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国际竞争的内涵及我国的对策_产品竞争力论文

论产业国际竞争的内涵及我国的对策_产品竞争力论文

试论产业国际竞争的内涵与我国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国际竞争论文,对策论文,内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00)03—0048—03

当我们涉及国际竞争问题时,实际上关系到三个层次:企业的国际竞争、产业的国际竞争、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企业竞争、产业竞争、国家竞争)。一般来说,谈论最普遍的商品的国际竞争,大多是指企业的国际竞争,是企业围绕着商品的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而展开的市场竞争。企业为增强自己竞争力而作出的种种努力,能较快地在市场上见分晓。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要从国家的综合实力来分析,这个层次的竞争最终必然会在市场上大量表现出来,但是,从增强竞争力的努力付诸实践到市场上节节胜利,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过程,有的努力甚至要在很长的时期才能表现在市场上。产业的国际竞争是一个较新的话题,近年来许多文章都对此有所涉及,但对这一概念本身的探讨还不够完整。本文对此特作尝试。

一、产业国际竞争的内涵

产业国际竞争,直观地可以定义为各国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分别在一个个产业领域所开展的国际竞争。它的内涵应这样展开:

(一)产业竞争是多环节的竞争,是由这些环节的国际竞争的综合。(1)产品的出口;(2)物资的进口;(3)劳务的输出;(4)劳务的输入;(5)技术的引进;(6)技术的转让;(7)资本的输入; (8)资本的输入。等等。

(二)产业竞争是双向的竞争,包括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在内的双向交易的竞争。在某个产业内,能够出口商品、输出劳务、出口技术、境外投资,是有竞争力的表现;而能够通过进口物资、技术、输入劳务、引进国外资本,来提高本国这一产业的水平,也是有竞争力的表现。在双向交易当中,带来经济资源的双向流动,一是为优势生产要素扩张,二是为短缺资源弥补,从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产业竞争是综合性的竞争。所谓综合性竞争,这里指的是从产业的整体上对其中各个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总体效果而言。一国某一产业的竞争力,是一国该产业范围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综合起来形成的,但一国某一产业的竞争力并不就是一国该产业范围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的简单迭加。这不仅是企业迭加的外延不等于产业的外延(一个企业并不只在一个产业范围内,特别是多种经营的大企业),更重要的是,从许多的个别竞争力转化为一个综合的竞争力,是复杂的“力的合成”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好各企业的关系。如果本国该产业范围内各企业之间是无序竞争、没有协调与合作、内耗强,该产业的“力的合成”效果就不佳;反之,如果本国该产业范围内各企业之间能做到有序竞争、相互模仿、技术交流、分工协作,以及在对付国外竞争者时有所协调,该产业的“力的合成”效果就会好得多。

(四)产业竞争是选择性竞争。一国在一个产业范围内,不可能也不必要使所有商品、劳务、技术都是竞争力最强的,而是选择能够发挥本国固有优势,并尽量在发展前景最优的方面来提高竞争力。产业竞争就可能放弃某些商品的竞争力,争取另一些商品竞争力,后者在产业系列产品中含有尖端技术。

(五)产业竞争与国家竞争一样,是国际性概念。也就是说,在三个竞争层次中,只有企业竞争,才有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而产业竞争与国家竞争,是只有国际竞争,而没有国内竞争。经济学当中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与本文的“产业竞争”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说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各部门的利润率有高有低,对资本产生不同的吸引力,这是对投资场所而发生的竞争。产业竞争则是不同国家在同一个产业领域中,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的该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因此,“产业竞争”概念是研究一国参与国际竞争问题时不可忽略的理论工具。

认识产业竞争,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有重大意义。如果说,深刻体会企业竞争,增强了我们的开放意识,认识国家竞争,引导我们从国家经济与科技的综合实力的高度来看待国际竞争,那么,认识产业竞争,则有利于我们直接瞄准对外开放的重大目标——推动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来系统地安排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策略。

在产业竞争的观念指导下,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需要增强对多种外向型经营方式的选择与转换。根据国际市场的情况,根据自己的优劣势,大胆有效地通过进口物资、引进技术、接收加工业务、补偿贸易、租凭贸易、引进直接投资,来利用国际性经济资源;通过商品出口、技术授权、生产环节扩散、跨国经营,来占领国际市场。我国许多产业都要解决生产能力过剩与某些能力欠缺并存的局面。

在产业竞争的观念指导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就不再仅仅以能否出口或平衡进口为经营目的,而是以有选择地占领国外市场与让出市场为经营目的。一个产业,仅有效满足国内需求为下乘;能大量有效出口为中乘;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有利地进行产业内贸易为上乘。所谓有利,不是由于技术水平低下而进行产业内贸易(如只能出口技术含量低、质量档次低的产品,同时不得不进口出口技术含量高、质量档次高的产品),而是在占领高技术含量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发挥比较利益原则。

在产业竞争的观念指导下,我国经济领域应当把产业内的企业关系协调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按照产业经济的客观要求,疏理产业内大中小各类企业的数量分布、经济联系,形成正确的生产集中度与专业化程度,使众多的企业形成合力而不是产生内耗。

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为了在产业竞争中取得优胜,需要培育、提高产业竞争力。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努力来提高各产业的竞争力。

(一)从国际产业比较中正确衡量本国的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衡量,是一个在经济学科中短期内还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同产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在进行国际竞争战略与策略思考时,不能等待这个问题解决好后才进行,可以先从国际产业比较中,判断本国该产业与外国同类产业的差距。国际产业比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需要系统分析的课题,以下所提几点,仅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我们在比较中,可以分析:1.产业的总规模或者本行业中主体企业的规模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益。2.结构。该产业中各类生产能力是否有合理结构,各类企业生产规模是否合理,大中小企业的结构。如上述方面已经不尽合理,新建、改造、淘汰的状况如何?3.产业内的关联。有的产业客观上要成为一体化产业。这类产业存在着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和足够多的相关产品链环,使得按照一体化经营所获得的收益,比按照其他的组合,如独立生产、分别制造、配套供给和专业化协作更大。

以有色金属业为例,该产业的国际比较需要测定这些内容:1.产品系列化。该产业的产品系列化是紧密联系着深加工的,需要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财力方能达到。为此,国外大企业把产品系列化纳入发展方针。具有产品系列化结构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占该产业的企业总数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产业水平。各国这项指标为:美国27%,日本10%,德国21%,加拿大14%,澳大利亚5%。2.产品延伸, 具体分为纵向延伸与横向延伸。纵向延伸是选采业向冶炼业延伸,向加工业延伸,向最终产品生产延伸。横向延伸是一种金属产品向另一种或多种产品延伸,从冶炼产品向化工、电子、建材或其他可延伸的相关领域延伸。在国外有色金属企业中,属产品延伸型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为,美国46%,日本53%,加拿大62%,德国58%,澳大利亚70%。产品延伸除了表明深加工外,还体现了一业为主、多品种经营的经营方式,这往往与技术延伸和资源综合利用有关。这些内容未必适合其他产业,但在衡量有色金属业的竞争力时就很重要。

(二)实施政府的产业政策实际上就是培育产业竞争力的途径,对此需要进一步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领会本国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优化产业内的资源配置。主要的努力在两方面:一是针对产品进行品种调整,努力优化产品组合,扩大有前景的部分产品生产,削减不具备必要的全球竞争力、不能达到利润增长的产品生产。但是,这种调整是要作为对国际竞争的市场反应来操作的。二是针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有的需要从经济技术上进行重点扶持,“扶上马,送一程”,再推向市场竞争。有的不用扶持,只需要给他们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扫除外部的非经济障碍。有的直接限制其发展,免得浪费经济资源,或引发不正当竞争。

(三)跨国经营对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不可回避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一国某一产业中,有多少重要的企业能在国外进行投资经营,经营的规模和效益如何,是衡量一国该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引进外资来发挥本国产业的经济技术水平,已经为多数人所认识,而通过跨国经营来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没有为人们充分认识。当前发达国家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不仅以此来重组一般的经济资源:劳动力、机器设备、土地、原料,以便开拓更多的市场,更高程度地增殖资本,而且以此来培育核心资源,扩大自己对科技生产力的掌握。它们运用跨国经营来实现技术创新,不是光靠国内公司自己增强研究开发,还开展国际性的研究开发活动,或与国外一流的信息高技术企业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具体措施有:1.创办海外科技创新机构;2.与国内外其他高科技企业组成研究与开发联盟。等等。长期以来,跨国公司一起致力于将生产厂家与全球联网。近十多年来,又纷纷到海外投资建立研究开发基地,这对提高竞争力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有资料表明,目前各国引进外资与海外投资的比例大体上为1∶1.7,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与输出的比例为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中国仅为1∶0.05。不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 必将严重制约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四)提高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使国产化与国际化交叉进行。在国产化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把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与生产项目当中体现的先进技术尽量吸收、消化,自己能够生产出来,从而追赶国际技术先进水平;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要让一项项生产走向世界,通过专业化协作的国际分工来紧跟国际经济技术发展趋势。只有这样的国产化与国际化交叉进行,才能改变我们在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业方面的落后局面,提高大型装备的技术水平。

大型装备是有大容量技术的生产资料,是技术贸易与商品贸易的结合。这类生产的竞争力关系到许多行业的竞争力。我国国产大型装备与国外先进设备相比,存在着相当差距,在国际招标中缺乏竞争力。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一方面在该部门要努力进行技术开发,对此可实施多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或零部件自己开发,整机在国外;或整机自己生产,广泛选择国外先进的零部件。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外资来引进其先进的设备生产,并努力使其国产化。

三、我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以下的产业竞争力分析,并不是为这些产业作全面的诊断,而是从分析中加深对产业竞争力本身的理解。

(一)我国的纺织服装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资源秉赋观点看中国正有优势,是当前主要出口产业。但是,这种优势在大量发展中国家都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有供过于求的趋势。该产业的产品既与其他发展中的出口国形成激烈竞争,又与发达国家维持“夕阳产业”的意图严重冲突,因而出口摩擦日增。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应该调整发展方向,采取“软硬兼施”的措施,“软”是力争形成名牌,拥有无形资产,“硬”是提高技术含量,包括款式设计、面料开发。但这两方面的努力在我国的纺织工业中都做得十分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能力太大,当前企业能做的仅仅是一种争夺客户的本能反应:降价竞销。而越是降价竞销,就越是缺乏“软硬兼施”的经济实力,长久以往,该产业的竞争力只能深受其害。由此我们得知,这类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是力争名牌与技术开发能力。要从整个产业看有多少名牌产品和总体的技术开发能力如何。

(二)我国钢铁工业基础雄厚,增长率快,实力增强,国内钢材市场即将与世界钢材市场全面接轨。但另一方面,钢铁工业中许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全行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冗员多。生产成本中,尽管小时劳务费用远远低于国外主要产钢国家(是欧美各国的三十分之一),但劳务费用优势却被劳动生产率低下抵消一大部分。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生产管理水平低。此外,产业内部各环节很不配套,从矿石到钢材,不形成完整的一体化生产,因此在钢铁产品上耗费的能源量很大,能源生产率低下。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高附加值品种发展进度慢,长线品种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雷同,短线进口多。看来钢铁工业的产业竞争力也不是光从其生产规模与产业内贸易规模就可判定的,必须重视总体上的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更要重视结构的合理、先进。

(三)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虽已提高到现在的32%左右,(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29.48%, 首次超过纺织品成为最大宗的出口商品),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将面临世界市场的激烈争夺直至发生贸易摩擦。从结构上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偏低。机械工业总体上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它兼有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增加机械工业中更为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并非我国的比较优势,但其中更为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是反映机械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机械工业本身就是技术更新很快的产业。在这方面,中国机械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据对机械工业重点骨干企业的调查,1994年主导产品达到90年代水平的只占17.5%,80年代水平的占52%,30%仍为60~70年代的水平。大中型企业2000多种主导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 是美国一些机械工业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3.5倍,说明中国机械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突出问题是生产集中度低,分散和低水平重复严重,基础零部件性能落后,质量不稳定。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大中型骨干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1.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5%的水平。[1]

装备工业是制造机器设备的行业,是机械工业的核心部分。当前我国该产业的弊病在于:1.摊子大,生产企业数量多,而平均每家企业都显得水平低,效率差。2.庞大的产业却无法满足本国产业升级的需要。据1990~1996年的统计,每年进口的机械设备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费的2/3左右,一些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的70%要靠进口。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大型工程机械、胶印设备等技术密集型的机械设备市场70%以上被进口产品占领。3.尽管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出口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出口规模主要还是靠低附加值的制成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精加工制成品,特别是成套设备和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然很低。[2]

大体上说,机电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依靠在形成合理的生产集中度基础上增强技术开发的实力与能力,生产出比较大量的优质量、高性能和多种档次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四)电子信息产业。我国虽出现了联想、四通、长虹、康佳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但总体上该产业的规模化整体水平较低,具有国际竞争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较少,跨国经营的大集团不多,中小企业的力量不强。关键性电子产品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落后,中国目前生产的集成电路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不到30%。集成电路芯片产量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只有20%~25%,70%以上依靠进口。[2]

彩色电视机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虽然我国已上市的产品与洋货没有多大差别,在国内的售后服务还优于进口产品,但是,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以及支持该产业的相关与辅助产业的实力与技术水平仍明显不如国外竞争对手。如基础元器件工业薄弱,核心技术仍被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我国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不强等深层次的弱点正在显现出来。[3]

可见,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要从核心技术、配套技术、关键零部件以及承载技术的组织几个重要方面来看。

(五)石化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石化工业的差距在于:1.许多技术含量高的品种主要依靠进口,如A B S树脂、 聚苯乙烯、丁茎橡胶、合成纤维中的已丙酰胺等。2.除炼油工业外,许多技术及装备还依靠从国外进口,对引进装配的消化吸收、开发创新能力薄弱。3.加工进口含硫原油手段不适应,承担这一任务的沿海加工企业需进行技术改造。4.规模结构不合理,小炼油厂多,盲目发展,一次加工能力过剩,低劣产品充斥市场。从比较中看,美国4千万吨级以上炼油厂有 23个(1995年),而我国全国仅非地方小企业炼油厂就有68个,平均规模只有年产310万吨(1996年),世界炼油厂平均规模也有520万吨,高于我国的规模水平。[4]因此, 我们对石化工业竞争力的关注就在于:本身的技术档次、技术装备以及能够具备高技术条件的企业规模。

标签:;  ;  

论产业国际竞争的内涵及我国的对策_产品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