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长宇(珠海)国际建筑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建筑的主要市场,各个国家纷纷探究我国景观建筑的未来设计方向。在民族意识愈发强烈的今天,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我们希望在建筑领域构建独树一帜的本土设计。景观建筑设计作为一门新学科,它不仅具有景观特性,还拥有建筑特征,它在场地感知中非常敏感。纵观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已完成了从国际式仿效、照搬到个性化设计的过渡。我们应立足现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大力探究传统文化的理想的应用方式,进而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景观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引 文:
随着世界各领域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两种趋势,一种是文化趋同发展,而另一种是个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个性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显得弥足珍贵。景观建筑设计是指处于特定场所中的建筑不仅具有建筑特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这种双重特性要求设计时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周边的地理要素、人文要素以及历史要素等。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在经历了对国外建筑形式的模仿阶段后,国内设计师开始追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建筑设计,这也成为了现阶段中国景观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对于如何继承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发展角度出发,探究了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并对传统文化在今后建筑领域的继承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发展研究
1.1时代发展对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继承的影响
首先,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不利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景观建筑的建造方式、设计形式都产生了很大变化,如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在性能、成本、建造效率等方面与钢筋混凝土建筑都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弱化,而钢筋混凝土建筑由于能够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而成为了现代建筑行业中的重要建造方式,技术的发展在提高建筑效率的同时却也带来了景观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分离。其次,西方先进的建筑方式、建筑理念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挑战。西方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在国外建筑文化迅速涌入国内建筑业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国内设计师盲目追求将国外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却忽略了对其内涵的把握与传递,不仅没有做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反而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面临着流失的困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探索历程
中国设计师一直在不断探索建筑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其探索历程可以大致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留洋归国的建筑师展开的对传统建筑的探索,在这一阶段中,这些留洋建筑师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打造传统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提出了“中道西器”的建筑思想,但其探索仍然停留在了浅层次的表现手法上,缺乏深层次的理念发展;第二阶段是民族主义设计阶段,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建筑师将民族主义充分的融入到了新中国的设计中,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设计风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宪章》的颁布正式打破了西方设计理念主导国内城市建设的局面,人们不再盲目的倡导传统文化的继承,而是以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在现代建筑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更多的思考先进技术、先进理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如何在技术与理念上紧随时代发展同时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了现代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2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文化的多元性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弱化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当代景观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展开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探索。首先,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打造中国特色审美观,中国传统设计理念与西方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在表现手法上与其他国家建筑也有着显著差别,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塑造现代本土建筑审美,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建筑;其次,在建筑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而一个民族对其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中国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3.1形式上的影响
通常人们对于建筑文化特征的评价将直接从建筑的外观形式上得出,因此我国早期对于传统文化继承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建筑形式的表现手法上。早期的仿古设计潮就是对文化继承的片面化追求,为了打造具有传统气韵的文化景区,不仅破坏了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且粗浅的文化表现手法也极易使观赏者产生审美疲劳,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偏颇思考。其次,现代城市建设中较为常见的建筑手法便是统一的“城市美化”,当城市中的某一区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美观,设计者从建设成本以及效率考虑会选择对其进行统一的景观改造,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区域整洁度、美化度提高,但实际上却使城市建设陷入了四不像的困境中。
3.2观念上的传承
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探索中,不仅要注重建筑形式的表现,还应该提高对观念传承的重视度。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从深层次探讨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中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宁波滕头馆就是这种思考的杰出代表,在这一建筑的外观中很难发现古典园林的符号特征,但作者王澍却通过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入挖掘与思考,将传统文化紧密的融入到了建筑设计中,从而打造出了具有深刻文化烙印的园林建筑,这种深层次的意境的营造方式对我国景观建筑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3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机融合
在国内设计师对建筑设计发展的探索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融合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各个领域都开始将这一理念融入到自身发展中,景观建筑行业也必须紧跟这一发展步伐,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强调其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机融合。而景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对低能耗材料的应用以及低耗设计理念上,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因此国内设计师要重视发掘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传统建筑文化理念的共同点,并将两者进行紧密融合,从而使现代景观建筑设计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4结论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行了不断探索,希望能够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打造因时制宜的中国特色景观建筑。
参考文献
[1]高瞻.中国当代景观建筑设计的传统文化继承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2]王川.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传统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D].湖南大学,2010.
[3]徐晨晨.景观设计的“中国风”[D].江南大学,2011.
[4]骆琼.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
[5]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6]邢树堂.中国传统文化造景元素在主题园区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熊庆锋1,李伟红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文化论文; 中国论文; 理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