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基础教育信息服务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院校论文,探析论文,信息服务论文,基础教育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基。发展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是及其重要的,而 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在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目前,师范院校图 书馆为基础教育开展信息服务不失为解决中小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缺乏经费、设备、人 员等困难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师范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可见 ,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基础教育信息服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环境
1.1 开展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社会环境
首先,社会的需求是开展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保证。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的国家 发展战略中,可以看出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而且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已 经提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人们重视研究基础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教育发展 的趋势;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借鉴等等。这些研究无疑需要大量的教育信息。
其次,教育改革使教育信息服务成为当务之急。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人们要总结 传统教育的经验与教训,要研究我国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育改革的特点,要研究教育信息化 的实施,这一切都要在占有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进行。
再次,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的广泛需求是开展基础教育信息服 务的动力。当前,学校中提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分析其中原因,一是教师本身希望从 “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学校教育教学提倡以人为本,教师开始真正重视对学 生的研究、师生互动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教育信息;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师对教育 信息的需求,也使获取教育信息变得简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 更激励了教师对教育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四是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是教育信息长期需要的基 础。
1.2 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物资基础
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教育信息服务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在网络环境中,师范院校拥有大量 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现代传播手段,能成为教育信息的重要提供者。首先,拥有众多的教 育信息源,包括:(1)纸质文献有教育报刊、大学学报、港澳台报刊、国外原版报刊等等, 且数量多、种类广;(2)非纸质文献有电子期刊、光盘数据库、声像资料等;(3)网上信息。 学校建立局域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能检索各具特色的教育网。其次,有相当的经费作 教育资源的保障。再次,师范大学在当地、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若干或一 群研究基础教育的知名专家学者。这些都是无形资产。
1.3 师范院校图书馆有一支专门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专业队伍
这些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专业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及业务能力。首先,这些 专业人员有敬业奉献精神。其次,专业人员具有精深的业务水平。他们具有搜集信息、甄别 信息的能力,还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整理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水平的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利用网上数据库的能力及利用网上信息为用户服务的能力也大 为提高。再次,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他们非常了解服务对象,即学生、教师 和教育工作者的需要。最后,专业人员有敬业合作的意识。专业人员的个人价值是有限的, 而整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精神是搞好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条件之一 [1]。
2 师范院校图书馆开展基础教育信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 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2]他的话一是说“知识就是力量”;二是说知识的价值在于 传播,而且在于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同样,教育信息的价值,一在于教育信息本身,二在于 传 播,并在于传播的广度及深度。
2.1 基础教育信息传播的广度
(1)搜集基础教育文献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是基础教育信息广泛传播的基础。广泛搜集教育文 献资料,首先要充分开发利用本馆的馆藏教育资源,因为,师范院校的教育文献资料具有很 高的学术价值和可开发性。本馆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教育报刊、大学学报、声像资 源,还有本院校的特殊资源,如研究生、博士生的论文、会议录等特殊文献。其次,利用馆 外的教育文献资料,实行馆际互借或利用兄弟院校、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进行补充是十分 必要的。再次,开发利用网上教育信息,为本馆所用。网上的教育网站众多,从中可提取大 量有用的教育文献资料。第四,开发利用交换资料。如与兄弟院校或大学学报编辑部建立资 料交换关系。
(2)有序的教育文献资料不但为教育信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也是保证教育信息服务质 量的基础。收集的教育文献资料需要加工、整理,无序的教育文献资料需汇编成有序的教育 专题文献。教育专题的设置必须是科学、系统的,文献资料应按《中图法》分类;专题名称 取自主题词表,如教育理论、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等等。除此之外,还可根据教育热点设置 专题,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校本课程等等。以专题的形式供读者查阅,能给 读者带来极大方便。以往我馆按上述方法加工、整理基础教育文献资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3)馆内专题教育资料外借,下基层学校展示,扩大基础教育资料借阅使用范围。当前尽管 网上教育文献资料查找快速简便,但目前网络毕竟尚未普及,因此传统的服务方式仍需存在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资料的服务方式也应随着改变。宜采取多种服务方式并进, 既让读者走进来,也让教育资料“走”出去。把教育文献专题资料外借到基层,到区县教育 学院,到市重点中小学展示,是让教育文献资料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有效方法。去年下 半年,我馆教育专题资料到金山教师进修学校、嘉定教师进修学院、崇明中学、金山张堰中 心小学展示,前去阅览的有数千人,7000余份资料被复印,说明此种方式深受基层学校的欢 迎,且成效显著。
2.2 教育信息传播的深度
要达到教育信息传播的深度必须提高情报产品加工、整理的质量,将读者最关心、最需要 的信息充分揭示出来。我馆的主要做法有:
(1)编辑二、三次文献,包括索引、文摘、专题等,供读者查阅,如《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研究论文索引》、《中小学信息教育论文索引》、《研究型课程、校本课程论文索引》等等 ,受到读者的欢迎。
(2)编辑教育信息产品。a.信息型的。如《教育情报》,主要揭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研 究动态,设有教育理论、热点追踪、国外信息、网海导航等专栏。b.专题型的。如《课改论 坛》,主要揭示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动态、各科教育教学研究动向,介绍国内外教学经验 等。c.编辑教育热点专集。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及时编辑了《国外教育模式资料 集》、《21世纪的教师素质资料集》、《创造力和创新教育资料专集》、《中小学劳动技术 教育资料集》等。
(3)自建基础教育专题文献数据库。目前,网上教育资源存在一种现象,一方面网上有用的 教育资源相对贫乏,一方面相对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而言,价值不大甚至无用的信息又显得 非常雍杂[3]。或者说教师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因技术等原因,无法快速正确检索 到需要的教育文献。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1999年7月公布的互联网用户情况的调查报告显 示,从行业来看,教师只占用户总体的5%[4]。鉴与此,建立教育专题数据库,方便教师 检索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我们从100多个教育专题中,选择“教师教育”、“创新教育 ”等11个专题作为基础教育专题资源数据库的首选子库,开始着手自建基础教育专题文献数 据库。目前建库进展有序。以后,我们将逐步扩建其他的子库,或者与中小学联建有关数据 库,使数据库资源更符合中小学的需要。这些教育信息产品和数据库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图 书馆的主页发布到网上,在更大的范围、供更多的读者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