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及其历史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建国初期论文,文化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33(2008)01-006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就开始对贫穷落后、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进行全面改造,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文化改造是全面改造的重要部分,主要任务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旧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主要内容是改造思想、改造教育、发展繁荣文学艺术、重塑社会风尚。通过文化改造,促进了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树立起了新中国的鲜明形象,推动和指导了政治改造、经济改造,为当代中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然而,由于对文化发展规律缺乏认识,在文化改造中不适当地采用了政治批判手段,违背了文化发展规律,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认真总结文化改造的历史经验,对推进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文化改造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面对贫穷落后并缺乏核心价值体系整合的局面,党领导人民利用新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一方面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为新中国创造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改造运动,为新中国创造精神条件。文化改造主要是在四个层面展开的。
(一)思想改造
思想是文化的核心。改造旧文化,发展新文化,最根本的是进行全民族的思想改造。思想改造的实质是意识形态的除旧布新。对新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既是无产阶级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也是国家的意识形态。因此,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就组织发动了学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国性思想改造运动。
第一,掀起学习热潮和普及教育。首先是学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除机关、学校、部队集中数月较系统的学习外,还在广大工农群众中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使干部和群众懂得了社会历史发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常识。其次是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1950年12月和1952年4月,《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两论”的发表,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热潮,使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掀起学习热潮和普及教育,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二,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从1951年秋到1952年秋,党在全国知识分子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这次运动是由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北京大学教师中率先发起的。1951年9月29日下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京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向3000余名高校教师作了题为《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此后,一个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联系本人思想和学校情况,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肃清封建买办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改造运动在京津两地高校展开,并逐步推进到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的教师中。1951年11月,党决定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将教育界的思想改造运动引向文艺界。1952年11月7日,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在各党派民主人士,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协商机关中的无党派人士,政府和企业中的专家、工商界人士、宗教界人士中开展思想改造运动。于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从教育界文艺界扩展到整个知识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通过思想改造,使旧知识分子和高教人员开始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所作的欺骗宣传中解放出来,并初步改变了“超阶级”观点和不问政治的态度;使思想文化界在学术思想上,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学术研究中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并努力加强学习和运用;使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各界人士了解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前进方向。
(二)教育改造
文化教育事业是文化中的硬件系统,不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知识传播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主渠道。旧中国的教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文盲高达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新中国要走向繁荣富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改造。
第一,改革课程。建国之初课程改革主要是精简中小学课程,对高等学校则实行新的课程。1950年8月,中央教育部发布并实施高等学校各院系课程草案,1951年2月,教育部召开一系列课改会议,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全面化和配套化。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此走入高等学校课堂。
第二,改革学制。改革学制的目的在于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结构更趋合理,理顺相互关系。学制改革内容涉及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课程间的衔接等等。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第三,调整高等院校。高等院校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队伍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以根本改变旧中国高等院校在布局和学科设置上的无政府状态和明显的脱离实际的问题,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之适应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调整院系,到1953年底,院系调整基本完成。在院系调整的基础上,各学科修订教学计划,改编教学大纲和教材,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工作也循序进行。
第四,“向工农开门”办教育。突出工农教育是教育革故鼎新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但是,作为人民主体的工农兵大部分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不能履行主人翁的职责。因此,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工农教育。1950年4月3日,由中央教育部与北京市文教局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此后各地兴办了大量的工农速成中学,开辟出一条“向工农开门”办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在工业城市、工矿区和农村增办学校,在中等以上学校设置人民助学金,解决工农及其子女入学方面的困难。1952年,中央教育部作出中等学校工农子女入学比例的决定,1953年,教育部又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对速成中学毕业生、产业工人、革命干部等,当他们考试成绩达到录取标准时,优先录取。此外,各地开展了广泛的工农业余教育,在部队大规模推行“速成识字法”。通过上述努力,迅速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使教育由少数人的教育变为多数人的教育。
(三)发展繁荣文学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新阶段,也开辟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新阶段。建国初期的文学艺术发端于“五四”运动,经过精心培育并逐步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传统,通过形象化的表现手法,反映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通过的“决议”和“宣言”,号召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要以最大的努力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更进一步与广大人民、与工农兵相结合。1953年9、10月间,第二次文代会确立:在国家新的建设时期,文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抓创作为主;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两次文代会的召开,对全面促进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特别是第二次文代会后,涌现出一批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在历史社会生活的浓度和广度上都很有生气的优秀作品,文学艺术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第一,文学创作成就显著。如柳青的《铜墙铁壁》、刘白羽的《火光在前》、杨朔的《三千里江山》、陆柱国的《上甘岭》、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谷峪的《新人新事》、马烽的《结婚》、赵树理的《登记》等作品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新中国第一批诗歌影响巨大,如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最伟大的节日》、臧克家的《有的人》、朱子奇的《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冯至的《我的感谢》、柯仲平的《献给志愿军》、王莘的《歌唱祖国》等都是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
第二,戏剧获得了新生。1951年5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发出“改戏、改人、改制”的“百花齐放”的号召,明确规定“推陈出新”的方针。1952年10月文化部举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参加汇演的有京剧、评剧、越剧、川剧等20多个剧种,1800多人。这次汇演为正确地对待祖国戏曲遗产作了可资借鉴的探索,推动了新中国戏曲艺术的繁荣。与此同时,话剧艺术也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1951年2月上演的老舍的《龙须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第三,电影事业发展迅速。从1949年到1955年拍摄了故事片100余部、纪录片100余部、译制片200部左右。在百余部影片中,《赵一曼》、《钢铁战士》、《刘胡兰》、《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龙须沟》、《南征北战》、《智取华山》、《鸡毛信》、《渡江侦察记》、《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等影片影响巨大。
第四,群众演唱歌曲成绩显著。《全世界人民一条心》、《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唱毛泽东》、《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竞相传唱的。这些歌曲适合大众演唱,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建国初期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改造的重大成果,不仅讴歌了伟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时代的进步,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
(四)重塑社会风尚
新社会必然要求有新的社会风尚。所谓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俗,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重塑社会风尚是文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风尚的重塑,新中国建立后立即开展了移风易俗、重塑社会风尚运动。
第一,封闭妓院,取缔卖淫。旧中国卖淫风气泛滥全国。嫖娼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是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腐朽生活的写照,也是被压迫群众悲惨命运的一种表现,妓院还是藏污纳垢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封闭妓院,取缔嫖娼,改造妇女。1949年11月21日下午5点,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封闭妓院的决议,当夜北京市公安局采取行动,依法封闭全市妓院,取缔卖淫的活动。到1952年,妓院这个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罪恶渊薮,终于绝迹,蹂躏和摧残妇女的丑恶现象得以清除。
第二,掀起禁烟热潮。近代以来,鸦片肆虐中国,极大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新中国建国时,全国约有2000万人吸毒。为了彻底消除烟毒危害,新中国一建立,即着手开展禁烟工作。1950年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各地迅速开展了禁烟运动,到1952年底,危害一个多世纪的烟毒基本被扫除。
第三,反对封建迷信,取缔“一贯道”。“一贯道”也叫“中华道德慈善会”,是封建迷信团体。“一贯道”迎合落后群众的心理,进行欺骗宣传,骗人钱财,淫人妻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着手取缔“一贯道”。到1950年时,各地“一贯道”基本被禁绝。
第四,废除旧的婚姻制度。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婚姻制度。《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重大举措。
第五,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了改变旧中国人口多、疾病多、医药少和迷信不卫生的习惯,营造卫生文明的社会新风貌,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便将改变落后的卫生状况作为新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952年,面对严峻的细菌战的威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北京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委员的中央防疫委员会,各地人民政府都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发动群众订立防疫公约,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这一运动规模宏大,在中国历史是空前的。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范围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状况得到空前的改善,更新了整个社会的卫生观念,培养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意识,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得到初步确立。
第六,确立新的节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1949年11月莫斯科会议上,决定以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6月1日为儿童节;为纪念“五四”运动,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青年节;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通过《请政府明定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10月10日旧国庆日》的建议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采纳,并正式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新节日的确定,极大丰富了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
二、文化改造的历史启示
(一)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表明,文化与政治互涵互动,文化具有明确的政治性,政治始终贯穿着文化理念,文化发展必须要借助政治力量的推动,政治发展也必须要有先进文化的指导
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是由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按照党的政治目的推进的。由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因此党所崇拜的意识形态必然成为新中国的主流文化。党信仰的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达到此目的,共产党执政后必然首先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左右开弓,既要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又要批判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不遗余力地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党正是按此目的开展文化改造的。文化改造是党运用政权运作的方式推行的。由于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外国传入的,要在中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政权运作的方式进行灌输,便成为文化整合的主要形式,使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及新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文化的政治性并非此时才有的,而是历来就有的。因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思想文化的指导思想,古今中外,无论哪个统治阶级都必然努力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指导文化的发展,使文化充满政治色彩。
上述表明,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绝不可以忽视意识形态教育,特别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但是,党必须尊重和自觉运用文化发展规律。党在建国初期改造旧文化和发展新文化过程中,开展政治批判运动,是不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表现,特别是后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开展的一系列批判运动,更是破坏了文化发展规律。由于文化的政治性,决定了党必然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批判斗争。然而,这种批判应该是理论批判,即运用说服教育的方式,阐述正确的思想主张,批驳错误的思想主张,而政治批判则是强制的、专政的,破坏了思想文化的正常发展。在文化改造中,由于党对思想改造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采用了政治批判手段解决复杂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常常导致简单粗暴、处置失当和无限上纲。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更是开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政治批判运动的先河,教训是深刻的。
(二)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表明,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先导作用。文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导时代的发展。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是以新文化出现为精神条件的。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则是先导
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实质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开始的那场社会变革,如果由此认为思想文化与政治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此时开始的话,就不正确了。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是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始的,这场精神变革从1949年开始,到1953年基本完成。一定社会的文化性质决定于该文化体系的指导思想,而这个指导思想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新中国一成立,党便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张旗鼓的除旧布新,批判旧的剥削阶级思想道德,组织发动了学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国性运动,到1953年基本确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标志着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初步完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共同纲领》所倡导的公德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提倡用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研究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提倡文艺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鼓励人民的劳动热情。这些毫无疑问是属于无产阶级的思想道德范畴。
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极大推动和有力指导了政治改造和经济改造。通过文化改造,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新文化,不仅为政治改造和经济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框架设计和价值取向,而且为政治改造和经济改造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即取得了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
新中国的建立与历史上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根本不同,在政治上要彻底摧毁旧的政治体系,建立新的政治体系。正是在文化改造推动和社会主义新文化指导下,新中国的政治改造才能顺利进行。政治改造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这是包含了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政权,是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权,到1952年,第一步政治改造完成。第二步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新中国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并确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标志着第二步政治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政治改造是对旧的政治体系的根本否定,是完全的政治制度创新,是史无前例的政治变革。进行这样的政治改造,没有先进文化指导是不可能成功的。
建国初期的经济改造也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是没收官僚资本和推进土地改革,变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第二步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1953年底,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着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起来。经济改造是中国有史以来的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消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样的变革,需要先进文化提供完整的科学设计,需要先进文化对人们私有观念的洗礼,需要先进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依文化、政治、经济循序进行的。1953年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4年政治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先进文化的指导,政治、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不能完成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1](P311)不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就不会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三)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表明,文化与民族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新的中华文明,不仅要求发展经济,创造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求兴起文化建设高潮,创造发达的精神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新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独特的伟大贡献。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落后了,备受外国列强的侵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随着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旧文化成为近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在这种文化锻造下的中华民族,充满了愚昧、迷信、保守、僵化、奴化、颓废色彩。新中国的建立以及随之进行的政治改造、经济改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还必须有充分的文化条件,不肃清腐朽没落的旧文化,发展新文化,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新中国的鲜明形象就树立不起来。对此,中国共产党人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P663)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3](P345)肃清旧文化的影响,发展繁荣新文化,是改变整个民族精神状态、树立新中国鲜明形象的迫切需要。正是由于党开展了广泛的深入的全面的文化改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才焕然一新,树立起了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红色中国形象。
(四)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发展文化的依靠力量。发展文化必须广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国初期党领导的思想文化改造,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不可能在短短的4年间就完成的。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真正优势。党之所以能够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群众之所以能够被党所组织,所发动,根本原因是一切为了群众。文化改造的目的就是将为少数人服务的旧文化改造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新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与以往的旧文化根本不同的特点就在于文化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新文化,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新文化。正因为如此,群众才能被党所组织、被发动,广泛参与文化改造运动。当然,党在文化改造过程中,主要是采用群众运动方式,这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群众运动具有涉及面广、声势浩大、见效快速的特点。进行文化改造非常急迫,因为思想文化作为社会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旧的社会意识能够延缓旧制度的存在,也能够继续存在于新制度中,并在一定时期内起作用,甚至能够导致社会变革后的复辟。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旧文化并没有随之清除,新政权的巩固还缺乏足够的精神基础,不尽快肃清旧文化,发展新文化,就不可能巩固新政权。另外,旧中国一盘散沙,新中国初创,整个社会还缺乏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急需发展新文化,树立新的价值体系,引导和规范民心。在这种情况,发动群众运动推进文化改造就成为党当时必然的选择。后来党将这种特定条件下的特殊作法当作经验固守,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经常搞群众运动,破坏了文化发展规律,这是另一回事,是党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的结果,这个结果不能说明党在当时发动群众运动推进文化改造是错误的。群众运动也具有盲动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群众运动一经发动,就难以规范,因而具有很大的盲动性和破坏性。以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代替潜移默化的思想改造,是一种短期行为,不可避免的表现为操之过急、形式主义。文化创造是具有自身规律的科学的精神生产活动,文化创造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冷静思考,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在正常的条件下,文化建设不可以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文化建设可以脱离人民群众。搞群众运动与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两回事。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必须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即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要把群众路线上升为党的文化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步入制度化、法制化的正确轨道,才能持续发展繁荣。
标签: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新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