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自实行新课改以来,学生呈现出了相对明显的两极分化。在课堂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或者因为学习基础不好,或者因为性格内向等等原因,不愿说、不想说、不会说,导致不同程度影响着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追求班级整体的发展和提高。那么,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使大脑产生优势兴奋,表现为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心理学家也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
如在上“统计”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同学和没戴帽的同学等相关问题,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这样便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另外,也可以进行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最佳默契奖”。师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一举两得。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二、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
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决定着课堂的气氛,课堂气氛又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则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会主动参与课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教师应当是幽默风趣的,善于和孩子打成一片;教师应当是真诚的,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朋友;教师应当在孩子获得成功时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不要担心他们会因此骄傲;在孩子碰到挫折困难时,为他们加油鼓劲而不是火上浇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感情真挚,学生才会对教师更加尊重,对教师的教学也更易接受,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神饱满、充满自信、和蔼可亲,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和亲切的气氛中保持积极的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获取知识当然也就能够更为迅速和有效。
三、制定不同梯度的达成目标
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与发展。在实际的课堂中,慢的学生有时题目还没看明白,快的学生就已经做好了。时间长了,这部分慢的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总感觉跟不上,学习很吃力,继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梯度的达成目标,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主动参与活动成为可能。
四、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它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首先是为学生的自身学习创造了机会,学生通过交流思想和各种学习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其次是全员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在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是平等的,解除了思想上原有的约束,学生能更好地、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笔者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笔者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时,笔者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教室里讲台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笔者也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呀,那个墨水盒正面是长方形的,侧面则是一个正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笔者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最后再举起那个墨水盒,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这时笔者感到很欣慰,不再可惜原来设计的环节没有用上了。及时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问题,再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
另外,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被人表扬、得到别人的赞美。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当积极捕捉孩子身上的优点加以鼓励。要在班级中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从合作学习、课堂展示、课堂检测、作业完成情况等各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促使学生全面参与。
教无定法。作为教师本身,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主体,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多数学生陪坐陪听的现象,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论文作者:董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长方体论文; 课堂论文; 正方体论文; 孩子论文; 笔者论文; 《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