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寨引黄灌区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论文_郑军

谢寨引黄灌区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论文_郑军

菏泽黄河河务局 274000

摘要:谢寨灌区从谢寨引黄闸引水灌溉,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期降水偏少,造成黄河天然径流量偏枯,但沿黄需水量不断增加,旱灾严重。要发展灌区经济,只有充分利用黄河水,增加灌区投资力度,加快灌区配套建设,提高输水能力,缩短轮灌周期,逐步修建节水工程,发展节水农业。

关键词:灌区 存在问题 几点建议

1、灌区基本情况

本灌区属于淮河流域,黄河大堤是灌区的西北边界,主要引用黄河水进行灌溉。灌区内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透气性能好,但保水保肥性能普遍较差。

1.1工程概况

谢寨引黄灌区渠首引水建筑物为1980年修建的谢寨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30立方米/秒。灌区内现有总干渠2条,长度29.61公里,各类建筑物27座;干渠2条,长度20.76公里。灌区基本框架已建成,灌区规划灌溉面积46.6万亩,实际东明县可引用黄河水的耕地面积为26.71万亩。灌排体系运行基本正常,为灌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灌溉方式落后,工程老化,也对灌溉效益的发挥和灌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2社会经济概况

本灌区属菏泽市东明县管辖,灌溉区域为东明县的沙沃等6个乡镇, 75个行政村,总人口23.71万人,土地面积151.54平方公里,人均占有耕地1.5亩。农业生产水平属于中等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1.3管理模式

该灌区隶属东明县水利局,由老谢寨引黄管理处管理,管理机关设在东明县沙沃乡。有办公室、财务、工程、灌溉、保卫、水政共计六个股。渠道及建筑物的管理按照划定的范围分段负责,灌区干渠以下各级排灌工程由乡(镇)水利管理站管理。

2、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老化、配套不齐全。

灌区建筑物多为80年代修建、设计标准低的砖砌建筑物,已经运用30多年,由于自然老化,一半以上的建筑物属带病运行,再加上原有建筑物本身配套不齐全,经过数年的运行,渠道和建筑物周围地形发生变化,建筑物也无法发挥原有作用。

1993年以前,灌区没有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运用没有统一的科学依据,各单项工程相对独立,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造成工程布置紊乱,运行管理困难。如测水量水设施不配套,无法按方收费,造成用水过程中浪费,自流灌区仍存在大量漫灌现象,在渠道上乱扒、乱堵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渠堤决口,淹没农田,贻误灌溉时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黄河水资源紧缺,供水缺口大

黄河是菏泽市唯一的客水资源,对菏泽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菏泽是水资源不足的现象特别突出。农业灌溉用水季节集中,用水需求量大,受供水指标的限制,不能满足当地农业灌溉用水的需求。再就是受近几年调水调沙的影响,河槽拉深,在大河流量500立方米每秒以下时,水闸引水困难。谢寨、闫潭水闸设计引水流量均为50立方米每秒,在大河流量500立方米每秒以下时,两水闸只能引水不足10立方米每秒。

目前灌区普遍存在着漫灌现象,耗时、耗水,小麦在种植、冬灌、返青、和灌浆期间漫灌每亩就需120~300立方米的黄河水。个别地区采用井灌,取水量小,灌溉范围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引黄灌区内部用水调度不统一。灌区虽然设立专门的水量调度机构及人员,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灌区内部上、下游之之间,左右岸之间的用水指标分配难以实现。上游地区沿途老百姓抢水、拦水现象还十分普遍,在干、支渠中随意开挖引水口,而下游地区基本上无水可取。

2.3、农业用水季节性强

一年引水一般集中三次,一是每年的开春(小麦返青期);二是每年的农历二三月份(小麦生长期);三是秋种季节。特别是小麦生长期,引水特别集中,用水量大,引水指标不足,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

2.4、不同农作物灌溉定额不同

不同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量是不同的。粮食作物中,小麦用水量较大,年均用水量每亩接近300立方米(灌溉两到三次);玉米年均用水量每亩50立方米;水稻年均用水量85立方米(多为旱稻)。经济作物中年均用水量每亩需40~60立方米。

2.5、不同区域,农作物灌溉用水量有差异

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农作物灌溉用水量较大,随着输水渠道的延伸,农作物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与通常灌溉定额不成比例,特别是输水距离较远的县区,表现较为明显。

3 、几点建议

谢寨灌区建立以来,为东明县的主要支柱产业农、林、牧、渔等方面灌溉增产效益显著。同时,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为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改善及城乡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灌区所需水资源的90%来自黄河,黄河水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3.1 改革工程管理体制和供水管理体制

在工程管理上,“抓大放小”,管好“骨干”,放开“田间”,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实行工程项目投资多元化,充分明晰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

3.2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a.大量使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膜上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取代传统的只与土沟渠打交道的落后灌溉技术。根据灌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努力研究开发“适用、成套、可靠、高效”的节水灌溉设备,把水的控制和利用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对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均匀度等指标进行有效控制。

3. 3防淤、清淤,提高灌区工程的输水能力。

a.加大工程投资力度,建设更新老化工程,在渠道枢纽设置防沙、排沙等工程措施。如修建带冲刷闸的沉沙槽、利用天然地形设置排沙闸、拦沙底坎等工程。

b.严格按计划用水,减少灌溉后多余的水量流入渠道,避免泥沙沉积在渠道内。

c.改变引水时间,在河水含沙量小时,加大引水量;在河水含沙量大时,把引水量减到最底限度。

d.尽量利用水力清淤,减少清淤投资,如利用弯道排沙,是利用弯道所产生的横向环流的原理,将弯道段做成一定的坡度使泥沙大部分集中在凸岸。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清水冲淤,适用于水源比较充足或非灌溉季节不蓄水的灌区。

3.4、自上而下转变管水意识,从服务于用水出发,合理安排引、蓄水时间。根据用水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引水时间,避开用水高峰期,及早引用黄河水。同时要在黄河部门引水指标不紧张时,充分发挥蓄水工程的作用,能够蓄存黄河水。

论文作者:郑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谢寨引黄灌区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论文_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