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通过本校大学生死亡认知与死亡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其认知总体状况及形成原因,为以后开展大学生死亡教育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分别对本校16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三年级学生条目均分及问卷总分均低于其他年级;大三学生死亡教育前后死亡认知得分有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大四总均分无显著差异;大学生总体上对死亡教育有较大需求。结论:大学生对于死亡认知有待加强,学校需加强死亡教育。
【关键词】死亡态度;影响因素;死亡教育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253-03
“死亡学”最先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死神Thanatos的名字,接着在1903年由Elie Metchnikoff[1]提出关于“死亡学”的概念,随后在更多学者的研究下,死亡学也逐渐丰富起来,成为能与道德、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宗教探讨的课程。20世纪60年代,死亡教育第一次在美国大学开设了正规课程,自此,死亡教育也在各国兴起,然而,在传统文化较避讳的国内,关于生死问题,国人向来不愿过多提及,所以在内地高校关于“死亡教育”的课程推进缓慢,但是“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2016年10月,我们通过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生死的态度,旨在分析影响大学生生死观的因素,并根据其对生死的疑惑,提出了克服死亡的畏惧、尊重生命,正确面对生死问题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①一般资料部分包括年级、是否接触过死亡教育、最近的情绪等②问卷主体共12题,分为死亡教育实施的必要性部分(5题)、死亡教育的认知部分(7题),以李斯特5级评分法,前者为正性题目,以“非常同意”=1分,“大部分同意”=2分,“基本同意”=3分,“大部分不同意”=4分,“非常不同意”=5分,得分越低,表示越有必要开展死亡教育活动。后者为负性题目,反向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本校大学生死亡教育认知情况愈好。
1.2 研究过程
1.2.1问卷调查:对我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5份,有效回收率96.875%。其中大一39名,年龄17~20岁,平均年龄18.5岁;大二31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5岁;大三56名,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1岁;大四29名,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2岁。
1.2.2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死亡认知的主要原因并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有针对性教育内容。
1.2.3邀请本校专业教师进行“大学生死亡教育”专题讲座;对参加讲座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教育效果。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比较均值,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行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 以死亡教育实施必要性总分的60%为及格线(总分为25分),调查显示各 年级学生总分均低于15分,示大学生有死亡教育需求。(表1)
2.2 本校大学生关于死亡教育认知情况的结果
四个年级学生认知得分均低于认知总分的60%(21分),其中大一、大二、大四总均分无显著差异;大三得分最低,且与大四学生得分有显著差异。(表2)
2.3 大三年级“死亡教育”前后认知得分结果分析
大三学生死亡教育前后死亡认知得分有显著差异。(表3)
表1 调查本校大学生关于死亡教育课题实施的必要性的结果(x-±s)
3.分析与讨论
3.1 大学生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据媒体报道,2016年12月齐鲁师范学院一女生裸身坠楼;2016年11月岭南大学一男一女大学生因网缘情尽自杀;2016年1月南京邮电大学一女生因论文不通过跳楼……尽管导致这一桩桩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死亡教育重视不够,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之一。
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对死亡教育的研究,并认识到了死亡教育的意义。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在中小学推行“死亡教育”;日本的上智大学,自1982年以来坚持举办死亡教育讲座;其他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也陆续将死亡教育纳入大学教育课程。然而在我国,忌谈死亡的民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以及死亡教育的长期缺位,使大学生死亡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局限。本次调查发现四个年级的得分情况均提示大学生有死亡教育方面的需求,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死亡教育相关课程。
3.2 影响大三学生死亡认知的原因
本次调查的四个年级的死亡教育认知情况显示,大一、大二、大四年级学生均分无显著差异;大三年级得分最低,且与大四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死亡认知是人们对死亡的现象、本质、价值的根本性看法,既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人类对自身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的死亡认知不能自发地形成,而是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是个体接受社会教化形成的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于燕[2]研究结果显示,大三学生的焦虑得分高于大一、大二学生,这是由于大三学生面临学业压力、社会工作方面的压力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如大三学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式,纷纷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来,考研竞争力使大三学生面临更大压力。许国萍[3]研究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进入大学后,信息量增加,身边媒体报道的灾难性事件变多,影响了他们的安全感,导致其死亡教育认知比低年级更差。根据相关分析显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越焦虑,越容易形成负性死亡态度。
3.3 死亡教育讲座的作用分析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规划生命、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生命历程中的挫折。帮助其积极发现生命的真谛,增强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成功辉煌和挫折失意,并以积极的自我投入到人生规划的实践中。为了帮助大学生获得正确的全面而科学的死亡认知,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研究组邀请专业老师,针对大三学生开展死亡教育讲座。结合我国传统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量子力学思想等,从生物学角度、社会学角度、文化宗教角度,对生命的本质、规划生命、生命的终极目标以及生命的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3.3.1正确认识生命及人生目标与价值 根据Steger和Frazier(2005)的研究显示在宗教与健康之间,生命意义起着中间调节变量的作用,宗教作为生命意义来源而影响健康。因此我们的讲座首先以佛教的“我是谁”开端,结合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诠释生命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双重意义。但根据Michael和Patricia(2005)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我价值感与生命意义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结合Petrie等人(1992)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缺乏自身存在意义和价值认识时,会产生无助感或选择放弃努力,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对此,讲座以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回顾曾经的理想与报复,反思理想的实现状况,寻找原因及再次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3.3.2合理规划生命,积极面对挫折 仅有目标是不够的,在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还需合理规划生命并充分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王博[4]等学者认为挫折是一种刺激性生活事件,这类事件使人们产生情绪焦虑、精神紧张、心理疲劳的症状。为了减少或避免以上事件的发生,老师不仅要求每个学生列出实现目标的步骤,即把大目标化解成数各小目标,还让学生预测每个小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相关实验研究表明,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训练需要经历自我认知——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的环节[5],因此,老师提议采用积极心理学[6]教会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所遭遇的挫折与困难,摆脱这些环节带来的困扰,从而塑造一个积极向上、主动把握命运的自我,以提升大学生合理规划生命的能力。
3.3.3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讲座以儒家的生死态度“存顺殒宁、以生克死”为切入点,向学生传递传统儒家思想家对于生死的思考,借死反观生,启发学生要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宇宙生命的无限性联系起来,更加积极的思考个体生命价值和筹划自身生命终极目标。讲座还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教育,“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意义靠行动实现,这是最基本的生命价值观,只有奉献才是生命价值的升华。”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最高价值追求和道德追求。
4.建议
死亡教育,是教会大学生认识、感知并勇敢面对死亡,能珍爱生命,找准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我们针对此次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学校应重视生死观教育,系统开设教育课程。如借鉴其他国家的死亡教育,帮助大学生全面、准确地获得有关死亡方面的知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生死观。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死亡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如举办大学生死亡知识方面的心理游戏、电影等,在情境中增加大学生的感悟,从而有所触动,以实际行动来感恩生命、提升生命品质。③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要发挥中国传统的儒、道、墨家文化中生命观的积极作用,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死观。④提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确立以“人文关怀”为本质特征的生命教育理念,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参考文献】
[1]梅契尼柯夫ElieMetchnikoff(1845-1916),诺贝尔奖获得者.
[2]于燕.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4.
[3]许国萍.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与特质焦虑、社会支持的关系及相关质性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4]王博.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5]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
[6]周嵚,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7]葛晓飞.当代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7.
[8]张福珍,王兰兰.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谈高校生命意识教育[J].江苏高教,2009.
[9]刘辉,穆敬雯,关鸿军,谢欣,迟明珠.开展大学生死亡教育的成效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
[10]王壮,杨晓苏.试论加强大学生死亡观教育必要性和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6.
[11]周宏岩,王伟,徐洁.大学生死亡态度的调查研究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
[12]刘茂玲,李艳芳,邹宇华,方小衡.大学生死亡、自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A]疾病控制杂志,2008.
[13]陈艳.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特点研究[D].厦门大学,2007.
[14]王世嫘.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济宁学院学报,2014.
[15]杨舜尧,陈晓斌.由死观生——论大学生的死亡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
[16]张晓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
[17]邵晓红.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8]莫晓红.论现行教育体制下中国大学生死亡教育的必要性[J]商,2013.
[19]李彩妮.大学生死亡态度、生命意义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科研立项一般项目名称:大学生死亡认知、态度调查及对策研究编号:y15c108
论文作者:陆佳婷,吴秀秀,钱思媛,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大学生论文; 生命论文; 认知论文; 学生论文; 态度论文; 得分论文; 挫折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