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水质监测工作中质量保证研讨论文_姚子鸾

城镇供水水质监测工作中质量保证研讨论文_姚子鸾

衡阳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水质监测是供水质量保证的一把尺子,而质量控制工作是质量保证的措施,只有严格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本文就城镇供水水质监测工作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研讨

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对水质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的发展,国家标准的提高,都对水质监测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水质监测能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重要的检测依据,同时能在预防和评价水资源污染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我们水质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的关键工作。

一、水质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的目的以及意义

水质监测工作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细节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经济建设的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对社会整体的发展有着支撑与稳定的作用。经过行业和社会的不懈努力,水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一代,高要求的水务工作正在不断发展,而水质监测工作就成为提高水务工作水平的基础。为了维护社会用水的稳定,保障水质的安全,应该提高水质监测的实际水平,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水质监测的实际质量,这样才能够更为全面而科学地管理水质,做到对水务基础和核心工作的支持,进而促进社会、经济、水务工作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质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内容

1、采样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水质监测中水样的采集是整个检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采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采样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采样过程质量,是防止样品采集过程中水样受到污染或发生变质的措施。因此,对采样做好质量控制,才能有效保证质量。

1.1采样点的设置

采样点的设置要合理,要有代表性。采集的水样要求确保能够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能够如实反映该区域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变化规律,确保能反映该区域水环境信息完整。应分别设在水源取水口,水厂出水口和居民经常用水点及管网末梢。管网的水质检测和采样点数一般应按供水人口每两万人设一个采样点计算。

1.2采样准备

采样前应根据水质监测目的和任务制定详尽的采样计划,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并将盛放不同指标的不同容器按标准要求清洗干净,测定微生物学指标的采样容器做好灭菌并避免容器受到二次污染。特殊采样器的清洗应严格参照仪器使用说明书。

1.3采样中的质量控制

采样仪器选择非常重要,现场测试仪器一般包括溶解氧测定仪、pH计、温度计、便携式浊度仪、便携式余氯测定仪等,采样仪器在样品采集之前都应该进行认真的清洗,校准。采样要求和注意事项及技术指导严格按照GB/T1299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规定。水源水的采集、出厂水的采集、管网末梢水的采集、二次供水的采集、分散式供水的采集,严格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2006)的相关规定,不得随意更改,按要求填好采样地点、时间、采样人等,如果有异常,添加附录加以说明。

加保存剂的水样一定要做试剂空白检测,避免添加保存剂引入不必要的误差。采样现场,以纯水做样品,按测定项目相同的采样方法和要求,采集现场空白样,掌握采样过程中操作步骤和环境条件对样品质量影响的状况。在每批样品运输流转过程中,带一个运输空白,用来测定样品运输现场处理和贮存期间或由容器带来的可能沾污。现场平行样的采集也是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措施之一,它的测定结果可反映采样与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通过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的制备和测定,能掌握测定对象在采样过程中的准确度变化情况。

2、水样的保存、流转和管理的质量控制

2.1水样的保存

采集后的水样应根据测定指标选择适宜的保存方法,如冷藏、加入保存剂、贮存于暗处等。水样常用的保存方法可参考GB/T5750.2中表2.水样保存的基本原则应是尽量减少所采集水样自身发生变化,同时避免外界环境影响而使所采集的水样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水样采集后应尽快测定。水温、pH、游离余氯等指标应在现场测定,其余项目的测定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2水样的流转与管理

水样采集后就立即做好登记,贴好标签,做好记录,仔细核对,盖好瓶塞,密封好装箱,保证水样完好,不受污染,不被破坏,不被丢失。立即送回实验室。样品进入实验室之前应严格按照程序办理样品交接手续,做好交接记录,并按要求进行登记如编定样品唯一性编号,水样表征等,并避免流转时间过长而导致样品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结果,分析人员在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应仔细核对样品和采集记录是否一致。

3、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3.1检测过程应使用合格的仪器设备,并在检定周期内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做好期间核查,做好仪器的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确保检测数据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

3.2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玻璃容器、仪表等一定要进行计量检定和校正,使用前应彻底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清洗后的器皿内壁应该能均匀地被水润湿,如果有小水珠或者不沾水的地方,则有可能是容器壁上有污垢,应该重新清洗。

3.3检测过程中注意带试剂空白且是平行双样,带好密码样,做好校准曲线。检测过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引入人为误差。如果有异常现象,应多次检测,用格拉布斯(Grubbs)法或狄克逊(Dixon)法剔除,并同时做校准曲线和加标回收,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在记录检测数值时,应考虑到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及测量仪器本身的读数误差等因素。注意检测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位数不能超过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的有效位数。注意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校准曲线的斜率b的有效位数与自变量x的有效位数一样,或最多比x多保留一位。截距a的位数,应与自变量y数值的位数一样,或最多比y多保留一位。

3.5按照规范的要求认真填写检测原始记录表,使检测数据有准确性、完整性、可追溯性。

3.6监测数据的审核应执行“采样—分析原始记录—报告”的三级审核制度. 现场采样人员应对采样记录进行认真填写,并对填写的采样记录进行相互审核。 分析人员应该将分析数据先交给校对者进行核对,而后送给室主任签字. 主任审核签名后再交给技术负责人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重新采样、监测、计算、审核。

三、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1、加强认识,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和实施细则

体系是建立质量控制的基础,质量控制体系要素是构成质量体系的基本元素. 水质监测质量管理是指在监测过程中,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而进行的质量控制、评定、监督等措施. 质量控制体系是规范实验室分析测试工作和监测人员行为达到质量目的的重要依据,是水质监测质量保证的基础和依据.监测机构应对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给予高度重视,正确决策,亲自参与到其间,明确监测机构不同人员的主要职能,职责分明,任务明确.要想切实加强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相关人员就要不断学习,学习最新的有关水质监测的技术和考核方法,充分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是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水质监测涉及方方面面,从水样的采集运输到监测核定,再到数据分析等,每个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水质监测数据准确科学,分析严密真实,保证监测质量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

2、规范水质监测数据上报的重点

水务基层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机构与制度,使水质监测能够根据相关规范严格的进行,做好水质监测数据的采集、制表、加工、分析、存档和上报工作,特别是对于余氯、菌落总数、耗氧量、浊度等核心数据要进行重点监测,在及时、准确进行数据加工的基础上,按规范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上报,以便使上级部门掌握全面的水质监测信息。

3、加强水质检测工作领导力度

加强领导是提高水质监测工作质量,正确确定水质监测工作方法的基础,水务部门要认识到水质监测的重要性,特别是领导要加强水质监测的管理力度,真正落实水质监测工作的细节,将水质监测作为领导水务工作的核心,切实抓好核心、重点工作的落实。水务部门领导应该对水质监测和水资源调配予以高度重视,建立水质监测管理机构和组织,落实水质监测质量的责任,切实强化水质监测的工作环节。同时,加强领导还体现在对水质监测工作的投入上,应该给予水质监测经济和制度上的倾斜,使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应用到水质监测工作中,确保水质监测的品质。

4、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对于水质监测十分重要,正确的数据处理是保证监测结果有效的最终环节。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记录、数据的计算、数据的审核。其中数据的记录应由记录人员当场记录,避免事后记录,在记录后与数据报告人员进行核对,保证记录准确。数据记录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数据的整理计算应该严格进行分类处理。对不同组别实验样本进行整理计算,避免混淆数据。最后是对数据的审核,数据计算完毕后应对数据进行审核,对数据计算步骤进行检查,避免由于人为计算原因导致数据错误。

5、注重对水质分析中质量控制措施的强化与执行

质量控制方法的合理选择是确保水质分析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水质分析实验方法上,常用质量控制措施有:注重样品复检法的应用,对水质分析样品做好副本的记录和保存,按照规范程序交由复检人员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强化平行样本分析法的运用,对每批样品都需要进行平行样检测(通常以10%-20%的检测比率来进行),根据水质情况满足平行样测定结果允许的相对标准偏差限值;对于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的水样,要做好密码样的分析,要采取更为严格的相对标准偏差限值。

6、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

检测人员是水质监测工作的主体,在监测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监测人员心理素质、工作态度、专业水平、责任感等对于水质监测结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水质监测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水质监测结果正确性的一个有效措施。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培训,尤其是先进理论和检测方法以及检测仪器的使用方面的培训,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的考核工作,从而让人才的质和量进行协调发展。

结束语

总之,尽可能地把涉及到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效地控制好,实验室才能提供有效、可靠的检测结果。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尤为重要,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真实、可靠,确实对我们今后更好的管理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GB/T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3]GB/T 12998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4]GB/T 12999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5]于发强.浅谈水质检测中质量保证的措施[J].华章,2012.

[6]吴文华,马玉波.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环境,2012.

[7]封立伟.加何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正确性[J].北方环境,2011.

论文作者:姚子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城镇供水水质监测工作中质量保证研讨论文_姚子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