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论文_王一然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论文_王一然

新疆永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BIM技术是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汉语含义是“建筑信息模型”。其基本含义就是通过实物的模型来表达建设项目的特性,在此技术下,各项资源与信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为目标项目提供可行性意见。同时,BIM技术能够贯穿工程项目始终,在促进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将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能够改善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的最大化,推动整个项目的进程,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效益

一、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效益

1、提高项目成本的严谨性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替代传统的手工收集建筑信息的方式。在提高信息收集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扩大信息收集的范围,实现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此外,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施工人员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和成本,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严谨性。

2、提高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

在计算工程造价中的相关数据时,造价管理人员可以运用BIM技术,并将其与国家计算标准相结合,不仅可以加快工作进程,还可以提高工程造价施工计算的准确性。同时,BIM技术可以替代之前的二维模型,以三维的形式显示建筑信息模型,它不仅为设计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构造函数,但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顺利实施建设。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较过去有明显进步,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尚未形成,工程建设中常常出现三超现象,增加能源的消耗量。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可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工程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

2、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不当

建筑工程造价在估算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受市场变动的影响,指导价与市场价相比较为落后。同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市场脱节与消耗指标严重,许多企业运用定额数据,其更新过程缓慢,无法准确反映生产力水平,影响了数据的可靠性。此外,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标准的定额,工程量计算也具有一定差异性,使得建筑工程计价区域性明显,管理方式不当。

3、工程造价预算数据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很多,不同部门的规定也不尽相同,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数据格式与技术收单也存在一定问题,难以实现数据的共享,极易造成信息错误或者信息流失,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三、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1、投资决策阶段

在工程建设的投资决策阶段,BIM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优势,为参建各方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进行参考,从而为投资和决策奠定基础。在这一阶段,建设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虚拟平台,展示建筑工程的三位模拟效果,并将其与其他工程项目进行对比,从而为本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参考。同时,BIM技术还能够细化项目工程量,从而有效计算项目整体及各个阶段的工程预算,并能够给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依据。

2、招投标阶段

BIM技术在投招标阶段的应用,需要造价人员结合工程量计算规则对BIM软件中的计算规则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具体工程的计算。系统可以根据BIM自动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计算工程量信息,并极大地减轻了造价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并有效降低了人为失误导致的信息误差。同时还能实现工程量清单以及投标控制价的快速准确编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单位提供BIM信息模型,能够帮助施工单位以及招标代理机构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程量信息的查阅,并按照工程建设的实际特征编制工程量清单,防止存在漏项以及工程量计算错误的现象,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另外,BIM技术在投招标阶段的应用能够为招标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拟投标单位能够结合招标文件中含有的BIM模型,分别对应构件空间位置和工程量信息,从而帮助参建方更全面地了解拟建工程,并实现工程量清单的快速核准,为投标策略的制定赢取了更多的时间。

3、工程设计阶段

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工程设计方案的资料完善程度等来编制工程造价管理。在该阶段,工程造价约占工程整体的七成,所以需要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加以重视。对于工程设计造价概预算,由于传统BIM制图具有工作量庞大,对工程资料完善程度要求较高等劣势,导致其结果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技术人员可以直接以BIM模型为基础,直接修改相关数据,从而有效保证了设计阶段投资概预算的准确性。

4、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于节约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在于科学控制工程成本,防止其超出预计投资的额定范围。BIM模型能够实现整个项目造价和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并根据施工进度,对机械量和价格进行汇总。由于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建筑单位对其加以重视,并通过BIM模型与实际项目对比,以合理调整采购方案,并合理安排相关事项。BIM数据还能够查看施工物料的具体使用情况和损耗状况,以便物料管理人员科学安排后续物料的使用和采购计划。通过资金的合理分配以及人员、机械、材料的科学搭配,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能够有效监控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数据,并进行碰撞检测,以有效防止工程变更,从而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有效促进问题解决,防止由于施工方案的反复调整增加施工成本。同时,BIM系统还能够实现工程材料用量的计算,帮助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掌握用料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限额领料等相应措施。

5、竣工阶段

根据BIM技术在施工设计、决策、投招标、施工阶段等方面的应用,BIM模型数据库也实现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从而保证了设计变更、计量支付和材料管理等信息的完整性,使得BIM模型在结算阶段与竣工实体已经基本实现一致,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投资方和施工方在此阶段可能发生的纠纷,为项目竣工结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并提高了结算和审计的效率。对于造价人员来说,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有助于其在进行项目审核时科学计算工程量,对于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程度都有重要意义。与传统工程项目相比,BIM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工程在各个阶段中信息传递脱节的现象,极大地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减少了信息流失,并通过分析项目整体投资效益,能够实现建筑单位内部数据库的建立,从而有效保证后期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对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不足之处采取解决措施。尽管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处于探索阶段,但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略,需要继续探索和应用BIM技术,并进一步了解与分析,从而推动建筑工程不断的发展,减少工程造价成本,提升工程造价建筑管理水平,加速建筑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黄嘉仪.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666.

[2]张璨.浅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项目管理),2016(05):231-232.

论文作者:王一然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论文_王一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