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职业教育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教育历史性的发展中,有两个值得国人自豪的标志:一是到本世纪末,全国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愚昧,走向人类文明的又一里程碑,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二是我国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辛亥革命之后黄炎培先生等教育实业家提出的,旨在强国富民的教育与职业结合的理想付诸实现,为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回顾80年代初到本世纪末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走过的历程,特别是放在经济、文化、教育的大背景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培养了千百万新型劳动者,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教育的内涵,成为我国中等教育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第一次大裂变。由于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确立,我国职业教育在其发展中已具备了明显的优势,这突出地表现在各级政府宏观统筹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职业学校为经济服务的明确办学方向和灵活办学模式,以及中等职业教育数量的逐渐成为优势和一批骨干职业学校的建立。这些优势和国家第一部职教法的颁布,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职业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些事实,应当成为研究和思考我国21世纪职业教育走向的基本出发点,但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会同样成为影响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价值观、人口与就业和市场经济三大问题。
一、“能力本位”的确立
抛开社会制度的不同,东西方文化价值观或文化理念的重要差异之一是西方社会通过“物本位”、“钱本位”所表现的能力本位,这种文化价值观从深层次影响着教育的走向和人的发展。与我国教育相比较,其“重能力轻知识”便是表现之一。尤其是西方国家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技术能力受到普遍的尊重,职业技术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而在我国,几千年来“权本位”的传统价值观念,通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类古训,不仅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也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的发展。鄙薄技术,以为不足道和无出路,教育的“重学轻术”,都是“权本位”价值观念的反映。今天的我国教育仍然沉重地感受到它的羁绊,普通教育决心走出“应试教育”的樊篱,职业教育渴望摆脱社会人们对它轻视的阴影,无不反映着这一事实。有识之士断言,在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力本位”的确立,将是必然趋势,我们会象接受市场经济一样接受它,并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因为这不仅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也适合我国的国情。珍视创造性,培养有能力的人,确立能力为普遍价值的观念,不仅会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国民,而且会成为潜在的物质财富。而这必然为职业教育创造一个比现在更为优越的发展环境。“能力本位”的确立,将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职业学校必须培养适应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需要的人才;没有技能不会适应需要,有了某种技能未必适应需要,职业教育需要有一个更广的视角来看待能力;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必然会根据未来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
二、就业与再就业工程的实施
人口是影响旨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乡创造的新就业机会2.2亿个左右,据预测到202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还将有1.3—1.5亿个新就业机会,就业劳动力将接近7.5亿。今后每年将有1000多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就业年龄,妥善解决他们的就业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同时,长期沉淀下来的和因企业制度改革、产业结构改革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下岗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截止1997年第一季度,我国下岗职工已达900万,于是“再就业工程”已成为政府、企业、劳动者及上百万个家庭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从我国国情分析,人口与就业问题将是21世纪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世界银行在对我国考察之后,曾经结论性的指出,中国经济前景将取决于成功地调动和有效地使用这一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否则众多的人口,将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无论是就业与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还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都为现在和未来职业教育提供机会,因为社会会“认识到教育与职业培训是我们社会开创就业机会和反对失业与社会排斥的主要因素”,还因为有劳动力市场,除了信息,面对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劳动者自身所具备的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在就业与再就业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概念将被淡化,各类教育将进一步沟通,终身教育的概念将被社会广泛接受。职业资格证书和聘用单位的能力面试合格是所有培训者进入职业单位的决定条件。为开发劳动资源和缓解就业压力而建立的劳动预备制度,同样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规定了高中毕业生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职业培训才能就业,综合高中将因此受到青睐,兼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特点的综合高中,其优势将在生源方面对一般职业高中形成挑战。
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一个孕育、发展和最终完善的过程,进入21世纪后,这个过程将加快并逐步走向完善,对我国职业教育未来走向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
第一,职业教育将完全面向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反映和组成部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商品竞争,必须反映在技术市场的竞争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职业教育能否贴近经济,进而成为企业认可的自身发展的一部分,就必须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批量生产”的特点和周期性较长的特点,根据我国有限教育资源必须发挥最大效益的国情,政府在通过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劳动力的管理时,将加强劳动力市场同教育政策之间的联系,并特别重视阶段性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采集和传播。职业学校与企业“期货”意义上的联合办学或合作办学,将仍然是我国职业学校面向市场的一种有效模式。
第二,品种、规格、层次将更加多样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同商品市场一样,21世纪同样是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很大的挑选余地和“学历本位”观念的影响,以及高级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在一个较长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将呈发展的趋势,并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教育经费的限制,特别是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相比,有更多的困难,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比例都会是有限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不会也不应该改变。但随着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小学后的分流,初等职业教育或预备职业教育将会引起一定的重视,高、中、初职业教育体系将最终得到确定。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在我国将比西方国家缓慢很多,因为谁也不愿失去自己的优势,甚至职业学校在一段时间会更加突出职业化的特点,专业将向综合性和多样性两个方面发展;各种短期培训将走向规范化,培训和招生将由“买方”(用人单位)决定。
第三,企业依靠教育最终将变为自觉行为。我国目前买方市场的出现,迫在眉睫的世贸组织(WTO)的加入,21世纪中国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正在成为严酷的事实。一份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取消贸易保护,该研究视野内的我国25种主要工业、农副产品将让位于进口品,这对于买方市场已茫然无措的众多企业来说,将倍感竞争的压力。出路在哪里?必须尽快完成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就必然使企业家们把一只眼(只看商品商场)变为三只眼(还要看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他们将最终明白,人力资本才是首要可以依靠的,而职业教育培训是铸造产品竞争砝码无可替代的“炼丹炉”。从中国国情出发,依照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企业参与发展职业教育,是企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适用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会改变。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已明确提出了这一培养目标,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发展。尽管随着未来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目标的内涵会得到丰富和发展,但这一目标不会改变,因为这是未来企业和各种职业单位用人唯一的尺度,也是职业学校在劳动力市场赢得买方的唯一法宝。由于学校将更加开放,职业指导课的普遍开设,中小学生将比现在更加了解社会和职业,这就为职业学校的学生适用社会创造了先天条件。由于职业学校在适度“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的同时,又相对突出专业技术特长,这就会使职业学校学生的“适应”素质、“发展”素质明显提高,同时,职业法规、交际技巧、信息技术将因为适应职业和发展的需要而被列为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