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_徐正桥

谈小学数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_徐正桥

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小学 266300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结晶。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热潮中,小学数学教学正在向非形式化教育转变,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更趋向于组织者。启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强调教育的素质化、全面化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中,不再只停留在简单的传授数学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上,开始更多地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进而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能力,积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小学数学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时,需要挖掘数学教育的内在和外延知识,合理地进行课程模式选择,在保证基础知识传递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学生的自我分析、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1.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原意是指先天素质,这往往是心理学上所指的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狭义的理解。用现代教育论观点来看,又把素质扩大为广义的理解。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人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从这一广义的理解,我们至少可以做出两方面的分析:一是以先天禀予为基础,素质是指可以开发的人的潜能;二是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人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的,指的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对以上两点要联系起来认识,才能对素质有个较完整的了解。

2.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综合各家观点,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最终目标为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公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之,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

二、善于挖掘数学元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较为单一,很难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炼出数学元素来,也就意味着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自觉使用数学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怎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点滴中所蕴含的数学元素,并加以利用呢?需要从与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入手,使学生亲历数学元素的发觉和运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三、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构建科学的教学方案

我国的相关教育改革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地进行组织和引导。并且还提出,数学教育中要强调学生的自身特点,还要遵守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则,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认知程度出发,让学生明晰抽象数据的数学模型转化步骤,在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的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塑造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从上面的改革要求来看,教学课程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舞台,更是学生与教师相互协助、共同互动、共同交流的舞台。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模式、任务教学模式的选择。在具体的活动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价值观念出发,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活动设计,保证教学手段与学科特点完美结合,积极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

四、游戏教学

教育心理学对于小学生认知心理和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剖析,小学生进行听说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思维构建的过程。不断地听与说,可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增加应用数学的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怎样使小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进行听说练习呢?由此,引入了游戏教学。游戏教学可采取小组互动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寓教于乐,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活跃。

五、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这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是谁也不能替代的。因此,学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体性。培养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祖国需要人的主体性,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主体性的特征是自觉能动、自主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应该看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密切地结合,就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郑燕 浅谈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J].赤子(中旬),2014,(04)。

论文作者:徐正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谈小学数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_徐正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