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刘溢炳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刘溢炳

华通置业有限公司 北京

【摘 要】我国现代城镇化建设的脚步正在逐渐扩大,这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得到了较好的环境,各地区的房建工作均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不论哪种建筑行业均需要使用混凝土作为主体材料,尤其是土木工程建设当中。同时,随着现代混凝土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使得该材料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笔者结合2012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南宁林里桥拆迁安置回建小区项目担任工程部经理期间的工程管理实践,对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国分类刊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前期施工技术的应用

解放前,我国的水泥产量较低,使得混凝土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小,技术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低下。建国以后,每年的水泥产量仅为65万t,混凝土的施工数量和规模仍然较小,在技术标准上与科学配比上还有很多不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的配比设计发展规范与标准与国际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个建国后至改革开放这一段时期,受苏联工程建设的影响,在基层建设中,过度的注重了发展装配结构的混凝土设施,技术还比较落后。

1.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本身并不是单一的建筑材料,其是由水泥、石子、砂子这三种主要原料组成,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功能性还会根据实际寻求添加适量的水和添加剂,因此混凝土又被称为“三合土”。构成混凝土的材料是其质量的根本影响因素,其不仅影响着混凝土自身的应力和强度,还会影响混凝土在浇筑后与钢筋之间的粘合度,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选择。在土木工程当中,根据实际工程类型的需要可以将混凝土中的水泥分为通用型、专用型和特用型三大类。在通常的土木工程当中应用的水泥类型为通用型,主要是硅酸盐、复合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应对存放混凝土材料的仓库进行严格管理,保持混凝土材料存放地点周围的干燥,避免材料受潮而变质,并将同类材料进行统一堆放。

1.2混凝土的配置

在选择适合的混凝土材料后,就必须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按一定的比例将材料进行混合。因为土木工程一般工程量较大,因此在配置过程中无法独立人工完成,必须借助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配比前就需要委托具有国家认定资质的实验室对材料进行检验和调配,并根据施工设计图开展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研究出符合该施工方案的混凝土配比率。在配置时要求相关人员需要对各材料的特性均熟悉,才能够切实保证混凝土材料按照规定比例进行配置,应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严格遵照实验室给出的比例施工。

1.3混凝土的搅拌

在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后就要开始对其进行搅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很多的问题。①在搅拌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一次性投料,不能打乱各原材料的投放顺序,根据该配比下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制定搅拌的时间,按时按需完成搅拌工作。②搅拌机在选择时也必须合理进行,要根据所搅拌的混凝土量对搅拌斗的规格进行选择,一定要保证搅拌斗内的混凝土不多也不少,如规格较小导致混凝土量相对较多,那么搅拌时必然会导致部分混凝土无法充分搅拌,凝固在搅拌斗的内壁,造成材料浪费,同时也影响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如规格较大导致混凝土量相对较小,则会在搅拌时产生飞溅,同时也浪费施工成本。③在投料时要保证每次投料的量,切忌不可为省事而投放过多,这样会导致局部混凝土搅拌不均匀。④在搅拌的早期应考虑到混凝土材料当中砂浆的流失问题,因此在进行搅拌前一定要将前一次的混凝土全部卸载,未清除干净前不允许进行再次搅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土木工程中混凝土中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大体积混凝土热化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的配置和搅拌的过程中,水泥材料本身会随着水化过程越来越充分而提升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这种热量会使得混凝土内水分流失加快,还可能产生内部气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如果需要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对其水泥原材料进行认真选择,其中热化控制效果最好的是矿渣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这类材料与水混合后产生的水化反应并不集中,而且热化速度较慢,改善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较大的情况,从而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另外还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的方式,但这种方法会增加施工的工程量,同时预埋的冷却水管在取出时耗费的成本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除非工程特殊需求。

2.2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是其施工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一般的混凝土浇筑均是分层、分段并持续进行的施工过程。在实际施工期间,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当中严禁添加任何剂量的水,因为添加水之后就会改变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的粘稠度,使其与钢筋的结合能力下降。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把握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在下层基础上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确定下层混凝土是否能够被完全覆盖,还应该精准把握两层混凝土层之间的浇筑间隔,这样能够保证各分层混凝土不会出现逐层凝固的情况,降低其完整性和稳定性。一般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尽量避免时间超出发生的混凝土裂缝。同时,在浇筑时还应注意当天的天气情况,不允许在多雨、大风、多雪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混凝土浇灌,这类天气不仅会对浇灌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同时多雨和多雪天气会严重影响混凝土中水分的含量,大风和寒凉天气则会使混凝土当中的水分过早散失,均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整体的质量。

2.3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在土木工程施工时混凝土裂缝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其一般以横向裂缝为主,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裂缝就必须对其进行压实,同时摊铺车的操作人员还要观察混凝土浇筑平面是否出现堆积的情况,保证其浇筑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种堆积可以通过上层混凝土浇筑进行修正。还可以采用钢板包埋的方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减小在浇筑过程中上层混凝土对下层的挤压,降低堆积情况。

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后期养护技术的应用

在施工完成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工作,要在工期当中为该项工作预留一定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表面的承重力未超过1.2MPa时禁止任何人员接近该施工地点,同时也禁止任何工作在该地点上进行,以免造成混凝土损害。完成浇筑后要及时开展后期洒水保养工作,使混凝土的表面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湿润,还可以通过塑料薄膜覆盖和防护剂喷洒等方法对其表面进行养护。这些施工操作的主要目的均是为了降低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导致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凝固程度不一,在凝固后出现内部裂缝情况。而塑料薄膜覆盖还可以有效防止在多风天气施工时风力对混凝土表面水分的影响情况,保证水分散失不会过快。

其次,混凝土施工控制。其一,供应商。选择混凝土供应商,必须选择资质较高、信誉较好的商家,计算好混凝土浇筑速度,科学选择运输车辆、运输路线;其二,施工操作。确保组织的周密性、科学性,合理安排施工,严格根据施工程序执行混凝土施工,禁止盲目赶工。对于混凝土浇筑,不踩踏钢筋,防止移动预埋线管;其三,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提升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有效提升施工人员责任心

4结语

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影响着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对混凝土施工的每个步骤进行合理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提高后期保养工作的重视度,切实落实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谭卢阳.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01):105~106.

[2]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研究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1(03):69~72.

[3]孙凤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09):56~58.

[4]罗明明.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1(06):8-10.

论文作者:刘溢炳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刘溢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