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中抽吸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联合抽吸导管。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比常规组有所优势,两组对比,存在一定差距(P<0.05)。治疗后的慢血流情况,观察组要优于常规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应用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抽吸导管,有效清除血栓,降低远端血栓堵塞情况,安全性和可行性非常强,值得推广。
关键词: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抽吸导管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i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i)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suction catheter.Methods:choose 10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gular group: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n the patients.Observation group:joint suction cathe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Results:postoperative,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IMI flow grade advantage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group,two groups of contrast,there is a certain gap(P < 0.05).Slow blood flow 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larger(P< 0.05).Conclusion: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i)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suction catheter,effectively remove blood clots,distal thrombosis reduce congestion,safety and feasibility is very strong,is worth promoting
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因素就是血栓事件导致冠状动脉堵塞缺血,20-30分钟心肌缺血就会引发心肌坏死,1-2小时呈凝固性坏死,当冠状动脉出现急性血栓或者斑块破裂时,血管处于堵塞的状态,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通,进而产生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若不尽早到医院就诊,会引发患者出现死亡。我国老龄化加剧,以及冠心病年轻化,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也有所增长。急性血运重建可以改善预后,指南推荐首选PCI治疗,但是PCI整体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其中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高,微循环灌注障碍导致预后不良,血栓极易出现破碎和脱落[1-2],可能会引发远处微血管堵塞,进而对心肌灌注产生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血栓抽吸导管弥补了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不足之处,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避免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文就针对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共10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组,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52人。
常规组,男性:30人,女性22人,年龄44至84岁,平均年龄(61.5±2.1)岁。
观察组:男性:29人,女性23人,年龄45至85岁,平均年龄(62.2±2.3)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②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③利用冠动脉造影发现患者冠动脉内有血栓;④梗塞血管直径超过2.5mm;
排除标准:①有心脏骤停病史;②血液系统疾病;③器官功能严重障碍;④近期进行PCI治疗。
1.3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术前常规嚼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支架植入靶血管,手术结束后,让患者服用氯呲格雷,剂量75mg/1次/天,阿司匹林剂量100mg/1次/天。医务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若有异常进行针对性处理。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联合抽吸导管。术前,患者常规咀嚼300mg氯呲格雷和300mg阿司匹林。术前常规消毒铺巾,穿刺桡动脉,把6F鞘管置入桡动脉,静脉推注肝素100U/kg,利用导丝,把造影导管送入冠脉开口行选择性造影,开始进行冠脉造影,确定靶血管之后,把冠脉导丝置入靶血管的远端部位,将抽吸导管送入血栓部位,将抽吸导管尾端与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对抽吸导管进行操控,实施准确的前行和后退操作,在负压的作用下将冠脉内的血栓以及血栓碎片充分抽吸。反复操作3-4次之后,利用造影显示血管的狭窄情况,选择适宜的球囊预扩张,将支架植入入,术后常规氯吡格雷75mg/天,阿司匹林100mg/天。
1.4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加以记录,同时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治疗后无复流或慢血流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
术前,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没有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比常规组有所优势,两组对比,存在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由于冠状动脉持续性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引发心肌坏死的情况,从而引发机体出现不同程度胸痛情况,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也无法消除病痛[3]。一般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会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的情况。所以,及时有效的血运重建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而且根据相关报道得知,虽然很多患者应用介入治疗在冠状动脉血流有明显改善,但是并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心肌组织灌注效果[4]。冠状动脉的血栓碎片易引发远端血管微栓塞,还是导致心肌灌注不佳的主要原因。在实施介入治疗过程中,血栓发生脱落机率非常高,产生远端血栓堵塞情况,从而形成无复流、慢复流的情况[5],进而加重机体心肌缺血情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影响患者心功能。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应用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血栓抽吸,不仅可以彻底清除病灶位置的血栓,还有利于观察病灶的形态和远端血管充盈情况。有利于术者医师对冠状动脉远端的血管有所掌握,从而降低了不必要反复应用球囊的情况,减少了血栓脱落的几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本文研究得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介入治疗中抽吸导管,在TIMI血流分级情况和慢血流情况方面均有一定优势,说明:此方法的的临床有效率高,对患者的安全可靠性强,在治疗过程中能有效降低血栓破裂的情况,让患者的心肌灌注恢复正常,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是一种血小板抑制剂,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氯呲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属于噻吩吡啶类衍生物,能释放ADP,控制血小板活化扩增作用,进而可以提升阿司匹林的效果。对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呲格雷可以对心肌梗塞情况进行改善,可以多方面控制血小板进行活化,降低血栓形成,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应用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抽吸导管,有效清除血栓,降低远端血栓堵塞情况,安全性和可行性非常强,抽吸导管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江宏飞,王焱,黄卫斌,等.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使用[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68-70..
[2]李宝寅.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5,(2):11-12..
[3]吕绍昆.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4):23-25..
[4]江宏飞,王 焱,黄卫斌,等.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使用[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68 -70 ..
[5]雷建新,王钊,戴晓燕,等. 血栓抽吸装置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4):416-418.
论文作者:罗平,刘佳,王健,沈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塞论文; 血栓论文; 导管论文; 情况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抽吸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