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体建构之路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青少年论文,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3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分解着原有的价值秩序,使得青少年面临各种矛盾和困惑,在给他们价值观建立和形成提供了更多选择性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价值的碰撞、冲突与选择的困惑、焦虑甚至具有裂变和分化的可能,造成了文化价值、规范约束和事实上的混乱并通过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折射出来。因此,需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在价值引导中的主体建构功能,通过对社会各因素的协调和整合、对社会心理调节和共同道德规范的倡导、对社会成员教化和疏导,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一、主体建构的取向:促进个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入手,来阐述主体建构,说明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把人类劳动规定为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人只有在这种对象性的自由活动即劳动创造中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存在和本质,表征人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将人视为类存在物,将人的本质归纳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由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做中介的实践关系,同时又在人类的存在的高度理解社会,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主体建构,有赖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生成。在马克思看来,个人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如何,不仅与他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相一致,而且与他们的生产实践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个人能够成为文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介入一定的文化交往结构或社会交往系统的产物。主体的基本特性和资质能力,是与介入的实践状况、实践活动水平相一致的。没有实践,就没有主体。马克思通过对不同交往实践历史形态中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考察,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向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① 根据马克思的上述思想,我们可以把主体建构分为三个基本形态和阶段: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主体建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和以“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
第一,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主体建构。马克思认为:“我们越往前追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②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征服的能力有限,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完全的依赖关系,个人为谋求生存,不得不依赖于种族共同体的力量而面对自然,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和依附于种族共同体之中,共同体成为人的化身而具有超个人性和非生命性,每一个生命个体必须依赖它而存在,而不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个人进行活动。“在人类文化初期……正像单个蜜蜂离不开蜂房一样,以个人尚未脱离氏族或公社的脐带这一事实为基础。”③“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对别一部落的人来说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赋予的最高权利,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④ 这样,人的主体建构只能以“群体本位”的形态存在,个人无法脱离群体而独立生存。在这种主体建构中,个人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完全依附于群体的,他们的生命活动不是由个人主宰,而是由群体来支配的。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主体建构中,个体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独立性,人依赖人,人统治人。这实质是以“群体为本位”的主体建构,个人是无主体性的依附的人,个人不是真正的主体,个人只不过是群体的附属物而已。建立在人的这种生存和发展状态上的教育活动,其基本价值取向就是培养服从、驯服的、毫无个性的“忠臣”和“顺民”。
第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实践能力,创造了丰富的、普遍的社会关系和能力体系,打破了以往由于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地区、民族和国家直接联系的障碍,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空间,使人们摆脱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对群体的依附关系,获得了独立性,“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一切人身纽带至少都表现为人的关系);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自由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⑤。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践主要表现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等价交换,所谓人的独立性,并不是人的真正独立,而是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虽然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但却还受到“物的关系”的支配和限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歪曲地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构成了人们交往实践关系的核心内容,进而辐射到社会的一切交往实践领域,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以人对物的占有为最高追求的单维度价值取向,人是分离的、对立的,自我是一切的中心,物的“占有性”尺度是衡量是非善恶的惟一尺度。
第三,以“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主体建构。马克思主义把人当作全部历史活动和现实活动的本源和中心,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作自己的根本价值。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在产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⑥ 也就是说,在这一主体建构中,一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异化现象,表现为人同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异化、人同自己活动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第一次形成了普遍的交往实践关系,建立了全面的联系,从而为实现个人的真正全面、自由的主体建构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现实条件。人类只有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发展之上,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包含三层意思。其一,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每一个人的发展”,它不允许存在一种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而保障少数人特权的社会制度,它所期望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是一种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其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存在于社会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发展的主体。这种“自由发展”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的发展”。其三,马克思主义所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充分体现,是人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是人的需要的充分活跃,是人价值的全面实现。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既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根本内涵。
建立在“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异化,是物的社会性离开人而独立,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马克思认为,只有在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分工以后,人们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社会联系,并把这种联系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时,社会才不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物而成为每个人的本质,成为每个人的真正生活。以“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主体建构,体现了人对实践关系的自由占有,对自己生命本质的全面占有,达到了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在这一主体建构中,摒弃了人与物、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尖锐对立状态,个体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而且摆脱了“物的依赖性”,充分克服了自身的异化,获得了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不仅指明了“物的依赖关系”被超越的必然性,而且充分肯定并阐明了这一社会形态的历史合理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还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同时,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也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社会的根本改造为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此奠定了基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终极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只能阶段性地逐步实现。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阶段性与终极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这是我们思考意识形态主体建构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主体建构的目标:培养人的完整性与丰富性
基于对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切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与构建培养人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是主体建构的目标,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之所在。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意识形态塑造人、制约人,另一方面,人创造意识形态,超越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的统一,体现在意识形态与人的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面对全球化时代生成的复杂社会形象,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和方式的日益现代化和大众化,使得他们可以借此接触正面教育以外的很多其他信息,从而使正面教育的导向发生转变。正因为生长在这样复杂而又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具有多元性和独立性,表现出更多的矛盾和冲突,是转型社会多元化相互融合与碰撞的必然结果,也是原有社会规范遇到挑战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建立形成的“秩序真空”产生的负面效应。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人的不断的社会化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之中。“意识形态是广义教育学,这就是说,作为认识主体的某个人,可能是文字之盲,却不可能是文化之盲、意识形态之盲……一定的意识形态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进入人的大脑的……因此,人是通过一套习得的语言,一套既定的概念来接受意识形态的……人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他进入一种文化,进入一种意识形态的过程。”⑦ 阿尔都塞认为,个人主体是在意识形态中建构起来的,首先是一种来自主体外部的召唤,因此,“主体的范畴是由所有意识形态构成的。但同时我要补充说,只有在所有意识形态都具有把具体的个体‘构成’为主体这种功能(它界定意识形态)的意义上,主体的范畴才由所有意识形态构成。”个体与主体的关系最终将取决于意识形态对主体的召唤和建构,他甚至认为“意识形态的存在和把个体召唤或询唤为主体是一回事。”⑧ 正是在具体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出于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需要,统治阶级通过多种或强制或温和的方式,以自己的信念、态度去召唤、培训劳动者,使后者不只从事社会大生产,而且培养起一种臣服于生产秩序和社会观念的心理素质。正是通过意识形态,我们才成为主体。意识形态“为世人确定意义”。⑨ 意识形态“是一种判断是非、对错、真伪的价值体系”。⑩ “价值体系是多层面的,起码包括了个人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个人的社会地位与职责、民族与国家利益认同等等。”(11) 对于人的生存来说,价值与真理同样重要。如果说,人们通过真理的发现,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话,那么,人们就是通过价值的选择,去改造和创造世界。
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在于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国家机器的强制性的权利,而是被统治阶级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即在意识形态领域霸权的建立。布赖特怀特和斯科特认为,价值观是一些深植人心的准则,这些准则决定着个人未来的方向,并为其过去的行为提供了解释。波普尔把人们寻求价值的行动分成三部分:支配倾向、附合活动和最后目标。支配倾向又分为动力与愿望,动力为价值行动充当引擎,期望为价值行动充当瞄准镜。支配倾向最终体现为最后目标,即期望的实现和动力的消逝。价值观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种自觉的动力,它对个性的影响更具根本性。正确、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的确立自然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
面对各种文化的激荡和冲突,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国家的人们。都不同程度地关注着各自国家的命运和文化走向。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历史文化与现实政治主张有多么不同,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教育家在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把战略眼光集中在青少年一代身上。其主要原因:一是为适应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日趋变化的社会的需要;二是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社会国际间交流和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易于接受各种社会信息,但自身辨别能力相对较弱。三是当今社会变革涉及到每一个角落,如果教育缺失,社会将出现危机;四是在学习化社会中,学校独自满足人所有教育需要的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终身教育日趋成为现实。因此,在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更大。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为世俗所推崇的今天,理想化、浪漫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现实激烈地冲突着,不少年轻人更关注消费、追赶时髦,很难再沉浸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中。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都市“网上一代”已经悄然成长起来。对青少年人而言,互联网就像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土壤和水一样,已成为自己的整个世界,他们把文化诉求的目的归结为娱乐、消遣、追求感官刺激和非理性的文化享受。这其实也暗含了当下随着泛政治化的文化结构被经济至上的文化权威所取代的同时,一些年轻人在追求自我选择的过程中,在心理的深层上,却深感文化价值目标的缺失,甚至失去了社会行为的某些价值标准。人类在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嬗变的挑战。西方有的学者放言,“未来的冲突是文明的冲突”,文明的断层,就是历史的战场;文明的界线,就是未来的战线。
意识形态力量,是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意识形态产生以后,精神文化就在相当程度上被意识形态所决定,文化力也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意识形态的意图,从而保证了文化力对于综合国力的正面效应。由于人们文化价值观的最终形成,要经过长期激烈的思想冲突、反复的实践、比较和检验。由此,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们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存在状态,正视并容许其存在的价值,正视他们文化价值观发展过程中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增强文化价值观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在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中落实价值教育的基本内容,使价值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在承认个人追求物质价值的同时,又引导他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从而实现主体价值,并能影响未来实际走向的社会价值以及主导价值。
从价值观的基本取向来看,自我与社会的冲突和调适将是当代青少年价值选择的主题。青少年文化在走向主流化的同时,对现代化成长的“反哺”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文化全球化条件下,由于异质文化交流渗透明显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主旋律教育的条件、内容、目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便凸显出来。一方面,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趋近和认同发达国家青少年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比较,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显然,在当代青少年文化价值观指导思想的层面上,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意识形态。而在社会价值观念的层面上,则有着价值追求的一元性与多元化并存的关系。在文化价值观的实践中,这种“一元”与“多元”关系的底线是: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并不否定或取消青少年的信仰自由;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性并不否定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从价值观的特性来看,开放性、先锋性和创新精神仍然是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特有标志。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价值观始终带有它鲜明的民族印迹,并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与内容,为其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青少年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推动青少年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力量源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民族的整体价值观,并成为青少年人生目的的指南,行为选择的根据,凝聚心灵的力量。文化价值观基本功能首先是传递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并传递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民族化构建,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支撑。
三、主体建构的方式:按照美的规律创造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一章中提出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是从反对异化和肯定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的思想。马克思提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类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只在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2)
“‘美’,是这样一种境界: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了主体身心的一种特殊需要——‘美感’的需要,它是客体某些方面达到了与主体的高度统一和谐。”(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美”的追求,是因为“美”是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正是在这种统一中,人既创造了理想的世界,把世界变成自己所希望的存在,又创造了理想的自我,把自我变成自己所希望的存在,在这种双重创造中,人类发展了自己,实现了人类自身的自由,进行着主体的建构。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主体建构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对人的自由创造特征的充分肯定。劳动作为人类有目的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它是人类特有的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对人类自身社会历史活动本质的概括,也是人类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完整体现。可见,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其核心是表明了人能够按照人的尺度,打破受动物性固有的单一物种的限制,能动而合规律、合目的性地进行改造,从而最大限度地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美的生成正源于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展示与占有。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从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这是在这种肯定和确认中构成了审美关系,这说明人不仅通过理性思维来把握世界,而且以感情、想象、感性体验及生命关照等感性活动方式来把握世界。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主体建构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与塑造“具有全部感觉之丰富性的人”。创造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的人是按照美的规律生产的自然结果,马克思所谓“具有全部感觉之丰富性的人”,其一,是指一种具有完整性与全面发展的人,是指人成为自身全面关系的占有者,成为自身全面需要和全面创造力的主体。人的完整性不仅包含对人的感性生命活动方式的整体性的注重与强调,不仅强调人的感觉、思维,还强调人的情感、认识及意志;不仅重视人的生命活动的直观性和思考,也重视人的理性、非理性及愿望。其二,是指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完整性是真正实现了个性的人。人的个性充分发展意味着人具有了丰富而全面的感觉。由于素养的全面提高,人原本所拥有的感觉逐步发展成为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从而使人的感觉的对象真正成为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证。其三,是指对人的感性存在与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属性的肯定。这是一个不断扬弃的构成,既包括对异化劳动与异化现实的扬弃,也包括对人的存在的单一性与片面性的扬弃;既包括对人作为动物性存在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扬弃,也包括从自然、受动方面直接地表现感性生命的扬弃。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主体建构的关键指向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整体上看,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理想的实现基本上是同步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按马克思的说法,要解决两个矛盾,即“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所谓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是人摆脱了动物界对自然界的那种依赖,摆脱了自然界对人的绝对控制支配和统治,自然界不再是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不再与人们相对立。人的劳动真正成为一种自主的、自觉的和自由的劳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在充分发挥主体性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也会同时锻炼、培养出人的新的品质、新的素质,包括人的新的思想意识,从而有效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因此,人的主体性既在劳动实践中得到体现和确证,又在劳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劳动不再是奴役或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自我塑造与自我发展的手段,成为人们生活的乐趣和需求。人摆脱了自然对人的支配和统治而获得自由,人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自由。所谓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和阶级统治,消灭了一切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剥削、压迫和控制而获得自由,人与人不再对立,人与生活不再对立,“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已经停止,人已经成为自身与生活结合的主人。人摆脱了人对人的控制而获得自由,从而实现人的解放,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两个矛盾“真正解决”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取向的根本理念。
注释:
①②⑤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21、110、109.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1.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12-113.
⑦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72.
⑧ 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6-137.
⑨ [加拿大]克里斯托弗·霍金森:领导哲学(中文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92.
⑩(11) 李希光,刘康等.妖魔化与媒体轰炸[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21-22、184.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13) 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75.
标签:文化价值观论文; 个人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