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开放型试题的解题研究——从分析一道2003年高考题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型论文,考题论文,试题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江苏高考卷第19题第(1)问是一道典型的开放型问题。原题为: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要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解答该题时只要不是用明火加热,可采取的措施是多样的,如将试剂瓶浸入热水浴或沙浴中,用热毛巾握持,将其放置于温度高于16.6℃的房间里,等等。
该题起点不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试解决。但题目的陌生度较高,它无现成的答案,且答案不唯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准确、简洁、完整、有条理地表述化学原理、实验现象和实验方法,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一、开放型试题的特点
这类题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条件开放,即条件要么不足,需要进行探索和补充,要么多余,需要进行多种选择;二是结论开放,即要么没有明确的结论,要么有太多的结论。
开放型试题一般无现成的模式,综合性强,解法灵活,结论不定,形式也生动、多样、有变化。有的追溯条件,有的探求结论,有的找寻新的解法,由变求变,以动带动。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观察、试验、分析、类比、归纳、猜测、演绎、猜想、综合、验证或证明等各种思维方法,探索多个解决方向,不拘泥于思维定势,不人云亦云,创造新思想和新方法,从而获得多种结果,有时还要进一步对结论加以整理和论证,与解决生活问题与科研问题的情况十分接近。
这类试题以简述和讨论为代表的“开放型”习题对标准型试题构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受标准型训练的影响,学生已习惯于在A、B、C、D中打钩,而不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问题和阐明观点。显然,开放型试题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化学开放题的类型
从阅读过的文献看,依据的标准不同,化学开放题的类别也不同,如依据命题要素可将开放题分为条件开放型、策略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若其未知的要素是假设,则为条件开放题;若其未知的要素是推理,则为策略开放题;若其未知的要素是判断,则为结论开放题;有的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解题策略与结论都要求学生在给定的情境中自行设定与寻找,则为综合开放型题。
也可依据化学开放题的开放度将开放题分为弱开放题、中开放题和强开放题。答案只有两种、非此即彼的开放题为弱开放题;答案虽有多种,但总数是确定的开放题为中开放题;答案总数不确定的开放题为强开放题。
三、各类开放型试题的解答策略
1.条件开放型试题的解题对策
条件开放型试题按解题的目的也可称为规律探索型试题。它给定结论,解题的目标是探求满足结论的条件,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并不唯一。它常以基本知识为背景加以设计而成,解题时要利用学过的知识逐步探寻,推出结论应具备的条件。
例(2003年上海高考卷第26题)实验室里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请你利用给出的实验仪器及试剂设计两种测定该样品(已称知其质量为mg)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并填入表格中要求填写的有关内容。
┌────┬───────────────┬────────┬──────────────┐
│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用实验仪器 │ 实验需直接测定的有关物理量│
├────┼───────────────┼────────┼──────────────┤
│
1│ │││
├────┼───────────────┼────────┼──────────────┤
│
2│ │││
└────┴───────────────┴────────┴──────────────┘
实验可能用到的主要仪器:
①托盘天平②启普发生器③硬质玻璃管④泥三角⑤烧杯
⑥坩埚⑦酒精灯⑧玻棒 ⑨漏斗 ⑩干燥管
实验可能用到的试剂:
a.锌粒b.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d.浓硫酸
(从以上方法中任选两种,其它合理的方法也对)
2.结论开放型试题的解题对策
结论开放型题要求在给定条件下探索结论的多样性。解题时要大胆猜想,发现规律,获取结论,然后写出符合题意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猜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在化学学习中应该不排除直观与直觉,可通过实验、观察进行猜想或通过对特殊值的分析归纳猜想出一般的规律,通过比较、概括获得猜想,对具体问题的特殊解从宏观上做出估算等。
例 苯的硝化反应一般控制在60℃,温度过高时易出现的弊病是_______。
解析 可能的原因有苯和硝酸的挥发、硝酸的分解、生成苯磺酸或二硝基苯等副产品。
3.综合开放型试题的解题对策
一道试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而条件、解题策略与结论都要求学生在情境中自行设定与寻找,这类题可称为综合开放题。对于这类试题,因思考角度与经验的不同,必然会制订多种多样的解题策略,得出各种不同的精确的或近似的、繁冗的或简练的、可推广的或难以推广的结论,这类题的条件、解题策略与结论都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解这类题时必须对所学知识点间的关系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应通过对题目的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方法理清思路,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 要洗涤一批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用铁盐溶液来作洗涤剂,因为Fe[3+]与Ag可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Fe[3+]+AgFe[2+]+Ag[+]。实验室里可选的铁盐溶液有FeCl[,3]、Fe[,2](SO[,4])[,3]、Fe(NO[,3])[,3](三种溶液中[Fe[3+]]相等),甲同学认为FeCl[,3]洗银最好,乙同学认为Fe(NO[,3])[,3]也不错,两人都各自提出了合理的判断依据(结果如何,当然还要看谁提出的理由在实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1)甲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乙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解析 (1)用FeCl[,3]时可产生AgCl沉淀,大大降低了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2)Fe[3+]只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Fe(NO[,3])[,3]同时就是一种硝酸溶液,硝酸可参加对银的氧化。
由上例可知,在解这类题时应根据题给条件或结论,利用学过的知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分析、联想、大胆猜测,然后进行一系列合乎逻辑的推理后确定满足题目要求的结论。
四、提高解答开放型试题能力的措施
1.构筑知识网络,开阔联想思路
开放型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科能力。解题时不是无根据地随意猜测,而要在熟练掌握一定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在平时学习中只有构筑好知识网络,解题思路才能收发自如,同时要学会多角度地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去思考问题。
2.强化求异心理,大胆猜测联想
开放性试题因其具有结论不确定的特点,比其它问题更容易让学生摆脱单一的思维模式,引出不同的见解,提高引发奇思妙想的几率。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敢于“标新立异”,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要大胆地进行猜测、联想。
3.学习选编开放型习题
同学们可以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加以改造,把原来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编成开放型习题,逐步学会不再依靠单一模仿,而能从不同角度考虑、分析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1)减少条件
例 写出实验室以H[,2]SO[,4]制取SO[,2]的反应式。
改为:写出实验室以H[,2]SO[,4]为原料制取气体的反应式。
(2)隐去结论
例 既可使溴水褪色,又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有()
(A)SO[,2] (B)CO[,2]
(C)C[,2]H[,4](D)CH[,4]
改为:既可使溴水褪色,又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有_______。
(3)给出多个条件(包括不相干的条件),通过收集、整理、筛选再得出结论
例 实验室里制取氮化镁可采用以下方法:先制取NH[,3],再使氨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N[,2],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即可得到氮化镁。
(1)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2)氮化镁遇水可生成Mg(OH)[,2]和NH[,3]。要得到纯净的氮化镁,应采取什么措施?
改为:氨跟氧化铜可以制备氮气(2NH[,3]+3CuO3Cu+3H[,2]O+N[,2]),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氮化镁遇水可生成Mg(OH)[,2]和NH[,3]。下面是甲、乙两位学生提出的制备氮化镁的两种实验方案示意框图(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除;图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
①甲、乙两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制得氮化镁?(填“能”或“不能”)甲______;乙______。
②具体说明不能制得氮化镁的原因(如两个方案都能制得氮化镁,此小题不用回答)。(选自1994年高考化学卷第28题)
(4)抽象数据
例 现有铁和铜组成的合金,共2mol,其中铜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4,研成粉末后全部投入到含2mol HNO[,3]的稀硝酸溶液中,微热,使其充分反应,已知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残留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
改为:现有铁和铜组成的合金,共a mol,其中铜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研成粉末后全部投入到含b mol HNO[,3]的稀硝酸溶液中,微热,使其充分反应,已知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试用化学符号填写表中的空白(列出全部可能的情况):
┌────────┬─┬─┬─┬─┬─┬─┐
│ 组序
│①│②│③│④│⑤│⑥│
├────────┼─┼─┼─┼─┼─┼─┤
│残留固体的成分 │ │ │ │ │ │ │
├────────┼─┼─┼─┼─┼─┼─┤
│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 │ │ │ │ │
└────────┴─┴─┴─┴─┴─┴─┘
(5)将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加以拓宽,演变成一个发展性问题
例 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H[,2]O(g)△H=-890kJ/mol表明的含义是什么?-890kJ/mol是如何测得的?
改为: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H[,2]O(g)△H=-890kJ/mol表明每摩尔甲烷完全燃烧时可放出890 kJ热量,实际上在一般条件下燃烧1 mol甲烷时得不到这样多的热量,原因之一是燃烧不可能完全进行。(1)为什么一般条件下不能实现完全燃烧?(2)不能实现完全燃烧的原因之一是供氧不足。鼓入足够的空气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若还不行,鼓入的空气能否实现完全燃烧,为什么?(3)890 kJ/mol这一数值是如何测得的?
由以上几例可看出,通过变换增强了题目的开放性,在一个新的情景中解答能使学生学一个题会一类题,做一道题会一串题,有利于学生自觉地运用已知信息开展思维活动,对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加以推广和拓展,对未知领域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