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信息安全论文_朱亮

基于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信息安全论文_朱亮

(镇江市丹徒土地和矿业权交易中心 江苏镇江 212028)

摘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本文通过简述数据的基本概念、 技术,针对现有国土领域信息化现状,提出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中采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更好为政府进行国土决策、 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国土资源; 信息安全

1 大数据时代环境及国土资源信息特征

1.1 大数据的含义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全面的信息时代,利用个人智能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进行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人们的社会行为成为能够以数据形式记录的内容,被进行细微的行为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发现人类生活的网络特征、改进和提高生存环境面貌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特征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家政府部门的工作中,许多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管理的手段,也受大数据的影响[1]。

1.2 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信息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存储于国土资源数据库当中,作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部、省、市、县各级分别构建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矿产资源规划等数据库。随着视频、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的发展,视频、音频、文本、日志文件、物联网和传感器等数据大量产生,国土资源数据量更是巨大。数据类型和数据资料的猛增是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信息的一大特征; 另外,数据时代导致社会面貌飞速变化,相关的社会资源程现出动态性发展的特征,国土资源信息也随之变化,多变性也成为其特征之一。

2 国土资源信息安全工作常见的问题

2.1 国土资源信息的精确性问题

大数据时代为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和收集提供了更多、更快捷的方式,其中也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即数字化设备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会影响国土信息资源的精确性,使这部分资源的统计和更新存在着可能的错误,导致信息失真[2]。发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土资源信息安全工作缺乏与数据时代相拟合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很多地区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单位,仍沿用传统的工作制度,对国土资源信息的收集速度慢、安全维护工作责任不明确,导致资源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2.2 国土资源信息的保密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国土资源信息以网络为载体,以数据形式为存储的基本形态,而互联网对信息传输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漏洞,在大数据环境下,国土资源信息更容易被互联网上的其他用户获得。首先,互联网本身的信息安全维护工作就存在着非人为性的漏洞,只有在数据链中的信息才有其可用性,而一旦置于网络中,就可以被其他人非法获得; 另外,数据载体本身的安全性很难实现绝对保障,数据终端电脑硬盘的老化损毁、存储盘的数据读取错误等,都成为信息丢失或遗漏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国土资源信息的应用安全问题

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规划或地区发展计划,资源信息的安全维护不单指信息的保护以及保密,还包括信息的合理化应用。在大数据环境下,国土资源信息的应用也以数据形式进行,信息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规划工作的精确性以及实践的可能性,如果信息数据存在错误、计算方法不恰当、对国土资源的利用价值分析不够全面,制定的政策可行性就会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事业。

3 对国土资源信息安全工作的建议

3.1 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在大数据环境下,国土资源信息安全工作是比不能以传统工作制度为准绳,从国家到地方,都有必要建议一套符合大数据时代信息工作特征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工作中的人员分配、技术应用、责任承担才会对信息管理起到真正的作用。建议国土资源单位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国土资源单位信息中心主要承担本级的具体信息安全工作,其重要工作职责是保障国土资源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人员应对其所在岗位切实负起责任,明确角色,履行职责。信息安全工作中须要严格的操作规程来做规范和指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中应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工作内容与操作流程,应以实用可行为原则。定期组织开展各地市国土资源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专项检查,评估各地市信息系统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风险,依据专项检查结果制定整改计划,不断改进、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工作,从而不断促进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安全建设。

3.2 重视信息技术的更新

大数据时代下国土资源信息的保密与维护工作,需要以信息技术的更新为前提。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发展,密码的编程方式在不断变化,解密手段也在不断变化。要在变化的信息时代进行数据保密和维护,就必须使数据管理和访问权限设定处于时代的前沿。除了进行密码访问控制、使用权限限定之外,还应该及时更新安全系统,采用事中控制功能,例如,定义某种操作触发报警、防止误操作或者故意对系统的非法更改、有效的事后日志审计,所有账号的所有操作均有日志可查,能够进行事后的追溯和责任倒查; 有效加强 IT 系统管理,使用相关软件,及时监控国土资源信息存储和访问的一切动作,建立强大的防火墙,划定访问 IP范围, 阻止陌生 IP 进入机密资料数据库; 在终端电脑上设定组合密码和访问权限,防止信息被恶意盗取; 及时更新单位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和国土资源信息采集设备,使相关数据的保存和获取环境更为稳定可靠。

3.3 加强国土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不可能离开网络,也不可能脱出数据化的形式,因此,要妥善、安全地利用资源信息,必须从工作方式的信息化入手,即对国土资源信息管理进行更加深入的信息化建设,除了进行硬件更新、对国土资源信息进行数据化转换之外,还应重视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例如,使用 GIS 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等。 GIS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这一技术系统为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管理方法,例如,某地的地理资源管理,通过测绘和测算,获得相关数据,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 综合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以区域建设发展目标为轴心,应用各种计算方法,对数据库内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得出地理资源的经济数据、自然环境保护数据、居民生活幸福感数据等,将其于区域当下的情况进行对比,制定或更改相关的政策。这样的国土资源信息应用,从理论上来讲更加安全可靠,对政府政策制定的指导性意见更强。

4 结论

大数据技术在国土资源的具体应用,不仅解决了国土资源信息相关数据的存储、 共享和处理等基础性问题,而且适应统一管理、 分布存储、 按需汇聚、 关联分析等应用需求。伴随着我国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和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以及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土领域发展的趋势必将是以大数据技术驱动的、 科学的、 先进的、 实用的信息化国土,能够惠及子孙后代的智慧国土。

参考文献:

[1] 王少勇《迎接地质大数据时代》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12-22.

[2] 王俭《大数据时代里的“智慧地质》国土资源部部网站,2014-10-24.

论文作者:朱亮

论文发表刊物:《江苏科技报》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时代国土资源信息安全论文_朱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