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检查井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论文_杨春萍

市政排水检查井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论文_杨春萍

摘要:目前检查井路面的各种病害处置已成为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无论是在新建还是养护工程中,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每道施工工序进行把关,才能保证检查井的使用寿命。除施工因素外。重载交通等对检查井的破坏也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检查井;病害分析

在当前我国各城市中,排水管道多设置在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道下,这就导致在城市机动车道上会设置有检查井,而检查井及周围都会是道路中较为薄弱的部位,在车辆反复荷载冲击下极易出现下沉及破损等病害,对道路的美观及行车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检查井作为市政排水管网的主要构筑物,具有不可或缺性,因此需要做好检查井与道路的衔接,确保道路的路面结构和行车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1排水检查井的现状

市政排水管网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其主要负责整个城市的雨水和污水排放任务。由于当前排水管道多设置在道路车行道下面,这就使大部分检查井的位置都会处于道路车行道范围内,检查井及周边在车辆反复碾压下极易趣出现不同和谐的破损、下沉,从而导致道路整体结构受到破坏,影响道路正常的使用性能。道路不仅美观性受到破坏,而且行车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同时道路维修费用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在检查井设计时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尽可能的降低病害的发生,确保不会对城市功能带来影响,确保道路的完好性和防洪排涝作用的发挥。

2市政排水检查井病害成因

2.1设计考虑不周全

在当前市政排水检查井设计时,由于对于砌井与管道、砌井顶面与井盖连接处的考虑较少,这就导致这些部位较为薄弱,在车辆荷载和反复冲击作用下,井盖与井身,检查井周围的水泥和沥青混凝土地路面极易出现分离现象,再加之近年来车流量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井壁的承载能力根本就达不到道路的配套要求。在检查井设计时,由于受制于资金的限制,往往会在设计时降低设计标准,排水管道直径较小,这就导致在汛期到来时,管道极易出现堵塞的现象。同时在设计时由于考虑不周,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溢措施,一旦遇到暴雨,检查井则会出现向外漏水及涸水的情况发生。

2.2铸铁井盖存在缺陷

在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排水管网中,检查井的井盖多以铸铁为主。铸铁井盖由于其脆性较强,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出现破碎。特别是近年来车流量增多,道路上重型车辆也日益增多,荷载和车速都不断提高,这也导致井盖受到的冲击力也在不断的增强,铸铁井盖出现突然破碎的现象也较为频繁。另外,铸铁井盖主要以生铁作为主要原料,造价较高,再加之可以回收利用,所以井盖还存在着被盗、丢失的情况,这不仅影响检查井正常的功能发挥,还会给道路行车安全带来较大的危险。

2.3施工阶段影响因素

(1)检查井井口凸起。检查井井口多由井圈座、井盖及周围路面共同组成,这就要求井口需要做到与周围路面齐平,从而有效的确保路面的平整度,确保行车的安全。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大一部分检查井都存在着高于路面的现象。这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检查井都是在路面施工前即先完成施工的,当进行路面施工时,不能有效的对标高进行控制,从而导致检查井周围低于井口,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对井口不断的进行冲击,从而导致井口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

(2)检查井井口下沉。由于检查井基底应力小于土基的应用,检查井与路面会存在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井口下沉。同时当检查井砌筑过程中使用的砖强度较低,而且耐久性较差时,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砖会出现酥烂的情况,再加之砂浆质量达不到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等,都会导致检查井沉降的发生。另外井口处路面在车辆反复荷载下,也会出现代于路面标高的情况。一旦井口出现下沉,则会导致路面不平整、检查井渗漏及井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翻浆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检查井周围龟裂、破损。检查井周围出现龟裂及破损多是由于沟槽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回填过程中夯实度不够,从而导致回填密实度不够。或是在回填时将建筑垃圾填入沟槽内,从而导致回填密实度达不到设计的标准要求。另外当检查井砌筑过程中灰浆饱满,管头翻浆没有与管头进行有效的粘结,从而导致井室周围回填土存在被涮空的现象,因此导致路面塌陷问题的发生。

3.市政工程检查井施工技术措施

3.1基础施工

检查井地基施工应与设计规定相符,在不扰动原状土的前提下,必须先处理软弱地基,确保地基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规范后才能施工检查井,这也是确保检查井质量的根本保障。整平夯实地基基础后,需对检查井混凝土底板进行浇筑施工。要求检查井底板强度等级在C15以上,15厘米为其最小厚度,宽度需比井身多出20厘米。如为跌水检查井,则需先施工基础,确保砌筑井身至管道底口,再对管道基础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必须规范施工顺序,避免先管道施工再砌筑检查井或先检查井施工再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等现象的出现。如雨季施工,需将排水沟或集水井设置于基础外20厘米位置,做好排水措施。

3.2井身施工

混凝土预制构件优先选用,当砌筑时选取黏土砖,要求施工前必须做好湿润工作,确保各层砖砂浆具有饱满性,砂浆标号控制在M7.5以上。以道路基层底部作为井壁高度的标准,根据井圈施工方式对其上部进行施工。如检查井内有管道接入,一定部位可同时施工管道、井壁,确保缝隙的紧密性。如圆管直径在30厘米以上,应做好加固作业,可将砖圈砌筑于接口外侧,避免渗水。在粉刷井内外壁时,应遵循相关技术标准,选取1:2防水水泥砂浆对外壁进行粉刷,其厚度可控制在2厘米左右。

3.3井周土回填与压实

井周无法压实的部位,可选取12%石灰土与立式冲击夯进行施工,以此确保压实度符合施工要求。填筑压实各层路基后,顺着井周50厘米宽度范围内进行人工反挖施工,随后进行石灰土回填,并做好夯实工作。检查井反挖施工中,因井周具有狭小的空间,填充时可选取大坍落度的C15混凝土,并做好振捣工作。

3.4顶部钢筋混凝土井圈施工

为确保检查井井盖与井身能够具有良好的连接能力及同时受力,可将钢筋混凝土井圈设置于井身顶部。通常50厘米为钢筋混凝土井圈的高度,也就是水泥稳定层的高度。其施工流程为将厚度为3厘米的钢板放置于井口位置,并将井口盖住,其作为为临时井盖,并和其它部位同时摊铺碾压,以此确保压实死角不会存在于水泥稳定层内。要求做好标记检查井位置等工作,养护过程中可选取人工反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反挖宽度需在井身外周围20厘米以上,并将临时钢板井盖取出。随后做好钢筋绑扎、预埋井盖螺栓固定及钢筋混凝土井圈浇筑工作。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其标高加以控制,通常低于检查井盖5厘米,为井盖标高调整与固结井盖提供便利。

4.结语

随着城市现化代水平的提高,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日益增多。检查井的存在一定程度不仅影响了道路的整体性、结构稳定性、外观美感,而且对于道路的寿命也产生直接影响。各种检查井病害给行人及机动车出行带来不便,轻则引起道路的损坏,重则检查井大幅度沉陷,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随着市民生活水平及环保、安全、法律意识的增强,其对道路服务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导致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城市道路检查井病害问题已经引起各级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检查井病害的防治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莫江涛.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检查井处理的技术措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2]何跃武。从市政道路常见弊病谈精细化施工[J].山西建筑.2010(06).

[3]王晓江,王光明,萧岩.检查井病害对道路平整度的影响及其对策[J].特种结构.2011(03).

[4]杜长勤,荣新安.柔性路面检查井和周边路面损坏因素分析及施工工艺研究[J].安徽建筑.2014(06).

论文作者:杨春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市政排水检查井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论文_杨春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