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重视提高素质,推进教学改革--1995年高考历史卷(上海)的意旨_高考论文

重视基础,重视提高素质,推进教学改革--1995年高考历史卷(上海)的意旨_高考论文

重视基础 强调能力 提高素质 促进教改——199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命题意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上海论文,命题论文,意图论文,重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体现上海课程改革的新特点,199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命题的基本思路为“重视基础、强调能力、提高素质、促进教改”,既要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要促进中学的教育、教学、教改,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命题遵循“点面结合、两者兼顾、面向点靠、有利教改”的十六字原则。(这里所讲的“点”,是指上海23所中学所用的试点教材;这里的“面”,是指大部分学校使用的部编教材。)

重视基础知识是199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重视基础”,首先体现在知识的覆盖面,意图使知识覆盖面尽可能宽一些、全一些。但为贯彻“减员”的要求, 大大减少了题目总量, 从1994年的67道题减至1995年的52道题,减少幅度达22.4%。在题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还是充分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面。据统计,整张试卷中,中国史有90分,其中古代史30分,近代史29分,现代史31分;世界史有60分,近、现代各半。试卷中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保持适当的比例。例如:涉及到经济的知识点有14分,军事的有8分,文化的达22分。《1995 年上海高考历史说明》中包括的课文内容有71章,而在整个试卷中的知识点就涉及到51章,达到72%。试卷难易度的把握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知识点的覆盖面。据统计,试卷中容易得分的题目有50分,占总分的1/3,中等难度题有71分,较难或难题有29分。整卷难度接近0.64,既符合上海高校招生考试的要求,也符合上海考生的实际水平。“重视基础”,在1995年的试卷中体现之二是,对重要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概念要求考生准确、无误地掌握;对重要的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的名称一要读准、二要写对。如试卷31题要求考生写出“粟”、“耦犁”、“耧车”;34题要考生写出“张謇”;40题要求学生写出“租赁制”等。从试卷抽样分析看,不少考生似乎知道上述各种名称,但由于平时学习、复习要求不严、不细,光注意念、背,而不注意写,所以有的写不出,有的写不对,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一定要强调仔细、认真、务实,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难题上,而要切切实实抓基础。据了解,不少考生,包括部分教师对199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中的第33道填充题颇有微辞。认为要求记往清朝前期中国的人口数“3.6亿”似乎有点苛求。其实,历史学科是一门记忆性比较强的学科,必要的记忆不应看作是加重负担,尤其是重要的人名、地名、年代、各种名称乃至重要的历史数据等都应在记忆之列。清朝前期人口“3.6亿”应属重要数据。在我国二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人口数一直很难精确地统计。为了逃避人头税,许多农民隐瞒家中实际人口数。但到了康熙五十年(1911年)规定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隐瞒人口已无必要。这对全国人口数的正确统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国家来说,人口数是重要的国情,它是一个政府制订国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历史知识点的重要与否,取决于它对历史、对现实的重要意义。又如公元没有“○”年,1912年是民国“元年”,这种知识对于一个高考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必须懂得。在199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中,凡是重要的历史知识,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热点,试卷中都力图有明显的反映。例如《马关条约》(1995年是一百周年)、抗日战争(199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香港问题、西藏问题(有关中国主权重大问题)等热点在考卷中都有所涉及。

强调能力测试是199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的又一特点。高考毕竟不同于会考,试卷不能仅停留在基础上做文章,而应做到源于基础、高于基础,着重于能力考核。例如第48题的识图改错题,就是一道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典型试题。以往上海的识图题大都源自于课本外,有的考生放松了对课内插图、插画的复习。为了引导学生重视利用教材中的样图、样画,本题根据教材中的插图加以适当变动,使之成为一道能力测试题。《1995年上海高考历史说明》强调对考生的能力考查,要求考生必须要有识别鉴别的能力、领会解释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和评价论证的能力。199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考察考生的诸种能力。如第42题就是考查学生的识别、鉴别能力的。该题向考生展示了两枚蔡伦的纪念邮票,其中一枚是错票,尽管该题是浅层次的鉴别题,但毕竟体现了试卷的能力考查导向。又如第44题,要求考生阅读《台湾人民抗战檄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就文字中的“发祥之地、陵寝迫切之区”、“倭奴”、“光绪二十一年”等作诠释。本题有很好的区分度,此题全答对的考生甚少,但全错的也少见。错得最多的是因为考生不理解大清帝国列祖列宗的“发祥之地,陵寝迫切之区”的确切含义,误认为是《马关条约》割让的所有地方。有的题看上去不难,但由于考生的审题不仔细或缺乏审题能力而失分。例如问答题乙组中的第49题要求“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不少考生竟把秦始皇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全部一一罗列,显然这是不切题意的,在高考上海历史卷问答题限格(这本身也是对考生概括能力的考查)回答的条件下,这些考生往往是该答的没有答,不该答的写上了,或没有答清楚而失分。至于分析、综合及评价、论证能力更是199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的考查的重头戏。如第45题,要求考生就西方某一学者的“美国没有童年,只有青壮年”的比喻作出合乎史实、合于逻辑的评价。这道题给考生自由发挥留下了较大的余地。根据评分原则,此题提及的论点不论考生同意与否,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的均可得分。这道题虽然分值不高,仅仅3分,但体现着考查学生分析、 评价能力的一种导向,而这种分析、评价能力又必须在领会解释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不少考生因为对题中的“童年”、“青壮年”等比喻的历史含义不理解,所以作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荒唐回答。这反映出中学历史教学之不足:比较注重记忆,不太注重思考;比较注重思考的结论,不太强调思维过程的合理、有据。从考卷的抽查中,我们看到,不少考生都未得分。但也发现确有一些考生思路清晰、持之有据、表达清楚;更有个别考生颇有独到的见解、令人叫绝。

1994年,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纲两卷”的操作方法,力求做到与课程改革接轨,实现平稳过渡,能力考查力求到位。1995年,从高一年级开始,历史课改革已全面铺开,为适应这种形势,高考上海历史卷又实行了“一纲一卷两分叉”,为进一步促进中学教改作出了新的努力。我们相信经过1996年、1997年的努力,“面向点靠”的接轨过渡将会取得完满的成功。

标签:;  ;  ;  

重视基础,重视提高素质,推进教学改革--1995年高考历史卷(上海)的意旨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