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电表是现代智能化技术发展的结果,智能技术应用于电表系统,得到了电量的自动化计量,同时,也实现了数据的远程抄核,然而,由于智能电表的运用处于初始阶段,现实运行中难免面临多种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智能电能表数据远程抄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表;数据远程抄核;问题;对策
一、智能电能表的功能分析
过去常用的智能电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用户必须要采用智能的电卡进行充值缴费以后,才能提供电能表供电的指示,这些操作给电力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当前使用了智能电能表这种新型的电能表以后,其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储容量也比过去大,同时结合了我国当下提倡的“节约环保”理念,更是满足了绿色用电等要求。当前所使用的智能电能表具有以下功能:(1)实时查询电量,将电卡插入后就能显示相关的用电数据,如总的用电量、购电的次数以及剩余度等;(2)及时提醒用户电量的情况,如果剩余的电量比规定的额度小,那么就会以自动跳闸断电的方式提醒用户需要及时购电;(3)在一次跳闸以后,一旦用户没有及时进行购电的操作,那么剩余电量消耗完时智能电能表则自动断电;(4)记忆功能,采用了全固态集成电路的相关技术,确保用户用电信息得到保护;(5)预防盗窃的功能,采用一卡一表的制度,强化用卡的管理工作,预防出现技术性的窃电现象。
二、智能电能表数据远程抄核中存在的问题
1、电表载波信号较弱
一些地域空间内,线路较长、较远,需要承受一定的负重,此时,电表载波信号可能无法清晰地显示,这就必然会影响计量工作效率,也为远程抄核收带来困难,对此最为关键是要解除表计分散问题,要为电量信息的采集创造有利条件。对于此问题通常应该装配信号中继器,从而让信号更加清晰、明显,保护信号安全。
2、终端模块难以兼容
各个终端模块通常处于彼此独立、各自孤立的状态,无法在彼此间建立连接,相互之间不兼容,从而影响信息采集工作效率,甚至威胁到信息的稳定与安全,为远程抄核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此最关键是要及时对模块加以更新,不断提升其版本,并将用户终端配置于变压器低压线,以此来最大程度地提升信息采集成功率。对于无法进行信号远距离采集的电能表来说,则要及时更新、更换电能表,引进并安装智能电表。
3、远程抄核过分依赖于通讯信号
智能电能表实际运用过程中,远程抄核是通过通讯系统来传输实现的,这其中必然涉及到通讯系统的服务,然而,当通讯系统信号不稳定时,远程抄核则将受到不良影响,较弱的通讯信号会影响系统的运行,从而造成系统运行失灵等问题。对此,就要加大对通讯系统的维护力度,要加强同通讯服务行业的交流,确保信号能够被安全、稳定地传输。
三、智能电能表数据远程抄核质量管理
智能电表虽然在功能与作用方面优于普通电能表,提高了电量计量与供电服务水平,然而,实际的智能电表发挥作用中,依然存在数据远程抄核方面等诸多问题,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减小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措施
确保电压互感器出厂前的误差调整范围保持统一,严格的规定标准的误差调整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电压互感器是接在被测电压的线路上,所以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与否对互感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电压互感器所接的此段线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大,尤其是受到外界磁场的干扰,那么就会影响电压互感器的工作效果,使其测量的数据存在偏差,进而对电能的测量也存在偏差,所以在电压互感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电压互感器工作运行的外界环境,在确保电压互感器工作状态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来使用电压互感器,保障电压互感器工作的稳定性和所测的电能值的准确性,尽量减少组合互感器误差存在偏差的可能性。
根据电压互感器对电能计量过程中的计量影响,为减小电能计量误差在电压互感器的选择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电压互感器的误差调整范围要与之前使用的互感器的误差调整范围保持一致;不要只关注电压互感器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也要注意计量装置的选型问题,尤其是在组合互感器的使用中,要确保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完善的适应性,保障在实际测量中计量装置与供电系统的相适应性,使组合互感器在电能测量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最佳的测量效果,减少因组合互感器自身的限制引起误差偏真值的现象发生。
2、直接与间接抄表互补使用
电表远程抄核通常有直接与间接两大方法,其中直接抄核就是从电能计量系统发出抄表口令,信息收集设备负责直接抄手并读取电能表中的数据信号,这其中也涉及到信息数据精准度的检验,能够保证来自于采集最系统的数据同远程终端的数据完全相符。间接抄表则指的是系统首先集中来自于计量设备的信息、数据、信号,并及时记录与定位这些信息数据。为了确保远程抄核质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确保信息的安全稳定性,应该尝试将直接抄表与间接抄表结合起来使用,达到二者互补的功效,二者之间协调配合也能有效孔抄核数据的误差,从而提高抄核的精准度。
3、强化电表质量管控
智能电表自身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到其工作与运行,对此必须加强对智能电表自身的检查,智能电表安全前必须加强质量检查,从电表的信号、种类、功能等都要进行全方位地试验、检查与核查,经试验检查确保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杜绝采用任何不合格的智能电表,为了确保质检的专业性,要创建特定的质量监察工作小组,深入检查智能电表的性能、功能与状态等,以此来确保智能电表的运行水平。
4、强化平时的数据采集管理
智能电表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数据的远程抄核,要想提高抄核工作效率,势必要从平时入手,加强日常数据采集监管,需要动态监测电能表数据采集过程,时刻关注远程抄核系统的运行状态,当出现任何异常时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措施来解除问题,安装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利用监测系统自动化监测、定位等功能来及时发现智能电表以及抄核系统的故障,及时采取手段和措施来解除故障,提高电能表数据采集成功率。
5、故障动态定位与监测
无论是智能电表还是抄核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都难免会出现故障问题和危机,任何问题的出现都可能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对此必须加强故障的动态定位与监测,要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智能监测技术,例如:安装GPS定位系统,负责全天候监测与监督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和故障,能够高效解除故障、解除危机。为了达到高效故障解除的目标,则要配设专业化的监测与检修工作队伍,使其有效支持于智能电表的监测与检修,从而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加大对问题的研究力度,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为智能电表创造一个有利的工作环境,促进其智能化计量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提高智能电表的运行效率,达到理想的抄核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效选.浅析智能电能表数据远程抄核中存在的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175.
[2]车丽萍.县级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田婕.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智能电力集中抄表系统研制[D].山东大学,2014.
[4]陈会.配电监测系统中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D].苏州大学,2014.
论文作者:盖帅,田野,缪荣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电表论文; 智能论文; 电压互感器论文; 电能表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信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