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图案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运用的几点尝试①
汪 玲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藏族图案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可以满足幼儿对图式和情感的特殊需求。在尝试教学中不断总结幼儿绘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水平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幼儿艺术;藏族图案;运用策略
一、 引言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藏族图案艺术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流传至今的藏族图腾如猕猴、牦牛、羊以及犬、狮子、鸟等图案不但造型优美,而且源于藏族人民对佛教的信奉,在图案的设计上融入了神秘的色彩,极易在美轮美奂的图案中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猎奇心理。在幼儿艺术的启蒙阶段,是理想的艺术活动素材。“从娃娃抓起”是新时期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是幼儿教育《指南》对幼教意义做出的具体说明。探索有益幼儿身心发展的策略,可以创新尝试藏族图案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运用。
二、 藏族图案的特点分析
藏族图案源于藏族人民对自然、图腾、祖先和英雄的崇拜。在科技落后的年代里,由于对世界的模糊认识,本着热爱生活的原则,借助具体事物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从而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其图案在继承和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新时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
尽管跟张丰毅闹过别扭,但张丰毅教会殷桃很紧张的一件事,不要随便回绝欠好的角色,挖掘“欠好”里的“好”,观众天然会喜爱。
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空腹血糖水平以及口服葡萄糖50 g筛选测试糖耐受量水平:采用专业生化负压采血管,于清晨抽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随后给予患者口服50 g葡萄糖,服用1 h后抽取患者3 mL静脉全血并进行血清分离。
三、 藏族图案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运用的策略
(一)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对藏族图案艺术的欣赏水平
藏族图案艺术不同于幼儿常见的简笔画和卡通图画,要提高幼儿的欣赏水平,要先让幼儿了解藏族图案的样式、特点。借助互联网的教学功能,可以提高幼儿对藏族图案认知欣赏的水平。例如,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老师可以策划“我们一起去拉萨”的活动。在活动的开始,老师要明确活动的要求是“找到漂亮的图案”。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播放藏族生活的场面图片,让小朋友观察图案在哪里。小朋友会发现,藏族传统的服饰上有图案。老师可以把在网上搜集来的藏族传统的服饰上的图案,呈现成放大的图案,让小朋友欣赏(如图1)。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要像为小朋友们导游一样,继而介绍西藏的建筑,引导小朋友继续对图案的发现。如,出示经典建筑物的图片。让小朋友在建筑物上寻找藏族有代表性的白海螺、吉祥结、金轮、金鱼、莲花等图案(如图2)。
图1
图2
幼儿绘画的启蒙阶段融入一个民族的图案绘画特点,要结合实践操作加强对图案内容中的具体事物的认知,并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幼儿整体感知藏族图案色彩、外形和线条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在手工制作中进行进一步的“图案”感知。例如,在组织幼儿动手摆一摆活动中,对幼儿提出运用计数器摆出“八边形图案”的要求。在摆放规范后,老师要及时鼓励,引导小朋友结合摆出的“八边形图案”和认识过的哪些图案的外形是相似的,注重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与藏族图案对称特点的联系。又如,在橡皮泥的造型动手活动组织中,教师可以用“海螺”的形状塑造做示范,让小朋友感知海螺的实体制作在外形上呈现的特点与临摹纹样的平面图形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
藏族图案的基本图形以对称方式出现的较多,但是对于幼儿对图案的独立绘画难度是很大的,教师可以采用临摹的方法,降低对线条绘画地难度,通过成功的“临摹”图案,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引导幼儿对图案产生更多的绘画的兴趣。例如,复印彩色纹案的画稿(如图3)发放到小朋友的手中,指导他们用自己透视性好的画纸铺在上面进行临摹。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在他们对对称图案有了一定的运笔功底之后,教师可以给出相对复杂的纹样(如图4)让他们临摹。提高幼儿对线条、形状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并结合被临摹的图案内容加深对藏族图案艺术的印象。
藏族图案艺术运用在幼儿艺术教育的初期,不能急于让幼儿进行绘画,对藏族图案的整体感知要有一定的过程。让幼儿对图案类型有了真正的认识以后,老师才可以让幼儿结合线条清晰的纹样进行藏族图案艺术的绘画学习。
(二) 在临摹中提高幼儿对藏族图案的绘画技巧
高校毕业生学业管理工作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进入“十二五”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5].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控制功能,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好地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出努力.
图3
图4
(三) 在手工制作中激发幼儿对藏族图案的创新意识
在图案逐个放大的过程中,给幼儿画面整体的色彩和外形特点的认知。并在幼儿认知的范围内提出问题,例如:白海螺有什么特点?绕在它身上的是什么呢?幼儿在结合图案的观察中可以直接回答出:海螺大大的白色的。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小朋友的答案可能是“绸带”“浪花”或者回答出“祥云”。对于小朋友的回答老师不要进行统一,总之小朋友认为“像什么”就可以了。以此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
藏族图案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要经过长期的耳听目染,才能让幼儿在艺术气息的熏陶中,提高欣赏水平和掌握基本的藏族图案艺术特点。因此,无论在临摹还是摆放图形以及造型手工制作中都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允许“变形”、允许“走样”,幼儿以另一种形式展示的作品就是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一种创新,终将有最美的作品,在他们的手中诞生。
四、 结语
藏族图案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把一个有着民族特点的绘画艺术,融入幼儿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中,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藏族图案艺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对幼儿成长为一个热爱生活,有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2017:10+18.
[2]吴淑琼.谈幼儿绘画教学的几点做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6).
①本文为《藏族图案艺术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4023)的课题论文。
作者简介:
汪玲,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
标签:幼儿艺术论文; 藏族图案论文; 运用策略论文; 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