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与发展——“文化建设与发展”座谈会发言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建设论文,纪要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座谈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继愈(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研究员):“文化”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各个方面都 牵涉到文化。文化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文化,如吃、喝、穿戴、舞蹈等等,这种 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我们旅游的时候到了一个地方首先看到的就是生活文化的特点。 第二类是观念文化,这是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抽象思维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产生的 ,比如哲学、艺术、诗歌等等。生活文化比较容易进行交流,可是观念文化距离就很大 ,比如我们讲“自由”、“民主”,和美国差别就很大。怎样来沟通和加强互相理解是 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文化交流高潮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唐朝。今天在开 放的形势下,第三个交流的高潮已经在酝酿、发展之中。文化建设包含着现实、整体、 高度抽象的学科门类。要通过统一协调的领导机构,有效地抓好文化发展,包括青少年 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文化建设要很慎重地提产业化,教育方面提产业化我就不赞同。为什么呢?因为文化、 教育,它有公益性,也有营利性。发展文化,人们担心一提产业化就是赚钱、裁人,就 是商业化,实际上也不应该是这样。要把文化产业发展同文化事业发展从政策上作出明 确区分,才能真正推动文化建设与发展。
宋蜀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我是研究民族学的,研究 对象是族群和文化。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主要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 化。物质文化对自然界,制度文化对人,精神文化对自己,包括音乐、诗歌、戏剧、小 说等等。但是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在几个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没有间断过 ,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研究。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地了解过去,就不能正确面对现在;如 果不能正确面对现在,就不能科学预测未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艺术研究院做了很多 有益的工作。中国的文化在文化大转变的过程中,各民族有很多东西都消失了。最近, 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这很正确,因为人是文化之本。在历史大变动中,要把有 文化价值、有文化意义的东西发掘出来保存下去,这对中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现在 有些年轻人钟情西方传入的情人节、圣诞节等,相反,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 、中秋节等倒被冷落了。第二是保存;第三是研究,应该研究为什么要保存中国的文化 ,为什么要反映中国的价值观;第四是创新的问题。现在不少旅游地区为了吸引旅游者 ,为了发展经济,将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通过现在人的“创新”,搞得不伦不类,这种 情况比较普遍。这是非常遗憾的。实际上,对这种做法,各民族地区的人民并不欢迎, 甚至会引起反感,因为这样做并不能反映这个民族的优良文化。因此我们要把好关,不 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我有一些想法。所以我提出“发掘”、 “保存”、“研究”、“创新”这四个步骤。
李学勤(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家正部长在讲话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个 阶段,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现在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事业,把文化 发展作为我们整个国家以人文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出现的 一些问题,说明我们有必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重视。改革开放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准备了 很好的物质基础。比如电视的发展、书刊的出版,成绩惊人。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物质 基础,也不是没有人力物力条件,问题是精神产品的质量的确有待提高。我们可以选择 一个门类进行统计,看看现在究竟有多少被大家公认为好书或者较好的书在流传。北京 的许多博物馆,一年有多少人去参观?据说参观的人很少。再比如,日本漫画书充斥我 们的市场,还有电脑游戏的泛滥,这些都涉及到提高公众素质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教育 实际上是填塞知识的应试教育,有知识不一定等于有文化,必须重视从公众传播方式方 面提高公众文化素质。
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去年有一位法国汉学家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他问为 什么中国的文化是多元性的?意思是说,从传统来看,中国有“儒”、“释”、“道” 三家,但三家从来没有因为思想文化内容不同而引起冲突或者发生战争。这是什么原因 ?我想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从观念上说,由于我们的“和而不同”的基本观念, 虽然“不同”,但是可以“和谐”相处。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齐国、郑国等国的学 者同时提出“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个思想一直在支持着我们的文化。第二,由于我们 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从最高的领导者来讲,他也不希望存在冲突。比如说唐朝采取“ 三教论衡”的办法,按输赢排序,而不是消灭哪一方。中国的这种思想基础有很重要的 意义,当前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有两个很大的危险,一个是文化霸权主义,从20世纪美国 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到21世纪初美国麦克尔·哈特和意大利安东尼奥·奈格尔 提出新帝国主义论,就是要造就文化霸权帝国的思想。另一种是文化部落主义,这是一 种极端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的原教旨主义。怎样消解这两种思潮之间的冲突?很可能 中国的“和而不同”思想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我又想到怎样来发掘、整理、发 展中国自己的文化。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讲过,在公元前2500年出现过一个新轴 心时代。当时有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孔子和老子、希腊的柏拉图等等。在每一次文 化发生新的飞跃的时候,都要回归原点,从那里寻找前进的动力。当前很可能是一个新 的轴心时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民族都在试图从文化传统中去寻找力量。怎样让优秀 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并不是学者坐而论道就能实现的,要使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到群众当 中去。北京的安定门街道搞社区文化建设,在儿童、居民当中推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成绩,值得我们重视。现在大家都看电视,但电视中对真正的中国传统文 化宣传得很少,这似乎不利于教育广大电视观众。怎样介绍儒家思想、老庄思想中的精 华部分,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中国哲学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就在于它教你怎样 做人,怎样做一个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负责的人。我们还应注意到,任何民族的文化 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前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 吸收了印度文化,使得中国文化有了重要的发展;今天我们同样面临怎样更好地吸收西 方文化而不断前进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自觉地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国文 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那么中国文化将被边缘化。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对文化上的 “西方中心论”进行消解和批判之时,我们切不可提倡文化上的“东方中心论”或“中 国中心论”。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会对人类社会做出 重大的贡献。
叶朗(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艺术学系主任):我谈两点意见。第一, 要着重研究文化战略。研究文化战略,可以有许多着眼点。我提三点:一是在当前这种 美国霸权文化非常强势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来考虑中国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在经济 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单一化是一个现实的危险。我们要成为经济大国、经济强国, 我们也要成为文化大国、文化强国。一个国家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在世界上也就没有了 立足点。宗白华先生1921年在从德国写回的一封信中说:“我以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决不 是把欧美文化搬了来就成功。中国旧文化中实在有伟大优美的,万不可消灭。”“我实 在极尊崇西洋的学术、艺术,不过不复敢藐视中国的文化罢了。并且主张中国文化今后 的发展,还是极力发挥中国文化的‘个性’,不专门模仿,模仿的东西是没有创造的结 果的。”我认为,这是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态度。
二是从国内来讲,经济建设和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问题、技术的问题,它还包 括文化的、精神的、价值层面的问题。但是,这个层面的问题往往会被忽略,忽略这个 层面就可能引起我们决策上的失误。现在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我很拥护。科 学的发展观除了要注意东、西部的协调、城乡的协调,还要注意物质和精神、经济和文 化的协调。城市建设,地区规划,确定各项发展指标,都不仅是一个物质问题,同时也 是一个文化问题,要考虑它们会对人的精神产生什么影响,要考虑它们对社会心理、社 会情绪、社会风气产生什么影响。三是要研究政治和人文的关系。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加 强人文教育,特别要重视我们大众传媒的人文导向和人文内涵。我们过去比较重视政治 导向,我觉得同时还要重视人文导向。
第二,我们要重视艺术理论研究,这一直是我们比较薄弱的环节。我始终记得上世纪5 0年代毛主席对音乐工作者的一段谈话,他说:“我们的艺术(指中国传统艺术)是有道 理的,问题是我们说不大出来,因为没有多研究。”毛主席指出的这种状况至今并没有 得到根本的改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推动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我国至今还没有 一部完整的、系统的《中国艺术批评史》。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很有价值的艺术理论遗产 ,但是我们并没有加以系统整理和研究。应该组织人力去开展这些工作,这对我们的文 化建设和培养新一代的艺术工作者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李希凡(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我想今天讨论的是大文化范畴,其中有一部分是文 化部管不了的,但文化部毕竟是国家主管文化的机关,制定文化战略,发展文化,负有 主要责任。家正同志刚才讲了改革开放后发展的三个阶段,概括得很符合实际。“文革 ”后那样的状况,当然首先是要抓发展经济。其实,中共中央提出的一直是“两个文明 ”一起抓。哪个阶段也是各有各的问题,都不能忽略,都要兼顾。即使忽略了文化发展 ,它也不会静止不动,而且有时还会阻碍经济建设。我只想说一点,那还是在1989年, 也是讨论文化发展问题,大家都觉得国家文化经费投入得太少。国务院曾提出到“八五 ”后期,增加到百分之一。我不知道现在是否达到了这个“指标”。即使没有达到,基 数肯定也加大了。因为已经有不少可以看得见的新文化设施和文化事业的新成就了。问 题是文化阵地的现状如何?我同意继愈先生的看法,电视节目以至电视广告,都有不少 不堪入目的东西,甚至春节晚会的文化素质也不高。国务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教育条例, 对老师和家长都提出了要求,但社会环境如何?这更应该是舆论关心的焦点。中央电视 台开办了少儿频道,这很好,但地方台是否也该多做些工作呢?老实说,现在有些电视 剧充斥着恐怖情节,要么就是“企业家”之间的争斗、加三角恋爱、加小秘、再加黑社 会,即使是警匪片、反贪片,也把恶势力渲染得过于“神奇”。至于武侠小说,那毕竟 是中国文学传统的末流,即使港台确有几位不错的名家,有一定的读者和观众,那也没 有必要把他们的作品重复地搬上荧屏,而且“现代化”的手段愈多,就愈离谱。听说外 国人爱看中国“功夫片”,但是,如果外国人把这“功夫片”当作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那可真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了。
电视剧中的“戏说”之风如此之盛,也是值得忧虑的。尽管它们有些是针对现实的丑 恶现象的,但如此“戏说”下去,就会混淆历史真实。清代的康、雍、乾,的确是封建 盛世,也有中国文化集大成的历史贡献,但没完没了地“歌颂”他们的“圣明”,也背 离历史真实。在这一点上,我们艺术家的认识水平还不如生活在清代的曹雪芹,《红楼 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他们的盛世中写出了它的末世的腐朽,写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 灭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连绵不断,确实是有赖于儒家学说,它虽然经过汉末 的衰微、魏晋的裂变、隋唐的儒、道、释的鼎立与“合一”的趋向,到两宋的复兴和程 朱理学的建构,都推动了封建文化的发展,这是它的贡献。但是到了明清两代,程朱理 学成了官方统治思想,而且由于它的寓教化于伦理观念与行为规范之中,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也起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否则,也用不着“五四”的反封建革命,而且这重任 也就无须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了。今天,我们在学术上研究它、继承它,都是应该的 ,也正是在做的。但也不必言必称孔孟,仿佛我们今天该做的事,“圣人”都说过了。 我们说孔夫子是中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一点也不过分,却不必给他加上“人民教 育家”的头衔,因为在孔子那里,“民者,氓也。”不仅不在他的“君子”范畴,连“ 小人”的概念里也是没有“民”的。孔夫子没有想教育人民,他说得很明确:“民可使 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连受教育的权利都是没有的。
现在,的确到了该制定全面的、长期的文化发展战略的时候了,指导思想还应当是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而不是什么中国传统观念。
萧灼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我谈几点意见,主要谈经济与文化的 关系。第一,关于以人为本,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但是多年来人们忽视了这个 问题。马克思讲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是政治解放,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的解放。政治解放 是达到自由民主,但是并没有达到人的解放。只有无产阶级才能使人全面发展,达到人 的解放。但是后来一些革命家对人的解放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当时面临的任务是夺 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因而主要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其实这只是达到人的解放 的一个阶段。现在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我觉得完全正确,因为这恢复了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的本来面目。第二,现在讲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但还不是讲人的 全面发展,主要还是讲经济。“五大关系”讲的主要还是经济关系。地区关系、人和自 然的关系、国内和国外的关系等等也主要还是在经济方面。如果要上升到人的全面发展 ,讲到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强调文化呢?因为文 化的发展和经济有密切的关系,这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 础。要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的发展,经济发展了,我们的文化才能够真正繁荣。第 三,文化发展应该立足于本土,如果离开本土,文化就失去了根基。对外来文化要吸收 ,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它继承了德国的哲学,吸收了英国、法国的空想 社会主义,吸收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不能拒 绝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明确地讲,我们的文化应该立足于本土,没有本土就没有 根基。第四,文化要重视普及。博物馆、图书馆、陈列馆、美术馆、艺术馆,要让广大 群众参观。这些应该是由国家出钱的,作为一种公益事业,应该是国家公共教育的支出 。教育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教育的水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化水平,教育 的经费也制约着人的文化发展。
总之,要立足于经济来看文化,国家要加大对教育和文化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上 ,要努力提高教育和文化的比重。
资华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谈到文化发展战略,当今文化“围城”现象值得关 注:国人中的部分论者总爱提“与国际接轨”,好像只要是和西方接轨就行了。这是我 们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而发达国家却在兴“寻根热”,它反映出文化发展的某种内在 规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文化一体化”并不是合理的发展趋势。在世界越来 越“小”的情况下,人们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和自主的文化价值取向。经济发展到一 定程度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从更具有人性本身的文化中汲取精华。这突出了文化保护问 题,所以我曾提出了一个原生形态文化,就是我们的木之本、水之源,它是人类的精神 植被。人类在工业化进展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太多了,主要是自然植被的丧失,环境污 染、河流断源,水土流失。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样一个经济急剧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问 题要解决,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了对“精神植被”的保护。当然,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保 护,如果把有的原生文化里的优质基因变成当代文化消费中的组成部分,我觉得这个保 护就会做得更好。这就有一个先进的理念怎样去和群众结合的问题,就有一个真正面向 群众的文化建设问题。
齐勇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落实公民的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权力,体现“以 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 和平崛起,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提供产业、制度和价值观的 支持。
具体来说,文化建设应当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包括文化理论 的创新发展、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等;二是文化制度体系建设,包括文 化体制改革、文化政策的调整和文化立法等;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包括各类文化场、馆建设,文化资源的整理、文化生态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等,即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四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建设既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几代人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渐 进的积累过程。当前的紧迫任务,一是要抓紧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以指导各方 面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二是要发挥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对当前文化建设中提出的 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应当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优势,进行综合研究,尽快拿出 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为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发挥先进文化的正确导向作用;三是要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决长期以来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严重存在的行业壁垒 、区域壁垒、所有制壁垒等体制性障碍,形成制度化的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 力;四是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尽快改变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态建设的落后状态; 五是要有计划地培养各类文化人才,尤其是市场亟需的专业化经营人才。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我们面对的是当代文化,而当代文化的构成是一个 复杂的、综合的范畴。它由众多的文化支脉组成,大的类分,其中有大量外国文化的成 分,主要是欧洲、美国和日本文化的影响,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商业领域和经 常性的文本阅读,甚至包括传媒所影响的价值观。当代文化根基性的部分,是本土文化 ,即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它主要表现为民族民间文化,例如生活习惯,节庆、婚丧、 嫁娶等等,也就是文化学所说的小传统。
本土文化的大传统,问题比较多。大传统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我们当今的主 流文化是什么?我们的大传统是什么?恐怕不大好回答。中国传统社会大传统,主流文化 界线分明,你可以认为儒家思想是传统社会大传统的代表思想,也可以说儒释道三家是 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化,道家、佛教,常常表现为民间形态,它们互补、互动,在不 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儒家思想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的代表,成为 大传统,在于它不仅是一种思想学说,而且是为全社会所遵奉的家庭伦理,成为维系以 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制度的制度化学说。
说到中国文化的大传统,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在一百多年前,在晚清,这个文 化系统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以儒家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大传统,特别是它的以 “三纲五伦”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陷于崩塌解体的境地。这次历史性的文化危机是西 方文化大规模地进入造成的,是落差悬殊的不同文化系统剧烈冲突的结果。“五四”反 传统思潮对大传统的打击是致命的。对小传统的大破坏,则是“五四”过了五十年之后 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是学问与知识的清理,纵使批判得过 了头,也是有识之士的愤激;六七十年代的反传统,是无知者对传统的毁坏。
所以我们今天谈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有一个一百年来始终存在而且无法回避的问题 ,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需要重新加以诠释,以解决民族 文化的自我认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民间、文化界、学术界做了不少诠释传统 、承继传统的努力,但自觉地重建文化传统,尚未达成全社会的自觉共识。而且新的问 题随之产生,例如遍地开花、如火如荼地以“与国际接轨”为号召的开发与城建,对已 经遍体鳞伤的文化遗存的再破坏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去年法国《费加罗杂志》刊载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代表的文章,提出“是什么使中国和自身脱离”?今年又有外国友 人发出“北京可看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的呼声。
晚清以还,百年中国的文化就是处于如此艰难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之中。这其中的问 题多到不知凡几,但最为人所忽略也是最重要的,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 的礼仪问题。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已经没有了 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 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不妨看看中小学生的所 谓“校服”,全是些窝窝囊囊的运动装。校服有礼服的特点,衣料、款式应该很讲究, 节日、开学、毕业典礼以及国家重大庆典穿校服,不必每天都穿。平时穿家里的衣服, 随意、多样,显得年轻有朝气。着装和人的体面、尊严是连在一起的,不可轻看。还有 取名问题,由于“文革”的影响,很多人的名字都带有“文革”的痕迹,例如什么“文 革”、“学青”之类。我认为应当允许反文化时代起的那些连自己都不喜欢的名字改名 。至于称谓,问题就更大了。过去一律称“同志”,现在“师傅”、“老师”泛滥。“ 先生”的称呼其实也大有讲究,如今用得不当的比比皆是。称呼的混乱反映一个国家伦 理秩序的混乱。鉴于上述种种,我建议国家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邀请专家专门负责 制定各项礼仪,并编撰国家的礼仪大典。中国传统社会,每一个新朝都要“制礼作乐” ,我们忽略了这个问题,现在应该有条件把“制礼”提到日程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