响;后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面积、价格、一阶差分、自回归项、期望及调整模型,都没能改善对作物收益率的预测;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时间的线性或二次函数形式较好。

      ④Tweeten预测未来收益率增速为2025年玉米1.18%,大豆0.8%,小麦0.73%;2050年玉米0.81%,大豆0.67%,小麦0.62%。

      ⑤USDA预测小麦、玉米、稻米和大豆收益率2015/2016年为3.15t、5.52t、3.01 t、2.62t;2020/2021年为3.25t、5.84t、3.09 t、2.77 t;2023/2024为3.31 t、6.05 t、3.14 t和2.86 t。

      ⑥USDA(2014)的小麦面积预测量2015/2016年为225.69百万

、2020/2021年为228.13百万

、2023/2024年为230.24百万

,玉米为依次对应为178.47百万、182.80百万、185.85百万

,稻米为161.14百万、163.52百万、164.39百万

,大豆为112.63百万、119.35百万、124.90百万

      ⑦Tweeten(2008)对全球六种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增速的预测为2025年为0.36%、2050年为0.33%;USDA(2012)对2010-2021年谷物和油籽种植面积预期为0.6%。

      ⑧OECD/FAO对全球谷物(小麦、稻米和粗粮)2015年的产量预测为24.16亿t,2018年的产量预测为2025亿t,2030年的产量预测为26.79亿t,2050年的产量预测为30.12亿t。

      ⑨USDA(2014)对全球小麦产量2015/2016年预测为713.04百万t,2020/2021年为742.21百万t,2023/2024年为763.41百万t;玉米依次对应为990.92百万、1068.26百万、1123.60百万t;稻米为485.32百万、505.59百万、515.88百万t;大豆为295.75百万、330.64百万、357.18百万t。

      ⑩FAO数据显示全球谷物需求增速20世纪70年代为2.5%,20世纪80年代为1.9%,20世纪90年代后为1%。

      (11)FAO(2012)对世界谷物(小麦、大米和粗粮)的需求预测(不含生物能源)2015年为22.87亿t,2030年为26.77亿t,2050年为30.1亿t。

      (12)USDA(2014)对全球小麦需求量2015/2016年预测为711.29百万t,2020/2021年为742.40百万t,2023/2024年为764.14百万t;玉米依次对应为978.26百万、1070.29百万、1129.9百万t;稻米为486.65百万、504.01百万、514.94百万t;大豆为291.84百万、328.94百万、355.64百万t。

标签:;  ;  ;  ;  ;  ;  ;  

全球粮食中长期供求趋势分析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