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县中心医院 江苏 泗洪 223900)
【摘要】 目的:本次对闭合复位pfn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收治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钉治疗。结果: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6.23±20.12)ml,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0.23±4.71)min,平均下地时间为(8.53±1.68)d。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6.56±1.12)周。依照Sander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判断,其中28例患者为优,6例患者为良,2例患者为差,总优良率为94.44%。结论:闭合复位pfna钉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复位闭合PFNA钉;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101-02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渐渐步入老龄化,而由于老龄人的骨头以及身体免疫和抵抗能力等均较弱,因此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明显增加,在该种骨折情况当中,又以粉碎性不稳定最为常见[1]。而目前,我国的科技以及医疗水平不断增加,在临床上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越来越多,因此为了寻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本次对对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其中性别为男的有20例,性别为女的有16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97岁,中位年龄为(68.23±3.23)岁。本次根据AO分型以实施对患者病情情况实施判断:在所有患者中有22例患者属于A2型,有14例患者属于A3型。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签署相关的知情以及同意书。患者骨折之后手术的时间最单为骨折后3d,最长为骨折后10d,中位时间为(5.87±0.68)d。
1.2 治疗方法
本次对于实施手术的患者运用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进行治疗,手术实施前由医护人员帮助其选择仰卧位,临床医生借助于C型臂X线机透视,通过运用牵引床,以完成闭合复位的操作,临床医生对实施复位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直至效果满意后,由医护人员协助将其患肢保持在内收位10~15°左右,同时还需要确保其位于内旋10°的位置,之后合理的进行固定。临床操作医生在患者的大转子最上方近端作一个形状为纵行的切口,长度大约为5cm,然后采用止血钳,对臀中肌进行分离操作,在进行此此项操作时需要沿着肌纤维的方向进行,之后进针,进针时需要选取大转子最上位置并靠外侧点,开口需要借助于于开口器,并在其股骨纵轴且偏向外侧的位置以倾斜6°将导针加入至髓腔内部。临床操作医生同时还需要借助于C臂透视,以更好的明确导针的位置,并确保其处于髓腔中同时轻微靠后的点,沿着导针导入直径为16.5mm的空心钻以及保护套筒。同时采取“T型”形状的手柄,以完成扩孔操作,并以限定位置打止。之后仔细取出导针和保护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沿着导针的位置将主钉插入股骨髓腔当中,然后安装瞄准臂以及钻头套筒达骨皮质,瞄准臂前倾15°左右,将导针置入股骨颈中轴线位置,距离关节面大约5~10mm左右,进行扩孔操作后,将螺旋刀片连接到插入器上,将螺旋刀片进行打入,利用C臂透视确定螺旋刀片得到有效置入,并将螺旋刀片进行妥善锁定。在远端锁定螺钉进入皮肤处进行小切口,通过采用导向器实施钻孔,并有效将螺旋钉拧入,最后在主钉尾部位置将尾帽进行安放。
当患者完成手术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告知其运用抗生素4d左右,并告知其运控抗生素主要是为了预防感染发生,并遵循医嘱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告知患者能够避免深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出现。完成手术后第1d,患者可以通过医护人的找到进行长肌肉收缩练习,并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观察,根据其恢复水平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如实施患肢髋、膝关节的功能锻炼等,以促进其尽快的康复。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6.23±20.12)ml,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0.23±4.71)min,平均下地时间为(8.53±1.68)d。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6.56±1.12)周。依照Sander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判断,其中28例患者为优,6例患者为良,2例患者为差,总优良率为94.44%。
3.讨论
3.1 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
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机能下降,同时随着各个器官的衰弱,其所伴发的基础疾病不断增加,且多数老年人群都伴有骨折疏松等。因此该类人群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几率增加,并且以粉碎不稳定型最为多见。基于多种不同的因素,以及患者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弱,因此会导致手术的风险增加。故在实施治疗的时候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考虑到该类人群的特殊性,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以有效、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风险小的特点为治疗依据。
3.2 手术固定方式的回顾
目前内固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髓外固定,另一种为髓内固定[2]。其中,髓外固定主要是以动力髋螺钉技术作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能够进行动力性加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可以及早的下床并进行活动,但是此方法有有固定力臂长的特点,因此当患者属于不稳定性的时候,也会使得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升高,如钢板断裂的情况等,以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了医疗、住院的时间[3]。而另外中固定方式为,髓内固定,此种方法以Gamma钉和PFN为代表,该方法的治疗依据是以力学轴线为基础,从生物学特征的角度来按,此种方法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此外,由于Gamma钉固定力臂短的特点,虽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征,却因为主钉远端应力集中,会增加内植物周围出伴发骨折出现的几率,由此看来治疗逆转子间骨折还需要斟酌和考虑,故不推荐。另外PFN则是在此种内固定物的基础上实施改进,因此具有更为有效和稳定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旋转能力更为有效。
3.3 PFNA固定的优点
PFNA是在PFA系统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改良,二者之间的生物力学特点的方面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别,而不同的是其在具体的设计上取得了更为有效的创新,从而确保了良好的稳固效果,并且临床医生在实施操作的时候相对简单易行[4]。相对于PFN,PFNA采用的螺旋刀片锁定技术取代了传统的2枚螺钉固定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对骨质有着更为有效的镇压作用,并且对于股骨和股骨头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从而降低或避免了骨折端发生旋转的不良情况,而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如内翻畸形等,对于治疗不稳定型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并且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少,平均为(96.23±20.12)ml,手术时间均为在患者耐受程度以为,平均时间为(50.23±4.71)min,患者卧床时间较短,下地时间为(8.53±1.68)d。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6.56±1.12)周。同时患者的恢复的功能良好,总优良率达到了94.44%。由此,提示为,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该治疗方法在操作时鼻尖简便,节约了手术的时间,降低了手术出血量,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故应当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魏东华,江中潮.PFNA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9):1704-1706.
[2]张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与Gamma-Ⅲ钉治疗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7):57-58.
[3]王强,董利军,汪正宇,等.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回顾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67-71.
[4]唐弢,田荣,周奉皋,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2):217-218.
论文作者:谢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论文; 不稳定性论文; 时间为论文; 手术论文; 平均论文; 转子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