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平 四川绵阳市剑门路学校 621000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中段学生阅读的核心能力是:
1.概括的能力。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
3.抓重点句、关键词的能力。
4.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
5.联系生活来理解的能力。
一个小学生以上五个能力都扎实了,阅读能力一定优秀。为尽量达到以上目标,既需要在课堂上培养,也需要在课外阅读中提高。
我始终记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例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例子背后的东西——本体性。”
于是,我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根据以上目标,做了以下探索: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激发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的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
二、读与练同行,促进言语表达
练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九色鹿》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希望通过让孩子站在国王的角度写这个皇榜,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这里的练笔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此刻的练笔设计是有声胜无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在文中进行适当的补白训练,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教给孩子阅读的策略
比如:如何做笔记,如何勾划好句,如何在句子旁边批注,如何抓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每个环节都一遍一遍地教,并循序渐进地迁移、运用。学生在学习时,我在课堂上巡视、检查,逐渐落实,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根据这个问题,于是,我们通过在第十四课《让他们自由生息》中找总写段落和中心句并准确地勾划出来,在总写段落中找中心句等进行训练、总结,然后在作文中进行“总——分”这种写法的训练,并总结出“总写是概括写,分写要分段写,每段要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写作方法,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比如:用“谁在哪里干了什么”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学生渐渐找出课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并尝试用上面的句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边思考边进行说话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六、海量阅读课外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1.课前五分钟讲故事。
2.采集书上好的句子和段落,背诵书上好的段落。
3.坚持阅读《我爱阅读》《中外儿童诗选》等各种课外书籍。
同时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比如和读书伙伴比赛背书,会背后贴笑脸娃娃,打擂读书等,想方设法让他们多读书、多背书、多积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总之,“教无定法”,但是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段施教”,进行训练和培养,才能达到我们期待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江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段落论文; 句子论文; 兴趣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