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途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张翠仙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云南 陆良 6556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途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离院时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为突发性耳聋患者以心理护理途径实施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护理途径;不良情绪;治疗效果

突发性耳聋为五官科常见的急症,在成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和自身免疫、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膜迷路受损等因素有关[1]。此类患者突然丧失听力或听力受损,且疾病康复缓慢,在治疗期间患者极易出现神经质、紧张、焦虑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2]。因此,护士应主动帮助患者调节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我科尝试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途径下的临床干预,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0~58岁,平均(45.36±6.21)岁;发病时间1~13d,平均(6.35±1.24)d;单耳发病30例,双耳发病13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28~59岁,平均(45.28±6.36)岁;发病时间1~12d,平均(6.28±1.30)d;单耳发病28例,双耳发病15例。两组基本资料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热情接待、安排住院、讲解疾病知识、说明治疗方法、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支持与安抚。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心理护理途径实施干预:(1)主动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后,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主动了解其心理状态、存在的负面情绪等,结合患者学历、性格特征,做好不良情绪评估,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明确护理重点。(2)讲解疾病知识:首先为患者讲解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机制、诱因、对生活的影响等,告知患者通过妥善治疗听力可明显改善。在讲解知识时,若患者单耳发病,可贴近健康耳侧讲解;若双耳发病,应借助动作、图片、文字等,和患者沟通。同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让患者可阅读相关知识。(3)换位思考:在心理护理中,多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从患者内心情绪出发,鼓励其诉说内心担忧或焦虑情绪,护士注意仔细倾听,寻找突破口,给予针对性的安抚。如患者过度绝望,列举成功治疗案例来增强其信心;若患者担忧自己给家人造成负担,多引导患者畅想康复后的生活,鼓励在康复后回报家属。(4)提供助听器:在患者听力尚未改善时,提供助听器帮助患者和其他人沟通。通过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邀请心态积极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改善患者情绪。(5)小组分享:将4~6名患者安排在一个小组,每日组织1次小组谈话,让患者彼此诉说内心苦闷,彼此鼓励。在小组谈话中,护士积极引导,重点说明保持积极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并告知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读报、和人交流、运动、冥想等。(6)亲情感染:和患者家属谈话,说明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教会家属一些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的方法,嘱咐家属多加陪伴,多给予患者鼓励 与支持。

1.3 观察指标

(1)在就诊时、离院时,以Zung氏焦虑情绪自评量表(SAS)、抑郁情绪自评量表(SDS)[3],对两组不良情绪进行评定,不良情绪严重程度和评分呈正比。(2)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经治疗患者听力恢复为病前状态,或达到正常范围;显效:听力未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听阈提高30dB以上;有效:听阈提高15dB至30dB;无效:听阈提高不足15dB。以治愈、显效与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量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与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患者不同时间不良情绪

就诊时,两组SAS、SDS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离院时,观察组两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的受损及其对永久丧失听力的担忧,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引发生理应激反应,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而患者不能积极配合会影响治疗效果的实现[4]。因此,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情绪干预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途径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的积极方法,符合现代医学中生理-心理-社会支持这一新型医学模式的理念,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需求更为关注[5]。心理护理可使得护士更积极主动的关注患者情绪状态,激发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护患沟通的顺利开展,对护患关系的构建有积极作用。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具备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爱心与耐心[6]。在实施过程中,护士需先对患者心理状态展开评估,了解患者性格特征、不良情绪,制定好心理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听力受损情况,采用语言、文字、图片等多种途径结合的方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使之对疾病与治疗形成正确认知;护士还应经常换位思考,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并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消除患者的孤单感,使之从同伴处获得力量。家属的支持对患者康复极为重要,护士也应为患者积极争取家属的理解与帮助。本研究显示,经护理观察组不良情绪显著改善,且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这是因为患者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对护士的信任感增加,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提高,使得治疗实施更为顺利。

综上所述,为突发性耳聋患者以心理护理途径实施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仁英. ROY适应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 2017, 23(5):148-149.

[2]刘艳, 刘慧巧, 陶静. 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3):150-152.

[3]刘怡伶.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24):136-138.

[4]武慧. 综合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情绪影响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125-126.

[5]杨燕. 人性化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17):155-157.

[6]甘微, 徐克素, 田秀清. 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分析及护理措施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4):271-272.

论文作者:张翠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途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张翠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